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便秘,慎食蜂蜜
婴幼儿便秘,慎食蜂蜜
婴幼儿脏腑娇嫩,脏气清灵,首推肺脏最易受外邪侵袭,所以小孩常患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其次属脾胃,肚腹受凉、寒热之邪犯脾胃,导致脾升胃降功能失调,最容易犯腹泻以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而针对婴幼儿便秘,家中老人办法自有一套,同时这个办法也被大多数家长认同,那就是用蜂蜜泡水给宝宝喝,你还别说,有时候效果确实挺好的,所以家中们更加乐此不疲。但是,无论是从中医的角度,还是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喂食蜂蜜治疗婴幼儿便秘,却是有着非常大的危害,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发现,但是一旦时间长了,它的有害面就会暴露出来,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婴幼儿吃蜂蜜中毒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蜂蜜对于大多数人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品,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另还含有少量含碳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其他有益成分,不但对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还是心血管系统的调节都有着非常好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蜂蜜能够调节胃肠功能,加速肠蠕动,所以,常常用来治疗便秘,其次,生活中还常用蜂蜜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心脏病等。
婴幼儿喝蜂蜜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蜂蜜营养丰富。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但医生还是建议: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蜂蜜属于甜食,甜食有增加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过多对于胃粘膜有损伤。
长期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体内酸性增加,时间长了就会胃酸过多而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所以,饮用蜂蜜水最好不要空腹喝,建议饭后饮用。
蜂蜜虽好便秘宝宝越喝越糟糕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饮食多温补,而室内空调、取暖器也开得足足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引起“上火”现象。不仅仅是成人,就连年幼的宝宝也用会被“上火”困扰。其实“上火”是中医理论的说法,也称为“热气”。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就会显现“上火”症状,例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咽喉肿痛、便秘等等,尤其是便秘,别提多难受了。
既然上了火,解决方法自己就是“祛火”,可是成人可以通过饮食、服药等方式治疗“上火”,舒缓便秘症状。可对于小婴儿来说有些方法就不适用,比如喝蜂蜜水治疗便秘。
1.蜂蜜缓解便秘效果好
蜂蜜是一种营养保健食品,其中的酵素种类是所有食物种类最丰富的,这些酵素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促进新陈代谢,也可以促进胃酸分泌,增强肠蠕动。所以喝蜂蜜水确实有缩短排便时间,缓解便秘的功效。
2.婴幼儿最好别吃蜂蜜
蜂蜜既然这么好,那么宝宝便秘时能喝蜂蜜吗?儿科专家表示:不合适!
♢ 蜂蜜有激素
1岁以内的婴儿是禁忌服用蜂蜜的,因为蜂蜜里含有天然激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好处。如果宝宝上火便秘有其他方法通便,不一定要服用蜂蜜水。
♢ 蜂蜜有肉毒杆菌
蜜蜂在采集花蜜和花粉时会让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肉毒杆菌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细菌,极微量就足以让婴儿中毒。更可怕的是肉毒杆菌芽孢的适应能力很强,100℃的高温仍可以存活。而国外就曾多次报道婴儿因为食用蜂蜜而导致肉毒杆菌中毒死亡的案例。
小婴儿的肠胃功能本就脆弱,肝脏解毒功能又差,一旦被侵入肉毒杆菌很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中毒。虽然这样的几率很小,但是为了宝宝的安全,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还是不要喝蜂蜜。父母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婴儿的日常饮食。
3.宝宝便秘怎么办?
· 4个月以上的宝宝便秘可以喝点果汁或菜汁,像胡萝卜、芹菜等煮些汤汁,把苹果、西瓜榨些果汁汁。在为宝宝喝果蔬汁前要先给宝宝试喝1~2勺,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 6个月的宝宝可以在辅食中添加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绿叶蔬菜,因为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而香蕉泥、苹果泥也是不错的食物。
· 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可以开始训练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在喂奶后可以给宝宝定时坐盆,并引导宝宝便便以形成条件反射。
· 多给宝宝做做抚触和宝宝操,尤其是按摩按摩小腹,增加肠胃蠕动。对于大些的宝宝可以鼓励其他多多翻身、爬行,增加运动量。
· 如果宝宝大便太干甚至带有血渍,就要仔细检查宝宝的臀部,看看是不是有破裂的情况。如果有先用清水清洗宝宝的臀部,擦上婴儿油,严重的话就要求助于医生了。
宝宝1岁前不宜喝蜂蜜
蜂蜜是人类最为熟悉的蜂产品,其由蜜蜂从植物花朵中采集花蜜回巢辛勤酿造而成。其色香味质因采集的花卉、季节以及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主要含有60多种人体所需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葡萄糖、果糖、酶值、蛋白质以及18种氨基酸。
蜂蜜甜味可口营养丰富常服脸色红润、解除疲劳、滋阴壮阳、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内服可治疗心、肝、脾、肾、肺、肠等器官疾病。外用可治疗烫伤、冻伤以及滋润皮肤。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婴儿大便次数少怎么办
对于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关键是寻找便秘的原因,若是由于全身或局部疾病所致应治疗原发病,药物所致的可停药,而对于喂养不当及不良习惯所致便秘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1、饮食调整。因母乳或牛奶量不足所致便秘,应适当增加奶量。此外,牛奶中钙质和酪蛋白较多,故牛奶喂养的婴幼儿易发生便秘,对于这种便秘,应将牛奶量适当减少,同时增加糖量,每250ml牛奶中加白糖25g。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有助于通便。5—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添加粥、面条、肉糜、鱼泥、碎菜和水果等辅食,这些食物纤维素较多,有利于大便成形,刺激肠蠕动,从而达到通便的目的。
2、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训练定时排便的习惯,幼儿可以在清晨或食后定时坐盆,以逐步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3、经常便秘的孩子,可让其每天清晨饮用蜂蜜水,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这是因为蜂蜜具有润肺补中、润燥滑肠、请热解毒等功效。饮用蜂蜜水每次不得少于 60ml,太少无效,若用温开水冲服效果更好。香蕉也是治疗小儿便秘的良好食物,一般吃上1—2只香蕉,短期内即能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哪些人群不适合吃蜂蜜
1、糖尿病人不能服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2、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专家表示,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可见,吃蜂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有些人不宜吃蜂蜜,否则会引起疾病。
哪些人不适合吃蜂蜜
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种人不宜吃蜂蜜
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有三种人不适合吃蜂蜜
未满一岁的婴儿: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都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幼儿吃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糖尿病人: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肝硬化患者: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吃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吃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儿童喝蜂蜜会早熟吗
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躁、止痛,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能补中。经研究证实,蜂蜜可促进胃肠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对小儿营养性贫血、婴儿便秘、肝炎等病症都有治疗作用。与蜂王浆不同,蜂蜜不含有生物激素,因此,小儿食用蜂蜜对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不会引起性早熟。
然而,因为方便排泄、增加营养,也有家长索性把儿童蜂蜜当作了万能的营养品,如增加小孩子蜂蜜的食用量,或是干脆以它替代个别药物的服用。对此,专家提醒,婴幼儿应当慎食蜂蜜。
首先,给婴幼儿喂食蜂蜜需要注意购买经过食品卫生检验的蜂蜜,以防发生中毒现象。因为有些植物的花蜜有一定的毒性,像雷公腾、昆明山海棠以及杜鹃花的花蜜,食后会引起口干舌麻、头痛无力、呕吐腹泻、呼吸急促、视物不清等中毒症状。
其次,由于婴幼儿胃肠道屏障机能差,难以抵御细菌及毒素,所以要慎用。但是,蜂蜜引起的肉毒中毒,并不是由于蜂蜜本身存在有肉毒杆菌,而是在加工、运输、存放或销售等环节中污染所致。因此,尽量不要给1岁以内的婴儿服用蜂蜜,一旦蜂蜜难以彻底消毒,将对肠胃较弱的婴儿有副作用。但对于1岁以上的婴幼儿来说,每日定量服用适量的蜂蜜对其肠胃的确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尤其是每日餐食仍少不了奶粉的低龄儿童,奶粉偏干火气较大,容易使儿童的肠胃出现便秘。
第三,小孩子食用蜂蜜的剂量不能贪多。如果食用蜂蜜过量,会造成小孩子拉肚子。一般来说,4岁幼儿的蜂蜜日服量在5克左右。
另外,最好不要给小孩子混食大人或是老人的蜂蜜。因为后两者一般都在普通的蜂蜜中添加了各种适合相应年龄段的营养素,并不适合小孩子服用。
有三种人不适合喝蜂蜜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蜂蜜和枸杞能一起泡水喝吗 哪些人不适合喝枸杞蜂蜜
枸杞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枸杞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枸杞蜂蜜。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表示,枸杞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枸杞蜂蜜或含有枸杞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枸杞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枸杞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每百克枸杞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枸杞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枸杞蜂蜜的。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枸杞蜂蜜,因为枸杞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枸杞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三类不适宜饮用蜂蜜的人群
1、未满一岁的婴儿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2、糖尿病人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