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是乳腺癌的营养素
雌激素是乳腺癌的营养素
雌激素被比喻成乳腺癌细胞的营养素。暴露在雌激素作用下的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几率就越大,有人统计了美国少女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2.7岁,而中国少女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7岁,这表示美国妇女的乳房较中国妇女更早地暴露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这被认为是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多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同样绝经时间推迟也有类似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在美国流行在更年期和绝经后使用雌激素替代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但后来发现它可能增加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这促使医生对这种雌激素替代疗法采取了保守的态度。怀孕与哺乳期间,正常的月经周期被打断,此期间乳房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因此可能降低乳癌风险,但关于这一点还很难得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何况何时怀孕,怀多少胎这些问题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家庭的考虑而不是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
至于提倡母乳喂养,专家一直认为单凭对婴儿的健康以及促进母子的感情方面的好处就值得去这么做了。
有人会因此质疑避孕药的危险性,因为雌激素是大多数避孕药的主要成份之一。美国的Reslia教授做了一项仔细的综合荟萃分析,发现最重要的因素是服用避孕药的总月数。每服一年药,危险率增加3.3%,而服用10年所增加的危险率为38%。
女性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病起什么作用
女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许多学者的共识。早在1896年,Beatson曾经观察到卵巢切除后可以使进展期的乳腺癌有所消退,从而认识到雌激素可能与乳腺癌有关。随后人们又观察到妊娠期乳腺癌预后差,说明妊娠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加速了乳腺癌的生长;人们还发现,乳腺癌治疗后再次妊娠会加速乳腺癌的恶化;绝经后接受外源性雌激素治疗会诱发乳腺癌的发生。这些现象均说明了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有证据证明,雌激素是人体惟一能致癌的甾体激素。
女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酮、催乳激素及生长激素等。生理性雌激素以雌二醇(E2)为主,约占95%,此生物活性最强,其次为雌酮(E1)和雌三醇(E3),其作用很弱,E3有保护乳房的作用。育龄妇女卵巢仅分泌E2和Ei,E3是在妊娠期由胎盘产生的,并以E3为主。此外,孕酮也由卵巢分泌,它与雌激素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孕酮起着抗雌激素的作用,它可通过两个途径限制雌激素的作用:一是减少雌激素受体的浓度;二是兴奋E2-17β脱氢酶,促使靶细胞内E2灭活。
一旦排卵停止(可以是终身的,也可能是周期性的),雌激素失去孕酮的制约,可能对靶细胞起作用,促发乳腺癌。绝经后,卵巢丧失分泌功能,已不再产生雌激素和孕酮。但是,此时期肾上腺皮质、脂肪组织等均可产生雌激素,但又无孕酮的制约,相当于绝经前期的排卵停止状态,同样存在着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绝经后尚会发生乳腺癌的原因,如果此时再加用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则发生乳腺癌的危险会增加3~8倍。
有专家指出,在上述较长时间停止排卵的状态下,如果有下列因素存在,即为乳腺癌的促发因素:①饮食因素,饮食中多脂肪者,其肾上腺分泌的雄性激素通过脂肪转化成雌激素的量增多,可促使乳腺癌的发病。②绝经前期,如果经产多、迟育、肥胖或患卵巢多囊性发育不良时,由于缺乏孕酮的对抗作用,容易促使乳腺癌发生。③绝经后期,此时相当于排卵停止状态,加之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制剂,也是乳腺癌的好发原因。
因此,正常的育龄妇女,如果内分泌失调,即孕酮降低,雌激素增高得不到黄体酮制约的状态下,雌激素便刺激乳腺上皮增生,乳腺疾病(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将会倍增,这就是雌激素促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所在。
催乳素(PRL)与乳腺癌发病也有密切关系。催乳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催乳素可促进乳腺发育、分泌系统的分泌,以及乳腺免疫系统的成长,且有激发和维持乳腺分泌的功能。经测定已知催乳素不是单一的激素,而是由不同分子量和各种免疫反应与有生物活力性能的肽复合物。催乳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制约。下丘脑可产生催乳释放素(PRF)和催乳抑制素(PIF)。正常情况下PIF偏盛,如果在异常情况下催乳抑制素释放受到控制,则催乳素分泌就超常,可促发乳腺癌的发生。国外学者观察到,垂体切除术后,可使催乳素诱发的乳腺癌缩小,如果垂体生长腺瘤后,可致催乳素分泌量大增,从而又可使乳腺癌恶化。从而证实PRL是促乳腺癌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还有报道称,垂体切除术的实施,能去除垂体PRL的不良影响,疗效颇佳,有效期亦较长。有人曾报道,在晚期乳腺癌的病人虽切除了卵巢、肾上腺后均无获益,遂之切除垂体后获益者可达91%。
值得提出的是,晚期乳腺癌的病人由于广泛转移,病人疼痛难忍,但切除垂体后,病人次日即感疼痛消失,其有效率可达90%左右。所以,垂体切除术不失为一个治疗晚期癌痛的好办法。其中,以软组织、胸膜、肺、骨转移者效果较好,而脑、肝转移者较差。
治疗中晚期乳腺癌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患者都想知道乳腺癌有多大的治愈可能性。人们要注意了解乳腺癌的影响和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但是乳腺癌的症状表现也是很多的。那治疗中晚期乳腺癌常见的方法有哪些呢?在了解乳腺癌的治疗问题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怎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现在很多都市女性因各种原因,不愿意生育或推迟到30岁以后生育,这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对于女性免疫力的提高有着不小的影响。
结婚生子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事情。提倡在30岁以下生育以及母乳喂养孩子,除了是因为此时女性的身体较为合适之外,也是因为这样她们可以得到一次增强抵御乳腺癌等疾病能力的机会。
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是雌激素的“对头”,雌激素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出来“消肿”。二者相互作用,对于女性有着诸多的好处。
什么措施能预防乳腺癌
1、菜花、卷心菜、大白菜等,以上蔬菜含有一种氮化合物。名叫吲哚3—甲醇,具有转变雌激素、预防乳腺癌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将女性体内活性雌激素进行降解处理,而且还可通过无活性的雌激素阻止活性雌激素对正常乳房细胞的刺激作用。因此建议乳腺癌高发家族及未生育和绝经期较晚的妇女多吃一些菜花类食品。
2、大豆类食品,如豆腐、豆奶、豆浆等,临床发观。食物中豆类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增加时。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低。这是由于豆类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类似人类雌激素的化合物。它可在肠道中被胡萝卜素转化成一种因子。这种因子可抑制体内的激素依赖性致癌物对乳房的致癌作用。因此。女性尤其已忌乳腺癌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豆腐、豆浆及豆奶食品。
3、常吃海藻类食品。沿海地区的妇女患乳腺癌比较少。日本和欧美国家一样同属发达国家,但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比一般西方国家要低得多。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日本妇女常吃海藻类食品。日本人吃海藻居世界首位,平均每人每天4.9~7.3克。海藻类食品是一种含钙较多的碱性食品,癌症患者血液多呈酸性。常吃海藻能调节血液酸碱平衡。达到防癌治癌目的。
4、预防乳腺癌的饮食酸奶制品,酸牛奶中含有高活性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它们的产物可干预人体内的肝肠循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减少乳腺癌的发病(脂肪是乳腺癌的重要原因)。同时还可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以利于提高整个机体的营养水平。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预防乳腺癌的措施有哪些
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不平衡也会诱发乳腺癌的发生,另外遗传和内分泌失调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所以做好乳腺癌的预防需要患者做到:1:不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在通常情况下,女性肌体内分泌的雌激素等女性激素,是能维持女性正常生理需要的,但女性若过多使用激素类美容品,肌肤长期受到刺激,会导致荷尔蒙分泌紊乱,这些都有可能诱发乳腺癌。2:不摄入过多的脂肪,控制体重。3:不酗酒不吸烟,多参加体育运动,运动能减少绝经期前乳腺癌的发病率。体外运动,可以增加晒太阳的机会,皮肤因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的维生素D又可使乳腺癌发病率降低40%。4:减少精神压力,避免忧虑急躁的心理,长期精神抑郁,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选择独身,但有多位性伴侣者,以及妊娠、分娩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都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上面就是针对女性朋友日常预防乳腺癌疾病的措施的讲述,大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免乳腺癌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要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乳腺癌虽治疗困难,但是是可以进行很有效的预防,女性朋友们千万不要有熬夜的坏习惯。
豆浆牛奶到底有没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食物中豆类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增加的时候,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降低。研究表明,豆类食品中的雌激素是植物性雌激素。这是一种类似人类雌激素的化合物,可在肠道中在胡萝卜素的作用下转化成一种因子,而这种因子会抑制体内的激素依赖性致癌物对乳房的致癌作用。
牛奶的营养价值毋庸置疑,主要因为牛奶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钙,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而酸奶中更是含有高活性乳酸菌,它们的产物能够干预人体内的肝肠循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从而减少乳腺癌的发病。同时还能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以利于提高机体的营养水平,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因此,女性尤其是乳腺癌患者,多吃一些豆腐、豆浆及豆奶、酸奶等食品,这对预防乳腺癌以及防止其复发转移是有益的;同时这些食品还富含钙离子,也有利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乳腺癌的相关治疗。
怎么防治乳腺癌
1、菜花、卷心菜、大白菜等
以上蔬菜含有一种氮化合物。名叫吲哚3—甲醇,具有转变雌激素、预防乳腺癌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将女性体内活性雌激素进行降解处理,而且还可通过无活性的雌激素阻止活性雌激素对正常乳房细胞的刺激作用。因此建议乳腺癌高发家族及未生育和绝经期较晚的妇女多吃一些菜花类食品。
2、大豆类食品,如豆腐、豆奶、豆浆等
临床发观。食物中豆类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增加时。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低。这是由于豆类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类似人类雌激素的化合物。它可在肠道中被胡萝卜素转化成一种因子。这种因子可抑制体内的激素依赖性致癌物对乳房的致癌作用。因此。女性尤其已忌乳腺癌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豆腐、豆浆及豆奶食品。
3、常吃海藻类食品
沿海地区的妇女患乳腺癌比较少。日本和欧美国家一样同属发达国家,但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比一般西方国家要低得多。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日本妇女常吃海藻类食品。日本人吃海藻居世界首位,平均每人每天4.9~7.3克。海藻类食品是一种含钙较多的碱性食品,癌症患者血液多呈酸性。常吃海藻能调节血液酸碱平衡。达到防癌治癌目的。
4、预防乳腺癌的饮食酸奶制品
酸牛奶中含有高活性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它们的产物可干预人体内的肝肠循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减少乳腺癌的发病(脂肪是乳腺癌的重要原因)。同时还可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以利于提高整个机体的营养水平。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对于女性乳腺癌疾病的预防一定要提上日程,因为疾病的发生就有可能意味着失去宝贵的生命,所以最好是按照最终的科学方式进行饮食的调理,坚持长期科学的食用以上这些蔬菜,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保证身体的持续性健康。
乳腺癌 营养品
不建议大量食用补品,可以在化疗期间配合其他同治疗,相反可以相辅相成,加强疗效的同时,减轻化疗副作用,抑瘤消瘤,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时候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不建议您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您可以考虑做综合治疗,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化疗可炖服甲鱼汤。烹调要注意色、香、味,最好是蒸、煮、炖,不吃或少吃烟熏、炸、烤食物,少吃腌渍食品,不吸烟、不饮酒,酒精能使许多致癌物活化,使免疫功能降低。
放疗化疗的病人的主食可根据饮食习惯、口味,选食包子、饺子、馄饨、面条等。胃口差的病人可少食多餐。 有的病人一用上放疗化疗药,毒副作用便随之而来,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会引起脱水,致使营养“入不敷出”,出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等。因而加重的病情,使病人“望药”生畏,无法将疗程坚持下去,错过了治疗的机会。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最好吃的补品是硒维康,富含硒麦芽可以能减轻化疗期间产生的副作用,提高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期间产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的情况,提高化疗的效果。
导致乳癌的原因是什么
1、年龄、性别和婚育史:年龄的增长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不同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Jem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报告12.28% 的乳腺癌患病是由于年龄大造成的,而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5岁者的发病率较高;第一胎足月生产年龄迟于35岁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产在20岁以前者;未婚未育者的发病率高于已婚、已育者。
2、激素:雌激素是重要的致肿瘤激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它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和增殖。女性健康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应用的显著减少。一个最常见的乳腺癌病因学因素是外源性激素的暴露,包括口服避孕药(Ocs;尤其是在绝经前的病例中)和激素替代治疗(HRT;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中)。
3、遗传因素: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每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1.4% ~4% ,最典型的为BRCA1和BRCA2的突变。携带有突变的BRCA1和BRCA2妇女终生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分别为36% ~87% 和45% 一84%。
4、肥胖与饮食:有研究认为高脂饮食和肥胖,酒精的摄入,和先前的辐射等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许多与肥胖、饮食和酒精摄人相关的数据是有争议的,提示仅有弱的或中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不像年龄和激素暴露那样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病因
1、年龄、性别和婚育史:年龄的增长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不同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Jem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报告 12.28% 的乳腺癌患病是由于年龄大造成的,而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5岁者的发病率较高;第一胎足月生产年龄迟于35岁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产在20岁以前者;未婚未育者的发病率高于已婚、已育者。
2、激素:雌激素是重要的致肿瘤激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它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和增殖。女性健康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应用的显著减少。一个最常见的乳腺癌病因学因素是外源性激素的暴露,包括口服避孕药(Ocs;尤其是在绝经前的病例中)和激素替代治疗(HRT;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中)。
3、遗传因素: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每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1.4% ~4% ,最典型的为BRCA1和BRCA2的突变。携带有突变的BRCA1和BRCA2妇女终生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分别为36% ~87% 和45% 一84%。
4、肥胖与饮食:有研究认为高脂饮食和肥胖,酒精的摄入,和先前的辐射等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许多与肥胖、饮食和酒精摄人相关的数据是有争议的,提示仅有弱的或中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不像年龄和激素暴露那样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5、体育活动:持续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乳腺癌的风险减低是显著的,有力的活动可能比中度的运动更能预防乳腺癌,因此,坚持身体广泛受益的体育锻炼,还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6、环境: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007年建议书(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03号出版物)提出了新的辐射危害值和组织权重因数(Wt),与第60号出版物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乳腺、性腺和对其余组织的处理。乳腺的Wt由0.05变为0.12,成为射线最敏感的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