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胃痛是日常常见的小疾病,中医认为,胃痛多见于病邪阻滞、气机不利和营血凝涩,嗜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等都会引起胃痛。另外,胃痛和精神、脾胃虚寒、气滞等也有关系。

中医认为,气滞、脾胃虚寒、血瘀类型的胃痛多属于慢性胃痛,而上面介绍的嗜冰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引起的胃痛多为急性胃痛,急性胃痛应该说比较好调理,只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饮食卫生,给肚子驱蛔虫就可以了,但是,慢性胃痛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理。

脾胃虚寒性胃痛,主要表现为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喜欢吃温热的食物,手脚冰凉、舌淡,大便稀。这种类型的胃痛要温胃健脾,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偏方。

一、二宝粥

材料:大米50克,芡实和淮山各15克,陈皮1/4个

做法:先将芡实和淮山捣碎,然后与陈皮、大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

功效:补脾健胃、祛湿止泻。

二、胡椒绿豆猪肚汤

材料:红枣12颗,白胡椒20粒,猪肚1个,绿豆1汤匙

做法:材料洗净,把红枣、绿豆、白胡椒都放进猪肚里,加适量水,文火炖到烂熟后加盐,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对虚寒型胃痛有较好治疗效果。

三、按摩足三里穴位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面四横指、胫骨边缘的地方

取穴方法:先找外膝盐。弯曲小腿,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个突显的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外膝眼。然后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了。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进行按摩足三里穴位,每次大约5-10分钟,按压时应该有发热酸胀的感觉。

功效:能行气活血,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

中医治脾胃虚寒偏方

方1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有胃病能吃葛根粉吗

脾胃虚寒型胃病不建议吃葛根粉。

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其中的症状也十分相似,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等,中医将胃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淤阻胃络、肝胃郁热、饮食停滞等症型。

葛根粉味甘,性寒凉,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于有胃部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等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不建议服用葛根粉,因为葛根粉的寒凉之性,可能会加重胃肠的刺激,从而导致不适症状加重。

胃疼刮痧有效果吗 脾胃虚寒型胃痛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可温中祛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相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关元,气海可温中补虚。

2022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 2022年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具有以下好处:

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主要是为了进行冬病夏治,三伏灸更好存储体内阳气,因为冬天阳气可以保卫肌表。

对于老年人常犯的哮喘、支气管炎等冬季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三伏灸更好的作用是冬病夏治。

三伏天进行三伏灸有温中散寒、补虚的作用,可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三伏天期间部分患者贪凉,脾胃虚寒的情况较常见,此时对腹部、下肢的穴位,如腹部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及腿部的足三里进行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调和脾胃;对于经常进食寒凉食物造成虚寒型胃痛、腹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胃痛刮痧在哪个部位

脾胃虚寒型胃痛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可温中祛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相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关元,气海可温中补虚。

寒邪客胃型胃痛

取穴:中脘至脐中,内关,梁丘,足三里,公孙。

刮痧顺序:先刮腹部中脘至脐中,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胃之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相配以疏调胃气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相配,能宽胸理气,开郁止痛,善治胸胃疼痛,梁丘为胃经郄穴可止胃痛。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治疗

主症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时吐清水,纳差腹胀,神疲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温中补虚,和胃缓急止痛。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g,桂枝9g,白芍18g,煅瓦楞子15g,干姜6g,党参20g,白及15g,砂仁6g,高良姜9g,茯苓12g,白术15g,陈皮12g,麦芽12g,甘草6g,大枣5枚。

方解

方中黄芪甘温益气,激发化源;肉桂温助阳气;白芍阴柔益阴,济阴助阳;高良姜、干姜温胃祛寒,和中止痛;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取四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陈皮、麦芽、砂仁理气和胃止痛,帮助消化;白及、煅瓦楞子制酸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大枣益气和中。诸药合用,共成温中补虚,健脾和胃,缓急止痛之剂,并能制酸止痛,促进溃疡愈合,适宜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

慢性胃炎的中医调理治疗方法

中医称本病为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调养方法

(一)起居调养法中医认为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心理调养法情绪与胃炎关系密切,发怒、紧张,可导致胃肌收缩、微小血管痉挛、胃自身保护修复机能减退、胃酸分泌亢进等变化。患者一定要思想达观、精神松弛、心情愉快。在临床上,由于精神因素加重或诱发慢性胃炎者屡见不鲜,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畅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饮食调养法饮食不节可直接导致胃炎发生,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首先应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煎炸难消化的食品也不宜多吃。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调料和过热饮食。进食习惯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每餐饮食以七分饱为宜,不宜吃得过饱,更不宜多吃煎炸难消化食品。

食疗药粥食用。

(1)石斛竹枣粳米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将石斛、玉竹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大枣、粳米煮粥,1日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痛。

(2)鲫鱼粥鲫鱼1~2条、糯米50克。煮粥食,早晚常服。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四)药物调养法1.常用验方(1)淮山药100克、生鸡内金100克、醋制半夏60克、浙贝母40克,研成细末。每次3克,用水吞服,每日3次。用于各型胃脘痛者。

(2)百合30克、乌药10克、木香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胃阴不足型胃痛。

(3)炒黄芪30克、蒲公英30克、百合20克、乌药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丹参20克,焦三仙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浅表性胃炎兼有烧灼样感觉者。

2.中成药

(1)养胃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

(2)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化服。

(3)三九胃泰,每次1袋,每日3次。(4)戊己丸,每次6克,1日3次。

以上(1)、(2)方适合脾胃虚寒者,(3)、(4)方适合肝火犯胃者。

(五)推拿调养法自我推拿用指压法,分别取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内关等穴,在1分钟内,用右手食指、中指,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反时针方向,各按压36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胃窦炎的偏方

〖 组方 〗 生甘草6克,红花8克,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 用法 〗 每日一〖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剂,日服二次。

〖 功效 〗 安胃,宁痛、散结。

中医把胃窦炎分成虚寒型、气滞型和阴虚型三种。虚寒型者发病常与冷暖有关,遇冷或进冷食时发作,遇暖或进暖食时缓解。

偏方二:

白术9克、香附:9克、陈皮6克、砂仁1.5克、吴茱英1.5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功效:虚寒型胃窦炎有很好疗效

偏方三:

白芍9克、柴胡9克、香附9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9克、枳壳9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功效:气滞型胃窦炎有很好疗效

阴虚型指久病体虚,常伴明显厌食等,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者。应用滋补胃阴的药物,如党参9克、北沙参9克、玉竹9克、麦冬9克、天花粉9克、知母6克、乌梅6克、石斛9克等。缺酸者可酌加用五味子、木瓜、生白芍等。

对于治疗胃窦炎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具体偏方对胃窦炎的治疗效果不同,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还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过度的依赖偏方

胃窦炎的偏方

胃窦炎偏方

〖 组方 〗 生甘草6克,红花8克,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 用法 〗 每日一〖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剂,日服二次。

〖 功效 〗 安胃,宁痛、散结。

中医把胃窦炎分成虚寒型、气滞型和阴虚型三种。虚寒型者发病常与冷暖有关,遇冷或进冷食时发作,遇暖或进暖食时缓解。

偏方二:

白术9克、香附:9克、陈皮6克、砂仁1.5克、吴茱英1.5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功效:虚寒型胃窦炎有很好疗效

偏方三:

白芍9克、柴胡9克、香附9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9克、枳壳9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功效:气滞型胃窦炎有很好疗效

阴虚型指久病体虚,常伴明显厌食等,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者。应用滋补胃阴的药物,如党参9克、北沙参9克、玉竹9克、麦冬9克、天花粉9克、知母6克、乌梅6克、石斛9克等。缺酸者可酌加用五味子、木瓜、生白芍等。

对于治疗胃窦炎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具体偏方对胃窦炎的治疗效果不同,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还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过度的依赖偏方。

孕妇胃痛吃什么食物好 红枣姜粥

配方:高良姜5克(药店有售),粳米50克,红枣2枚,葱白2根,红糖10克。

做法:高良姜研磨成粉备用,其余4味放入锅中,加水,熬粥,粥熟时,加入高良姜粉,煮15分钟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者。

艾灸中脘的最佳时间 艾灸中脘主治疾病

中脘穴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此外对一般的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胃痉挛:有胃病者,尤其是脾胃虚寒型胃病,感受寒邪,或饮食过于寒凉,可突发胃痛,疼痛剧烈,悬灸法灸中脘15-20分钟,以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

慢性胃炎:对于慢性胃炎患者, 在中脘穴上,每年三伏天施灸,每伏灸一次,采用直接灸法,直至皮肤表面起泡为止。

胃痛胃胀可以吃香蕉吗

胃痛胃胀可以吃香蕉吗胃痛胃胀是否可以吃香蕉,需要分三种情况,因为胃痛胃胀有三种类型。

虚寒型胃痛胃胀

不建议该类型患者吃香蕉。该类型多因寒邪入侵所致,患者本身肠胃虚寒,喜暖不喜凉,还可能有腹泻症状,而香蕉性大寒,与寒性病症犯冲,吃了以后只会加重胃部胀痛症状。

肝胃型胃痛胃胀

该类型患者可以吃香蕉。肝胃型胃痛胃胀主要因为是情志不畅以致肝气犯胃;香蕉中的含有丰富的5-羟色胺,该物质可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减轻患者胃痛胃胀症状。

湿热型胃痛胃胀

该类型患者适宜吃香蕉。肝胃型胃痛胃胀多由饮食以及外部湿热所致,患者湿热蕴结脾胃不得散去,而香蕉性大寒,可解肠胃之热。

胃痛胃胀怎么快速缓解揉按中脘穴

取穴部位:该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

操作手法:取仰卧姿势,放松肌肉,吐气的同时用力下压,6秒即可,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功效: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在胃痛时采用中指压法效果更佳。

揉按天枢穴

取穴部位: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

操作手法:取平躺姿势,以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此处约2分钟,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胃痛、腹泻等。

胃痛胃胀的食疗调理蜂蜜土豆粥

材料:鲜土豆250克(不必去皮),蜂蜜适量。

做法:将土豆洗净并切碎入锅,加适量水煮至稠粥状。服时加蜂蜜。

功效:蜂蜜清热补中,解毒止痛,可改善胃肠;土豆具有健脾胃,消炎止痛的功效,可见该食疗方适用于湿热型胃痛胃胀。

生姜大枣粳米粥

材料:生姜20克,葱白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大枣去核同洗好的粳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

2、粥煮至将熟时加入红糖、葱、姜末,再煮沸5分钟即可。

功效:葱发汗解表,健胃增食;生姜健胃祛湿;大枣健脾胃,开胃健脾,可见该食疗方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虚寒型胃痛胃胀。

胃痛胃胀注意事项1、饮食要根据自己的胃痛胃胀类型来决定,虚寒型的则以温热性质的食物为主比如红枣、生姜,湿热型的则以祛湿清热的食物为主,比如土豆、绿豆、番茄等,而肝气犯胃型的则以清肝火的食物为主,比如菊花茶、苹果、百合、枸杞等。

2、不能暴饮暴食,肠胃不适,应该少吃多餐,减少凡有,保持乐观情绪。

脾胃虚寒胃痛如何调理呢

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或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虚秘、或初硬后溏,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舌质淡,脉沉细。

病机

脾胃阳虚,寒自内生。

治法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剂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处方

黄芪15 g,党参10 g,桂枝10 g,干姜6g,白芍30 g,元胡10 g,甘草6g。

如泛吐清水痰涎者,加陈皮、白术、茯苓、姜半夏,以健脾化痰;如嘈杂泛酸者,加乌贼骨、吴茱萸,以暖肝制酸;如中寒偏盛者,加附子、蜀椒,去桂枝改用肉桂,以加强温中散寒之力;如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巴戟天、仙茅等,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对本型胃痛,也可选用吴茱萸汤、厚朴温中汤(厚朴、茯苓、陈皮、甘草、草豆蔻仁、木香、干姜)等方加减。

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痛治宜,通常我们可以利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调理,加以中药,进行滋补慢慢的自然而然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同时还可以缓解肠胃胀痛的现象发生。

黑枸杞配什么可以养胃 黑枸杞能治胃病吗

没很大作用

胃病是胃的许多病症的统称,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黑枸杞有补血安神、补肾益精的功效,胃病患者适量食用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于治疗胃病没很大效果。

在中医上,将胃病分为多种类型,如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热伤阴型等,建议胃病患者在中医诊断下辩证治疗。

相关推荐

胃溃疡的分型治疗

胃溃疡中医可分为实证、虚证。实证常见有血瘀阻络型、肝胃郁热型,虚证常见有肝胃气滞型、胃阴不足型及脾胃虚寒型。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明显。 血瘀阻络型 症见胃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呕血黑便,舌瘀斑。冶宜活血通络,理气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组方为:五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打),牡丹皮6克,延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水煎服,每天1剂。 “肝胃郁热证”,症状可见胃脘灼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硬。治疗宜疏肝泄热、和胃止痛,可选用丹栀消遥散加减。

针灸治胃痛是哪里最好 脾胃虚寒型胃疼针灸

证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纳差食少,神疲乏力,甚者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温中散寒,和络止痛。 针灸处方:至阳八阵,筋缩八阵,脊中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名门段,中脘八阵,足三里,内关。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应以温补中阳为主,取筋缩八阵,脊中八阵,可以补中祛中焦虚寒,中脘(八阵)为胃之募穴,与胃俞(脊中八阵)相配为俞募配穴法,可益脏气,调理胃腑;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善于调理脾胃,内关为阴维脉与心包经交会穴,善治胃痛;至阳八阵疏理气机,河车路调理肝,

中医如何治疗脾胃虚寒症

中医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症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閟,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症,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比前症为重。痛甚于胀是辨症要点。 小建中汤

长白头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前额白发:脾胃失调

前额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调理好脾胃对防治前额白发大有帮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 对策: 可以经常煮一些姜丝粥喝。原料很简单,就是鲜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时候,把鲜姜切丝和粳米一起下锅煮至稀烂,早晚饭时可趁温热喝上1~2小碗,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些芝麻盐。 鲜姜辛温,具有散寒发汗、温胃镇痛、杀菌抗炎的功效,用它治疗虚寒型胃炎、溃疡型胃炎都有不错的疗效。

治疗胃癌的中药偏方有哪些

胃癌是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现代人中有胃病的人不在少数,如果不注意预防就容易诱发胃癌,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中医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医治疗胃癌中有哪些偏方呢? 1.龙葵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蜀羊泉30克,黄毛耳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主治胃癌。 2.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生米仁30克,荜拨30克,生半夏15克,狼毒3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主治胃癌。 3.红参10克,炙草10克,草豆蔻10克,法夏10克,厚朴10克,白术12克.干姜5克,红枣20克,丁香3克.水煎服

胃痛胃胀可以吃香蕉吗 胃痛胃胀的食疗调理

材料:鲜土豆250克(不必去皮),蜂蜜适量。 做法:将土豆洗净并切碎入锅,加适量水煮至稠粥状。服时加蜂蜜。 功效:蜂蜜清热补中,解毒止痛,可改善胃肠;土豆具有健脾胃,消炎止痛的功效,可见该食疗方适用于湿热型胃痛胃胀。 材料:生姜20克,葱白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大枣去核同洗好的粳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 2、粥煮至将熟时加入红糖、葱、姜末,再煮沸5分钟即可。 功效:葱发汗解表,健胃增食;生姜健胃祛湿;大枣健脾胃,开胃健脾,可见该食疗方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虚寒型胃痛胃胀。

胃病吃什么菜好

紫菜:内维生素A的含量非常丰富,大约相当于卷心菜的70倍左右。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碘、钙、铁、锌和锰等多种矿物质。因此,常吃紫菜可治疗胃溃疡,日本人早已把紫菜视为治疗胃溃疡病的最佳食物,常吃紫菜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 莲藕:富含淀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溃疡的愈合。 虚寒型胃溃疡 食疗:白胡椒煲猪肚汤 白胡椒略打碎15g,猪肚1只(去杂,洗净),放水适量,慢火煲,调味后服食。 脾胃虚弱型胃溃疡 食疗:莲子粥 莲子30g,大米100g。按常法煮粥,每天食用,连续服1月。 十二指胃溃疡 食疗:怀山粥 怀山药1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

器质性消化不良就是说由具体的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如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一些消化系统疾病都会引起消化不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器质性消化不良。关于治疗,当然只能从原发疾病下手,只有原发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疗,消化不良的症状才会得到缓解。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在中医属于腹胀、胃痛、脘痞范畴,按病因主要分为四型。 1. 脾胃虚弱型:由各种损伤脾胃的原因引起,导致脾胃运纳无力,脾气不升;主要症状见不思饮食、胃胀、嗳气、口淡无味;治疗原则是健脾益气、和胃化湿; 2. 肝气犯胃型:一般由精神抑郁、生气等不良情绪引

额头白发什么原因

1、这是中医上的观点,但是却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额头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调理好脾胃对防治额头白发大有帮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 2、对于这种类型的白发患者,要想治疗白发需要从调整脾胃入手。脾胃虚寒的病人可每隔三五日煲一锅姜丝粥。原料很简单,就是鲜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时候,把鲜姜切丝和粳米一起下锅煮至稀烂,早晚饭时可趁温热喝上1~2小碗,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些

从白发部位看健康状况

提到白发,人们总是会感叹衰老将至。其实白发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而且,从白发的位置还可以判断出您的健康状况。 前额白发——脾胃失调 前额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调理好脾胃对防治前额白发大有帮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 对策:脾胃虚寒的病人可每隔三五日煲一锅姜丝粥。原料很简单,就是鲜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时候,把鲜姜切丝和粳米一起下锅煮至稀烂,早晚饭时可趁温热喝上1~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