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临床应用

小儿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临床应用

1.与推天柱骨,分腹阴阳配合治疗呕吐

2.与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脾虚腹泻;且常与捏脊,摩腹等配合应用,作为小儿保健之方法。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各一个。

取穴:膝盖正中往下的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


小儿推拿足三里怎么按 小儿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致通络,强壮身体,多用于如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下肢痿软乏力等病症。


胆囊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胆囊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类属:中医腧穴。

类别:经外奇穴。

定位取穴: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2寸;压痛取穴。

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处;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浅神经,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

功效:利胆通络。

主治病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等胆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胆囊穴的临床应用

治急性胆囊炎∶独取胆囊穴。

治胆石症胆绞痛∶胆囊穴,内庭,公孙,三阴交。

治胆道蛔虫症∶胆囊穴透阳陵泉,迎香透四白,巨阙,内关,合谷。

治慢性胃窦炎∶胆囊穴,足三里。

治肩周炎∶胆囊穴,肩禺(骨旁)。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女 足三里穴名由来

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本穴发生胃气,胃经气血物质在本穴形成较大的范围,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养生要穴,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等作用。


小儿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小儿足三里特效推拿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足三里一下,以顺时针方向揉按三下,称一按三揉,一按三揉为1次,操作50-100次,长期推拿,可缓解腹泻,便秘等病症。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足三里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女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相连穴位:

犊鼻:在膝盖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正坐屈膝,在髌骨下缘,髌骨与胫骨之间大筋两侧处可见两个凹陷,外侧凹陷正中即是本穴。

解溪: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小儿护足可预防其他疾病

1、足部保暖可降低患呼吸道感染几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科学研究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足部失暖有关,许多家长都注意小儿的上身,却忽视了足部保暖。须知双足是肢体末端,血循环差。足部着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改变,使抗病力降低,病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力差,足部活动少,更易引起呼吸道疾患。家长应做好小儿足部保暖,让他们多活动肢体,不可久坐,睡前用温水洗脚,还可给小儿足部按摩,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促进睡眠。

2、刺激足部穴位可护眼养目

按照经络理论,足部腧穴不仅可治局部病证,还能治疗经脉循行所及远距离部位及脏腑、组织的疾患。多刺激足底穴位可平肝养目,如足少阳胆经中光明穴,主治后遗症性失明、近视、夜盲及视神经萎缩等眼病;足临泣穴可治疗近视、外眼炎症等。经常有意识地顿足或跳绳,就能刺激上述腧穴,保持足部血液循环和经络的通畅,从而发挥护眼养目之功效。

3、按摩足部促消化

小儿消化器官功能较弱,饮食不节,常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常刺激足三里可起到健胃消食、预防腹泻的作用。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视为 “强壮”要穴。医学研究表明,常刺激足三里,能使消化不良患儿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含量迅速升高,有利于舒缓胃部平滑肌。对感染性腹泻患儿来说,常刺激足三里,可促进机体分泌含大量多糖体的阴性杆菌和裂解素,可增强血细胞的舌噬功能,发挥强大抗炎作用,提高抗病力,健胃消食,防治腹泻。

足三里穴位位置图 怎么找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犊鼻穴)下四横指(约为三寸),筋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手按下有较为强烈的酸胀感。


针刺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针刺禁忌

足三里穴不要针刺过深,如针刺2寸以上,并针尖向胫骨方向,会刺中胫后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足三里穴位按摩技巧

首先得知道足三里穴道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作用。

正确认识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在膝关节以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的地方,用自己的手掌四指横放在膑骨下缘,下方第四横指外缘一横指处也可以正确找。

按摩的技巧。

端坐凳上,四指弯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正确位置,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换进行。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进行,闲下来就可以做的哦 很方便,当然注意按摩需要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为宜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女 足三里的刺激方法

按压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1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以穴位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为宜,可方便健身,抗衰延年。

指揉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压足三里,以感觉酸胀为宜,可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

点压法:先点按足三里,再将拇指尖端与腧穴处皮肤成45°角向上方按摩,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持续按摩2-3分钟,可缓解胃疼。

艾灸法:将艾条点燃,置于腧穴上,距离约2厘米,使温热感穿透肌肤,艾条缓慢沿足三里上下移动,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宜,每次灸15-20分钟,每周灸1-2次,可强身健体。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 第六步: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为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推拿方法:以拇指螺纹面着力,按揉小儿双侧足三里穴左右各50次。功效作用:按摩此处可以健脾化湿,生发胃气,调整小儿肠胃功能,促进消化。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片 足五里功效和作用

功效:疏肝理气,清利下焦。作用: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为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肝脉循 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足五里治疗肝气郁滞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小腹,少腹胀痛,阴痒,睾丸肿痛,影响膀胱气化的小便不利,影响胞脉固摄作用的阴挺等。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同,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阴囊湿痒,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肾虚病症。

溢奶的按摩

说到宝宝溢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因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联接的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所以在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块易反流。减少宝宝溢奶,除了在喂养过程中多注意外,中医教您几个按摩的方法帮助减少宝宝溢奶。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推膻中: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

女人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1、改善肠胃问题足三里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主消化系病,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胃经是人体多气多血之经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等按摩足三里穴相当有效。2、祛风解腿寒按摩足三里具有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作用足三里位于下肢,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膝关节炎、胫腓骨

足五里准确位置片 足五里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足五里穴的功效:固化脾土,除湿降浊。

足临的准确位置片 足临泣的作用

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运化风气、冷降水湿的作用。《翼》中有提到足临泣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足临泣主治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等症。

阳虚按摩什么部位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常用的保健要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通过对此穴的刺激可起到养胃、补肾、补肺的作用,一般配合合谷穴一同使用,足三里穴简便取穴法位置如下

手三里的准确位置作用 手三里的准确位置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肘横纹下2寸,先取阳溪穴与曲池穴,在曲池向阳溪方向量取2寸即为手三里穴。

小儿呕吐按摩解 第五步: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下肢外膝眼下约3寸,胫骨外侧约小儿一横指的位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通过按摩刺激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面对准穴位着力,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

女人的美容穴位常按脸上不长斑

足三里一般来说,女性脸色不好看,没精打采都是因为脾胃功能弱,造成气血生成少,不能滋养皮肤,所以脸上看起来没有血色和光泽。要想使自己的皮肤富有光泽就要增强脾胃功能,而增强脾胃功能就要按揉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保健穴。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弯腿的时候,把四肢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骨外侧一横即是。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3~5分钟,或者用按摩锤之类的东西进行敲打,使足三里有酸胀和发热的感觉,时间最好选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