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老年人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1.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强直疼痛且偶有刺痛感、头晕、头痛、两臂麻木、手脚冰凉等。
给予红花油、风痛灵等涂擦。取坐位或俯卧位,采用松颈、舒筋、加点头面部,操作15分钟点按百会穴。按摩颈部选择相应部位进行中药导入,做好颈部牵引、手法治疗的护理,并采用枕颌坐位。滑轮式重力牵引法:头前倾1°左右,牵引重量8~kg,第1次牵引15分钟,原地休息片刻后方可起立或行走。
2. 风寒痹阻型: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重沉闷如裹两臂沉重等。应避免直接吹风及受寒。
局部给予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等中药熏蒸。外敷直流电导入法等。
3. 气血虚弱型:表现为颈项强直、头晕、头痛、耳鸣、面色苍白无华、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
形寒肢冷要注意保暖,可予热毛巾或热水袋局部热敷,最好用中药熏洗外敷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减轻症状。针刺太溪、肾俞、大椎、气海、关元穴等。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耳聋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人的肾精充足,则听力正常;肾精不足,则听力下降。在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耳聋应以补肾益精为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般可将老年性耳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治疗:
1.肝肾阴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便秘、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在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主,可将杞菊地黄汤加减后用水煎服。该方是:枸杞子15克,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 皮、知母、贝母、麦冬各10克,石斛20克。如不用该方药治疗,也可选用中成药杞菊地黄口服液、精乌冲剂、首乌片、鱼鳔丸等进行治疗。若使用杞菊地黄口服 液,每次服1支,每日服3次;若使用精乌冲剂,每次冲服10克,每日冲服2次;若使用鱼鳔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若使用首乌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 3次。
2.心脾两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等。
在治疗上应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可将参苓白术散加减后用水煎服。该方为: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山药、苡仁、莲米、扁豆、砂仁 (后下)、木香、枳壳各10克。如不用该方治疗,也可选用中成药归脾丸、安神补心片、复方阿胶浆等进行治疗。若使用归脾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若使 用安神补心片,每次服5片,每日服2次;若使用复方阿胶浆,每次服1支,每日服3次。
3.气血亏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面色胱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耳鸣、夜寐不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摄血为主,可将八珍汤加减后用水煎服。该方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白术、茯苓、阿胶(另煎对人)、龙眼肉各10 克,黄芪15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若不用该方治疗,也可选用中成药八珍糖浆、十全大补丸、归脾丸、阿胶补血浆等进行治疗。若使用八珍糖浆,每次服1 支,每日服3次;若使用十全大补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若使用归脾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若使用阿胶补血浆,每次服1支,每日服2次。
4.痰浊中阻型:此种类型的患者多体形肥胖,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呕恶痰涎、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等。
在治疗上应以祛湿化痰为主,可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后用水煎服。该方为:天麻、苍术、白术、法半夏、茯苓、陈皮、泽泻、扁豆、苡仁、石菖蒲各 10克,砂仁(后下)、吴茱萸、甘草各5克。若不用该方治疗,也可选用中成药降脂灵颗粒、减肥降脂灵、减肥降脂胶囊、脂可清胶囊、二陈丸等进行治疗。若使 用降脂灵,每次冲服10克,每日冲服3次;若使用减肥降脂灵,每次服4粒,每日服3次;若使用减肥降脂胶囊,每天服3次,每次服2粒;若使用脂可清胶囊, 每次服3粒,每天服3次;若使用二陈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
骨关节病最适宜冬病夏治
中医一直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专家提醒,“冬病夏治”尤其适合颈椎病、风湿类风湿等骨关节病,患者除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灸疗等方式治疗。从源头改善中老年人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这相对其他季节治疗骨关节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易发的疾病,在夏天治疗,这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特别是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等骨关节疾病,这一类疾病在中医辨证中都属于阴寒性质的疾病,夏季采取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远期疗效。
老年性眩晕吃什么好
很多常见慢性疾病都很容易发生老年性眩晕,像是颈椎病就是常见的疾病中的一种。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引起的眩晕,治疗后多有复发,所以关键还需要后期的护理,吃什么就成了关键。吃对了,对治疗老年性眩晕是巩固作用。
老年人大多都有颈椎问题,只是程度不同,但是不注意就会引起眩晕,造成困扰。老年人由于骨质老化,本身就会容易出现颈椎问题,再加上生活中不注意,颈椎病就发生了,随后眩晕也就容易接踵而来。所以治疗这种老年性眩晕,在遵循医生的治疗的同时,老年人外加食疗才能有更好的巩固,防止眩晕复发。
对于老年人因为颈椎病发生的眩晕,在饮食上一定不能随便乱挑食。主食和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都不能少,老年人也需要营养均衡预防眩晕。对于老年人的颈椎病大多都是椎体增生、发生退行性变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要进行补钙避免眩晕症。老年性眩晕症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高、含钙高、含蛋白质高等食物,对于辅助治疗眩晕有很大的帮助。一般的食物有奶类、豆类、鱼类等,尤其是补充一些植物蛋白。而苦瓜、芹菜、丝瓜则能更好的疏通老年人的经络,有利于颈椎病的健康恢复,有助于治疗此类的眩晕。
若您已确诊患上了此病,最好及时进行科学的治疗。御晕术是一种新型的诊断与治疗头晕技术,在国际尖端无微创设备引导下,并以中医八纲辨证为指导,通过多维立体的治疗方式,无微创介入病灶治疗,将清代宫廷医学的整体观念精髓溶于脑血管多维立体治疗前、后,以益气养心为重点,辩证施治、复本归元,达到“永动”、“平衡”之根本目的中西医结合体系疗法。
颈椎病怎样治效果好呢
中药治疗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颈椎病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 型及经验处方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老年人颈椎病引起头晕严重吗
老年人得了颈椎病头晕怎么办?老年人得了颈椎病很容易产生头晕,那么对老人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平时可以做俯卧撑,右侧卧姿的睡姿很重要,还有就是排除其它病病可能性,适当做颈部操等方式。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医学称为颈性眩晕症,颈性眩晕症分为两种,一种为颈椎骨关节退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为颈部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的。平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去解决颈椎病的头晕:
1、走路过程中空手甩臂练习:坐下或者走动时甩动手臂能促进血液循环,这样的做法也是对缓解肌肉紧张的一种办法,这样会对颈椎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2、老人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可以做俯卧撑,但注意是用头和脚支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从而能很好的锻炼背肌功能,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
3、保持良好的睡姿。一般情况下,右侧卧姿是最佳的睡眠方式。一天中,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所以要给自己选择一款合适的枕头,比如蝶型的牵草堂颈椎枕,软硬适中,高低随意选择,可以更好保护好脊椎,降低颈椎病的发生。
4、除其他可能
头晕应首先排除耳石症、梅尼埃病等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同时老年人还应该警惕脑血管意外疾病导致的眩晕。
5、颈部操治疗
排除以上疾病后,大部分头晕病人,都会出现颈椎不稳定、骨质增生的情况,可以到正规脊柱医疗部门进行脊柱康复治疗,通过颈椎复位来纠正错位的颈椎,大部分头晕症状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平时家庭颈椎保健也可以通过做颈部操,局部热敷等防治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6、治疗
中医是中国文化积淀下来的瑰宝,自古以来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中医需要辩证治疗,所以中药方面建议找当地的中医治疗。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老年人得了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可以供老年人朋友一个参考,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对颈椎有不错的改善和调理状况,同时也减少脊椎的病变可能性,从而也避免颈椎引发的头晕等不适症状。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说了这么多肩膀疼痛的原因,接下来就该是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了。不同原因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不同,如肺部肿瘤、心脏疾患、胆结石引起的肩痛,需要对肿瘤、心脏疾患等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当这些疾患治好了之后,肩痛自然会有所缓解。
在以上疾病中,颈椎病和肩周炎的治疗较为常见,在人群中较普遍,所以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两者的治疗方法。拿颈椎病来说,颈椎病引起的肩膀疼痛同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一致。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颈椎病引起的肩膀疼痛多数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缓解。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牵引、理疗、针灸推拿和药物治疗,牵引、理疗务必要到专业机构进行,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中成药颈复康颗粒。颈复康颗粒原方来源于名老中医糜纬真老大夫40年经验总结的颈椎复康汤,是专门治疗颈椎病的大处方中成药,其治疗颈椎病的总有效率达96.5%。国药大师金世元先生、中医药专家高学敏教授都对颈复康颗粒给予了极高评价:“颈复康颗粒为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专为颈椎病证属气血不足、风湿阻络、瘀血痹阻证所设,经长期临床应用,对颈椎病引起头晕、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等症疗效显著,为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肩周炎引起的肩膀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药物治疗,一般为止痛消炎药,有研究发现,颈复康颗粒对于肩周炎也有显著的疗效。治疗之外,还需要通过背墙外旋、面壁爬墙、体后拉手等锻炼来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瑜伽、太极等也可作为锻炼方式,但要量力而行,以免损伤韧带。
冠心病中医辨证治疗
1.心血瘀阻证
证候特点
胸痛较剧,如锥如刺,痛有定处,胸闷憋气,每于情志刺激、劳累诱发或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脉弦涩或沉弦。
治法方药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5g赤芍6g川生膝9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
加减:胸痛剧烈,加延胡索3~10g,降香3~6g,郁金5~12g;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者,加桂枝9g,细辛1~3g,熟附子3~10g(先煎);气虚血瘀者,加红参5~10g(另炖),黄芪10~15g;气滞痰浊重者加降香3~6g,法半夏3~10g,瓜蒌10~20g。
2.气滞心胸证
证候特点
胸中闷痛,时轻时重,痛有定处,遇情志不遂则发,时欲太息,腹胀暖气,苔薄腻,脉细弦。
治法方药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陈皮6g柴胡6g川芎5g香附5g炒枳壳5g赤芍5g炙甘草2g
加减:胸闷胸痛明显者酌加五灵脂3~10g、蒲黄3~10g,心烦易怒,口干便结者酌加牡丹皮6~12g、栀子3~10g。
3.痰浊闭阻证
证候特点胸闷如窒,痰多气短,促喘不安,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纳呆恶心,甚至吸促汗出,四肢厥冷,舌质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浊腻,脉滑或沉滑。
治法方药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蒌薤白半夏汤(《伤寒论》)合涤痰汤(《济生方》)加减。
瓜蒌12g薤白9g姜半夏12g胆南星5g茯苓6g枳实6g人参3g石菖蒲3g竹茹2g甘草2g陈皮6g
加减:若痰郁化热加黄连3~6g,天竺黄3~6g;痰瘀互结,加桃仁5~10g,红花3~9g.丹参5~15g,三七3~10g;伴乏力、便溏不成形者加党参10~15g,白术10~15g,薏苡仁10~30g。
4.寒凝心脉证
证候特点
卒然胸痛如绞,心痛彻背,天冷易发,感寒痛甚,心悸短气,形寒,手足不温,甚则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方药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合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减。
瓜蒌12g薤白9g桂枝9g枳实12g厚朴12g当归12g芍药9g细辛1.5g炙甘草5g通草6g大枣8枚
加减:阴寒极盛,心痛重症,加用附片(炮)3~10g,干姜3~10g,以温通散寒。痛甚而四肢厥冷者含服苏合香丸。
5.气阴两虚证
证候特点
胸痛胸闷,时作时止,心悸怔忡,倦怠懒言,气短乏力,心烦多梦,或口渴而不喜热饮,舌红苔白少津,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方药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瓣合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人参20g麦冬15g五昧子6g炙甘草12g桂枝9g黄芪10-15g 玉竹10~15当归5~15g
加减: 者加丹参5~15g,三七3~10g,郁金5~12g以活血通络;兼痰浊者加茯苓10~15g,白术10~15g,健脾化痰。若痰热互结者,合温胆汤以清热化痰。
6.心肾阴虚证
症候特点
胸闷时作,心悸胸痛,盗汗,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舌干燥,便秘尿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治法方药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合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生地黄30g人参6g丹参6g玄参6g远志3.5g当归6g天冬10g麦冬10g柏子仁15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阿胶6g
加减:兼头晕目眩阴虚阳亢者,加女贞子10~15g,钩藤10~15g,石决明15~30g,生牡蛎10~30g以滋阴潜阳;兼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口干咽燥肾阴虚者加枸杞子l0~15g,山茱萸5~10g以滋补肾阴。
7.心肾阳虚证
证候特点
胸痛胸闷,心悸怔忡,气短自汗,形寒肢冷,或下肢浮肿,腰酸无力,面色咣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或微。
治法方药
益气温阳,通络止痛。参附汤(《正体类要》)合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人参9g制附子6g熟地20g山茱萸3g肉桂6g炙甘草6g仙灵脾6g补骨脂9g
加减:水肿较重,喘促明显者加茯苓10~15g、猪苓5~10g、车前子10~15g温阳利水。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症
“肝气郁结”者,常见于长期精神紧张、忧郁哀愁者,症见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神情呆滞、记忆减退、悲伤欲哭、胸闷烦躁、舌暗脉弦;药方可用加味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
“脾失健运,痰浊上蒙”者,常见于食欲不佳的老人,症见口吐涎沫、肠胃胀闷、不思饮食、喜卧少动、喃喃自语加上神呆目滞、智力减退、精神抑郁;治疗可用涤痰汤加黄芪、党参、白术、郁金、石菖蒲等加减。
“气虚血瘀,痰瘀交结”者,常见于有中风史或慢性病人身上,症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表情淡漠呆滞,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可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心脾两虚”者,症见心悸、心神不宁、烦躁健忘、失眠多梦、纳呆便溏、疲倦无力、舌淡苔厚、脉细弱;可用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
“肝肾亏虚”者,症见神呆思钝、双目无神、沉默少言、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头晕眼,花、腰膝酸软、步履维艰、小便频数或失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可用左归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加减。
老年人颈椎病吃什么好呢?
可以先按一下方法保守治疗。因为颈椎病有五种类型,最好看一下是什么类型的颈椎病。
1:颈椎牵引带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约12--14天,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一般经保守治疗4--6周后症状可缓解,
2:配合中医按摩、理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
3:对症口服药物。
4:平时工作、学习时注意坐姿,颈椎避免过度的劳损,避免枕过高的枕头(其实高枕有忧,相当一部分病人的颈椎病和长期枕高枕头有关)
5:适当锻炼颈背肌,包括颈部的转动、双肩关节的活动.
6:平时工作、学习时注意坐姿,颈椎避免过度的劳损,避免枕过高的枕头(其实高枕有忧,相当一部分病人的颈椎病和长期枕高枕头有关)
7:适当锻炼颈背肌,包括颈部的转动、双肩关节的活动.
对于老年人颈椎病怎么治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在老人犯病的时候,西医上一般先开一些止痛药让老人家服用,缓解痛楚,而严重的患者则会建议做手术。而平时老年人要多活动筋骨,做一些可以治疗颈椎的按摩,舒缓颈椎。
老年痴呆的中医辨证治疗
老年痴呆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疾病,上述病因只是一个诱因,病情发展是一点一点逐步渐变的发展过程。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如无中生有,疑神疑鬼等性格的改变,但其自身并没有认识到。
偶尔出现健忘不是问题,但经常出现总是如此,尤其是短期记忆,也就是近期记忆,近一两天发生的事情记不住,则属于患病的早期信号,也有还有计算能力下降,生活能力下降,尤其是新事物不能较快的接受,甚至排斥,躯体表现方面出动作迟缓不如以前灵敏等,都属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表现。当出现认知功能全面丧失,生活能力明显下降时,就已经进入了老年痴呆的严重阶段,此时所有人都能够诊断出是患有痴呆症了。
专家:西医治疗: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低盐饮食、戒烟酒、加强锻炼等。
改善胆碱能系统的药物,石杉碱。钙通道阻滞药西比灵。改善脑神经药脑代谢激活剂如脑复康、增加血氧的药物如都可喜,氢化麦角碱等。
学做保健操可以预防颈椎病
这是今年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中央国家机关专场在北京的首次讲座。赵勇通过模型现场展示,为现场观众讲授了颈椎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手法和康复锻炼方法,告诉大家只有科学预防、正确治疗、适度锻炼,才能让生命更有质量。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赵勇两次请全体听众起立,与他一起做颈椎保健操,不仅传授了平日颈椎保健的方法,还缓解了长时间听讲座给众人颈椎带来的压力。在场的观众多是中老年人,其中不乏长期被颈椎病困扰的患者,大家一丝不苟地完成赵勇示范的“双手托天”、“回头望月”、“体后拉肩”等每一个动作。
“颈椎病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患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甚至中小学生中都有颈椎病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无论是写作业、看书,还是玩电脑、看电视,都会给颈椎带来不小的压力。中医讲究“治未病”,预防颈椎病要从年轻时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杜绝不良习惯,坚持保健锻炼。
现场听众纷纷表示听完讲座受益匪浅。“现在年岁大了,虽然目前没有颈椎病,但这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所以很有必要听这个讲座,了解一下如何防治,未雨绸缪嘛。”一位农业部的老干部说。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老龄办公室主办,当代中医药发展中心承办的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中央国家机关专场从2013年开始,每月一场,受益听众近3000人,听众反馈上千份,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