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容易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宝宝全身发热到底怎么回事

1.感冒发烧:体温或高或低,多伴鼻塞流涕、喷嚏、轻咳、咽部充血。

2.扁桃腺炎:多是单纯的发烧,扁桃体红肿、化脓,可稍有鼻塞。

3.肺炎:发热、咳嗽、喘息、痰多四大症状均可见,冬季好发的病毒性肺炎,在小儿是很危险的一种肺炎。

4.发烧伴呕吐、腹泻者,多是孩子患了肠炎、秋天的秋季腹泻、夏季的痢疾。在夏季孩子持续高热不退,腹胀,即使暂时无腹泻,也要排除中毒型痢疾的可能性。

5.许多传染性疾病均可引起发烧,如水痘、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等。特别是冬春季节要注意这些疾病的发烧现象。

还有一种发烧,是家长最怕中的最怕,那就是小儿高热惊厥。因高烧而引起的孩子抽搐称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多见于6个月~3岁,5岁以后少见,约50%的孩子父母或近亲中有类似病史,小儿尤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因此高热一定要尽快控制!耽误不得!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急诊接诊发热小儿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多例高热惊厥患者。那么,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应该如何预防?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高热惊厥最常见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尤其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

常见症状有发热、烦躁不安、容易被激怒、意识突然丧失、头颈后仰、两眼上翻、四肢及面部抽动、口吐白沫、面色紫绀。发作一次会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可自行停止,然后神志恢复正常,或者进入睡眠状态。高热惊厥多在急骤高热,即体温达到39℃~40℃后12小时内出现,因此预防的关键是防止小儿出现高热,一旦超过38.5℃,就要进行退热处理,不要让患儿的体温升至过高,必须维持在38℃以下。但不管任何措施,都应立即将患儿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一般高热惊厥的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均可康复,那么,出院后要注意什么呢?

据统计,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复发。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有:1。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岁;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FC;3。有家族阳性癫痫或FC史。FC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2年内。

首次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应在家中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左右即应予以口服退热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患儿体温37.5℃~38℃时应口服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为长效类镇静催眠药,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4~5毫克)。

预防高热惊厥再发的4种措施: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气候多变的季节需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常备退热药,及时观察测量体温,一旦体温达到38.5℃就要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风。

4、喝点盐开水。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若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以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

宝宝高烧惊厥有后遗症吗

1、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很常见.而且比较容易有咬伤舌头的伤害,而且甚至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的人甚至有智力发育障碍的问题的。一两次发作不需要做任何检查.如果平时小孩的精神也正常,那么可以认为没有后遗症。

2、岁小儿高热惊厥需要积极的治疗,不治疗会有后遗症的,而且孩子在高热惊厥发作之前有发热的症状,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而且孩子体温在38、5℃到40℃之间.需要物理降温的。

3、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高热惊厥的孩子不仅仅会有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因为有身体抽搐、口吐白沫的症状,甚至会因为高热惊厥而变成癫儿,而且这些人的高热惊厥有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趋势。

如果预防儿童癫痫病呢

1、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2、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

3、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

4、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5、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

6、已患有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

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免疫力低下,头部容易遭受疾病侵袭,常常容易引起高热抽搐反应。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大脑发育越来越成熟,大多数小儿高热惊厥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6岁左右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如何预防高热惊厥。


发烧惊厥的后遗症有哪些

发烧发热会使得人体产生异常的状态,人们往往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失去活力,小儿高热惊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身体异样的情况,因为幼儿身体免疫机能尚未成型,免疫力低下,小儿高热惊厥后不仅会对幼儿身体产生非常严重的打击,同时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今天三优小编就带领各位宝妈宝爸了解一下小儿高热能够产生哪些后遗症,知其厉害而防患于未然。

任何颅外感染所致的突发高热,均可引起小儿惊厥,故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具有显着的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祖国医学认为幼儿系“纯阳之体,患受诸邪,生热甚速,热极生风”。

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纯阳之体),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生热甚速,热极生风),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但自此以后,30%~50%的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出现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若高热不退,反复惊厥或持续惊厥不止,应注意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1)控制惊厥:立即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强刺激。根据医嘱给予镇静物。如鲁米那钠、安定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衣扣,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唇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免后坠,引起窒息;有分泌物及时清除。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3)吸氧。惊厥发作时及时吸氧。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4)降温。体温升高明显者,头部给予湿冷敷,有条件者加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冰水或30%~50%酒精擦浴颈、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向处,避免擦前胸后背。亦可用物降温。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病因治疗,如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6)减少刺激,避免再次抽搐。各种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房间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7)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时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损发生口腔炎症,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盐水轻拭口腔。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8)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挡,防止患儿坠床。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9)饮食。给予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避免因降温过快、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症状重、病情急、危险性大,原因复杂。因此,临床工作中要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家族史,观察发作年龄及发作持续时间,24h内是否复发并配合脑电图检查来确定病因,护士应协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新生儿睡眠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睡眠惊厥发生时,家长务必维持镇静,不要把惊厥抽搐的小孩子抱在怀里摇来晃去,震动会加重宝宝的抽搐。应迅速把小孩子平放在床上,躺好,维持小儿呼吸道通畅,头倾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用拇指按患儿人中、合谷,有一定效果。待宝宝的惊厥抽搐停止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检验医疗。如惊厥抽搐延续不止要及时去医院医疗。其中宝宝惊厥原因主要有:

1、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2、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怎么样防止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是单纯指体温突然升高时所致的惊厥,高热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往往是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3岁以后发作减少,小于6月大于6岁罕见。其实当小儿高热时,家长如给予恰当的护理,将大大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小儿发烧就要捂,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这使得原本发烧的小儿体温越来越高,从而引发惊厥的发生。

当患儿体温大于39℃ 时,尤其是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非常容易在下次高热时再次发作,应立即给予退热,脱去多余的衣服,松开衣扣,头置冷毛巾或将家中水枕置冰箱冷却后置小儿头下或腋下,置小儿于通风阴凉处,如家中有退热药,可按医嘱或说明服用,并多次饮水。一旦在家中或就诊路上发生惊厥,应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并指压人中,切务用力摇晃患儿,同时拨打120救护车转送医院救治。

中医如何对付小儿高热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小儿高热的引起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容易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儿童高热惊厥应该如何治疗吗

以后发热时应注意:

1.及时发现小儿发热,并及时服用退热药,如小儿体质好,也可配服镇静、止惊、降温的中药,如猴枣散、清开灵等。

2.家中可备一些镇静药如鲁米那、水合氯醛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小儿四肢发凉,说明末稍循环不好,可用温热水泡脚,用手揉搓脚底部。

4.家中备针灸针,家长要学会急救时针刺人中、合谷穴等。

5.必要时可配物理降温。

6.惊厥发生,必须去医院诊治,以防中毒性痢疾、脑部疾病等。 单纯高热惊厥,一般3岁以后好转,如反复发作,有1/3可发展成为癫痫。注意孩子精神状态及智力发育情况,如有必要,可查脑电图或进一步检查。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于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

发烧的时候会抽筋吗

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度患病发热时家长便提心吊胆,担心发热会引发惊厥。这种担心是不无道理的。怎样才能防止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呢?对于一般非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者,最好的办法是在惊厥缓解后应用中药进行善后调理。

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因为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致。因此,在热退风止,惊厥缓解后,中医应采用镇静、熄风等方法进一步治疗,使肝火得清,肝风得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样就不至于再发惊厥。

中医对惊厥后的调理应针对不同患儿的体质特点,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一般比较常用的镇静熄风药有:钩藤、蝉蜕、珍珠母、生牡蛎、僵蚕、地龙、防风、白芍、炒枣仁等。另外,小儿热病后多会伤阴,应酌情滋补阴液。常用滋阴药有:生地、沙参、麦冬、天门冬、天花粉等。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因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本症,所以一般外周血象检查正常;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FC患儿在发热期脑电图可见慢波活动增多或轻度不对称,枕区明显,可持续数天。这种非特异性异常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一般应在热退1周后行脑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见清醒时θ节律、光敏性反应或浅睡期偶发棘波。有明显棘、尖波发放者,以后转为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有热性惊厥发作后二周内,约有20%~6.%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见到非特异性慢波活动增多,它们大多在1周前后自然消失。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发热、感染本身或惊厥致脑内葡萄糖供给不足有关。大量研究已证实,发作后l周内脑电图无预后价值。临床上应主要对不典型发作(复杂性热性惊厥)考虑脑电图检查,且应安排在发作后10~14天进行。若此时脑电图出现局限性异常(局限性慢波或棘、尖波)、明显的普遍性慢波节律或棘慢复合波者,今后在临床上转变为癫痼或持续性脑电异常的可能性较脑电图正常者大。不过,脑电图正常者仍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性。

相关推荐

小儿热惊厥的特征

任何颅外感染所致的突发高热,均可引起小儿惊厥,故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祖国医学认为幼儿系“纯阳之体,患受诸邪,生热甚速,热极生风”。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

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

幼儿任何突发高热均可能引起高热惊厥,其发病率约2~8%,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在各种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约占30%,多见于6月~3岁的小儿,因为这一阶段的小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抑制能力差,以至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根据文献报道,小儿惊厥持续10分钟以上可造成脑功能不可逆损害,因而处理小儿惊厥必须争分夺秒,快速正确,避免或减少脑功能损害致智力障碍。一

小儿高热惊厥会伤脑

高热惊厥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剌激(如高热等),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说来,惊厥发作前均有发热,小儿体温38.5℃-40℃甚至更高,多在温度上升的时候发作,若反复发作,有些小孩体温38℃时就会出现惊厥发作。发生了高热惊厥,家长最担心的是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特别是会不会影响智力和性格。专家认为,大部分孩子发生高热惊厥预后都

夏季高热应该如何处理

在夏季发热的疾病很多,大多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肺炎、乙脑、伤寒、泌尿系感染、疟疾等,在疫区还有血吸虫感染等。这些疾病最常见的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热程长,服消炎药或感冒药无效,故临床上多采用支持对症处理,贵在加强护理。小儿高热对小儿危害很大,常常引起小儿高热惊厥(以6个月至5岁左右的小儿多见),表现为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后遗

小儿高热惊厥易引发癫痫

高热惊厥在学龄前的孩子身上经常发生,然而小儿患高热惊厥后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据统计,高热惊厥患儿发生癫痫病的概率较一般小儿高5倍,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最常见的临床发作类型。其中小儿6个月至4岁间,是颞叶内侧、海马区结构最易受缺氧性脑损伤的时期,也是高热惊厥的好发年龄。中国抗癫痫协会癫痫病专家提醒,对于高热的孩子必须及时退热,积极寻找发热原因,予以相应的处理;另外,对于已经发生高热惊厥的孩子,要预防复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

高热惊厥,或称热性惊厥,俗称“抽风”,是指体温突然升高是所致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大量异常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暂时性不随意收缩,伴有意识障碍。那么,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是怎样的呢?高热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如出现极度烦躁、精神紧张、神情惊恐、面色剧变;呼吸突然急促、不规则或暂停等(新生儿尤需注意,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脑损伤)。多数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由于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发育不完善,而引起神

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

小儿高热惊厥留下后遗症吗?高热后发生抽风,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其临床上特点是:年龄多在6个月~3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特点是全身性,次数少,时间短,神智恢复快。但是,患高热惊厥的孩子约有1/3以后会反复发生,因此务必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具备以上3~5条者,复发率为80%~100%,有2条者为50%,有1条者为25%.一般在初次发作后的两年半内要注意防止复发。

小儿高热惊厥怎么办

惊厥又称“抽风”,发热是引起宝宝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惊厥多见于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患有高热惊厥的宝宝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多数6岁以后不再发作。仅有5%~15%的患儿遗留智力低下、癫痫等异常。高热惊厥多数发生在家里或去医院的途中,爸爸妈妈应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将宝宝的口鼻堵住或误吸入肺内,万不可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爸爸妈妈可以用手指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等穴位两三分钟,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

1、前期症状:患儿可能会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2、典型症状: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

高热惊厥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舌咬伤:小儿惊厥发生舌咬伤与未能给予正确的护理关系密切,因此,在小儿高热惊厥中预防舌咬伤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生小儿高热惊厥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到场,并自始至终做好预防舌咬伤的工作。跌伤:对发热的患儿一定要卧床休息,并有人精心照顾,避免高热惊厥发作的患儿跌地伤而伤,另外,对高热患儿时,应远离一切危险品,以免惊厥时造成不应有的损伤。骨折:对惊厥患儿,不可强力按压或扭曲抽搐痉挛之肢体,以防发生骨折。吸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