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不爱吃饭按摩哪里 摩腹5分钟

小儿不爱吃饭按摩哪里 摩腹5分钟

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摩者称掌摩法,以指抚摩者称指摩法。

要领:用力要轻柔适当,速度宜均匀协调,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指摩可稍轻快,掌摩可稍重缓。


小儿不爱吃饭推拿 揉天枢50次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1个。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两手拇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轻轻按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第五步:摩腹5分钟

位置:腹即为整个腹部。

操作:患儿去仰卧位,用右手掌对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按摩,频率为每分钟120次。操作时需要在腹部放少血滑石粉或者爽身粉减少皮肤摩擦。


小儿不爱吃饭按摩哪里

补脾经200次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称补脾经,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四横纹200次

位置: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将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注意推动的方向。

揉板门100次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按揉,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逆运内八卦

位置:在掌心内劳宫四周。

手法: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

操作:用拇指侧面或中指指端运,顺时针方向为顺运,逆时针方向为逆运,此处为逆运,运100-200次。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做旋绕摩擦推动,不带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

揉天枢50次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1个。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两手拇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轻轻按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摩腹5分钟

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摩者称掌摩法,以指抚摩者称指摩法。

要领:用力要轻柔适当,速度宜均匀协调,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指摩可稍轻快,掌摩可稍重缓。

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操作: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交替捻动3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有时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捏第一遍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要做上提的动作。

要领:操作是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小儿推拿治腹泻的手法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300次。

症状: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腐,舌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致,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清补脾经各15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揉脐200次,揉天枢200次,摩腹5分钟,揉个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

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板门100次,推三关100次,摩腹5分钟,揉脐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捏脊5遍。


疝气小儿推拿手法 摩腹5分钟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的侧方,将手掌轻放于患儿腹部,沉肩垂肘,以前臂带动腕,按照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左下腹的顺序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约5分钟,用力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在摩腹之前可以在患儿腹部涂上适量滑石粉,以免摩腹过程中损伤患儿皮肤。


小儿推拿治脾胃

1、补脾经500-800次

脾经所在位置为:小儿拇指螺纹面。

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

2、顺时针摩腹5分钟

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

小儿不爱吃饭推拿 揉板门100次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按揉,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幼儿不爱吃饭怎么办

1、首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饭

孩子不喜欢吃饭都是有原因的,首先先要弄清楚宝宝为什么不吃,是不饿?还是不想吃,还是觉得饭菜不合胃口。最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孩子最喜欢吃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或者他(她)见过其他孩子吃过什么自己也想吃的。

2、少给孩子吃零食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吃饭很少,但是吃了很多的零食,而且孩子尤其喜欢吃高热量高糖分的零食,比如蛋糕、汉堡包、鸡块、薯条、可乐、巧克力等,这些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进入孩子体内,导致血糖上升,影响孩子的食欲。

3、放些孩子喜欢的味道在饭里

例如孩子比较喜欢吃甜食,那就在饭里拌点蜂蜜之类有益健康的甜食,要么就是用天然果蔬汁给饭来个美容上点色什么的,总之让孩子觉得好像很奇特的样子。

4、经常换换口味

不要每天都是大米饭,有时候可以做些面食、五谷饭之类的。总之经常换五花八门的食物,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贪新鲜。

如何快速缓解痛经 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


小儿推拿治脾胃

1、补脾经500-800次

脾经所在位置为:小儿拇指螺纹面。

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

2、顺时针摩腹5分钟

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

3、揉足三里100次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4、捏脊5-7次

捏脊: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的一种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不爱吃饭按摩哪里 推四横纹200次

位置: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将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注意推动的方向。


5分钟按摩瘦脸操

第一步:排除淋巴废物从眼角开始(按摩10次),用中指按住眼角正下方,上下按摩。

第二步:顺着眼眶打圈按摩(按摩10次),用中指打圈式的按摩下眼睑平坦的部分。

第三步:上下按摩眉头的凹处(按摩5次),用中指上下按摩眉头凹进去的地方。

第四步:按压颊骨下方的凹处(按摩15次),用大拇指的指肚按压颊骨下方的凹处。刺激脸部废物排出,这个穴位能帮助刺激脸部下方的代谢废物排出,所以一定要用力按压。

第五步:做到这里歇息一会(休息1分钟),用冷毛巾敷一敷脸,收缩一下肌肤。

第六步:收紧下巴的轮廓(按摩10次),用3根手指的指肚沿着下颚的轮廓轻轻按压。

第七步:用力晃动下颌骨(按摩10次),跟6的步骤是一样的,摇动下颌骨。

第八步:用大拇指缓解法令纹(按摩5次),大拇指斜向上按压,从法令纹到咀嚼肌上。

第九步:疏通喉咙下方的堵塞问题(按摩10次),抬起头,大拇指从喉咙凹处向下颌骨方向疏通。双下巴的人着重这里,4个手指抱着头部,用大拇指按压下颌骨的凹处,能减少双下巴。

第十步:再次冷却,结束按摩。这次重点是冷却脸部轮廓,按摩结束。

保护宝宝肠道健康如何促进消化

保护宝宝肠道健康 促进消化

家长们可以经常给宝宝按摩腹部,做腹部的按摩操,能有效缓解宝宝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由于人体结肠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来的,所以,给宝宝按摩腹部应顺时针进行按摩,可帮助宝宝缓解肠道不适的症状,促进消化。

同时,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应该按需喂养,不要一顿喂得太多,很多老人带孩子有这样的误区,那就是以为宝宝吃得肚子圆鼓鼓的,就是吃饱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宝宝的肠胃功能尚不完善,如果吃得太饱,非常不容易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腹胀。每次给孩子添加辅食应只添加一种辅食,适应三到五天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异常再继续尝试添加另一种为好。

宝宝不爱吃奶 不一定是消化不良

有些宝宝偶尔会不爱吃奶,家长们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肠胃不适或者消化不良,所以才不吃奶,其实,宝宝不爱吃奶的原因有很多,偶尔厌食挑食,也会令宝宝不爱吃奶或不爱吃饭。而当宝宝饮食出现问题时,如何判断是消化道的症状呢?

可以观察宝宝是否便秘、几天拉一次,是否胀肚、腹泻,有没有反酸,口中是否有酸臭味等等,如果有这些,表明宝宝是消化不良了。而如果宝宝没有这些症状,说明孩子只是简单的厌食,家长们可以挑着花样给宝宝吃了。

相关推荐

宝宝头发竖着长是怎么回事 原因五:积食

如果宝宝头发竖着长,还伴有不爱吃饭,不思饮食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的。 怎么办 可采用小儿推拿:捏脊治疗。解决办法:在宝宝脊椎从下往上用双手捏脊,每天睡前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每次捏3—5分钟为宜,可治疗宝宝积食问题。

小儿脱肛按摩按摩小腹部

小儿仰卧,按摩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其小腹部,脐下2.5寸处的丹田穴2-3分钟,以温补肾气,固摄下元。

小儿推拿治疗脾虚

1、补脾经500-800次。脾经所在位置为:小儿拇指螺纹面。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2、顺时针摩腹5分钟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3、 揉足三里100次。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4、捏脊5-7次捏脊: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婴儿不爱吃饭该怎么办

其实,如果宝宝不爱吃饭,应对方法还是很多的。比如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增加宝宝眼前的色彩,刺激味蕾,但是必须是一些宝宝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才行,这时就能提供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了,轻松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问题。下面,给大家一些具体建议。第一、水是生命之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喝水才能排出身体毒素,清理肠道。在宝宝吃饭前,先让宝宝喝几口水,带动其吃东西的食欲。第二、要注意定时定量的

幼儿按摩手法大全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二.每天推拿按摩约 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四. 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

治疗小儿腹泻的按摩方法

第一步:补脾经150次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第二步:摩腹5分钟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环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

面部保养的5分钟按摩

一、消除眼下皱纹(1分钟)在眼区抹些护肤霜。将双手的食指按在双眼两侧,中指按在眉梢下端;用力把皮肤和肌肉朝太阳穴方向拉,直到眼睛感到绷紧为止。双眼闭张6下,松手休息。重复6遍。二、消除眼角皱纹(1分钟)将你的食指或中指按在双眼两侧;轻闭双眼,同时用中指或无名指撑住眼皮,当眼皮垂下时,手指缓缓地朝两旁耳朵方向拉;从1数到5,然后松手休息。重复6次。三、消除前额皱纹(1分钟)双手合掌,拇指朝向你的脸部

小儿积食的推拿办法

(一)清大肠经(3分钟)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二)揉板门(3-5分钟)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三)顺运内八卦(3-5分钟)内八卦**,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四)清补脾3分钟(五)退六腑 清热通腑(5分钟)(六)下推七节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腹泻

推拿治疗1.治疗原则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2.基本操作(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3)患儿取俯卧位:揉龟尾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

小儿腹泻如何按摩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的按摩方法1、按摩的方法第一步:补脾经150次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第二步:摩腹5分钟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环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