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及时就医
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及时就医
生产后,产妇要承受角色转变、生活调适、哺育孩子的压力,还要承受睡眠不足、体质虚弱、心情焦虑等痛苦,加上激素的变化,在产后1-10天内,或多或少有抑郁情绪,常常落泪、焦躁等,一般通过家人关爱与帮助可适应调整过来。若产妇无法排解,出现严重虐婴或自杀倾向,要及时就医治疗,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进行药物和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控制抑郁情绪发展。
出现产后抑郁该怎么办
专家支招——如果出现产后抑郁怎么办?
对于不同程度的产后情绪障碍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产后情绪不良,家人给予相应的支持安慰,并予以密切观察,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对于更严重的产后抑郁,可结合自身的情况,症状较轻时选择系统心理治疗。
如果症状严重就需要及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药物治疗需停止哺乳。目前还有一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治疗方法,对于非常坚持母乳喂养的女性,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另外,要做到以下两点:
1、及时咨询专业人士。这时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及时就诊。就诊的目的一方面是请医学专业人士判断抑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另一方面接受正确指导和治疗。
2、树立信心,积极调试。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使人意志消沉,尤其是抑郁症,更容易使人丧失信心。不少抑郁症患者拒绝治疗,认为不可能好起来。其实这种绝望的心情本身也是抑郁症状的表现。根据全世界目前的临床经验,真实情况是,所有的抑郁症都能治好。虽然治愈后抑郁症还有可能复发,但不会长期治不好。所以,在得知自己患抑郁症后,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产后抑郁症患者多吃什么好
产后抑郁症患者多吃什么好?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想要了解的事情,临床上诱发产后抑郁症出现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很多人因为生活中的不注意而导致患上该病,专家提醒说,出现产后抑郁症之后要放松心情,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并且配合饮食护理是可以摆脱病痛折磨的。
产后抑郁症患者多吃什么好
大蒜:产后抑郁症患者可以适当的多吃些大蒜,大蒜虽然会带来不好的口气,却会带来好心情。德国一项针对大蒜的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吃了大蒜制剂后,感觉比较不那么疲倦和焦虑,也更不容易发怒。
南瓜:南瓜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食物,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关,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都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唯一的燃料。
低脂牛奶:产后抑郁症患者多吃什么好?纽约西奈山医药中心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综合征的妇女吃1000毫克的钙片三个月后,四分之三的人都感到更容易快乐,不容易紧张、暴躁或焦虑了。而日常生活中,钙的最佳来源是牛奶、酸奶和奶酪。幸运的是,低脂或脱脂牛奶含有最多的钙。
鸡肉:专家提醒,产后抑郁症患者可以多吃些鸡肉,英国心理学家给参与测试者吃了100微克的硒后,他们普遍反应觉得心情更好。而硒的丰富来源就包括鸡肉。(文:美中宜和)
不知道上面为大家介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多吃什么好这个问题是不是对大家有帮助呢,其实产后抑郁症并不可怕,患者在确诊之后不要过分担心,及时配合治疗是可以摆脱病痛困扰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
怀孕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及时就医
孕妇抑郁症时,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建议及时去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轻度的抑郁症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但是自我调节效果不好或者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具体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克服产后忧郁症的方法
一、如何克服产后抑郁症?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其实产后情绪不稳定的发生率很高,几乎半数以上产妇都会有产后抑郁。通常产后忧郁的情形,会发生在产后的第二到第四周。症状是产后会莫名觉得沮丧、情绪低落想哭,任何事情都会往负面的方向想、伤心难过,或者本来和宝宝互动很好,却突然不想理会宝宝了,或是看到宝宝会哭。专家表示,在产后二到四周出现这种情形是正常的,因为怀孕过程中,孕妇的荷尔蒙浓度非常高,而生产之后,那些浓度非常高的荷尔蒙含量一下子全部降低,所以会有情绪上的问题是很常见的。
不过一旦这种沮丧、负面思考的情绪若一直延续超过一个月,就要注意,这可能是产后抑郁症了,最好求助精神科治疗。专家表示,过去的妈妈们有产后抑郁症,都是靠意志力,自己咬牙撑过去的。有时候发现自己怎么会讨厌自己亲生的宝宝又不敢说,以为自己不正常,甚至少数会发展成“产后精神病”,认为孩子是妖怪、魔鬼,是来讨命的。这种发生率极低,约数千分到数万分之一,但是一旦发生,甚至可能导致伤害或杀害婴儿的惨剧。
过去是因为对产后抑郁症不了解,所以让妈妈们单打独斗,而现在有很多资源了。建议家人要注意产妇的情绪,及时求助专业协助。一般情况下,在专业精神科医师辅助治疗下,通常用药三个月到半年,大部分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都可以恢复。
二、如何克服产后抑郁症?新妈妈如何“自救”
事实上,妈妈自己也有自救的机会。现在孕妇在产前参加的妈妈教室中,都有专业护理师教大家怎么照顾小孩、怎么补充营养等等。面对未来宝宝出生后的一切,在当准妈妈时就可以参加,从中多涉猎相关的知识,也可以买书来看。并且月子中心通常也会有抑郁症量表,提早了解坐月子的妈妈们是否有抑郁状况。此外,也可以多参加妈妈的团体,透过妈妈们彼此的经验,可以互相帮忙,有了和其他妈妈们的互动,心灵有了支撑,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三、如何克服产后抑郁症?家人的帮忙
此外,家属也能帮忙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产妇照顾新生儿是非常辛苦的事,此时家人要多分担照顾宝宝,减轻宝宝对妈妈的负担,让妈妈专心坐月子,鼓励妈妈在产后赶快做复运动,当产妇的好帮手,也能帮忙降低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机率。
产后抑郁该要怎么治疗
产后抑郁症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产妇的家庭人员要关心产妇的情绪变化,出现下列症状需及时就医,在产科大夫、精神科大夫的帮助下诊断,如“情绪紧张”、“在挣扎中生活”、“感到悲伤难过”、“陷入昏暗之中”、“生活中布满阴云”、“筋疲力京?、”感觉麻木不仁“或”过度敏感“、”食欲不振“、”性欲下降“、”难以入眠“等。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家庭的关爱
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妇女常常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尤其是丈夫的体贴、关心、理解十分重要,要及时开导并排解产妇的忧虑问题,经常有户外活动,多与亲人、朋友交谈,能很快从抑郁情况;解脱出来。如心理治疗无效和症状日趋加重需要药物治疗,帮助大脑对其生化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抗抑郁药物发挥作用一般需要 . 3~4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非常需要周围人们的安慰和支持。在当今社会里,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快刀斩乱麻”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然而,这类药物必须在体内蓄积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对此,患者需要对医生具有足够的信任。
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
在产后一段时间里照顾好自己的大脑对产妇的躯体和情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如果能够保证良好的睡眠、营养和运动,则可以帮助大脑进行重新调整,提高大脑处理应激刺激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解除抑郁症、重获快乐的生活。
要知道,生育乃是女人这一辈子最关键的时期,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不能将自身的精神压力正确缓解,那么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很高的。所以说,产后妈妈一定要注意心理疏导,调节心情。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抑郁症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抑郁症这种疾病呢?现在有很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都出现了产后抑郁症,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疾病,专家告诉大家这种疾病是比较好治疗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在出现这种疾病之后要及时做好心理调节,不要让疾病变得更加难以治疗。
产妇患有产后抑郁症如果再次怀孕分娩,则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其比率可高达50%,过去任何时候有过重症抑郁症的妇女,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可增加30%~40%.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而出现滞产、难产时,产妇的心理准备不充分,紧张、恐惧的程度增加,产程持续时间更长,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其次,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当然,激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产后抑郁症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倾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产前情绪不稳定,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者发生产后抑郁症者较多.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 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而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引起产后抑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分娩前产妇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分娩后大幅度的下降,造成短时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产妇的情绪烦躁等。又如,分娩时子宫收缩,胎儿娩出的生理过程,都是对产妇的一个极大心身应激,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等等。再如,产后产妇的兴奋性转移到婴儿身上,过分的关注婴儿,时时都看着婴儿,影响了自身的正常睡眠;或者由于意外婴儿夭折、死胎、畸胎等等,使产妇遭受悲伤、打击。
尽管分娩能引发产后抑郁症,但并不是每一位产妇都会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所以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个体的性格和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等也有很大关系。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
患了产后抑郁症不要害怕,它是可以治愈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做到预防在先。例如,产前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分娩过程和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产后应注意的事项。作为医务人员,在产妇产前、分娩时和分娩后都要耐心,细致地关怀产妇,做好心理疏导,消除产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
发生了产后抑郁症,首先家属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鼓励患者就诊。要了解产妇发生抑郁的原因。要消除不敢就诊,怕外人知道的顾虑,也不要把产后抑郁症误认为是精神病。及时就诊,不仅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而且对家庭和婴儿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针对产妇发生抑郁症的原因,症状较轻者,为不影响她哺乳,拟进行心理疏导或认知治疗,帮助产妇消除产生抑郁的思想顾虑,增强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症状较重者,必须要药物治疗的,那么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用抗抑郁药。一般用药4~6周后,能缓解抑郁症状,逐步恢复正常,再巩固维持4~6周,基本可以控制,以后逐渐在医师的指导下减药,大多在3~6个月可完全恢复。在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采用药物治疗时,婴儿只能用人工哺乳,因为药物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结合心理疏导和认知治疗等,帮助产妇提高应对各种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态度。当然适当的健身活动有助产妇身体的康复,对增强体质,治愈抑郁症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产妇家人的关心、照料也是帮助产妇克服抑郁的重要因素。因为产妇在产后的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家人照顾。如果使她感到亲情的关爱、照顾,对心理的健康有很大的安抚作用。同时,由于月子中的婴儿哭闹无常,喂奶、换尿布等琐事很多,易造成产妇休息不好、心理烦躁,如能把这些琐事帮助料理,使产妇有个安宁的休息环境也是防止和帮助产妇治愈产后抑郁的重要方面。
对产后抑郁症有哪些错误的认识
一:补足睡眠,就能从产后抑郁中康复。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事实上尽管补充睡眠对产后抑郁的患者来说很重要,但是,抑郁症是多重原因引发的一种精神类疾病,单单睡眠不能治愈产后抑郁。
二:当妇女进入哺乳期时,她们不能服用抗抑郁药。
这种担心倒不是没有道理,但经研究发现,孩子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的可能性很少。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的时候,她的医生会小心翼翼选择最能帮助她的药,同时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药。
三:孕妇或者曾经有分娩经验的妇女不会感到抑郁。
这种说法是想当然,如果用这种说法,抑郁症就不会复发了,但抑郁症却是非常容易复发的疾病。事实上怀孕或者有分娩经验并不能保证妇女不会患上抑郁。
四:产后抑郁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新妈妈都会感到疲惫和抑郁。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这种说法是完全不了解抑郁症。新妈妈却是都经常会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她们或许会经历一段叫做“宝宝综合症”的心路历程。有这种综合症的妇女会感到疲累,没有精力。但是,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更强烈的,持续时间更长的心理障碍。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或许会不想和自己的宝宝玩耍。她会感到难以集中精神,不能给宝宝足够的温暖和爱护。更会因此而感到内疚。
五:如果你在分娩之后,没有立即患上产后抑郁症,那么,你就不会再患上它了。相关数据显示,产后抑郁症会在分娩后的1年内随时发作。
六:患有产后抑郁的女性都会有虐儿倾向。
请将抑郁症和精神病分开认识。虐婴杀婴只发生在极少数的产后抑郁症当中。
七: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看起来很抑郁。
数据显示,目前抑郁症的识别率不足20%,连医生都很容易将抑郁症误诊,所以你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或许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她会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很光鲜,并努力地化好妆之类的。通过对外表做修饰来转移她内心的痛苦。
八:有产后抑郁的妈妈都不会是好妈妈。
典型不了解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是内分泌失调和外界刺激等因素引起的病症;与人品人格无关。
九: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才会患上产后抑郁。
患产后抑郁症,不是任何人的错。没有什么能预防患上这种抑郁症。
十: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看起来很抑郁,停止照顾自己。
你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或许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她会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很光鲜,并努力地化好妆之类的。通过对外表做修饰来转移她内心的痛苦。
温馨提示,新妈妈们都会出现一些抑郁情况,对于稍微严重一些的孕妈可能会产生抑郁症疾病。家人们要多关注孕期女性的情绪变化,多和新妈妈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地帮助他们解除不良情绪,尤其是新爸爸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