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避孕药安全性 哪些女性不适宜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安全性 哪些女性不适宜口服避孕药

肝炎患者和慢性肾炎患者:避孕药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里进行代谢,经肾脏排泄,患有急慢性肝炎或是肾炎的女性在服用后容易加重肝脏负担;

心脏不好的女性: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容易使水,钠等物质在体内滞留,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有心脏病或是心脏功能不好的女性应该慎服避孕药;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人群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服用避孕药后可能会使血糖轻度升高,使隐性糖尿病转变为显性,对身体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哺乳期女性:避孕药会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质量,甚至渗入乳汁,宝宝吸收后容易受到影响。


避孕要具体情况具体定

随著医学发展,避孕方法越来越多。对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妇女来说,不论是妊娠或是人工流产、引产,均有可能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而治疗各种疾病所选用的药物,也可能对孕妇及其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妇女在患病期间或某些特殊情况下,重要的是如何在五花八门的避孕方法中选择适宜自己的那种。

1、月经不正常 月经多的妇女最好不用避孕套或子宫帽。如果未放宫内节育器,最好选择服用短效避孕药2号,因为它有减少月经量的功效。月经过少或经常停经的妇女,不应选用避孕药,宜安放节育环。月经周期不调的妇女,宜选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2、过敏体质 有过敏体质的妇女在选用避孕方法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外用避孕药膏、药膜易引起阴道黏膜过敏,放置宫内节育器等避孕工具,可使分泌物增加甚至引起炎症,个别人用避孕套,也会发生过敏。这种情况,可采取安全期避孕法,已有孩子的夫妇,可以考虑一方做结扎手术。

3、痛经 严重痛经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就可达到避孕的目的,又兼治疗痛经之效果,一举两得。

4、糖尿病 一般患有糖尿病的妇女不宜服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口服避孕药可破坏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促使病情恶化。另外,患糖尿病的妇女不宜采用节育环辟孕,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组织中酸度增加,可腐蚀子宫内的节育环,使避孕效果受到影响。所以,糖尿病患者比较适于用避孕套或阴道隔膜等工具避孕。

5、肿瘤 这些女性宜采用避孕套、阴道隔膜等工具避孕,或施行绝育手术。因为避孕药是性激素类药物,如患有子宫肌瘤、乳痛症、乳腺小叶增生、乳腺良恶性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妇女不宜使用。

6、其他不宜口服避孕药的疾病 严重高血压以及肾原性或肺原性高血压患者,血液病、血栓类疾病及甲状腺病患者,均不宜口服避孕药,而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其他避孕方法。

纯孕激素类口服避孕药有哪些?

哺乳期妇女使用的避孕方法应是高效且对哺乳无影响的。产后适时地开始避孕可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降低母婴患病率及死亡率。考虑到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减少乳汁的产生,导致过早停止哺乳及新生儿生长不良,所以常选择单纯孕激素类避孕药物。但复方口服避孕药较单纯孕激素有一定的优点如更少副作用、更高效及更高的持续使用率,如果复方激素避孕药对哺乳无明显影响,则可以成为哺乳期妇女避孕的更好的选择。

哺乳期应尽量避免采用服药避孕的方法,如果要使用,建议你到医院跟医生详细沟通,做到安全用药。

纯孕激素类囗服避孕药安全、可靠,主要起阻断生育环节的作用。如改变宫颈黏液性质、阻止精子穿透、改变子宫内膜性状、影响囊胚植入等。常用的有左旋十八甲基炔诺、甲地孕酮等。

哺乳期女性不适宜选用含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因为摄入雌激素可引起哺乳期妇女的胃肠道反应,影响食欲,导致乳汁中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下降,对宝宝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同时,含有雌激素的乳汁被宝宝摄入,可使男婴乳房发育,女婴出现阴道上皮增生、阴唇肥厚等副性征的异常。此外,哺乳期妇女如果服用3~6个星期的雌激素,其乳量大约会减少一半,对母乳喂养的宝宝极为不利。

口服避孕药原来还有保健效果

据统计,当前全世界有超过一亿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一直以来,亚洲的堕胎人数在全球占很大比例,部分原因是这一地区的人们对可靠避孕方式缺乏认知和了解,例如口服避孕药,对于它的功效、安全性及其他益处,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

口服避孕药不仅具有安全可靠的避孕效果,同时也有不少其他益处。

1:不影响胎儿发育

根据研究证实,口服避孕药能显著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显示口服避孕药与胎儿畸形有关。

2:不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停用口服避孕药后,绝大多数女性可迅速恢复生育能力。事实上,口服避孕药可保护女性不受流产、异位妊娠、盆腔炎和子宫肌瘤等疾病的伤害,进而保护了女性生育能力。

3:除了避孕以外,有很多健康益处。

如还可有效减少排卵期的疼痛、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症状等等。月经量较大的女性容易罹患贫血症,口服避孕药则能有效降低这一风险。另外,还能帮助女性预防宫外孕,骨质疏松症,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4:其作用会因孕激素而不同

目前市场上的女性口服避孕药有很多种,各有千秋。除避孕以外,新型低剂量口服避孕药还可提供许多额外益处。如采用含有新型孕激素屈螺酮的口服避孕药,由于可以对抗水钠潴留,除避孕外可以有效控制因水钠潴留引起的体重增加,缓解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还能使皮肤毛发变得光洁。

5:新型口服避孕药可以治疗痤疮

以往某些口服避孕药的孕激素成分具有微弱雄激素样作用,因而可能导致皮肤变差甚至出现痤疮。但新型口服避孕药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含屈螺酮或醋酸环丙孕酮),不会对皮肤造成不利影响,能使皮肤更加光洁,其中含醋酸环丙孕酮的口服避孕药已被用于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痤疮。

A.每天哺乳少于6次;

6:新型口服避孕药可控制体重

服用传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会出现肿胀感,甚至体重明显增加。随着孕激素的不断更新,第一种能控制体重的口服避孕药已经诞生,她所含有的新型孕激素可以避免水钠潴留,进而消除由于水钠潴留所导致的体重增加和水肿。

服避孕药能使皮肤变好

1.服口服避孕药前应做哪些准备?

需长期服口服避孕药者,最好到医院妇科门诊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如心、肺、肝、脾、乳房、血压等;妇科检查,如子宫及附件;实验室检查除血、尿常规外,还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医生综合不同女性的情况,决定其能否服避孕药,用哪一种,并详细交代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服用避孕药期间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到医院咨询。服药1年以上,还需到医院复查。

2.口服避孕药有禁忌吗?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女性,一般不宜口服避孕药,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1.患有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性疾病,有深部静脉炎或静脉血栓栓塞史;2.患有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3.患有高血压,血压>140/100毫米汞柱;4.已知或疑有乳腺癌;5.已知或疑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6.患有良、恶性肝脏肿瘤,肝硬化、肝功能损伤或处于病毒性肝炎活动期;7.患有糖尿病伴肾、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心血管病;8.妊娠,产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9.有原因不明的阴道异常流血;10.吸烟每日≥20支,尤其年龄≥35岁;11.有严重偏头痛;12.患有肾脏疾病,肾功能损伤;13.患有哮喘、抑郁症;14.正在服用利福平、巴比妥类抗癫痫药,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影响肝酶代谢的药物。

3.服避孕药会影响今后怀孕吗?

避孕药一般不会引起不孕。大量资料表明,大多数女性的月经于停药后6~10周恢复,约70%的女性第一次月经周期中恢复排卵,3个月经周期内恢复排卵率可达90%以上。有部分女性停药后,出现雌孕激素水平高于服药前水平的反跳现象,更易受孕。有人统计:2/3的服药者于停药后1-2个月内妊娠,胎儿未见异常。一般服用短效避孕药者在停药后第一个周期即恢复排卵功能,服长效避孕药者需-3个月。

4.停服避孕药后多久怀孕比较安全?

近期英国对5500名服药女性进行观察,未发现口服避孕药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其畸变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别。不过,由于目前对长期服药对胎儿的远期影响还没有足够把握,慎重起见,最好停药半年后再怀孕,这样使母体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消除激素的干扰,并恢复自己的生理功能。

5.避孕药和其他药会起冲突吗?

有些药可影响口服避孕药的效果,需加以注意。例如抗结核药利福平可使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代谢加快,降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药效而致避孕失败。抗菌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呋喃坦啶等会抑制肠道菌群,影响避孕药在肠道内的吸收。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癫酮等也会影响避孕药的效果。

服避孕药期间用上述药物时应咨询医生,调整服药剂量或改用其他避孕方法,保证药效、避孕效果和安全性。

6.口服避孕药会让人发胖、长痘吗?

由于老一代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孕激素选择性不高,具有雄激素效应,有些女性服用后会发胖、长痘。而目前常用的新一代口服避孕药所含的孕激素具有高选择性,对人体脂代谢有利,服后一般不会发胖和长痘。而且,这类药可能还对皮肤有益,可用于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和多毛症,使皮肤变得光洁。

7.有乳腺增生能否服避孕药?

服口服避孕药能显著降低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有乳腺增生(良性乳腺病)的女性可以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对子宫内膜和卵巢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8.吃避孕药会增加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吗?

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在育龄女性中极低。1980年以前,服老一代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比较高,孕激素的选择性不高)的女性,尤其是35岁以上、重度吸烟(每日≥20支)的女性,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确实明显增加;而对于不吸烟、血压正常、35岁以下的女性,口服避孕药则不增加危险。新型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低、孕激素具有高选择性,对于不吸烟、无高血压史的年轻女性更安全。

9.有高血压家族史可以吃避孕药吗?

老一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高(≥50微克/天),可致血压升高。新一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低(20~30微克/天),对血压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年龄越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大,重度吸烟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相应增加。所以,35岁以上、重度吸烟的女性不宜吃避孕药。二十多岁、血压正常的女性可咨询医生后服用避孕药。

10.口服避孕药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吗?

口服避孕药和静脉血栓之间的关系与雌激素剂量有关。在每天服用30~35微克雌激素的女性中,每年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1万,而未服药的年轻女性发生率为2.3万。数十年来,复方口服避孕药服用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正在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雌激素剂量减少的缘故。服避孕药期间应注意多喝水和合理锻炼,有其他血栓风险的女性应咨询医生并定期复查。

口服避孕药切勿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

20世纪50年代口服避孕药的问世,是人类节育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药技术的提高,合成口服避孕药的种类、剂型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除了避孕的作用以外,科学家们更关注如何降低避孕药对人体的副作用,例如:对心血管及代谢的影响,对生殖器肿瘤发生的影响等等。抗孕激素药物——米 非司酮的诞生,是合成甾体激素史上的重要创举,它不仅用于催经止孕,还可以用于紧急避孕。由于抗孕激素药物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是临床医生和广大育龄妇 女最常选用的避孕药物。

避孕的方法很多,口服避孕药是育龄女性较常应用的方法之一,那么口服避孕药对女性朋友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又会对她们有什么副作用,是女性非常关心的问题。

女人一生中育龄时段大约经历30年左右,在这一段生育功能旺盛时期,避孕成为女性朋友的主要问题,生育的基础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而口 服避孕药作用是由于外来的雌孕激素打乱了身体内分泌的正常规律,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作用而抑制了排卵,应该讲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节 育的问题。

口服避孕药的种类很多,不管是长效的还是短效的,它们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抑制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正常女性有自己的内分泌规律,由于 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而使其自身的规律紊乱,所以在服药过程中会有一些副作用产生,如:月经量减少、不规则阴道出血、水钠储留使体重增加,影响体内脂代谢等 等。但是口服避孕药的效果可靠,其有效率可达95%以上,短期的服用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一般来讲,口服避孕药用6个月以上应停服2~3个月,使被抑制的卵巢功能得以恢复,停药一段时间后还可以继续服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口服紧急 避孕药,如使用安全套破裂或滑脱、漏服避孕药、错算安全期、遭人强暴等等。紧急避孕是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不仅不如常规避孕效果好,而且长期服用对身体健 康不利,因此不能用它代替常规避孕方法。

对有些女性不宜口服避孕药,例如:肝功能不全者、月经不规律者以及短期内准备生育的女性。如何选择避孕方式,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征求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口服避孕药或致乳腺癌

避孕药物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人们常用避孕方式。中国20~29岁的育龄妇女约有1亿,其中只有2.3%的人使用口服避孕药避孕。可是,避孕药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安全的同时,也给美丽的乳房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升高密切相关。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使得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黄体素两种成分,故是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在35岁以前服用者比35岁以后服用者乳腺癌的发病率为高。服用避孕药后,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乳腺癌危险性也在下降;但是在第一胎分娩之后,服用避孕药时间愈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愈高。

在25岁以前口服避孕药达6年以上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正常人高5倍。末生育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也比正常人高。

临床研究表明,大约10%的育龄女性服用避孕药后,将增加患子宫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少女、末生育者及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不宜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能使皮肤变好吗

1.服口服避孕药前应做哪些准备?

需长期服口服避孕药者,最好到医院妇科门诊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如心、肺、肝、脾、乳房、血压等;妇科检查,如子宫及附件;实验室检查除血、尿常规 外,还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医生综合不同女性的情况,决定其能否服避孕药,用哪一种,并详细交代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服用 避孕药期间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到医院咨询。服药1年以上,还需到医院复查。

2.口服避孕药有禁忌吗?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女性,一般不宜口服避孕药,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1.患有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性疾病,有深部静脉炎或静脉血栓栓塞史;2. 患有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3.患有高血压,血压>140/100毫米汞柱;4.已知或疑有乳腺癌;5.已知或疑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6.患有良、恶 性肝脏肿瘤,肝硬化、肝功能损伤或处于病毒性肝炎活动期;7.患有糖尿病伴肾、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心血管病;8.妊娠,产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9.有原因 不明的阴道异常流血;10.吸烟每日≥20支,尤其年龄≥35岁;11.有严重偏头痛;12.患有肾脏疾病,肾功能损伤;13.患有哮喘、抑郁症;14. 正在服用利福平、巴比妥类抗癫痫药,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影响肝酶代谢的药物。

3.服避孕药会影响今后怀孕吗?

避孕药一般不会引起不孕。大量资料表明,大多数女性的月经于停药后6~10周恢复,约70%的女性第一次月经周期中恢复排卵,3个月经周期内恢复排 卵率可达90%以上。有部分女性停药后,出现雌孕激素水平高于服药前水平的反跳现象,更易受孕。有人统计:2/3的服药者于停药后1~2个月内妊娠,胎儿 未见异常。一般服用短效避孕药者在停药后第一个周期即恢复排卵功能,服长效避孕药者需1~3个月。

4.停服避孕药后多久怀孕比较安全?

近期英国对5500名服药女性进行观察,未发现口服避孕药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其畸变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别。不过,由于目前对长期服药对胎儿的远期 影响还没有足够把握,慎重起见,最好停药半年后再怀孕,这样使母体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消除激素的干扰,并恢复自己的生理功能。

5.避孕药和其他药会起冲突吗?

有些药可影响口服避孕药的效果,需加以注意。例如抗结核药利福平可使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代谢加快,降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药效而致避孕失败。 抗菌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呋喃坦啶等会抑制肠道菌群,影响避孕药在肠道内的吸收。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 平、扑癫酮等也会影响避孕药的效果。

服避孕药期间用上述药物时应咨询医生,调整服药剂量或改用其他避孕方法,保证药效、避孕效果和安全性。

6.口服避孕药会让人发胖、长痘吗?

由于老一代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孕激素选择性不高,具有雄激素效应,有些女性服用后会发胖、长痘。而目前常用的新一代口服避孕药所含的孕激素具有高选 择性,对人体脂代谢有利,服后一般不会发胖和长痘。而且,这类药可能还对皮肤有益,可用于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和多毛症,使皮肤变得光洁。

7.有乳腺增生能否服避孕药?

服口服避孕药能显著降低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有乳腺增生(良性乳腺病)的女性可以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对子宫内膜和卵巢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8.吃避孕药会增加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吗?

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在育龄女性中极低。1980年以前,服老一代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比较高,孕激素的选 择性不高)的女性,尤其是35岁以上、重度吸烟(每日≥20支)的女性,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确实明显增加;而对于不吸烟、血压正常、35岁以下的女 性,口服避孕药则不增加危险。新型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低、孕激素具有高选择性,对于不吸烟、无高血压史的年轻女性更安全。

9.有高血压家族史可以吃避孕药吗?

老一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高(≥50微克/天),可致血压升高。新一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低(20~30微克/天),对血压没有明显影响。 但是年龄越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大,重度吸烟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相应增加。所以,35岁以上、重度吸烟的女性不宜吃避孕药。二十多岁、血压正常 的女性可咨询医生后服用避孕药。

10.口服避孕药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吗?

口服避孕药和静脉血栓之间的关系与雌激素剂量有关。在每天服用30~35微克雌激素的女性中,每年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1万,而未服药的年轻女性 发生率为2.3万。数十年来,复方口服避孕药服用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正在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雌激素剂量减少的缘故。服避孕药期间应注意多喝水和合理锻炼,有 其他血栓风险的女性应咨询医生并定期复查。

外用避孕药都有哪些呢

最常用的女用避孕药共分四大类,即,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及避孕药缓慢释放系统。其中短效口服避孕药又分为四小类,即,常用的一般短效避孕药、避孕药纸膜片(口服)、探亲甾体避孕药和甾体及非甾体事后避孕药。

长效避孕针又分为单纯孕激素和复方雌一孕激素类,有1个月注射1针的,也有3个月注射1针的。避孕药缓慢释放系统分皮下埋植及阴道环二种。

甾体类避孕药的种类很多,但其在化学结构上均有一个共同的环状化合物,称环戍烷多氢菲。甾体激素又分成4大类: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前3类与女用避孕药有关。

对于避孕药的安全性问题,专家介绍说,国内外权威的生殖医学学术机构对避孕药致癌的顾虑在消减,而避孕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则比较受重视。因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当慎用避孕药,并需要进行医疗咨询。此外,对肝胆疾病、糖尿病患者,以及吸烟者和肥胖人群是否适宜采用避孕药,也需进行相应的评估。

所以从总体上看,避孕药利多弊少,只要能够加强对避孕药使用的医疗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口服避孕药目前仍是相对安全的避孕方法,但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话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女性最好能够选择使用避孕套等避孕产物。

口服避孕药的危害性

口服避孕药的种类很多,不管是长效的还是短效的,它们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抑制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正常女性有自己的内分泌规律,由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而使其自身的规律紊乱,所以在服药过程中会有一些副作用产生,如:月经量减少、不规则阴道出血、水钠储留使体重增加,影响体内脂代谢等等。但是口服避孕药的效果可靠,其有效率可达95%以上,短期的服用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一般来讲,口服避孕药用6个月以上应停服2~3个月,使被抑制的卵巢功能得以恢复,停药一段时间后还可以继续服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口服紧急避孕药,如使用安全套破裂或滑脱、漏服避孕药、错算安全期、遭人强暴等等。紧急避孕是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不仅不如常规避孕效果好,而且长期服用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不能用它代替常规避孕方法。

对有些女性不宜口服避孕药,例如:肝功能不全者、月经不规律者以及短期内准备生育的女性。如何选择避孕方式,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征求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紧急避孕药会对女性有什么影响

关于避孕药的使用安全问题一直争议不断,避孕药可能引发乳腺癌的争论也还未尘埃落定,又有人提出,口服这些短效避孕药可能使子宫肌瘤增大,从而危害女性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服用避孕药从安全性上分为4个级别,最安全的是适合使用;其次是并非首选,但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是弊大于利,但无其他方法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四是绝对不能选择。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最好选择单孕激素避孕药,也就是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或者选择雌激素剂量低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应该不会造成子宫肌瘤的生长。

但是几类女人明确不宜口服避孕药,比如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和高血压的妇女等。另外,过去月经过少者最好不用,因为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使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更会减少月经量;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还能进入乳汁,对哺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使用。

除了医学上的禁忌外,专家还提醒,由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服药时间、使用方法不当都可能影响避孕成功率,因此生活不规律或是三班倒、上夜班的女性以及经常忘记吃药的女性也都不适宜口服避孕药避孕。其实避孕的方法除了口服避孕药外还有很多选择,如使用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能预防性病等传染病。另外,生育过的女性以及有长期生育间隔的女性,还可以选择宫内节育器或者上环等方式来避孕。

5种避孕方式看哪种适合你

1、屏障避孕法:包括安全套和YD隔膜(女用避孕套)。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对避孕和预防性病有双重效果。但意外怀孕率仍达到3%~20%。

2、自然避孕法:包括中断性交(体外射精)和安全期避孕。这两种方法可靠性低,最好不用。

3、药物避孕法:要是短效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两大类。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率可达99%以上,可靠性最高。

4、宫内节育器:安全性高,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仅0.6%~0.8%,可逆性强。但不适宜未生育的年轻女性。

5、绝育手术:仅适用于不再生育或因病不能生育的女性。

男性口服避孕药真能治疗痤疮吗

1很多女性因为体内的性激素过于旺盛,而引起身体内的技术水平出现失衡,进而在自己的脸部,背部等等部位长出痤疮,对于因内部技术水平失衡而引起的痤疮,患者短期内口服避孕药,是有效地达到调节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2口服避孕药治疗痤疮这里方法仅限于女性,不适宜男性。这是因为雄性激素以及雌性激素是同时存在人体中,若男性朋友盲目的服用口服避孕药,达到调节体内激素的作用,原本雄性激素占主导地位形势被破坏了,则会打破体内激素的平衡,进而产生内分泌失调的严重后果,这对于男同志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3成年女性在月经前后,因内分泌影响,女性痤疮变化明显,此时期可以用避孕药进行祛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口服避孕药是一类非处方药物,但作为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用药的安全性。生活中,有不少的患者因为没有把握好用药的尽量以及用药的疗程,因服用过量的避孕药,而损害了自身的健康,进而影响到生育能力,可谓是得不偿失。

相关推荐

口服避孕药比安全套更安全

“奉子成婚”的“被当爸”“被当妈”情况越来越多,两人本没有生育计划,一不小心就成了准爸准妈了。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享受两性生活,杜绝意外怀孕呢?对此,专家推荐有固定性伴侣的年轻人可将短效口服避孕药作为常规避孕手段,这是目前避孕有效率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一直以来,安全套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是物理保护方式,很多年轻人认为这是最可靠的避孕手段。而数据显示,安全套更适合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时防止疾病,对于

你不知道的男性避孕知识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发表研究结果称,美国在研究一种抗癌药物的动物实验时发现,其对生育影响更明显,避孕有效率接近99%。“这是目前研究男性避孕药物的最先进研究成果,已基本完成动物实验,有望代替女性避孕药,成为男性避孕的又一种方式。”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乃波在近日举行的一项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上透露这项重大的前瞻性研究成果。迄今为止,临床上还没有一种很好的男性避孕药物,能在安全性、有效性、恢复性方

长期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导致不孕

1. 口服避孕药不可靠。并非如此。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可靠性极高的避孕方法。它可以抑制排卵、使子宫颈粘液变得更粘稠,使子宫内膜变得不适于胚胎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按照说明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效率几乎可以达到 100%。2. 口服避孕药会导致体重增加。并非如此。对于绝大多数的女性来说,新型的低剂量口服避孕药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只有少数女性(大约15%)可能会因服用新型的低剂量口服避孕药而导致体重略

使用避孕药真的很安全吗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目前避孕可靠性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该种药物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两种激素通过多重功效,共同实现避孕的功效。目前流行的避孕药优思明,其所含的孕激素成分屈螺酮,接近天然的孕激素成分,在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避孕有效率可达到99%以上,比安全套还可靠。从60年代问世到现在,避孕药经历了50年的发展,新型避孕药的副作用已极低,安全性则很高。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雌激素成分从开始的每片50

服用常规口服避孕药有哪些好处

避孕药,吃还是不吃,很多女性犹豫不决,毕竟是药三分毒,可是如果不吃那就有怀孕的风险,这可能是围绕在很多女性心中的困扰。不少女性避孕药又爱又怕,为服用避孕药安全性而忧虑,担心服用避孕药会让自己发胖、长痘,更多的人担心常规口服避孕药的长期安全性,尤其是与肿瘤的相关性以及对未来生育的影响。长期服用避孕药真有那么多负面影响吗?不妨看看关于常规口服避孕药的五个好处。好处一:不发胖性激素会导致体重增加,这

最受女性关注的10个避孕药问题

1、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效果可靠吗?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目前避孕可靠性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该种药物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两种激素通过多重功效,共同实现避孕的功效。目前流行的避孕药,其所含的孕激素成分屈螺酮,接近天然的孕激素成分,在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避孕有效率可达到99%以上。2、使用避孕药会对性爱过程有影响吗?口服避孕药可提供无隔阂性爱体验,目前新型避孕药都是通过口服来实现避孕效果,无需任何外

口服避孕药知多少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800到1300万例人工流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正确的避孕观念、避孕误区所造成,因此选择科学、合适的避孕方式,是女性乃至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宫内节育环是国内女性采取的主流避孕方式,但多适用于已婚已育女性,口服避孕药是近来刚刚兴起的名词,虽然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但国内仍有很多人谈“激素”色变,避而远之,今天PAC小课堂就来谈谈口服避孕药的误区。在国内紧急避孕

解答关于口服避孕药的十大困惑

困惑1: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发胖吗?在以“瘦”为美的时代,这自然是女性最关心的问题。然而,今天的避孕药由于激素含量大幅降低,已经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当然,不排除个别女性因体质原因,体重增加。困惑2: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影响将来生育宝宝吗?别怕,这是旧有的观念了。如今的大量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影响生育能力。随时停药,随时可恢复生育能力,并且停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就可以受孕。困惑3:长效避孕药为什么反不如

最方便舒适的避孕方法是啥

最方便舒适的避孕方法一: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舒适度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短效避孕药每日服一片,或在月经结束之日起连续服用22天,可规律月经,对经前腹痛、烦躁等症状都有帮助。一杯清水送一片药,就可以制造毫无隔阂的性爱,多么方便。专家提醒,紧急避孕药不能按常规避孕药服用,在同一月经周期内连续、多次服用它,对女性健康危害极大。最方便舒适的避孕方法二:安全期避孕法舒适度同样是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最受男性欢

女性更年期常用的避孕方法

(1)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的效果、安全性易被妇女接受,但更年期妇女已不适宜用口服避孕药来预防怀孕,特别是以前长期选用口服避孕药者。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单用雌激素有可能引起妇女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如果一定要选用小剂量的雌孕激素联合制剂的口服避孕药,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避孕套和隔膜。避孕套是一种常用的避孕工具,但是更年期妇女因阴道分泌物减少,使用避孕套易致阴道上皮损伤,引起性交不适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