胆结石按摩哪个位置
胆结石按摩哪个位置
胆俞穴
功效:可以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效果。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操作:患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压在其背部,以拇指指压,先轻度的指压按摩,后稍微加力。
日月穴
功效:日月穴掌管人体机能而维持健康的重要穴位。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通过按摩刺激能够缓解因胆结石引起的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不适。
位置:位于期门穴正下方,于人体的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患者仰卧,按摩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用力,以肋骨下方轻度凹陷为度,从心窝的巨虚穴到本穴进行按摩,其效果更佳。
丘墟穴
功效:丘墟穴是治疗胆结石的特效穴位,能够缓解和治疗胸肋满痛不适。可用急救处理和缓和胆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
位置:位置外踝前侧下方的穴位,于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之间用力指压,以局部酸胀为度。
期门穴
功效:期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通过按摩刺激可以有效肝肾因胆结石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等不适。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用掌心摩擦期门5分钟,可以疏泄肝胆。
中脘穴、天枢穴
当胆结石发作腹痛时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进行缓解,选择的穴位有中脘(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天枢(位于中腹肚脐左右各三横指处)等。
具体方法:以食指为中心,四指为辅,或以手掌为点,顺时针按揉穴位,每次30-50次,每日1次。也可采用腹部揉按法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右手紧贴着右上腹,在前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连续并有节奏地做环形按摩,顺时针方向,用力要均匀,平均每分钟80-100次,按摩时间为15分钟左右,腹痛缓解即可停止。
胆结石刮痧位置
刮痧位置:脊柱两侧,肩上区,胸8~12及其两侧(急性期配胸1~5及其两侧),肩胛区,上腹部及异常反应区,膝弯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命门)轻刮3行及肩上区,至泛红为止,再于胸8~12及其两侧(或加刮配段)刮5行(手法力度:急性宜重,慢性中等),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肩胛区和异常反应区、上腹部及膝弯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胆囊炎、胆结石症。
急性期(发作)用泻法,慢性期(缓解)用平泻法。临床屡用,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必要时,应配合其他疗法治疗。
刮痧位置:发作期取天宗、胆俞及肩胛部期门、日月、梁门;缓解期取胆俞、日月及上腹部阳陵泉、胆囊穴、光明、丘墟及小腿外侧。
治法:用刮痧法。发作期用泻法;缓解期用平泻法。随证取穴,依次刮拭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症)。
此法适用于慢性期治疗。对于急性病例(有感染)及剧烈的胆绞痛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刮痧位置:分3组:一为天宗、胆俞及肩胛部;二为期门、日月、梁门、阳陵泉、胆囊穴;三为光明、丘虚。并随证配穴:肝郁气滞配肝俞、章门、太冲;肝胆湿热配三焦俞、三阴交、昆仑。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点揉第3组穴,每穴3~5分钟,至有得气感为止,每日1次。最后随证加刮配穴,2型均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
主治:急性胆绞痛。
用之临床,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若配合以药物解痉治疗,则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应避免暴饮暴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刮痧位置:中脘、天宗、阿是穴(压痛点)、胆俞、足三里。
治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强压点揉中脘穴3~5分钟,并寻找压痛点(多在背部,每取1或2个压痛点)。再刮天宗、阿是穴、胆俞、足三里,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痧痕未消失时,改用点揉,已消失仍用刮痧法。
主治:胆囊炎、胆结石症。
验之临床,不仅有止痛之效,若连续治疗20天后可能排出结石。
刮痧位置:分2组:一为肝俞、胆俞、膈俞、曲垣、章门、日月、梁门、太乙、足三里、胆囊穴;二为肝俞、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太冲。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的膈俞、肝俞、胆俞、曲垣,再刮胸腹部的日月、梁门、太乙、章门,然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胆囊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2组先刮背部的肝俞、胆俞,再刮胸胁部日月、期门,然后刮下肢部阳陵泉、胆囊穴、太冲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慢性胆囊炎(第1组主治)和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结石症(第2组主治)。
多年使用,用之多效。
胆结石刮痧位置 胆结石的病因和症状
胆附于肝,互为表里,胆汁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可导致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而致胆囊肿大发炎;又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畅,日积月累,久受煎熬,聚结成石。结石阻滞则“不通则痛”。
右上腹疼痛或绞痛,放射至右肩(胆石症绞痛尤剧)。多伴有恶心、呕吐、头昏无力或纳呆、口苦、黄疸等症。急性多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症。
胆结石按摩 中脘穴、天枢穴
当胆结石发作腹痛时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进行缓解,选择的穴位有中脘(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天枢(位于中腹肚脐左右各三横指处)等。
具体方法:以食指为中心,四指为辅,或以手掌为点,顺时针按揉穴位,每次30-50次,每日1次。也可采用腹部揉按法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右手紧贴着右上腹,在前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连续并有节奏地做环形按摩,顺时针方向,用力要均匀,平均每分钟80-100次,按摩时间为15分钟左右,腹痛缓解即可停止。
胆结石按什么什么穴位有效 丘墟穴
位置:位于外踝前下侧的凹陷处,左右脚各一。
功效:可舒缓胆结石疼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胆结石艾灸哪个位置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胆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厥:在腹中部,脐中央。
日月: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曲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重点的桡侧缘凹陷中。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中皖: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
足三里: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丘墟:在足外踝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胆囊穴:在小腿外侧上部,阳陵泉下2寸处。
胆结石按摩哪个位置 胆俞穴
功效:可以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效果。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操作:患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压在其背部,以拇指指压,先轻度的指压按摩,后稍微加力。
肾结石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日月穴
位置: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立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对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点揉胆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10胸椎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胆俞穴可增强胆腑的功能,对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按揉肾俞穴
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压被按摩者肾俞穴1分钟,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对消除肾结石有很好的效果。
点按中极穴
位置:中极,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中极穴5-10分钟,按揉是注意想足部方向用力。
功效:按揉中极穴能够培固下元,调理气血,可以缓解肾结石引起的局部疼痛不适。
按揉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处
按摩方法: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功效: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
胆结石刮痧位置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
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饮食应以植物油为主,尽量少使用动物油。
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同时少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马铃薯、甘薯、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等。
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由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所以对动物内脏、肝肾、蛋黄、肥肉等应严加控制和约束。
肥胖患者适量限制糖类和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以利于减少脂肪的合成。
研究表明,常饮果汁者,尤其是酸味果汁,如酸梅汁、橙汁、葡萄汁、柚子汁等,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增高30%以上。酸味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能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胆激素,从而引起胆胰壶腹括约肌及胆囊收缩,阻止胆汁排出而呈淤积状态,最终形成结石。
胆结石按哪些穴位能缓解呢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如果在儿童期发病,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一般认为胆囊癌与长期患胆囊结石有关,胆囊癌与胆结石并存的病人,多数的胆石发生在癌肿之前,约有6%~9%的病例因急性胆囊炎于胆囊造口术后发现胆囊癌,这些病例均已排除了手术时漏诊的可能性。
由上面的内容可以知道胆结石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那胆结石按哪些穴位能缓解呢?笔者下面为大家介绍胆结石不同的按摩疗法及相应的穴位:
①耳穴按压法:常见穴位有:肝、胆、交感内分泌等。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按捏耳部,凡是出现疼痛明显的部位,可稍加力量揉按,时间为5~10分钟,疼痛缓解则止。
②点按穴位法:常用穴位如阳陵泉(取穴:膝盖成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丘墟(取穴:足外踝的前下方的凹陷处)、太冲(取穴:以手指沿足拇指、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血管搏动处)、期门(取穴:胸部乳头之下,左右肋骨相交处水平点),患者自己用拇指指端点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胆结石相关信息的介绍,同时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正确认识胆结石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患了胆结石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别让这些疾病夺走自己的健康。
什么人容易得胆结石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胆结石
胆结石按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另有统计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性激素会影响胆汁的化学成分,以及胆囊的收缩功能,进而促进了结石的形成。按照胆结石的成因,生活中有七种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较易患胆结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胆结石按摩那个穴位有效呢
患者可按摩的穴位有:
(1)取坐位,用拇指、中指扣掐右侧内关、外关穴100次,必要时两侧同时扣掐。
内关穴:针灸学名词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外关穴: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2)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指端同时点压两侧太冲穴30次;然后配合中指扣掐两侧阳陵泉穴100次,必要时可反复1~2次;最后用拇指扣掐右侧足窍阴穴60~100次。
足窍阴穴:该穴位于人体的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3)取俯卧位,先用两拇指或中指指端同时点按至阳穴、灵台穴各30下,然后持续按压胆俞、肝俞、天宗穴各2分钟。
至阳穴: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灵台穴位置:沿着至阳穴往上,找到上面的一根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灵台穴所在位置。
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按摩法对抗结石的三大穴位
按揉日月穴
位置: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立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祛病功效:对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点揉胆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10胸椎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胆俞穴可增强胆腑的功能,对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按揉肾俞穴
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压被按摩者肾俞穴1分钟,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对消除肾结石有很好的效果。
胆结石按摩哪些穴位好 阳陵泉
位置:位置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左右各一。
功效:可以促进行气止痛和血液循环。由于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右上腹部剧烈绞痛者,若距医院较远,在一时难以用药的情况下,病人可自己用点压法止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胆结石按摩什么地方 丘墟穴
功效:丘墟穴是治疗胆结石的特效穴位,能够缓解和治疗胸肋满痛不适。可用急救处理和缓和胆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
位置:位置外踝前侧下方的穴位,于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之间用力指压,以局部酸胀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