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宫高有什么用
量宫高有什么用
1、评估胎儿发育。测量宫底高度,把测量结果画在妊娠图上,以观察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如发现与妊娠周数不符,过大或过小都要寻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检查,确定有无双胎、畸形、死胎,羊水过多、过少等问题。
医生定期检查孕妇的宫高及腹围的目的是通过孕妇的个体数据来大体了解胎儿的宫内发育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连续两周宫高没有变化,孕妈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2、预估预产期。测量宫高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可以预测预产期。一般情况下,胎儿宫高的变化曲线是先升后降的。妊娠4个月末,子宫底高度在耻骨联合上10cm,直到妊娠9个月末,子宫底高度一直在升高,这时子宫底高度升到耻骨上28-30cm。但是到了妊娠10个月末,子宫底高度会恢复到8个月时的高度。也就是说,随着胎儿出生时刻的临近,子宫会开始下降,临产前1-2周,胎儿的头部大多已经降入骨盆。所以,宫高也可以大致判断胎儿是否入盆,估算出大概的预产期。
孕妈妈要特别留意宫高和腹围的变化
1、测量宫高和腹围的重要性
自孕中期开始,孕妈妈需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测量子宫高度和腹围大小是每次检查时医生必须要做的项目。
所谓宫高是指孕妈妈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子宫底部最高点的长度,腹围是指孕妈妈经肚脐绕腹部一周的长度。前者反应的是子宫的纵径长度,后者反应的是子宫的横径和前后径的大小。因此,宫高和腹围可以间接地反应孕妈妈子宫的大小。医生可以根据孕妈妈的宫高和腹围判断孕周,了解胎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估计胎宝宝的体重等。通过每次检查宫高和腹围,可以及时发现胎宝宝发育迟缓、巨大儿或者羊水过多等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如何测量宫高和腹围
测量宫高:孕妈妈先排尿,然后平卧于床上,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子宫底部的距离。孕20周后,每4周测量1次;孕28—35周时.每两周测量1次:从孕36周后,需要每周测量1次。并将每次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或者绘制在妊娠图上,以观察胎宝宝的发育状况,若发现宫高在两周内没有发生变化,就要进一步检查。
测量腹围:孕妈妈先排尿,然后平卧于床上,用软尺经肚脐绕腹部一周的长度就是腹围。测量腹围时不要勒得过紧,而且每次测量的松紧要尽量一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腹围的测量与宫高是同步的,测量结果也应记录下来或绘制在妊娠图上进行比对。若有增长过慢或过快的情况,应进一步检查。
宫高标准是什么
从大概20周开始,每一次进行产前检查时,医生都会测量宫高。宫高指的是从耻骨到子宫顶端的距离。这个数值能帮助医生估算宝宝的大小、生长速度和位置。关于宫高标准值,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宫高值(按厘米计)大概和怀孕周数相等。许多准妈妈可能有些不明白,那么,宫高的标准值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妊娠周数 手测宫高尺测宫高
满12周耻骨联合上 2—3横指
满16周脐耻之间
满20周脐下一横指 18(15.3—21.4)厘米
满24周脐上二横指 24(22—25.1)厘米
满28周脐上三横指 26(22.4—29)厘米
满32周脐剑之间 29(25.3—32.0)厘米
满36周剑突下二横指 32(29.8—34.5)厘米
满40周剑脐之间 33厘米
通过测量宫底高度,如发现与妊娠周数不符,过大过小都要寻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目字检查,有无双胎、畸形、死胎、羊水过多、过少等问题。建议各位准妈妈,如果发现测量的宫高和标准值有一定差距时,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血压检查多少钱
血压检查是每次产检的必要检查项目,一般不做独立项目收费,比较常见收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在每次产检的费用中,另一种则是和听胎心、量宫高等测量项目一起收费。由于每个医院的等级和地域的差别,血压测量由于其搭配的项目不同在价格上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大概在30元左右。
以广东广州广医二院为例,血压检查的看诊费用为30元,包括了量血压,听胎心,量宫高这些项目。
测量宫高有什么用
1、评估胎儿发育。测量宫底高度,把测量结果画在妊娠图上,以观察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如发现与妊娠周数不符,过大或过小都要寻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检查,确定有无双胎、畸形、死胎,羊水过多、过少等问题。
医生定期检查孕妇的宫高及腹围的目的是通过孕妇的个体数据来大体了解胎儿的宫内发育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连续两周宫高没有变化,孕妈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2、预估预产期。测量宫高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可以预测预产期。一般情况下,胎儿宫高的变化曲线是先升后降的。妊娠4个月末,子宫底高度在耻骨联合上10cm,直到妊娠9个月末,子宫底高度一直在升高,这时子宫底高度升到耻骨上28-30cm。但是到了妊娠10个月末,子宫底高度会恢复到8个月时的高度。也就是说,随着胎儿出生时刻的临近,子宫会开始下降,临产前1-2周,胎儿的头部大多已经降入骨盆。所以,宫高也可以大致判断胎儿是否入盆,估算出大概的预产期。
每次产检都要测量宫高吗
每次产检都要测量宫高吗?其实不是的,在妈咪怀孕16周之后做产检才会测量宫高,以免出现巨大婴或者婴儿发育不良。每次产检,医生都会根据腹围和宫高进行对照,得出科学的结论。
为什么要测宫高
随着妊娠进展,孕妇的子宫高度和腹围也随之增长,根据增长速度,可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
据国内统计,孕16~36周,宫高平均每周增加0.8~0.9厘米,36周后减慢,为每周增加0.4~0.5厘米。腹围因孕妇胖瘦不一,变化较大,宫高及腹围对照,可靠性加大。
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畸形、羊水过少、横位、子宫畸形、死胎等,均可使宫底低于正常值或增长速度减慢、停滞。多胎,羊水过多、巨大儿、畸胎、臀位等,可使宫高高于正常值或增长速度加快。
如综合宫高、腹围分析,宫高增长慢而腹围增长快可能为横位、悬垂腹;宫高增长快而腹围增长慢可见于臀位;而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均可超出正常范围;两者增长均慢者,90%生出低体重儿。
结合B超测量胎儿,对鉴别胎儿正常和异常发育更有帮助。
用宫高、腹围的变化来监护妊娠,对提高围生质量有重要意义。
测量宫高有什么用
测量宫高和腹围的作用是了解胎儿体重增长的分布情况,估计胎儿大小和羊水多少。孕妇在不同怀孕期间,宫高是变化的,而这些变化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值,根据测量的宫高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就可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以及测量出宝宝的体重。孕后腹围增长有胎儿和子宫增大的因素,孕妇本人也有很多因素,例如有孕妇孕后体重迅速增加,腹部皮下脂肪较快增厚,腰围、腹围增长都比别人快;有的孕妇妊娠反应较重,进食少,早期腹围增加不明显,等到反应消失,体重增加后腹围才开始明显增加;有的孕妇水钠潴留明显,也会使腹围增加明显。所以,不能只凭腹围的增加来判断子宫和胎儿的生长情况,因此,对宫高的测量也是很必要的。
妊娠12周末,子宫底高度大概在耻骨联合上2~3横指,到了孕5月会达到肚脐下1横指。孕妈妈可以自己摸出子宫底的位置,此时宫高约在18厘米。孕 16~36周,宫高每周增长0.8~1.0厘米,平均0.9厘米。24周末在肚脐上1横指,28周末在肚脐上3横指。宫高值低多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畸形;宫高值高提示多胎、胎儿畸形、巨大儿、臀位、胎头高浮、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
宫高过高就说明是巨大儿吗
很多女性朋友在怀孕的时候都会出现宫高过高。但是,宫高过高就是巨大儿吗,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子宫顺应胎儿的发育而增大,通过宫高和测量即可初步判断孕周,不过单凭宫高判断胎儿是巨大儿这个是不准确的,要以B超为准。因为怀孕时,由于胎儿坐胎的位置不同,宫高会有所不同,如果胎儿怀孕时坐胎在子宫前壁,随着孕期的增长,从腹部看上去,肚子会显得比较大,这个就是宫高升高的原因。
宫高过高并不一定就说明是巨大儿。随着孕期的进展,子宫顺应胎儿的发育而增大,通过宫高和腹围的测量即可初步判断孕周,并间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状况,估计胎儿体重。每次产前检查时测量宫高和腹围,有助动态观察胎儿发育,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巨大儿或羊水过多等妊娠异常,使其有可能通过及时治疗得到纠正。宫高过高并不一定就说明是巨大儿。宫高过高有可能是羊水多,也有可能胎盘和宝宝比较大。宝宝大,主要看双顶径,孕3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08,双顶径9有可能宝宝6斤,双顶径100以上有可能宝宝很大。
什么是孕妇宫高
孕妇宫高是指从下腹耻骨联合处到子宫底的长度,是判断子宫大小的数据之一。孕妇的宫高、腹围与胎儿的大小关系非常密切。孕早期、孕中期时,每月的增长都有一定的标准,通常每周宫高生长1cm。到后期,通过测量宫高和腹围,还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所以,每次做产前检查时,都要测量宫高及腹围,以估计胎儿的宫内发育情况。同时,还可根据宫高妊娠图曲线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判断是否发育迟缓或是巨大儿,使其有可能通过及时治疗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