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推荐穴位按摩治疗冬季咳嗽

中医推荐穴位按摩治疗冬季咳嗽

(一)咳嗽痰黄

咳嗽如果伴有痰黄,就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要有泻肺热的作用,而少商和鱼际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1、少商

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

方法: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2、鱼际

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

方法: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Tips: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二)咳嗽痰白

冬季最典型的咳嗽是风寒咳嗽,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中医推荐按摩大椎穴的方法来治疗风寒咳嗽。

怎么找大椎穴?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

方法: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三)干咳咽痒

咳嗽如果是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和滋阴,而照海与列缺两穴合用,能够止咳滋阴。

1、照海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

方法: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2、列缺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

方法: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胃胀气推荐穴位按摩法

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20-30次,按摩1分钟,就会逐渐减轻胃胀气的感觉。

下脘

位于腹部,距离脾胃很近。中医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章门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

足三里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中脘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捏“四缝”

四缝,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它不是单一的某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按摩时,采用坐或卧式,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症状。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3、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咳嗽难受伤肺怎么办

咳嗽难受伤肺怎么办?中医认为,肺主管呼吸,与外界寒燥之气相通,当人体遭至寒气、冷风侵袭,本已受损的气管、肺泡雪上加霜,最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如咳嗽、老慢支咳喘、流感之类。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气急胸闷,稍稍活动就气短头晕,且并发肺气肿、肺心病。

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天人合一,人的健康离不开受环境气候的制约,人的健康与季节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咳嗽这种症状非常常见。然而,同为咳嗽,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咳嗽痰黄,有的伴有咽痒咽痛,有的又伴有喉中鸣响,进而引发哮喘。但这些问题,其实通过穴位按摩,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病症。

治疗咳嗽有效穴位风池

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治疗咳嗽的穴位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治疗咳嗽的穴位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

合谷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治疗咳嗽的穴位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列缺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中医推荐穴位按摩法补肾养肾

1、搓腰

功效:腰为肾府,刺激肾俞穴和命门穴可壮腰健肾。

方法:将两手搓热,捂于双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再以命门穴(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和肾俞穴为中心,左右搓腰,也可上下搓。

2、搓耳

功效:按摩耳廓能调节肾的功能。

方法:用搓热的两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钟,再用两手交替经头顶拉扯对侧耳廓上部12~18次。

3、擦丹田

功效:此丹田即下丹田,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可健脾益气,柔肝补肾。

方法:将两手搓热,右手掌心捂于右侧耻骨结节外上,距正中线约2寸的“气冲”穴处,左手掌心沿大肠蠕动方向绕脐做圆周运动。

按摩手掌什么穴位能止咳

养生图解:按摩咳喘穴止咳

养生图解咳喘穴位置:位于手掌内面的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的交叉处。

咳嗽时轮流按压走右手上的这个穴位就能见效,孩子咳嗽每只手按压几十下,成人咳嗽每只手按压100下。这个方法很有效。

养生图解:按摩三间穴止咳

养生图解三间穴位置: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第二掌骨小头上方处取穴。手阳明大肠经之输穴,五行属木。

按摩此穴有防止咳喘作用。用是指指腹按压三间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养生图解:按摩太渊穴止咳

养生图解太渊穴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经属:手太阴肺经。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穴位上,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揉动各2-3分钟,间隔5分钟后再进行按摩。按摩时间总共以每穴5-10分钟为佳。

养生图解:按摩鱼际穴止咳

养生图解鱼际穴位置:位于手掌内拇指根部肌肉丰实处。手太阴肺经荥穴,五行属火。

它涉及胸腔及呼吸区,常按摩能改善易感体质,对咽痛、喉痒及感冒初期症有效,并对哮喘能起到预防作用。

养生图解:旋转大拇指止咳

拇指伸直,余四指并在一起不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幅度尽可能大些,能提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一般让拇指按顺时针的方向及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旋转1~ 2分钟即可。

中医养生专家表示,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咳嗽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多发,大家不妨把上述这些手掌上的止咳穴位养生图牢牢记住,一定会有用的。

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属“咳嗽”、“饮证”、“痰证”、“喘证”范畴,发病原因或为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不得宣发,或为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临床表现为多在寒冷季节出现咳嗽及咳痰症状,尤以清晨最明显,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感染或受寒后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咳痰,而以秋冬为剧。

按摩通过宣肺止咳、理气化痰,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按摩疗法】

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内关、合谷、神门、曲池穴各1分钟。

取仰卧位,家人立其头前,两拇指置于天突穴两侧,分别沿肋间隙自内向外推至腋中线,自上而下推至乳头,重复进行5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以脐为中心圈,从小到大,顺时针摩腹3分钟;再用手掌自上而下拍胸5遍。

取侧卧位,家人以手掌沿腋中线自上而下擦胁3分钟,以透热为度。

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脾俞、胃俞、肾俞、膈俞各1分钟,肺俞各2分钟;再用扌衮法在上述各穴位处来回操作5分钟。

大家听了以上小编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的介绍,对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尤其是有家人朋友有类似症状的,不了解治疗方法的朋友更应该注意。有问必答网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安全!

严重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

【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属“咳嗽”、“饮证”、“痰证”、“喘证”范畴,发病原因或为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不得宣发,或为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临床表现为多在寒冷季节出现咳嗽及咳痰症状,尤以清晨最明显,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感染或受寒后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咳痰,而以秋冬为剧。

按摩通过宣肺止咳、理气化痰,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按摩疗法】

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内关、合谷、神门、曲池穴各1分钟。

取仰卧位,家人立其头前,两拇指置于天突穴两侧,分别沿肋间隙自内向外推至腋中线,自上而下推至乳头,重复进行5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以脐为中心圈,从小到大,顺时针摩腹3分钟;再用手掌自上而下拍胸5遍。

取侧卧位,家人以手掌沿腋中线自上而下擦胁3分钟,以透热为度。

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脾俞、胃俞、肾俞、膈俞各1分钟,肺俞各2分钟;再用扌衮法在上述各穴位处来回操作5分钟。

大家听了以上小编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的介绍,对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尤其是有家人朋友有类似症状的,不了解治疗方法的朋友更应该注意。有问必答网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安全!

治疗感冒的穴位

穴位按摩治感冒

我们绝大多数人感冒的时候都会采用与之对抗到底方法来解决,也有的人会早早的就吃感冒药,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你知道吗,中医在治疗感冒上可是有一手的哦,只要轻轻的按摩一些穴位就能够驱赶感冒咯。

10月24号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意思是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此时昼夜温差较大,又加上是秋冬换季之时,很多人容易感冒。感冒流鼻涕、泪眼朦胧让人很不舒服。那么,如何才能缓解感冒呢?

按摩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人的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操作:我们用一个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的按住大椎穴,按摩一两百次。

功效:缓解发热,特别适合感冒后高热不退的人群。

按摩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操作:坐着,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拇指揉捻穴位,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操作2分钟。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按摩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

操作: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

功效:缓解鼻塞流涕,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按摩尺泽穴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操作:用一手拇指,用力点住对侧尺泽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尺泽穴。

功效:缓解咳嗽,清肺泻火,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咳嗽咳痰等症状。

秋冬换季之时天气忽冷忽热,体质虚弱的人抵抗力低下便很容易感冒。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只能服药来缓解感冒的症状,是药三分毒。因此,小编建议您可以采取中医穴位按摩的方式来缓解感冒,方便又实用,且效果也是极好的。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咳嗽是日常常见的疾病,每个人咳嗽的症状都会有所区别,比如有人咳嗽痰黄、有人咳嗽痰白、有人是干咳,其实,这些咳嗽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来来治疗。

引起咳喘的因素很复杂,中医认为,肺主管呼吸,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当人体遭至寒气、冷风侵袭,本已受损的气管、肺泡雪上加霜,最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咳与嗽是两个不同的症状,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中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所以合称为咳嗽。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因而咳嗽一症非常常见。症状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咳嗽痰黄,有的伴有咽痒咽痛,有的又伴有喉中鸣响,进而引发哮喘。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按摩来解决各种咳嗽问题。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3、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肺部日常保养:

1、运动健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门球、练气功等。

2、按摩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3、欢笑宣肺

笑口常开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笑或唱歌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加,可促进肺内气体的交换,从而消除疲劳,解除抑郁,祛掉烦恼,有助于恢复体力与精力。

上面就为大家介绍了按摩治疗咳嗽的方法,大家如果不小心感冒咳嗽了就可以学学这些按摩方法,避免咳嗽带来的痛苦。

咳嗽按什么穴位好

1、咳嗽按什么穴位好呢

1.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1.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1.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1.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按摩穴位时两手掌心向下,将两手虎口交叉,左手在上时,左手食指指尖处,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时,右手食指指尖处,为左手列缺穴。

1.5、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1.6、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1.7、尺泽穴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按摩穴位时将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为尺泽穴。

2、咳嗽时按穴位有什么技巧

中医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十九种:按、摩、推、拿、擦、搓、滚、掐、抖、点、叩、拨、抹、捻、振、揉、捏、颤、打等法。

应该知道,上述十九种手法,在穴位按摩的时候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再找穴的时候,经络按摩讲究同身寸(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另外在按摩的时候还有酸麻涨痛感觉,多以酸麻为主,找不准就用拳敲打,力度有微痛就好。

3、咳嗽按穴位要注意什么

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如果皱纹是横向的,就竖着按摩;皱纹是纵向的,就横着按摩。

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忌过分摩擦表皮。

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此外,用热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咳嗽穴位按摩有什么禁忌

1、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在没有详细的颈椎检查资料的前提下,轻易不要使用常见的颈椎旋转复位法和颈椎斜扳法,以免造成急性的颈动脉血流阻断而出现意外;

2、脊髓型颈椎病者,一旦出现上下肢无力、大小便控制障碍的现象,万万不能使用任何按摩手法,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3、孕妇也不宜接受推拿,尤其是孕妇的腰腹部和大腿内侧,更是不能施压;

4、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医者合作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身体太虚弱和疲劳时,不宜进行推拿;

5、过饥过饱、醉酒之后、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6、急性软组织损伤者,前几天局部冷敷,禁止使用舒筋活血和涂酒推拿的手法,以防加重局部出血和渗出。

咳嗽吃什么好

1、木耳蒸鸭蛋

木耳蒸鸭蛋对于阴虚的咳嗽是较为有效的。本方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黑木耳、鸭蛋以及少许冰糖。加水适量搅拌后,隔水蒸熟食用,每日两次,可治阴虚肺燥咳嗽,此偏方对咽干痰少也有疗效。

2、煮萝卜水

煮萝卜水治疗咳嗽也是较为不错的选择。一连数日咳嗽不止,晚上难以入睡,可买几根白萝卜,每晚把半截萝卜切成片,用清水煮,萝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将水滤出,待稍冷后喝下。咳嗽便可减少。连续喝几天,咳嗽就可痊愈。

3、梨汁炖冬菇

梨汁炖冬菇清除体内的病毒,有着不错的效果的。首先把鸭梨去皮切片榨汁,再把冬菇洗净切片,加适量水和冰糖同炖,等冬菇炖熟后,早晚分两次连汤同食,即可。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冬菇内的双链糖核酸在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能消灭体内的病毒。

中医治疗小孩咳嗽怎么办

小儿咳嗽中医按摩疗法

如果宝贝感冒之初仅出现咳嗽症状,可喂药很困难,妈咪不妨采用中医的按摩手法来为宝贝进行辅助治疗。按摩手法可使宝贝免于吃药打针之苦,有时对消除咳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妈咪快来试试吧!

1.风热咳嗽

宝贝往往出现面红耳赤、口唇干红、咳嗽频繁、咳声尖锐、鼻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质红、舌苔黄腻等种种表现。

按摩要点:清热解表、疏风散热、止咳化痰。

按摩方法:

直推天门穴24次;

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部位,成一条直线;

逆运太阳穴(逆时针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的洼陷中)20次; 揉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俞线上)50次。

2.风寒咳嗽

宝贝有明显着凉病史,表现出面色发白、寒战怕冷无汗、阵阵咳嗽、咳声重浊及痰涎清稀。白色泡沫痰可使鼻堵不通气,伴有流清水鼻涕;有的宝贝还会出现发热、口唇淡红、舌苔白。

按摩要点:疏风散寒、开腠发汗、宣肺降气,化痰止咳。

按摩方法:

推坎宫50次(面部两条眉毛之上,自眉头至眉梢成一条直线);

推天门20次;推檀中胸部两个乳头的连线之中20-50次。

3.阴虚燥咳

多见于平素体弱多病或没有及时治疗的宝贝。往往咳嗽时间较长,经久不愈,咳嗽声音低微、气短息弱、精神倦怠喜卧、口唇淡白,手足心热。

按摩要点:补气养肺,敛肺止咳、补肾纳气、固本培元、增加体质。

按摩方法:

揉肺俞(食指第一指节横纹)30-50次;

推脾土50次;

顺运内八卦(顺时针揉内八卦穴,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

慢性支气管炎的按摩效果好不好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属“咳嗽”、“饮证”、“痰证”、“证”范畴,发病原因或为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不得宣发,或为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临床表现为多在寒冷季节出现咳嗽及咳痰症状,尤以清晨最明显,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感染或受寒后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咳痰,而以秋冬为剧。按摩通过宣肺止咳、理气化痰,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1、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内关、合谷、神门、曲池穴各1分钟。

2、取侧卧位,家人以手掌沿腋中线自上而下擦胁3分钟,以透热为度。

3、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脾俞、胃俞、肾俞、膈俞各1分钟,肺俞各2分钟;再用扌衮法在上述各穴位处来回操作5分钟。

4、取仰卧位,家人立其头前,两拇指置于天突穴两侧,分别沿肋间隙自内向外推至腋中线,自上而下推至乳头,重复进行5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5、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以脐为中心圈,从小到大,顺时针摩腹3 分钟;再用手掌自上而下拍胸5遍。

落枕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

中医推荐落枕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再寒冷的冬季,由于晚上睡觉的不注意,再加上睡觉姿势的固定,就容易发生落枕。落枕,不仅让你感觉脖子异常的酸痛,同时还给你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小烦恼。中医穴位按摩方,专门帮你治落枕。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穴位按摩治疗咳嗽

中府穴:在云门下1寸,取穴时,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为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的要穴,若与后背肺俞穴同时点按,可有即时止咳之效。

尺泽穴:本穴是治疗气喘的要穴,善于清肺热,不但治热性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取穴方法: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

太渊:太渊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原穴,当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者中即是。有补肺益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对肺气虚引起的咳嗽,可用拇指按压此穴。

鱼际穴:在大拇指下肉肚最高点。属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系热性病证,掌中热,小儿疳积。鱼际还是治疗哮喘的要穴,经常指压此穴对哮喘有很好的预防功效。

此外,从太渊穴到孔最穴之间,这一段为“止咳点”,大家在咳嗽时,可以找此处最敏感的地方多揉一揉,症状马上就会减轻。

相关推荐

吹空调咳嗽流清鼻涕要怎么办

食疗缓解咳嗽流鼻涕一、冰糖蒸橙子用料:等大小的橙子1个,冰糖适量。做法:1、将橙子洗净,切成6-8瓣,装碗,撒上适量冰糖。2、将橙子放入蒸锅中,隔水蒸半小时左右。3、端出,放至温热,连皮一起食用。功效:生津止渴,开胃下气、化痰止咳,适用于冬天咳嗽有痰,食欲不振。二、川贝雪梨盅用料: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少许。做法:1、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川贝砸碎。2、梨盅里放入砸碎的川贝和冰

如何对症按摩可有效治疗痔疮

痔疮严重时,必须接受外科治疗穴位按摩可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调节消化功能,而使排便顺畅。首先,以头部百会穴、颈根部的大椎穴为出发点,接着指压背部、腰部的各穴位。尤其对接近患部的会阳穴与长强穴要进行缓柔指压。足、腰的虚冷会使肛门的症状恶化,所以须以腰部的三焦俞、肾俞穴,足部的三阴交、太溪穴等的指压来对应。为了调节消化功能,腹部的天枢穴、腿部的足三里穴的指压与按摩也不可缺少。手部孔最穴的指压可缓和

秋季多按一个养肺穴

摊开手掌,在手掌心靠近大拇指的地方,皮肤颜色泛白,肌肉隆起,叫大鱼际,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就是鱼际穴。别小看了这个穴位,它可有着“保命穴”之称,尤其在天气干燥的秋季,多按摩鱼际穴对健康大有好处。这是因为,秋季讲究养肺,而中医认为鱼际穴化肺经水湿,散发脾 土之热,可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老人常出现小便短少的情况,也可以对鱼际穴进行敲击。此外,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

推拿治疗咳嗽按摩手法

1、小儿推拿治疗咳嗽按摩手法1.1、运内八卦300次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1.2、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

中医偏方如何治疗冬季咳嗽

1、柿饼川贝粉取柿饼两块,川贝粉(川贝母研成粉)10克。将柿饼挖去核,加入川贝粉,放锅中蒸熟,每天早晚各吃1次。对干咳无痰者效果较好。2、萝卜陈皮汤取白萝卜250克,陈皮(药店有售)3克。将萝卜切碎,与陈皮一同煎汤,饮汤,每日1剂,分两次服完。对干咳痰少者有效。3、川贝炖雪梨取川贝粉10克,雪梨1只。削梨皮,挖去梨心,切片,加冰糖15克,与川贝粉一同放碗内,加适量水,隔水炖蒸,文火炖1小时左右,分

小儿感冒的两种推拿方法

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患儿俯卧,家长用小鱼际按揉患儿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2)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3)按揉并弹拨患儿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2.随证加减(1)外感风寒型: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痒,或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推三关300次。②拿风池、合谷穴各10次。③推太阳30次。(2)外感风热型:

小儿咳嗽按摩的方法

小儿咳嗽按摩的方法开天门以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200到300次/分推50至100次。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操作时,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约30~50次。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术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方法

1.辨证施治中医将哮喘分成三期,即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发作期采用疏风通络、止咳平喘法;缓解期予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法;稳定期予以益气固表、补肾纳气法。2.内外同治中药内服多选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健脾益肾理肺汤加减;外治法则包括中药直肠灌注(口服中药困难者)、止嗽膏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不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防治结合,全方位确保咳喘患儿的临床疗

穴位按摩治疗子宫肌瘤吗

1.用中医穴位按摩方法来治疗子宫肌瘤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揉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四海、归来、子宫、气冲、血海、三阴交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一分钟,这属于中医疗法,患者可以选择这种治疗方法。2.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不止是只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进行穴位治疗。就治疗子宫肌瘤的穴位来说。一般情况下治疗子宫肌瘤的穴位有曲骨是任脉腧穴、元是任脉腧穴、横骨是足少阴肾经腧穴等一些穴位。3.首选三阴交和次

缓解宝宝感冒症状怎么做

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常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烧,烦躁不安或嗜睡,甚至出现抽搐等。认准这三穴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天突穴在胸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