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吃什么好 消炎利胆茶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好 消炎利胆茶
组成: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5g、白糖适量。
制法: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ml,共煎,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服250ml,温服。
按语:本方清热解毒利湿,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著疗效。但必须大量饮用。
胆囊炎好治吗
1.药物治疗:①急性胆囊炎:可使用阿托品、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等进行解痉、镇痛;②慢性胆囊炎:视病因不同可服用利胆药物,驱虫疗法,或使用鹅去氧胆酸进行溶石疗法。两类胆囊炎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服用中成药金胆片,能消炎利胆。
2.手术治疗:①急性胆囊炎:视情况而定,在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有所缓解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②慢性胆囊炎:无论患者有无胆囊结石,若胆囊已被感染破坏,且丧失功能,都应择期手术切除。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坚持日饮八杯水,适量补充钠盐,多吃水果蔬菜,把自己的饮食调整有规律,禁食高脂肪、油炸等有刺激性的食品。
患了慢性胆囊炎能治好吗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即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占所有胆囊病变的2%~10%。
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而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
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少见,系由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而成。
慢性胆囊炎
治疗总则
1. 如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症状反复不缓解,无其它严重疾病,可开住院证收住院行外科手术治疗。
2. 如病人不同意手术或症状较轻无反复发作者,可内科保守治疗。嘱病人平时低脂饮食、可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每日3次或33~50%硫酸镁10ml每日3次,另外可口服一些溶石或排石的中药治疗。
3、如病人有急性发作,按急性胆囊炎处理(详见急性胆囊炎)。
具体治疗方法
1. 采用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内科治疗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炎利胆片、利胆醇、舒胆通、胆通、去氢胆酸以及熊脱氧胆酸等,有些病人有效,但难根治。
2. 外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无功能、有急性发作,尤其是伴有结石者,应手术治疗。80%的胆囊癌并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可起到预防胆囊癌的作用。
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劳累、气候突变、悲观忧虑均可诱发此病急性发作。常服用利胆药物及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各是怎么回事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故合并叙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约有70%的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有结石存在。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胆石症, 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之疾病,称为“胆石症”。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
由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是怎么回事之后,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
1、 采用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内科治疗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炎利胆片、利胆醇、舒胆通、胆通、去氢胆酸以及熊脱氧胆酸等,有些病人有效,但难根治。
2、外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无功能、有急性发作,尤其是伴有结石者,应手术治疗。80%的胆囊癌并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可起到预防胆囊癌的作用。
如何保护胆囊呢
1.胆囊具有收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先流入胆囊,通过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并贮存起来。未浓缩的胆汁呈金黄色,浓缩后的胆汁呈空绿色。进食时(特别是进脂肪性食物时)胆囊收缩,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内,协助脂肪消化。
2.消炎利胆茶(经验方)
【制备与服法】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1000ml,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ml。
【方义与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茵陈甘苦微寒,有扩张胆管利胆清热及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著疗效。但必须大量饮用。
3.金钱败酱茵陈茶(经验方)
【制备与服法】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煎汁1000ml,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
【方义与功效】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诸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瘀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此茶有排石利胆消炎作用,经临床多次验证,效果良好。
【宜忌】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4.消化不良:如果胆囊被切除,肝胆汁就无处可存,就会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进食时,无“富余胆汁”帮助消化,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造成身体遭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胆囊切除患者会出现术后饮食上的问题,常常导致面黄肌瘦,一沾油腥便常常出现腹泻等现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以上就简单的介绍了如何保护胆囊的问题。平时要多多的进行合理的膳食,不要吃一些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要是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及时的去正规的一键已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勤加锻炼才是保护好身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胆囊炎可以喝茶吗 胆囊炎的代茶饮偏方
配方:玉米须30g、茵陈15g、蒲公英15g。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湿,消炎利胆退黄。
宜忌:低血糖、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配方: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利胆排石。
宜忌:慢性胆囊炎患者可常服用,多服可见效。
玉米须可以治疗胆囊炎吗
慢性胆囊炎患者需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每天<20克,后可逐渐增加到40克以内;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胆汁排泄,可以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3餐膳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但胆囊炎患者也要保证均衡的膳食以及足够的每日饮食热量,要根据疾病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饮食调整,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也是很必要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治疗胆囊炎的偏方,希望能帮到患胆囊炎的朋友们!
玉米须茵陈饮
原料:玉米须、茵陈各30g。
做法:水煎代茶饮。
鸡胆汁黄瓜饮
原料:黄瓜100g,洗净煎水100mI,新鲜鸡胆1个,
做法:取汁冲服。黄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鸡胆汁苦寒有清热利胆、杀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对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疗效。此方大寒,对素有虚寒证患者不宜。
冬瓜皮汤
原料:冬瓜皮60~90g。
做法:加水煎煮至烂熟成汤。日分2~3次服。
黄瓜饮
原料:黄瓜100g,鸡蛋清适量。
做法:先用水煮黄瓜,临熟时去留汁,再入鸡蛋清服之。
鲤鱼赤小豆陈皮粥
原料:鲤鱼一条,赤小豆120g,陈皮6g。
做法:将鱼去及内脏后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入豆、陈皮同煮,至烂熟成粥,去鱼骨。不拘时食之。
金钱败酱茵陈茶
原料: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
做法:煎汁1000mI,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吃完东西嘴苦
吃完东西嘴苦是怎么回事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治疗
1.一般治疗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③经常保持左侧卧位,有利于胆汁排泄。④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⑤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2.药物治疗
(1)急性胆囊炎 ①解痉、镇痛 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②抗菌治疗 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③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慢性胆囊炎 ①利胆药物 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②驱虫疗法 针对病因进行驱虫。③溶石疗法 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合理选用中成药 ①金胆片 功能:消炎利胆。用于急慢性胆囊炎。②清肝利胆口服液 功能:清利肝胆湿热。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3.外科手术治疗
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手术指征:①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②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③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④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诊断一经确立,行胆囊切除术是一合理的根本治法。如病人有心、肝、肺等严重疾病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可予内科治疗。
上面就是对吃完东西嘴苦是怎么回事的介绍,在出现这样的症状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另外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并且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胆囊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胆囊积水、白胆汁、石灰乳胆汁、瓷器样胆囊、胆囊穿孔、胆囊内瘘、肝脓肿。
胆囊穿孔:在坏疽性胆囊炎的基础上,胆囊底或颈部出现穿孔,常在发病后三天发生,其发生率约6~12%,穿孔后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膈下感染、内或外胆瘘、肝脓肿等,但多被大网膜及周围脏器包裹,形成胆囊周围脓肿,呈现局限性腹膜炎征象。此时手术甚为困难,不得不行胆囊造瘘术。
胆囊炎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指胆囊管阻塞后胆汁或胰液等化学刺激和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胆囊的急性炎症.慢性胆囊炎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及反复的急性发作,使胆囊纤维化萎缩或增生肥厚,囊腔缩小,功能丧失,70%是由胆囊结石引起,少数为慢性非胆石性胆囊炎如胆囊运动障碍,感染,胰液反流等所致,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胆囊炎偏方是什么
胆囊炎的出现确实是让不少的人影响到消化功能了,尤其是胆囊炎发生了之后也会让一个人的胆囊部位发生威胁的,饮食不合理,甚至吃饭不注意就很容易诱发胆囊炎的,出现了之后治疗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胆囊炎偏方治疗是什么呢?
胆囊炎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下面就介绍治疗胆囊炎偏方给广大朋友们,您来看看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治疗胆囊炎偏方
玉米须茵陈饮
原料:玉米须、茵陈各30g。
做法:水煎代茶饮。
鸡胆汁黄瓜饮
原料:黄瓜100g,洗净煎水100mI,新鲜鸡胆1个,
做法:取汁冲服。黄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鸡胆汁苦寒有清热利胆、杀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对胆囊炎、胆石症有很好疗效。此方大寒,对素有虚寒证患者不宜。
冬瓜皮汤
原料:冬瓜皮60~90g。
做法:加水煎煮至烂熟成汤。日分2~3次服。
黄瓜饮
原料:黄瓜100g,鸡蛋清适量。
做法:先用水煮黄瓜,临熟时去留汁,再入鸡蛋清服之。
鲤鱼赤小豆陈皮粥
原料:鲤鱼一条,赤小豆120g,陈皮6g。
做法:将鱼去及内脏后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入豆、陈皮同煮,至烂熟成粥,去鱼骨。不拘时食之。
金钱败酱茵陈茶
原料: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
做法:煎汁1000mI,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功能利胆排石,清热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化消炎,配茵陈消炎利胆。须多服方见疗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可经常用之。
消炎利胆茶
原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g,加水 100mI,
做法: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mI。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菌陈甘苦微寒,有张胆管利胆清热及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着;疗效。但必须大量饮用。此方对急性黄型肝炎亦宜。
消石散
原料:金粉20g,白矾粉15g,火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
做法:研细,混合,每服10g,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胆、心、肺经,幸开苦降,芳香透达,能行气去,清心解,用治胆结石取其利胆之功;白矾酸寒入胆,能清胆经之热,有消化之功,对阻塞性黄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清热消炎;石幸苦咸,大温,入三焦、胃与大肠,能破坚积,荡宿,逐通,虽其性大温,但能治疗火之疾,即〈内经〉“火以发之”的用意,故与大队寒药为伍,可减其大温;甘草、麦粥以调和其药性,所以绝对安全。此对方因胆囊炎、胆石症而发热者甚有效。
关于胆囊炎的偏方治疗呢一定要好好的注意一下了,上述介绍的一些原料还有一些做法都应该注意一下,只有合理的调理,做法也需要好好的关注一下,对于缓解胆囊炎的疾病还是有帮助的。
胆囊炎怎么治疗
如果出现慢性胆囊炎,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医治疗,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医生一般采用保守治疗,长期服用止痛剂和利胆药物。另外在饮食上,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若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得不到缓解,才会使用手术治疗。对于孕妇来说,当然是使用保守治疗为主。
临床上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低脂饮食,长期口服利胆药物,如消炎利胆片、熊胆胶囊、利胆素等。服用助消化药物如胰酶片、复合维生素B、山楂丸等也可以,腹痛严重者可同时使用解痉药及镇痛药派替啶、阿法罗定、美沙酮等。
患者症状重或反复发作胆绞痛,伴有胆囊结石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应慎重,有明确的病理改变如胆囊管梗阻、胆囊排空障碍者,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较好。但部分这类病人切除胆囊后消化道症状存在,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可使诊断治疗复杂化。如果患者出现了发作时疼痛剧烈,且伴有黄疸者;或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以及经内科治疗疗效不好,反复发作者,以上三种状况时就建议手术治疗。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③经常保持左侧卧位,有利于胆汁排泄。④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⑤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2.药物治疗
(1)急性胆囊炎 ①解痉、镇痛 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②抗菌治疗 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③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慢性胆囊炎 ①利胆药物 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②驱虫疗法 针对病因进行驱虫。③溶石疗法 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合理选用中成药 ①金胆片 功能:消炎利胆。用于急慢性胆囊炎。②清肝利胆口服液 功能:清利肝胆湿热。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胆囊炎吃什么药好
治胆囊炎的方法选择不能盲目,胆囊炎患者事先要弄清楚自己的症状,然后根据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法。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
药物治疗一直是胆囊炎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急性和胆囊炎初期患者,患了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患了胆囊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胆囊炎用药一:口服消炎药。
所谓胆囊炎,肯定是有炎症存在的,那么消炎是必须的。常用的消炎药物有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氯霉素:0.5g,一日4次,饭后服;灭滴灵(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饭后服,孕妇禁用;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洁霉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胆囊炎用药二:消炎利胆片,利胆消炎的中成药,一次4-6片,1日3次口服;复方柠檬酸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可以帮助利胆,消食,缓解症状;利胆药:50%硫酸镁10毫升,每日3次,或去氢胆酸0.25克,或胆酸钠0.2克,每日3次,或利胆素1.0克,每日3次口服。
胆囊炎用药三:中药及偏方。
胆囊炎早期,处方:柴胡60g,黄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黄6g,杏仁10g,苏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槟榔10g,鸡内金10g。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调摄,减少食量,以青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晨必须走路以助消化;急性发作期:治疗应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g,大黄3g,枳实6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0g,杏仁10g,香附10g;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用药沿清热调肝利胆法:竹茹6g,陈皮6g,半夏10g,蝉衣6g,杏仁10g,莱菔子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
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发生;当炎症出现时,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并合理调配食谱,不宜过多食用含动物脂肪类食物,如肥肉和动物油等当有肠虫(主要为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虫药物。这样不仅对预防还是治疗都是很有必要的。
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
胆囊炎的常见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一、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2、解痉、镇痛药物治疗: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啡。
3、抗菌治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4、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二、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手术一般择期在胆囊炎发作2个月后进行,这样可减少胆囊周围的粘连与胆囊水肿。
2、综合治疗: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如硫酸镁、消炎利胆片、清肝利胆口服液、保胆健素等;应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虫感染者应当驱虫治疗。
3、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