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有什么表现症状
EB病毒有什么表现症状
EB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全世界广泛分布,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多发生于幼儿,常无明显症状。成人90%可测出抗体。原发感染时,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感染与鼻咽癌及非洲儿童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发现口腔腺体肿瘤、胸腺瘤、器官移植后肿瘤,以及艾滋病病人所患的B类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4~7周。感染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有的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本病恢复期较长,通常需2~4周。本节临床表现主要介绍原发性EB病毒感染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的人类肿瘤(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原发感染的临床类型。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5~15天,一般为10天。起病缓急不一,近半数有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头痛、头昏、畏寒、鼻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稀便等。病程自数日至6个月不等,但多数为1~3周。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较短,病情也较轻。少数病例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称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本病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发热除极轻型病例外,均有发热,体温38.5~40℃,伴畏寒,热型可呈稽留热、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甚至2~4个月者。病程早期可有相对缓脉。
2.淋巴结肿大70%以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大小0.5~4cm,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或轻压痛,不化脓,双侧不对称为其特点。以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胸廓、纵隔、肠系膜淋巴结亦偶可累及。肿大淋巴结消退缓慢,可于急性症状消退后持续数周至数月。
3.咽峡炎约半数病人有咽痛。咽、悬雍垂和扁桃体充血或水肿。少数患者咽部黏膜及扁桃体上有溃疡或假膜形成。软腭及咽弓处可有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或有溃疡。喉、气管水肿及阻塞罕见。
4.皮疹约10%病例于病程1~2周时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皮疹为多形性,可呈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皮疹。皮疹于3~7天消退,不留痕迹,亦未见脱屑。软腭淤斑可先于或伴同皮疹出现。
5.肝、脾肿大肝肿大可见于10%的患者,可伴有轻度压痛,肝功能异常者可达2/3的病例,黄疸少见(在某些流行地区中,黄疸病例可高达15%)。50%~70%的病例有脾肿大,大多在肋缘下2~3cm,偶可发生脾破裂。
6.其他症状有眼结膜充血、发绀、鼻出血等。
EB病毒感染有哪些危害
鼻咽癌
好发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据研究表面,未分化型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未分化鼻咽癌中EB病毒主要感染鼻腔粘膜上皮细胞,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EB病毒有助与肿瘤生长和逃避免疫监视。
霍奇金淋巴瘤
多见于青年人,大量研究表面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EB病毒感染者其发病率是健康人群的4倍。
儿童淋巴瘤
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和美洲等地,好发于面部及腭部。EB病毒也是1964年Epstein和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时,从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的。
胃癌
胃癌的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面胃癌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关。检测癌细胞发现,胃淋巴上皮样癌、胃腺癌中均有EB病毒。
EB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EB病毒感染可出现咽峡炎
EB病毒感染的患者约半数存在咽部、扁桃体、悬雍垂充血肿胀,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伴有咽痛,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EB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EB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
EB病毒感染者中约有10%~30%的患者会出现皮疹,呈多形性,有猩红热样皮疹、斑丘疹、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等,偶尔会有出血性。皮疹多发于躯干部,EB病毒感染发作后7~14天内出现,1周内消退,无明显痕迹。可见典型粘膜疹,见于软、硬腭的交界处,表现为多发现针尖样瘀点。
EB病毒会传染给别人吗 什么人容易被传染EB病毒
1.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高。
2.发病以15-30岁的年龄组为多,男女比例3:2,20岁以下以女性略多。
3.儿童感染EB病毒的临床症状较轻,多为隐性感染。
4.青少年感染EB病毒有50%的人可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口干无唾液是什么原因呢
(1)Epstein-Barr(EB)病毒:它是一种常见的感染人的疱疹病毒。有激活B细胞高度增殖的性能,表现为高球蛋白血症,可转变成B淋巴细胞肿瘤。在干燥综合征的患者的泪腺、唾液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EB病毒的早期抗原(EA)和DNA,说明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EB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它不断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使疾病缠绵延续;另有一些学者从正常人的唾液腺活检标本中也测到EB病毒的DNA,因此认为以EB病毒作为本病病因是值得怀疑的。
(2)逆转录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可出现口干、腮腺肿大等干燥综合征样症状,且3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测到了对HIV成分P24gag蛋白的抗体;在HTLV-1(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为另一种逆转录病毒)感染者亦出现干燥综合征样症状,因此有人认为HIV感染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然而HIV患者虽有口、眼干燥,但血清中不具有抗SSA、SSB抗体,它们与。
紫癜与EB病毒有关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幼童常见的血液疾病,被发现与eb病毒有关,可以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但如非eb病毒引起,就须以其它方法治疗。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血液中出现许多抗血小板的自发性抗体,并附着在血小板上,导致被吞噬细胞破坏,形成血小板数目严重降低,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在十五万到四十万间,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病患只有数千个到一、二万个。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好发于二到五岁幼儿,大部分病例在发病前三、四周或同时,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目前原因不明,但病毒感染被医学界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儿童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萧志诚9号表示,幼儿皮肤出现血点、瘀青、流鼻血或黏膜出血是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常见的病症,甚至有百分之一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院方小儿血液肿瘤科过去十年诊治一百零八名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幼童,年龄从一个月到十六岁,平均年龄四点五岁,检验证实有三十五人是因eb病毒引发,另七十三人为非eb病毒引起。
其中有两名十多岁女生因颅内出血而不治死亡,她们都不是eb病毒引起,因对球蛋白、类固醇反应慢,血小板数量升高慢,导致死亡。
萧志诚表示,台湾地区百分之九十儿童在十岁前感染eb病毒,远超过国外,主因是父母嚼碎食物喂食幼儿。
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会痊愈,但病毒存在人体内,藉由口沫传播,除引发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外,较严重的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俗称接吻病)、溶血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病毒关联性噬血症候群、脾脏破裂及爱丽斯梦游仙境症候群等,甚至与淋巴癌、鼻咽癌有关。
他说,eb病毒与非eb病毒引发的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不同,若确定为eb病毒引起,免疫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是最好的疗法。
EB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EB病毒感染有哪些危害
好发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据研究表面,未分化型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未分化鼻咽癌中EB病毒主要感染鼻腔粘膜上皮细胞,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EB病毒有助与肿瘤生长和逃避免疫监视。
多见于青年人,大量研究表面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EB病毒感染者其发病率是健康人群的4倍。
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和美洲等地,好发于面部及腭部。EB病毒也是1964年Epstein和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时,从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的。
胃癌的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面胃癌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关。检测癌细胞发现,胃淋巴上皮样癌、胃腺癌中均有EB病毒。
EB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EB病毒感染可出现发热
EB病毒感染,除极轻型外,均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5~40摄氏度不等,可呈弛张热,不规则热或稽留热,热型不固定,热程可数日或数周不等。发热最长者可长达2~4个月者。发热时可伴有畏寒、寒战。热可消退或骤退,退时伴出汗。
什么人容易被传染EB病毒
易感人去为
1.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高。
2.发病以15-30岁的年龄组为多,男女比例3:2,20岁以下以女性略多。
3.儿童感染EB病毒的临床症状较轻,多为隐性感染。
4.青少年感染EB病毒有50%的人可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症状有哪些 EB病毒症状会咳嗽吗
会咳嗽,但很少见,多为伴随症状。
咳嗽是不属于EB病毒常见症状的,当EB病毒发作时,出现发热,咽喉扁桃体炎症时,咽喉部受到刺激出现咳嗽,但不常见,不是主要病症。
EB病毒症状有哪些 咽峡炎
大约半数的患者咽部、扁桃体充血肿胀,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伴有咽痛,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EB病毒症状有哪些 肝功能异常
当EB病毒发作时,约2/3病例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
EB病毒不治疗会自愈吗 温馨提示
对于EB病毒,不要轻视,也不要盲目的恐慌。EB病毒有可怕之处,但发生严重后果的几率并不大,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到医院向专家请教,理智判断,才能避免过度治疗,EB病毒也是以预防为主,儿童是易感人群,家长应尽量避免亲吻孩子,在公共场合也需注意与他人交叉使用餐具。
EB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EB病毒感染可出现肝脾大
EB病毒感染者约15%会出现肝大,多在肋下2CM以内,有触痛及叩痛。约2/3的患者肝功能会出现异常,谷丙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约有半数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在病程第2周最明显,7~10天后可逐渐缩小,脾大有疼痛及压痛,偶尔可发生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