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吃奶的量。我们的处理方式:告诉妈妈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增加得很快、增加的很慢、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
新生儿体重
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新生儿生长规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婴幼儿体重测量与增长规律
体重测量
给宝宝称体重的方法有两种,很简单,可在家中进行。
(1)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2)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
TIPS: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体质瘦小有关。
婴儿身高体重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一个人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对于父母了解自家宝宝是否健康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就将婴儿身高体重计算方法列出,供各位爸妈参考。
婴儿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婴儿身高增长规律:
足月的婴儿身长平均是50cm,此后一年内会增长大约25厘米,也就是说到了一岁的时候应该为75cm。刚出生的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是增长3cm,4-6月时,平均每个月是增长2cm,此后平均每月是增长1cm。1岁以后另算。
凡身高体重超过标准的10%或是不足10%,都意味着爸妈要及时的给宝宝调整饮食了,借此改善宝宝的发育状况。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增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现在的月份,吃奶的量。
我们的处理方式:
告诉妈妈现在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
---增加得很快
---增加的很慢
---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白莲生长规律
白莲在一个年生长周期内,经过萌芽、抽鞭、展叶、开花、结果、长藕和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白莲的这些生长发育阶段所处的各个时期,称为生物学物候期,简称物候期。白莲与大多数先叶后花或先花后叶的植物有所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叶后花,到了出现2-3片立叶以后则是叶花同出,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和叶并存于同一植株,终花后进入莲子的生长发育后期才结藕。
因此,它与其它植物的差别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年生长周期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莲在4月上旬萌发,4月中旬长出钱叶和浮叶,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立叶,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现蕾,7-8月为盛花期,9月后进入末花期,也即长藕期,结果期为6-10下旬,同时到了10月中下旬,植株衰老,叶渐枯黄,11月至翌年3月为地下茎(藕)的越冬休眠期。在华北黄河流域4月中下旬方开始萌芽,黑龙江同江地区更是要到6月初才萌芽,花期在8月,9月进入休眠,越冬休眠期长达10个月之久。
白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仅物候期不同,而且全生育期的长短差异也很大,在黑龙江同江地区白莲的全生育期为90-100天,而在武汉地区一般达190-200天。白莲的物候期及全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广昌推广的主栽品种赣莲62在当地从种藕移栽到采收结束的时间为160天左右(不包括莲子采收结束后的结藕期),为中熟偏早品种,而赣莲OA为180天左右,太空莲一号品种则达210天以上。
婴儿预防肥胖有哪些方法
肥胖婴儿困体重增加,行动不便,不爱活动,越不爱活动就越胖,成为恶性循环。要知道肥胖会伴发多种疾病,将来可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肥胖的方法:
1.按生长发育需要供给食物,如果婴儿体重每天增长大于20克从减少奶量入手。不可超量喂养。必须控制饮食,
2.饮食要有规律,不可用食物逗哄孩子。
3.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奶油食物,少吃糖.就餐时要细嚼慢咽。
4.多做户外活动,及早锻炼身体,不要过多睡觉。
婴儿10个月后,如果特别胖,家长需10天绐孩子称一次体重,每天体重增长大于20克,则属于过胖。
细节提醒
你要掌握宝宝的肥胖度,1岁以内婴儿标准体重简易测量方法为:1-6个月婴儿体重(克)=足月数*0.6+3000克;7-12个月婴儿体重=足月数*0.5+3000克。婴儿的肥胖度=婴儿体重/标准体重*1000-100其中20以上可能为肥胖。
婴幼儿身高体重标准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如何合理控制宝宝的身高和体重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孩子在出生后第一年大约会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如果矮了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