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可以艾灸吗 艾灸治疗盗汗施灸方法
盗汗可以艾灸吗 艾灸治疗盗汗施灸方法
治疗盗汗,可用双孔,四孔或六孔艾灸盒施灸,或用艾条温和灸法。
肺俞穴用艾条灸5-10分钟,艾盒灸10-15分钟;中脘穴,足三里用艾条灸5-10分钟,艾盒灸15-30分钟;大椎穴用艾条灸15-20分钟,艾盒灸20-30分钟,神厥穴用艾条灸5-15分钟,艾盒灸20-30分钟;气海穴用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15分钟,艾盒灸15-30分钟。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艾灸肚子对女性的好处
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泄泻等症。
2.艾灸肚脐眼可以调理冲任,固经安胎,适宜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不孕,黄褐斑,面色晦暗等症。
3.艾灸肚脐眼可以理气活血,通经活络,适宜于调理肠麻痹,手脚麻木及各种酸痛症。
4.艾灸肚脐眼能调节脏腑营养平衡,使气血畅通,有助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带下,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症。
艾灸后各种反应
灸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我们每个艾灸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因此艾灸时出 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对艾灸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各种反应,可参考对照如下。
艾灸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
艾灸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瘀滞寒症。
艾灸后头玄脑胀、肝火旺。
艾灸后皮肤微痒,艾灸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亏损严重。
艾灸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
艾灸后出现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
艾灸时如皮肤无热感,说明患有寒痹,灸后穴位 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
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 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风之先兆。
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 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 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
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 反应。这都郁气的外排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
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 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 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
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 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反应。
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
斑秃可以艾灸吗 肝肾不足型斑秃艾灸方法
肝藏血,精血不足,则毛发生长无源;症见患者病程时间较长,久而不愈,头发无光泽,枯黄,发病时头发大片脱落,严重时可全部脱落,同时伴随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潮热,盗汗遗精等临床表现。
治则:滋养肝肾。
施灸取穴:肾俞,肝俞,太溪。失眠加灸神门,内关。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5-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2天灸1次,5次为1个疗程。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虚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三阴交,太溪穴,俯卧位取丰隆穴施灸。
艾灸作用:滋阴润肠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血虚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白,脉细。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穴及背俞穴进行治疗。
1.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旋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施灸穴位:百会,风池,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心俞,脾俞穴。
盗汗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盗汗主要是阴气亏虚,邪热旺盛所致,对于阴虚比较明显,热像不明显的病人,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治疗的时候多选用一些具有滋阴的穴位,从肺经、肾经、心经来选取,常用穴位有以下几个,肺俞穴、肾俞穴、阴郗穴、复溜穴,这几个穴位都是滋阴,补肾,补心,可以治疗盗汗。如果患者是邪气旺盛的同时热像的比较明显,这一类的患者就不宜采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盗汗艾灸那里效果最好 盗汗艾灸穴位
盗汗是阴虚的表现,艾灸时可取气海,关元,复溜,照海,太溪,涌泉,三阴交,阴陵泉,肾俞,肺俞,膏肓,足三里,中皖等穴位施灸。
由于肺主汗孔,多灸肺俞和膏肓可以补肺气;灸肾俞,气海,足三里,关元,中脘则补肾气。
支气管哮喘艾灸哪里好
冷哮艾灸
冷哮由感受风寒,邪入肺俞,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黏痰,或兼恶寒发热等表证,苔白滑。
治则:宣肺理气,化痰定喘。
艾灸取穴:主穴取肺俞,风门,列缺,尺泽,丰隆,膻中。喘甚加配穴定喘。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每日灸1-2次,每次10分钟,4-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3-4个穴位,每穴5-7壮,每日1次,必要时一日灸2次,7天为一个疗程。
脾肺气虚型哮喘艾灸
病人哮喘反复发作,正气虚弱,吐痰清稀而多,同时伴随气虚的一般表现,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白滑等特点。
治则: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艾灸取穴:主穴取太渊,脾俞,足三里,肺俞,定喘,膏肓俞,痰多加丰隆配穴。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瘢痕灸:每次选用1-2穴,每穴灸3-7壮,10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肺肾两虚型哮喘艾灸
病人表现为喘促短气,动则气喘,痰清稀而多,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脑转耳鸣,盗汗遗精,舌质淡。
治则:肺肾双补。
艾灸取穴:肺俞,肾俞,命门,太溪,定喘。咳嗽频繁加天突配伍。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穴2-4穴,各灸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3.艾炷瘢痕灸:艾炷如麦粒大,每穴5-7壮,10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腹部艾灸可以每天做吗
建议最好间隔开灸。
体质平和健康的人有需求的话建议每周腹部艾灸1-2次的频率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天天艾灸的话,温热刺激能扩张皮肤的毛孔,毛孔长期处于扩张状态,而艾灸热气随着打开的汗毛孔进入到皮肤中,容易耗伤身体津液,继而出现口干舌燥、盗汗失眠等阴虚症状,因此最好是间隔一段时间灸一次,不过也不排除身体有病症且需要每天艾灸的情况。
艾灸出汗好还是不出汗好
艾灸出汗好,但出汗太多对身体不好。
艾灸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身体感觉良好,或者觉得很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不用担心,艾灸的过程中适当饮用温开水,及时补充体液即可。
但是,如果灸后大汗淋漓,而且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有问题了,脉脉艾灸提醒您可能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这个时候,最好有应对方案来调理。
因为中医讲“血汗同源”,汗液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所转化的。出汗过多,人体容易造成津液亏损,比如肺结核、阴虚患者经常会有盗汗、自汗症状,而这类人多有虚症,常常引发很多慢性疾病。古代人比武,输赢的标准是先出汗的那个人就输了。
支气管哮喘艾灸位置 肺肾两虚型哮喘艾灸哪里
病人表现为喘促短气,动则气喘,痰清稀而多,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脑转耳鸣,盗汗遗精,舌质淡。
治则:肺肾双补。
艾灸取穴:肺俞,肾俞,命门,太溪,定喘。咳嗽频繁加天突配伍。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穴2-4穴,各灸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3.艾炷瘢痕灸:艾炷如麦粒大,每穴5-7壮,10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