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疼痛怎么缓解 香烟灸烤侠溪穴
胆结石疼痛怎么缓解 香烟灸烤侠溪穴
侠溪穴在第4、5趾间根部的脚背处痛点位置。点着一只香烟,在此穴位上灸烤,(注意不要太近,以不灼伤皮肤为度)。烤的时间长短,依据患者反应来定。如果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如果开始感觉到热,就烤到感觉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
夜间胆绞痛用双手可缓解
医院常常碰到这样急诊病人:病人睡觉时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舒服,哪知到了夜里,突然一阵疼痛,从睡梦中痛醒。病人总认为“胃痛”的老毛病复发了,吃2片胃舒平就会好的,但不一会又痛,痛得简直要打滚。胆绞痛常常发生在夜间主要有以下二点原因:
(1)人的胆囊很像一只梨子,肚子大,颈部细,当人站着或坐着时,胆囊总是挂着的,如果胆囊里面有结石,常常沉在胆囊底部或漂浮在胆液中,当病人平卧或向左侧睡时,胆囊就像横放或倒放着的梨子,这时候胆囊里的结石也随胆囊改变位置而滚动。容易滑进胆囊颈部或胆囊颈管的出口处,嵌在这些狭窄的部位,引起胆囊管的扩张,并且加强收缩,企图把结石排出,如嵌在胆囊颈后,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来,造成胆内压力不断升高,这时胆囊就会连续产生收缩,病人就感到一阵阵绞痛,难以忍受。
(2)管理胆囊的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分布于胆囊管和胆总管末端,晚上迷走神经容易兴奋,如果晚上吃的太好、太饱,或吃了高脂肪饮食后的几小时,会促进胆囊及胆囊管收缩而产生胆绞痛。
胆囊结石患者在睡眠中适宜向右侧卧,这样,胆囊的底部在下,颈部在上,胆囊内的结石不大容易滑出而嵌顿在颈部。如果患者向左侧卧位,那么胆囊底部就在上,颈部就向下,此时胆囊结石最容易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自胆囊内向颈外坠落,以致嵌顿在胆囊颈部,出不出,进不进,发生胆绞痛。
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犹如刀扎般剧痛,病人非常痛苦。一旦发作,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指压穴位止痛令病人脱去衣服,俯卧,用大拇指或手掌使劲按压肝俞、胆俞、脾俞3个穴位。如此按压后若绞痛仍不止,可加用蒸或煮热的毛巾对右乳房下方的期门穴和剑突(心口)下胃脘部进行热敷,疼痛即可止住。
二、令病人左侧卧位,右手伸直抬向头部,手的上抬幅度以右侧腹为水平方向上开约130度,伸直的右手延长线与肝脏和胆囊一致。这时,施治者站在病人侧位的头顶前方,左手托住病人右手肘部,右手拇指轻轻按压着病人右手合谷的食指侧,同时将病人右手往上拉,停留片刻后再反向(向肝脏方向)推压合谷穴。如此慢慢反复3遍,绞痛即可消除。
三、香烟炙烤侠溪穴侠溪穴在第4、5趾间根部的脚背处有压痛的位置。点着一支香烟,在此穴位上炙烤(注意不要太近以不伤皮肤为度)。炙烤的时间长短,依病人反应而定。若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若开始即感觉热,就烤到觉得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
四、指压排胆石令病人仰卧,两腿伸直叉开略宽于肩。施治者坐在病人足前方,左手托看病人左脚足踝部,右手拇指顺4、5趾间脚背骨侠溪穴继续往上可摸到一压痛点,此时将左脚向外旋转约40度,然后按压痛点,并从下向期门穴和日月穴方向推动。开始按压时会觉得很痛,之后便渐轻并有舒适之感,这时即可停止按压。因胆管已敞开,若是较小的结石,已经排出。若左脚上摸不到痛点,可在右脚相应部位摸到痛点,按压时不必旋转脚的角度,同样朝期门和日月穴方向推压。
耳鸣扎什么穴位
1.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风火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
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1.2、虚证
治法: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照海、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
操作: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方义: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经络之气。
耳鸣针灸的位置图片 耳鸣针灸辩证施治法
根据发病久暂,兼证和脉象变化等,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
证候:发病急,耳鸣如蝉,甚或如雷鸣样,且耳中觉胀,鸣声不断,按之不减,渐至闻声不清,重者出现耳聋不闻人声;亦有暴病耳鸣者,若为肝胆风火上逆,多见面赤,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脉弦;若为外感风邪,多兼有寒热头痛,脉浮数或浮弦。
治法:平肝泻火,熄风通窍。
针灸处方:百会八阵,风府八阵;河车路;风府至大椎段;翳风,听会,足临泣,侠溪,听宫,中渚。
手法:杵针用泻法。
方义:百会八阵,风府八阵,河车路有平肝熄风,清热泻火,通经活络,行气通窍的作用,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故取手少阳三焦经之中渚,翳风,足少阳胆经之听会,侠溪,远近相配,以疏导少阳经气,四穴合用为治疗本病之主方,足临泣为胆经之腧穴,用之可清泄少阳经热,通畅气机,为上病下取之意,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道。
加减: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以清泻肝胆实火,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列缺,合谷以疏散外邪。
虚证
证候:久病耳聋,耳中如蝉鸣,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兼见头晕,腰酸膝软乏力,遗精阳痿,带下,脉虚细等症。
治法:补益精气,通窍复聪。
针灸处方:百会八阵,命门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翳风,听会,足临泣,侠溪。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方义:肾开窍于耳,虚证其治在肾,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注于耳,故取命门八阵,百会八阵,河车路补气益精,培肾固本,疏经活络,通窍复聪;翳风,足临泣为手少阳之穴,听会,侠溪为足少阳之穴,两经均行于耳部周围,有疏通少阳经气,通窍复聪的作用。
加减:肾虚严重者加关元八阵,太溪以补肾气;脾胃虚弱加至阳八阵,足三里。
侠溪是什么意思 侠溪的配伍功效
1、侠溪穴配太阳穴、风池穴、太冲穴、头临泣穴、阳白穴: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2、侠溪穴配阳谷穴:治疗颔肿口噤。
3、侠溪穴配和髎、颊车穴:治疗颔颊肿。
4、侠溪穴配阳辅、太冲:治疗腋下肿、马刀瘘。
5、膝阳关、侠溪:治疗膝外廉痛。
6、合谷、阳谷、腕骨、劳宫、商阳、侠溪、厉兑泄血:治疗发热。
侠溪准确位置怎么找 侠溪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头痛、耳聋、耳鸣、目眩、足背肿痛、乳腺炎、高血压等。
2、按摩侠溪穴的功效:消肿止痛、传导水液、清肝胆热穴、平肝熄风。
侠溪准确位置怎么找 侠溪的治疗用法
1、针刺方法:侠溪穴,直刺或向上刺0.3—0.5寸。
2、艾灸方法:艾条灸10—15分钟,侠溪穴,艾炷灸3—5壮。
胆绞痛怎么缓解 艾灸侠溪穴
位置:侠溪穴位于脚背第4/5趾背部按痛点。
胆绞痛是以米粒大小的艾柱艾灸侠溪穴,如开始无热感,灸至哟热感,或者开始有热感,灸至无热感,疼痛可止。
针灸对乳腺增生有用吗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部位
选穴:屋翳,乳根,合谷均双侧。
配穴:天宗,肩井,肝俞均双侧。
加减用穴:肝火去合谷加太冲,侠溪;肝郁加阳陵;肝肾阴虚去肝俞,合谷加脾俞,肾俞,足三里;月经不调去合谷加三阴交;胸闷肩困去合谷加外关。
针灸功效:本病病因在肝,因肝气不舒常导致胃经经气不舒,乳房为胃脉所遇,气血凝滞则结块且痛,故选屋翳,乳根以畅乳部的经气而活血;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二穴合用加强疏导上下阳明经气的作用,并有健脾养胃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如脾胃健运,气血充盈,不但可以加强抗病能力而且可以防止肝火犯胃;取肝俞以疏肝气;选太冲而泻肝火;肝胆互为表里,肝火旺胆火易灼,故用肩井以疏胆气,侠溪以泻胆火;若肝胆气郁,三焦之气亦不畅,则肋胀胀痛,并有腋肩部不适,用阳陵,外关疏导少阳经之气;天宗虽为小肠之穴,但以治疗乳病而功著;脾俞健脾,以补后天之脾土,使气血旺盛;肾俞,太溪以滋肾水,肾水足,肝阴得其充。
胆结石疼痛怎么缓解
穴位点按法常用穴位有:阳陵泉(膝盖弯曲成直角时,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丘墟穴(位于外脚踝的前下方的凹陷处);太冲穴(在足背部,用手指沿着足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可感到血管搏动处即为本穴);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两肋处,即第6肋与第7肋间隙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点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即可。
耳穴按压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部,凡是出现疼痛明显的部位,可稍用力加以揉捏,时间为5-10分钟,疼痛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腹部按揉法仰卧或者坐位,右手紧贴在右上腹,在前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环形连续并有节奏的按摩,方向呈顺时针,用力咬均匀,平均每分钟按摩80-100次,按揉时间为15分钟左右,腹痛缓解即可停止。
香烟灸烤侠溪穴侠溪穴在第4、5趾间根部的脚背处痛点位置。点着一只香烟,在此穴位上灸烤,(注意不要太近,以不灼伤皮肤为度)。烤的时间长短,依据患者反应来定。如果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如果开始感觉到热,就烤到感觉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
含服硝酸甘油取0.5毫克的硝酸甘油片,防于舌下含服,一次含服时间不超过3分钟,可用于缓解胆结石急性发作引起的剧烈胆绞痛不适。
刮痧疗法可用刮痧板或者梳子的背面,蘸取少许刮痧油或者白酒刮拭患者腹部、脊柱及小腿外侧皮肤,刮至皮肤红斑为止,可有效缓解胆结石引起的疼痛不适。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以活血化淤。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选用头临泣、头维、印堂、阳白、合谷、阳溪、曲池、足三里、解溪、内庭;疼痛以侧头部为主者,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选用率谷、风池、太阳、曲鬓、头临泣、外关、中渚、足临泣、侠溪;疼痛以后头及项部为主者,以取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选用天柱、玉枕、风池、脑户、后溪、少泽、昆仑、京骨、至阴;疼痛以颠顶为主者,取督脉、足厥阴、少阴等经穴为主,选用百会、前顶、后顶、通天、太冲、行间、涌泉。以上腧穴,每次可选5~9穴,用毫针刺施以泻法,一般不灸,但多用电针,选择高频连续波,予以中强刺激。
胆结石痛起来怎么止痛 香烟炙烤侠溪穴止痛
侠溪穴在第4、5趾间根部的脚背处有压痛的位置。点着一支香烟,在此穴位上炙烤(留意不要太近以不伤皮肤为度)。炙烤的时间长短,依病人反映而定。若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若开始即感受热,就烤到觉得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