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成年人也是需要口服疫苗吗

成年人也是需要口服疫苗吗

根据一般的经验显示,如果到了十八岁以上,没有得到过小儿麻痹,也未曾接种过疫苗,则口服疫苗引起脊髓灰白质炎的危险性高于自然感染而得病的机会,所以也不可以使用口服疫苗。在小孩子有腹泻现象的时候,一方面疫苗可能很快地就被排出,另一方面肠内其它病原也可能会干扰到疫苗的的效力。所以这时候不建议给予口服疫苗,如果给的话,并不会有特别的副作用,只是这次的疫苗必须视为无效。

如果隔了半小时以上才有呕吐现象,则不需再补一剂。有些国家采用注射的沙克疫苗,如果必要,这二种疫苗可以混合接种,不会有效力上的问题。口服疫苗接种以后的反应,就是约三百万至九百万人之中有一人在接种后28天以内发生麻痹现象。

10个月后可以打加强针吗 12到17岁新冠疫苗还有第三针吗

暂时没有。

新冠疫苗第三针指的是新冠加强针,而新冠加强针目前只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接种,未成年人只能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暂时没有未成年接种第三针的安排。

并且,即使是成年人,也要在完成全程免疫后6个月才能接种第三针,因为在完成基础疫苗6个月后,部分人群免疫力开始有所下降,所以此时需要接种加强针来提高疫苗的防护效果。


什么是糖尿病口服疫苗

糖尿病人的烦恼是:天天用药,不仅血糖不能控制,而且并发症也会出现……众所周知,不论什么病归根到底是免疫力不足造成的,糖尿病也是如此。由于糖尿病本身就是胰岛功能受损,因此糖尿病康复的关键和难点就是胰岛保护,糖尿病人胰岛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病情的轻重。然而,目前现有方法实现提高胰岛活力和胰岛素分泌水平的改善有缺陷,然而随着“糖尿病口服疫苗”的问世,用免疫方法康复糖尿病,改变了这一现状。

据“糖尿病口服疫苗”的研发机构——国际糖尿病课题攻关联合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介绍说:“糖尿病口服疫苗”不是降糖药,而是天然植物提取与生物科技成分共同合成的生物疫苗,它通过大幅减缓胰岛细胞受损的步伐,来修复、提高、激活胰岛细胞的活力,从而使胰岛细胞在其3-4个月,也就是100天左右的生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分泌正常胰岛素,实现自主调节血糖。

研究人员特别指出:服用疫苗100天,不仅仅让糖尿病人解除了天天打针吃药的痛苦,而且大大减少长期服用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身体的毒副作用和伤害,同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也会得到改善和提高。有了“糖尿病口服疫苗”每年只须服用3-4次,即使不再天天打针吃药,也有望使血糖一样保持平稳。

免疫妙方康复糖尿病使用“糖尿病口服疫苗”3-4个月停针停药“糖尿病口服疫苗”问世近半年以来,上万名糖尿病患者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功效,安全方便用一次,3-4个月不用药。不仅摆脱了天天用药的困扰,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天天用降糖药对肝肾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这种“糖尿病口服疫苗”是从胰岛细胞的免疫力入手,因而对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儿麻痹症应该如何预防

(1)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出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

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临床服用这种疫苗安全、方便、免疫力强而且维持时间长,极少有不良反应,深受广大父母的欢迎

(2)患儿应从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

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若与患者密切接触,临床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加以预防,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3-0.5毫升,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注射后一周内可以使发病者的症状有所减轻,如果被感染2-5周后仍未发病者,说明被动免疫是成功的,小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4)注意小儿平时的饮食卫生

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小儿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最好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

(5)搞好环境卫生

消灭苍蝇也是切断传染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合理安排小儿的休息和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可以增强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麻痹症疫苗的接种方式

目前国内对小儿麻痹有两种疫苗,分别为口服和注射用的。其中口服的沙宾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为非活性疫苗。

据统计数据显示,这两种疫苗的效果都十分良好,不过还是各有优缺点,分别如下:

口服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经由粪便排出,使得接触者也可以同样受到疫苗的作用。国内基于这种扩大保护面的考虑,往往采用口服疫苗,不过它的缺点有可能引起小儿麻痹。而注射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死菌疫苗,因此不会再引起麻痹症状。这两种疫苗接种的时间表,都是与DPT疫苗一起给予。以后如果小儿麻痹绝迹的话,很有可能会改用注射用疫苗,以避免反而引起麻痹的副作用。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要注意什么

1、开启瓶瓿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液体混浊者切不可使用。

3、玻瓶开启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4、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5、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6、该疫苗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糖尿病口服疫苗 有效吗

二、糖尿病口服疫苗的疗效:

1、可以降低血糖、血脂。

2、纠正代谢途径的紊乱。

3、防治各种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4、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5、治疗脂肪肝(不单指对肝没伤害而且起到改善,唯一的用药)。

注: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在肝细胞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会产生脂肪、糖代谢紊乱,人体免疫机能下降,严重者会造成肝硬化的发生,危害生命。

三、糖尿病口服疫苗的治疗机理:

利用一氧化氮局部释放技术以及高科技酶解技术从天然植物、苦瓜、西洋参、黄芪中人工合成多肽活性蛋白酶,并在三价铬的配合下,克服了多肽活性蛋白酶生命周期短的科技瓶颈。这一研究成果,将从胰岛细胞免疫领域为糖尿病人提供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安全、并无毒副作用。“糖尿病口服疫苗”在修复胰岛细胞提高胰岛细胞抗病力,激发胰岛细胞活力的同时,它特含的多肽活性蛋白酶,可提高胰岛受体活性,从而纠正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当糖代谢恢复正常功能后,不仅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还可对脂代谢起很好促进作用,可减少脂肪肝,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防止其衰竭。

四、什么人不适合服用糖尿病口服疫苗?

“糖尿病口服疫苗”做为一种生物制剂,通过提高胰岛细胞活力来达到自主调节分泌胰岛素水平,因此,首要的要求是,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具备可修复、可激活的能力。反之,如果胰岛细胞已经受损严重或衰竭,则难以达到提高其活力的目的。

另外,如果长期大量打胰岛素和大量吃药,也会使胰岛素细胞受到损伤,也会对“糖尿病口服疫苗”不敏感、不吸收,属于无效人群的机率较大。建议不要使用或使用3~5天效果不明显放弃使用。

对于胰岛素超过50 个单位,且血糖值很不稳定的糖尿病人,基本可视为胰岛细胞已经衰竭的无效人群。因为,正常人每天分泌胰岛素的水平为48个单位。包括服药品种很多、剂量较大,且血糖不理想的糖尿病人,则可告之,长期吃药、大量吃药损伤了胰岛细胞,同时由于大量吃药,体内有可能已经有耐药性,也就是对口服疫苗不敏感、不吸收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谨慎使用,如使用3~5天不见血糖明显改善,为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建议放弃使用,继续使用传统疗法而不会有任何影响。

要求糖尿患者的胰岛细胞不至于受损严重或衰竭(C肽检查等于或小于0.2ng/ml,则视为坏死或衰竭)。对Ⅰ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史超过25年,年龄超过78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则属于无效人群的机率较大。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口服疫苗的介绍,糖尿病患者可以参考,但正式运用治疗还需要结合医生的详细病情分析。

糖尿病口服疫苗是真是假

研究人员特别指出:服用疫苗100天,不仅仅让糖尿病人解除了天天打针吃药的痛苦,而且大大减少长期服用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身体的毒副作用和伤害,同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也会得到改善和提高。有了“糖尿病口服疫苗”每年只须服用3-4次,即使不再天天打针吃药,也有望使血糖一样保持平稳。

免疫妙方康复糖尿病

使用“糖尿病口服疫苗”3-4个月停针停药

“糖尿病口服疫苗”问世近半年以来,上万名糖尿病患者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功效,安全方便用一次,3-4个月不用药。不仅摆脱了天天用药的困扰,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天天用降糖药对肝肾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这种“糖尿病口服疫苗”是从胰岛细胞的免疫力入手,因而对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糖尿病患者普遍关心的有关“糖尿病口服疫苗”的几个热点问题,有关专家分别做了解答。

目前治疗降糖最好的药物使胰岛素,没有治疗糖尿病的疫苗,建议您不要盲目相信广告,正规治疗糖尿病。做好5方面,即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祝你愉快!

灭活脊灰疫苗的优点

灭活脊灰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也就是说病毒处于死亡状态,需要注射到体内产生抗体,理论上不会产生疫苗衍生毒株而使疫苗接种者患脊灰疾病,安全性很高。下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优势吧。

1、安全性高

灭活脊灰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我们的口服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疫苗病毒能在人体内复制,会发生变异,一旦变异的话,可能导致病毒毒力的回复,引起疫苗相关的小儿麻痹症,不过它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原因有关。而灭活脊灰疫苗是一种“死疫苗”,完全没有感染性,所以安全性更好,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可以使用,而且对于6个月以下婴儿,由于很难判断其免疫状况,使用灭活脊灰疫苗更放心,被WHO评价为“最安全的儿童疫苗之一”。

2、接种方便

虽然口服脊灰疫苗看起来服用方便,其实禁忌很多,比如不能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可喝热饮和喂奶等,这对于小婴儿来说是很不方便的,而且宝宝哭闹和吐药或者腹泻等因素导致接种剂量不足,从而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而接种灭活脊灰疫苗时没有太多顾虑的,而且预填充注射器可以保证剂量精准,避免吐药、热饮等因素导致的接种失败,同时避免口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肠道刺激。

霍乱疫苗有效期是多少

霍乱疫苗的作用

霍乱疫苗的预防接种,可以降低霍乱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

霍乱疫苗的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腹痛、荨麻疹、恶心、腹泻。

霍乱疫苗的接种对象

哪些人易感染霍乱就是接种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尤其是霍乱发病与流行和发生自然灾害地区的高危人群,出入境和旅行者以及从事餐饮业和野外作业重点人员等也是极为适用的对象。

霍乱疫苗的接种方法

注射用霍乱疫苗:剂量为年龄10岁以上及成人为0.5ml,5~10岁为0.3ml,4~6岁为0.2ml,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使用。

口服疫苗:根据疫苗不同,疫苗分两剂相隔10-15天溶于150ml安全的水中服用;或者0,7,28天分别每次一剂,具体参看说明书。

霍乱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1、建议您在接种后1周内不要饮酒,不要剧烈的运动,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

2、因个体差异及疫苗种类的不同,个别人在一周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痒感、轻度发热等不适症状(腋下体温≤38.5℃,多持续1-3天),均属正常反应,可局部进行热敷,多饮水,并注意休息,症状可自行缓解。

3、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发热伴疼痛,身体其它部位出现皮疹、瘀斑等,请您及时与本中心联系,并及时就医。

4、口服霍乱疫苗的旅行者,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应于餐后2小时服用疫苗,服疫苗1小时内请勿进食,服疫苗2日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品。

脊灰疫苗的预防措施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

(一)自动免疫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

减毒活疫苗(Sabin 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三) 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四)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小儿麻痹症预防为主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

(一)自动免疫

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

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

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三)隔离患者

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四)做好日常卫生

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相关推荐

轮状病毒腹泻疫苗要打吗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因而建议宝宝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此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能有效抵抗轮状病毒对人体的侵袭。现在国内接种的疫苗一般是甜味口服液,不用注射,便于宝宝服用。一般服用后的2周产生抗体,四周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它能预防约75无的轮状病毒感染,还可以减轻腹

脊灰疫苗是打针还是吃糖丸

在犹豫脊灰疫苗到底是打针还是吃糖丸之前,我们需要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两种方式的脊灰疫苗。国内吃的糖丸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英文简写为OPV,它是一种活病毒,但是减毒株,也就是说失去了致病性,口服后在人体肠道定植,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但是由于它是活疫苗,因此有可能在人体肠道定植后再获得毒力基因,反而造成小儿麻痹,不过这种情况的概率是极低的。我们所说的打针就是进口的注射疫苗,它是灭活脊灰疫苗,英文简写为IP

宝宝发烧腹泻能打预防针吗

1、宝宝发烧腹泻为什么不能打预防针呢?主要是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接种疫苗后可能造成免疫失败;且加重原有的疾病(感冒、腹泻);容易出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2、宝宝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有些宝宝会出现一些疫苗相关反应:如发热、散在皮疹;有些还可能有轻微腹泻(接种口服疫苗有可能出现)。如果在接种疫苗之前宝宝有感冒发热、腹泻,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症状加重,也不利于观察判断是疫苗反应或是病情加重。3、宝宝感冒

轮状病毒疫苗要打吗 秋季腹泻疫苗注意事项

1、应一次服用完,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2、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前、后必须与使用其他活疫苗间隔2周以上。如果其他疫苗是灭活疫苗,可以和轮状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如果要使用免疫球蛋白,也要与轮状病毒疫苗间隔2周以上。在其他药物禁忌方面,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时,不建议同时服用抗病毒药。3、接种时请向接种医生详细介绍小儿的免疫情况及近期健康状况。4、如果宝宝身体有些许不是,多半还能接种,但如果宝宝病情较为严重,则

怎么预防流感嗜血杆菌

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提倡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婴儿2、4和6个月时分3次注射。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每天按10

百白破疫苗口服的吗

打百白破疫苗都是注射方式,不会口服。在孩子第一次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家长常常会看到医生给孩子注射完后又口服药物,会误认为接种百白破疫苗也是口服的。但其实注射的才是百白破疫苗口服的是脊灰疫苗,这两种疫苗通常会一起给孩子接种,脊灰疫苗以前是糖丸形式的,现在是针剂滴入口中。

轮状病毒疫苗副作用

轮状病毒疫苗主要分为注射和口服两大类型,目前我们国内接种大多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所以,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轮状病毒疫苗副作用主要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副作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味道微甜,便于孩子接受,同时一般服用后2周就能产生抗体,相对注射型的轮状病毒疫苗来说,更经济有效。轮状病毒疫苗有哪些副作用?一起来看看。大多数情况下,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不会出现太大的副作用反应,只是个别孩子会因为个人体质问题或其他

奶癣可以吃糖丸吗

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得服用糖丸,宝宝打针前医生都会帮你检查的啊。都会问你有没有身体不舒服什么的,有没有感冒,拉肚子,身体不好医生是不建议服用糖丸的。虽然国家的预防针都是安全的,可是也要看个人体质的。看是不是吃奶引起的?如果是湿疹,严重的话不能注射疫苗,包括口服疫苗。糖丸吃后常见的是轻微腹泻,无大碍。那个时候我宝宝脸上有轻微湿疹,问过医生医生说没事我们才吃糖丸的。还有最只要一点就是吃了糖丸半小时前后不能

成年人也会得多动症

年人也真的是有可能的多动症的,只不过患者自己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觉,觉得自己依然很正常。这些可能都是因为平常的工作压力太大而产生的,一定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心态才行。

当心成年人也会患麻疹

因病毒变异,原多见于儿童的麻疹如今在成年人群体中持续肆虐。日前成人感染麻疹率不断攀升,且诊断难度和发病症状均重于儿童。专家表示,成人麻疹在初期诊断时,易与药疹和其他过敏性疾病混淆。成人麻疹常伴随38摄氏度至39摄氏度的高烧,2天至3天后出现斑疹、皮疹、水肿等现象。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专家建议,成年人应重视麻疹疾病,尽量避免长期待在大型聚集场所,平日注意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