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发应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发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

12.活动性肺结核;

13.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14.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15.寻常型银屑病。

但是,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命时,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二)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及近期手术后的患者慎用。

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有精神病倾向、青光眼、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重症肌无力、严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感染性疾患必须与有效的抗生素合用,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儿童也应慎用。

(三)其他注意事项。

1.防止交叉过敏,对某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也可能对其他糖皮质激素过敏。

2.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酌情采取如下措施: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有感染应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扩散及加重。

3.注意根据不同糖皮质激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疾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糖皮质激素的品种和剂型。

4.应注意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近期使用巴比妥酸盐、卡马西平、苯妥英、扑米酮或利福平等药物,可能会增强代谢并降低全身性皮质激素的作用,相反,口服避孕药或利托那韦可以升高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皮质激素与排钾利尿药(如噻嗪类或呋塞类)合用,可以造成过度失钾,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合用时,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的发生率高。

糖皮质激素的优点和缺点

其中一些名叫束状带的细胞,开始分泌一种学名叫皮质醇的物质。这些皮质醇,又称为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它们就是本文的主人公DD糖皮质激素中的一种。

糖皮质激素,顾名思义,具有调节人体三大物质(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生理作用。

1950 年,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因为发现糖皮质激素,并且确证了它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上的效果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事实上,糖皮质激素可以被划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属于前者。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人工合成的,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倍它米松和地塞米松等等。

有些人一听到激素,就会很反感,就会想到副作用;但是「可的松」们竟然是身体分泌的,原来它们竟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几十年来,糖皮质激素在医学上扮演过夺宝奇兵,也承担过指责诘难,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仍然像是雾中花和水中月一般难以被看得真切。

我们的身体究竟是应该爱它,还是应该恨它呢?给身体这个「松」或那条「龙」,需要理由吗?

随我来,我们今天的「激」动之旅,由此正式开始了。

糖皮质激素:身体里的「申通」快递

身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热量,准确地说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血糖浓度。身体对于葡萄糖的依赖恐怕不亚于美国政府对石油的需要。

当身体这部机器开始运转,大脑这个中央司令部立即签发了一道道指令。

在人体内,氢化可的松是一个勤劳的快递员。它带着这些指令来到肌细胞,来到肝细胞和免疫细胞,随着血液来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中央的指令很明确,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像糖原、蛋白质、脂肪什么的,千方百计转化成葡萄糖。

在肝脏,肝细胞们马上忙开了。有的忙着将蛋白质啊、脂肪啊什么的转化为葡萄糖,这个过程叫糖原异生。

有的忙着促进肝糖原合成。除了开源,还要节流。减慢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治疗小儿哮喘的常见药物有什么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人,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

2.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广泛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目前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

3.茶碱

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用于长期控制时,主要协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抗炎,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4.抗胆碱能药物

止喘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常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常与吸人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轻、服用方便。

6.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包括色甘酸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适用于轻度哮喘的长期治疗。也可作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防止干冷空气等诱发的喘息发作。副作用极少,可长期安全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 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 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 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⑶ 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⑷ 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 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 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 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 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 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5) 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 抗休克作用:

1) 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2) 稳定溶酶体膜,减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3) 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

4)解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5)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

4、 其它作用

1) 与造血系统: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减少淋巴细胞数。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

2)CNS: GCS兴奋CNS。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3)消化系统: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骨骼: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

5)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生长激素水平

[体内过程]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肝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

5、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即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又有明显的缓解毒血症的作用。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破坏内毒素,对外毒素亦无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甾体激素,它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的作用。

方法/步骤

1可以提高血管张力,为此血压,而且还利于为此血容量。

2促使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3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还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

4参加机体的应激反应,并且调节应激时机体的状态。

5有较弱的排钾贮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过敏儿的救星

什么叫糖皮质激素?

其实严格来说,用来对抗炎症的激素应该称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这不是什么实验室发明的新玩意,而是本身就存在我们的肾上腺里,在许许多多的生理功能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就有科学家对肾上腺激素有兴趣,并且尝试合成这样的物质,这项研究使得这些科学家获得1950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显然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样的激素居然可以让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改善。

第一个由实验室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就叫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其后发现氢化可的松用在治疗皮肤疾病、强健运动员体魄等,都有显著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陆陆续续有改良特化的糖皮质激素诞生,主要用于过敏疾病的糖皮质激素都有较氢化可的松更强的抗炎作用,但对其他生理功能如肾脏的钠离子再吸收的影响较轻微,水肿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对于过敏疾病,糖皮质激素不但可以自上游阻断炎性物质的产生,更可以影响参与过敏反应的白细胞的移动,促使其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的死亡,其他在过敏反应中会活化的肥大细胞(Mast cell)等,也会被糖皮质激素抑制,而不能释放炎性物质。所以不管是异位性皮炎、哮喘或是过敏性鼻炎,都可以得到全面性的缓解。因此,在急性发作期或比较难控制的过敏疾病,医生会根据病情考虑给予口服或针剂的糖皮质激素数天不等,以快速达到疗效,后续再回到一般的用药。为了减少糖皮质激素全身性的吸收,有外用的药膏以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鼻内糖皮质激素的制剂,尤其是吸入型及鼻内剂型的糖皮质激素控制效果好且副作用少,可以作为长期控制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最为人熟知且惧怕的就是它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往往是长期使用的结果,我们简单整理这些跟儿童使用有关的副作用如下:

抑制骨骼发育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的形成并促进骨的分解,所以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孩子的发育变慢,这也是许多家长很担心的问题。当然, 使用较高剂量且较久的糖皮质激素确实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但一经停药后,多半都会再赶上来,这是身体自然的调节机制,特别要注意的是青春期及2 岁前这两个时期尽量不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因为这两个阶段身体发育速度都很快,如果受到长期的抑制就可能无法追赶上来。而吸入型或鼻喷剂型糖皮质激素对身高抑制的效果就更低了(低于1 厘米),大剂量应用时确实会稍微影响身高发育, 以2~10 岁的年龄段较易发生,不过停药后都会慢慢赶回来,不影响成人身高。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适用于微小病变肾病的患者,疗程可分为短效、中效以及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短效药物有氢化泼尼松20毫克,时间为6小时~12小时;中效药物有泼尼松5毫克、泼尼松龙5毫克、甲泼尼松龙4毫克、氟羟泼尼松龙4毫克,时间为12小时~36小时;长效药物有地塞米松0.75毫克、倍他米松0.60毫克,时间为48小时~72小时。

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经胃肠道迅速吸收,故片剂为最常用的剂型。首治剂量一般为泼尼松1mg/(kg×d),儿童1.5~2mg/(kg×d)。经治疗8周后,有效者应维持应用,然后逐渐减量,一般每1周~2周减原剂量的10%~20%,剂量越少递减的量越少,速度越慢。

二、减量治疗阶段: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8周后,不论治疗效果是否好均应减量(近年也有学者提出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12周才见疗效者,可供参考)。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10%,成人通常每次减5mg。逐步将激素减至小剂量,即成人每日为0.5mg/kg,小儿每日为1mg/kg。然后按病人情况:①如果首始治疗阶段患者已获完全缓解,则应继续减量,缓慢进行,剂量越小时,则减量宜越慢,持续用药时间宜越长;②如果8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见好转,仍有大量尿蛋白甚或恶化,应迅速减量,乃至停用,改用中药治疗。③如首始治疗阶段后,只获得部分缓解(蛋白尿<3g/d或较原先减少一半以上,水肿等症状有所减轻,则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维持治疗8个月或更长时间,希望能达到完全缓解。若在小剂量维持治疗过程中完全缓解,则在缓解后按原量再服4周,然后按缓慢规则减至维持量。

三、维持治疗阶段:糖皮质激素用量为0.2mg/(kg·d)视病情变化再酌量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若是上述情况①,则维持4个月或更长时间,然后缓慢减量,直到停药;若是上述情况②,则仍以每周减5mg,乃至停药;若为上述情况③,则维持治疗1年左右,然后缓慢减量,直到停药。有些患者虽在首始治疗获得完全缓解,但在短期内(<6个月复发,甚或药量减至一定程度即复发(即激素依赖型),可重新使用激素治疗,也可以配合使用细胞毒药物治疗。在激素按上述常规减量至维持剂量持续治疗时,可持续服药12~18个月。

四、总之,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应强调:“首始量足,减量要慢,维持要长”。当然这些激素使用的方法是写给医生看的,病人自己切不可擅自决定激素治疗的疗程或剂量,即使反复使用激素治疗自己的疾病。同时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些患者自己擅自使用激素长时间治疗出现胃穿孔、甚至股骨头坏死的病例。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理解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属甾体类化合物。可分为三类: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由球状带分泌,有醛固酮(aldosterone)和去氧皮质酮(desoxycortone, desoxycorticosterone)等。②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由束状带合成和分泌,有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和可的松(cortisone)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ACTH)调节。

③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通常所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后者。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

基本结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甾核,构效关系非常密切:① 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② 糖皮质激素的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③ 盐皮质激素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

相关推荐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如何用护肤品

目前我国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主要来自两部分人群: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和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美容护肤品,且其中大部分患者为不正确 的使用美容护肤品所致的“依赖者”,此类患者往往自认为是“皮肤过敏”而前来就诊。在询问病史时,根本无法询问到“外用激素药物史”,患者也不易接受“激 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因为难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到患者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某种糖皮质激素。患者往往有非常难受的面部

过敏性皮炎如何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过敏性皮炎轻者可口服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4 mg,每日3次;赛庚啶2 mg,每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200 mg,每日3次,或第二代抗组织胺药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氯雷他定 等,10 mg,每日1次。可以选其中一种或少数联合用药。也可静脉用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10ml或硫代硫酸钠 0.64 g ,每日一次,连用7-10天。重者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

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肠炎需要做手术吗

一般来讲,急、慢性肠炎都是不需要做手术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饮食方面注意食品的卫生,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的这一类食物,尽量的少食多餐,吃一些软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如果溃疡性结肠炎出现了以下指征,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紧急手术指征:像并大出血、肠穿孔如果还有合并中毒性的巨结肠等等,经过了内科的积极治疗没有效果,症状加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选择手术。择期的手术指征:并结肠癌的;内科治疗

脂溢性皮炎能否根治

1、溢脂性皮炎皮损严重的患者,可涂抹中效或者长效糖皮质激素药膏,但是因为激素不利健康,不宜长期使用;颜面部及婴幼儿最好使用低效糖皮质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2、可外涂抗菌药,比如百分之2的红霉素软膏、百分之5的甲硝锉霜、百分之1的氯霉素或者百分之0.1的地塞米松。3、使用硫化硒洗剂冲洗患处,可杀菌止痒,减少皮脂腺分泌,降低皮脂腺中脂肪酸的含量。4、巯氧吡啶锌洗剂。主要用于洗头,浓度在百分之1-2之间

白塞病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作间歇期注意预防复。如控制口、咽部感染、避免进刺激性食物。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2.局部治疗口腔溃疡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膏、冰硼散、锡类散等,生殖器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清洗后加用抗生素软膏;眼结、角膜炎可用皮质激素眼膏或滴眼液,眼色素膜炎须用散瞳剂以防止炎症后粘连,重症眼炎者可在球结膜下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3.全身治疗(1)非甾类抗炎药:具消炎

能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吗

经常看到一些小报上刊登的治疗牛皮癣,一针见效,无效退款等广告,在某些电线杆上也能看到一针灵的踪影。有些人注射了这样的针剂后,身上的皮损一下子就消退了。但是好景不长,大约一个月后,皮损会卷土重来,且往往比以前更重。所谓的一针灵,实际上是一种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的使用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对于寻常型银屑病,一般不主张使用皮质激素。因为皮质激素的有效剂量往往较大,引起感染、骨质疏松等全身性的严重的副作

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值是多少呢

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值是小于26pmol/L。当皮质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一般与血中特异的蛋白质——皮质激素运载蛋白形成可逆的非共价键复合物,使激素免受破坏,并可调节血中游离甾体的浓度,从而调控作用于靶细胞的激素的有效浓度。根据通行的假说,进入细胞的皮质激素也如其他甾体激素一样,与细胞内特异受体相结合,经激活后结合细胞核,影响染色质的转录作用,诱导新的蛋白质合成,表现为细胞功能的变化。皮质激素按其生理

老慢支选吸入药物须注意

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第一线药物,常用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有三种:二丙酸倍氯米松(倍氯松、丙酸倍氯米松)商品名安得新(喷鼻剂)、必可灵(喷鼻剂)、伯克纳(水溶性喷鼻剂)等。布地奈德(布地缩松、丁地去炎松)商品名英福美、普米克、普米克都保、普米克令舒、雷诺考特等。氟替卡松(氯地松)商品名辅舒良、克延肤、辐舒酮、辅舒碟。它能减少哮喘作频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长期小剂量或短期大剂

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概要:原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目的为消除蛋白尿,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积极防治并症。感染常使病情反复或复加强预防。严重水肿伴尿量少者可使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为单纯型肾病的首选药物。复糖皮质激素依赖性肾病的其他激素治疗。本症预后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和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原性肾病综合征的详细治疗:治疗:本症的治疗目的为消除蛋白尿,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积极防治并症。本症

糖皮质激素是怎样治疗风湿病的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风湿病的治疗,其作用的中心是降低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性,使机体在不良的环境中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治疗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以及炎症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炎症早期能促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充血、肿胀减轻。在炎症后期,能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减轻炎症部位的粘连和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