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钩虫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钩虫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一、检查方法

1.粪便虫卵检查

2.便潜血检查

可呈阳性。

3.血象

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增高。

4.X线胸片检查

可出现肺纹理增多,散在片状影,肺间质呈网状结构等改变。

二、疾病诊断

1.临床诊断

在钩虫病流行区,有接触史、钩蚴性皮炎和轻重不一的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上腹隐痛等可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2.病原学诊断

要确诊钩虫病必须找到病原体。

(1)虫卵检查 取大便用直涂法在显微镜下找虫卵,检出率较低,可多做几次。

(2)成虫鉴定 如发现虫体可放在70%的乙醇中送检鉴定。

钩虫病经过相应的检查就可确诊疾病,在确诊疾病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依据等判断疾病。当医生确诊了患者的疾病后,要立即采取治疗。当前钩虫病的方法可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时必须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治疗方案。

小儿厌食症如何鉴别诊断

很多情况和疾病均可使食欲减退,其中以习惯不良、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寄生虫病、结核病和传染性肝炎较多见,详见有关章节。

1.习惯不良 除家庭环境和病史中有明确饮食习惯不良外,必须排除有关疾病因素,方能诊断,并注意纠正不良习惯,要循序渐进,正确诱导和鼓励。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多发病,缺铁不仅导致贫血、代谢障碍、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和行为异常等,还可引起胃酸减少,胃、十二指肠炎,肠黏膜萎缩和吸收功能障碍等胃肠消化功能异常,影响小儿食欲,甚至生长发育。应提倡铁强化食品,进行群体预防。经血红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红细胞内原卟啉和血清铁蛋白等检查证实诊断者,及时用铁剂治疗。

3.钩虫病 对钩虫流行区小儿有贫血、异食癖和精神食欲差者,应检查大便常规找钩虫卵,确诊后及时驱虫,并给铁剂。

小儿结核病检查诊断

一、结核杆菌素试验(结素试验)

受结核杆菌感染后4~8周,作结核杆菌素试验,局部发生反应,表示受试者已受结核菌感染。

1、试验用试剂:

旧结核菌素OT:含有0.3%石炭酸的生理盐水稀释,一般可用1∶1000或1∶2000稀释液,即每0.1ml中分别含旧结核菌素0.1mg和0.05mg.。

提纯蛋白物质PPD:第1次试验液为每0.1mg含PPD0.00002mg,第2次试验液为每0.1mglPPD0.0001mg,必要时作最大强度PPD(250IU=PPD0.005mg)。

2、测试步骤:

第一次注射后48至72小时检查结果:呈阳性,考虑感染;呈阴性,在1至3周后给予第二次测试。

第二次注射后48至72小时检查结果:呈阳性,考虑以前的感染;呈阴性,考虑未感染

3、判断

以72小时为观察反应时间,48-96小时内皆可测量反应,记录方法是将测得的硬结横径毫米数×纵径毫米数表示。如有水泡、硬结、坏死和淋巴结炎时,另作记录。

阴性反应: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者。

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在5mm或5mm以上者为阳性。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

4、注意事项:

结素反应仅表示结核杆菌感染,并不表示患病及病变活动性。

身体对结核的过敏性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减弱或暂时消失:

(1)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及肝炎后1~2月内。

(3)严重结核病如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时。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时。

(5)体质极度衰弱,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

二、X线检查

可查出结核病的性质、范围、类型和病灶活动或进展情况。

1、原发型肺结核

(1)原发综合征

边界模糊的云絮状影,可大可小,婴幼儿以大叶型及肺段型多见。自原发病灶引向肺门的淋巴管炎可表现为数条索条状致密影,当病灶周围炎范围较大时则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可被掩盖而不能显示。肺门与纵隔增大的淋巴结表现为肿块影。

(2)胸内淋巴结结核

肿瘤型: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的致密肿块影片。气管旁的淋巴结肿大。

炎症型:肺门影增大糊,边界不清楚。

2、浸润型肺结核

多见肺尖和锁骨下渗出病灶,边缘模糊片状影,甚至可累及整个肺段或肺叶,以右肺上叶多见。

其中可有空洞形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单发或多发,洞壁厚薄不一。常位于上叶后段或尖段以及下叶背段,以右侧为多。

除非有支气管阻塞,一般无液平;在大多数病例中附近有散在的卫星病灶,有索条状影与肺门相连。对侧肺中部或两侧中、下部可有由支气管播散而来的散在斑点或斑片状影。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在肺上、中部显示大量条索状或一状致密影,其中有多发、不规则的空洞存在。可常有上部胸膜增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萎陷,致使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肺门影上移。中、下肺部常有肺气肿,肺纹呈垂柳状。两肺中、下部有支气管播散病变。

4、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急性粟粒型结核:

两侧肺野内均匀一致、大小相等的、从肺尖到肺底的粟粒状致密影。

(2)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为大小不一、密度不同、分而不均的多种性质的病灶。

注意事项:

初染病灶往往因范围较小、吸收较快而不容易发现,且易被肋骨、胸骨、心脏等阴影所遮盖。

在诊断肺门附近的病灶时,如发现圆形点状阴影,应与正常的支气管或血管横断影像鉴别。

如发现纵隔旁三角形或半圆形阴影,应与肿大的胸腺影辨别。

三、痰液胃液涂片染色或结核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

若幼儿不会吐痰,可在清晨空腹胃洗出液中可直接涂片染色或进行结核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

胃液结核杆菌检出率以浸润型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为最高,其次为粟粒型肺结核。

四、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如干酪性坏死和结核结节。

五、血液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可增高到(10~20)×109/L(10000~20000/mm3),伴有淋巴细胞减少、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增高、单核细胞增多(单核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增高),中性白细胞核左移和出现中毒性颗粒。

好转期:白细胞数目正常,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多加速。

六、其他

用纯化抗原5和6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体液中结核杆菌抗体。

用乳胶凝集试验或ELISA法查结核杆菌可溶性抗原。

手足口病检查诊断

一、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二、实验室诊断

1、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4、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5、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可确诊。

三、物理检查

1、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4、脑电图: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风湿性心脏病检查诊断

一、检查

1、X线检查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无明显异常发现。严重者左心房和左心室明显增大,明显增大的左心房可推移和压迫食道。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增大。可见肺静脉郁血,肺间质水肿和Kerley B线。常有二尖瓣叶和瓣环的钙化。左心室造影可对二尖瓣返流进行定量。

2、心电图检查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心电图可正常。严重者可有左心室肥大和劳损;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左,右心室肥大的表现。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左心房增大者多有心房颤动。窦性心律者P波增宽且呈双峰形,提示左心房增大。

3、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检测和定量二尖瓣返流的最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反射增强,变厚,瓣口在收缩期关闭对合不佳;腱索断裂时,二尖瓣可呈连枷样改变,在左心室长轴面上可见瓣叶在收缩期呈鹅颈样钩向左心房,舒张期呈挥鞭样漂向左心室。M型超声可见舒张期二尖瓣前叶EF斜率增大,瓣叶活动幅度增大;左心房扩大,收缩期过度扩张;左心房扩大及室间隔活动过度。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心房收缩期返流。左心声学造影见造影剂在收缩期由左心室返回左心房。

4、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血池显象示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肺动脉高压时,可见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扩大。

5、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肺动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大,左心导管检查左心房压力增高,压力曲线v波显著,而心排血量减低。

二、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心尖区典型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有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特点是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也可有反酸、嗳气等表现,体检可完全正常或仅有上腹部轻度压痛,胃镜和x线检查可以鉴别。

2.胃癌临床上难以区分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癌性溃疡有时经治疗也可暂时愈合,故极易误诊为良性溃疡。两者鉴别主要依靠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一般而言,钡餐检查时,如发现龛影位于胃腔轮廓内,龛影周围黏膜强直、僵硬,向溃疡聚集的黏膜皱襞有中断现象是恶性溃疡的特点。胃镜下如溃疡直径大于 2.5cm,形态不规则,底部附以污秽苔,周边呈围堤状、僵硬,触之易出血,以及局部蠕动减弱或消失是恶性溃疡的特点。结合溃疡边缘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即可确诊。

3.胃泌素瘤 亦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其特征是血清胃泌素异常增高,胃酸分泌增高、上消化道多发、难治性溃疡伴腹泻。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相比,胃泌素瘤所致的溃疡呈多发性,位置不典型(如球后、空肠),且难以治愈,并发症多见。胃酸分泌量和血清胃泌素检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b超、ct、mri检查如能发现胰腺或其他组织内有小的肿瘤瘤体时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钩虫病十二指肠钩虫病者症状可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但胃镜检查如在十二指肠降部见到钩虫虫体或出血点,或粪检发现钩虫卵则有助于诊断。

易与十二指肠溃疡混淆的疾病

1.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特点是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也可有反酸、嗳气等表现,体检可完全正常或仅有上腹部轻度压痛,胃镜和X线检查可以鉴别。

2.胃癌,临床上难以区分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癌性溃疡有时经治疗也可暂时愈合,故极易误诊为良性溃疡。两者鉴别主要依靠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一般而言,钡餐检查时,如发现龛影位于胃腔轮廓内,龛影周围黏膜强直、僵硬,向溃疡聚集的黏膜皱襞有中断现象是恶性溃疡的特点。

3.胃泌素瘤 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其特征是血清胃泌素异常增高,胃酸分泌增高、上消化道多发、难治性溃疡伴腹泻。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相比,胃泌素瘤所致的溃疡呈多发性,位置不典型(如球后、空肠),且难以治愈,并发症多见。

4.钩虫病,十二指肠钩虫病者症状可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但胃镜检查如在十二指肠降部见到钩虫虫体或出血点,或粪检发现钩虫卵则有助于诊断。

产后便血怎么回事 肠道内疾病所致

产后大便出血也可能是肠道内疾病所致,如: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痰、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如肠套叠、肠绞窄等;具体应请医生检查诊断。

小孩拉肚子有血怎么回事 肠道内疾病所致

小孩拉肚子带血丝也可能是肠道内疾病所致,如:阿米巴性痢疾、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如肠套叠、肠绞窄等;具体应请医生检查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特点是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也可有反酸、嗳气等表现,体检可完全正常或仅有上腹部轻度压痛,胃镜和x线检查可以鉴别。

2.胃癌临床上难以区分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癌性溃疡有时经治疗也可暂时愈合,故极易误诊为良性溃疡。两者鉴别主要依靠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一般而言,钡餐检查时,如发现龛影位于胃腔轮廓内,龛影周围黏膜强直、僵硬,向溃疡聚集的黏膜皱襞有中断现象是恶性溃疡的特点。胃镜下如溃疡直径大于2.5cm,形态不规则,底部附以污秽苔,周边呈围堤状、僵硬,触之易出血,以及局部蠕动减弱或消失是恶性溃疡的特点。结合溃疡边缘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即可确诊。

3.胃泌素瘤 亦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其特征是血清胃泌素异常增高,胃酸分泌增高、上消化道多发、难治性溃疡伴腹泻。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相比,胃泌素瘤所致的溃疡呈多发性,位置不典型(如球后、空肠),且难以治愈,并发症多见。胃酸分泌量和血清胃泌素检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b超、ct、mri检查如能发现胰腺或其他组织内有小的肿瘤瘤体时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钩虫病十二指肠钩虫病者症状可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但胃镜检查如在十二指肠降部见到钩虫虫体或出血点,或粪检发现钩虫卵则有助于诊断。

小孩拉肚子有血丝怎么回事

小孩拉肚子有血丝,一般说来是肛裂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幼儿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够成熟,收缩和舒展调解不够完善,反复拉肚子,可能会出现排便过程造成的小裂口,导致大便带有少量鲜血,注意做好肛门护理,保持清洁。

小孩若肠道受病菌感染,出现炎症,也会出现拉肚子有血丝。因为炎症性肠炎可以造成肠道的粘膜受损,出现脓血便。应到医院由医生给予确诊,最好同时带上新排的大便,便于在医院就诊检查。

小孩拉肚子带血丝也可能是肠道内疾病所致,如:阿米巴性痢疾、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如肠套叠、肠绞窄等;具体应请医生检查诊断。

心肌病检查诊断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

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3、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

限制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4、其它:

心室造影检查可看到肥厚型心肌病示的心室腔缩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内。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中,X线可看出心脏轻度扩大,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

如何判断小儿厌食症

1.习惯不良 除家庭环境和病史中有明确饮食习惯不良外,必须排除有关疾病因素,方能诊断,并注意纠正不良习惯,要循序渐进,正确诱导和鼓励。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多发病,缺铁不仅导致贫血、代谢障碍、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和行为异常等,还可引起胃酸减少,胃、十二指肠炎,肠黏膜萎缩和吸收功能障碍等胃肠消化功能异常,影响小儿食欲,甚至生长发育。应提倡铁强化食品,进行群体预防。经血红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红细胞内原卟啉和血清铁蛋白等检查证实诊断者,及时用铁剂治疗。

3.钩虫病 对钩虫流行区小儿有贫血、异食癖和精神食欲差者,应检查大便常规找钩虫卵,确诊后及时驱虫,并给铁剂。

相关推荐

痔疮便血的鉴别诊断

1.与痢疾相鉴别痢疾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其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便血无里急后重,无脓血相兼,与痢疾不同。2.与痔疮相区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的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作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便血的原因较多,几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见原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见呕血)。②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小肠肿瘤、肠套叠等。③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④直肠出

疟疾的诊断

人体四种疟疾在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对药物反应等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诊断上应明确患者的疟疾种类。 1.临床诊断要点 ①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 ②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然后很快下降,继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测量体温1次,分析体温曲线,则可发现夜间的体温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温以下。 ③发作有定时性,发热期与无热期交叠出现,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④病人在发作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 ⑤发病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开始发作者

传染病的诊断

对传染病必须在早期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正确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特别是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以及我国尚无但可能传入的爱滋病,对首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诊断方法与步骤是: (一)临床特点 包括详询病史及体格检查的发现加以综合分析。依其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瑰疹,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及球结

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查

白细胞偏低,早期中性粒细胞稍增高。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钩虫病的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轻重程度和病程长短。轻度感染大多数无临床症状;感染较重者可出现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约10%左右。临床症状可分为幼虫和成虫所引起两个不同阶段。 一、幼虫引起的临床表现 1.主要是钩蚴性皮炎和呼吸系统症状。皮炎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间、足背、踝部位,钩蚴钻人时,局部有烧灼或针刺感,继之出现充血性斑点或丘疹,有奇痒,于1~2天后变成水泡,俗称“粪十痒、粪毒或粪疙瘩”等。一般4~10天症状消失,皮损愈合。重复感染又可发生钩蚴皮炎。若皮肤抓破,可继发细菌感染。 2.感染后1周左右,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

大便潜血阳性意味着什么意思 引起大便潜血阳性的原因

当上消化道出血时,出血量在5~10ml之间,患者的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或者间断性阳性,此时可能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病因。 当患有消化道癌症时,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的几率是95%。但是仅通过大便潜血检查并不能确诊消化道癌症,需要进一步检查大便常规、腹部的超声、血常规、CRP等,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以往并无胃肠道疾病史和出血病史者,在短期内大剂量服用刺激性药物,之后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的,可能是药物导致的药物性急性胃肠道黏膜出血。 其他病症,如流行性出血热、肠结核、

痔疮便血的鉴别诊断

1.与痢疾相鉴别痢疾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其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便血无里急后重,无脓血相兼,与痢疾不同。 2.与痔疮相区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的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作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 便血的原因较多,几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见原因有: ①上消化道出血(见呕血)。 ②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小肠肿瘤、肠套叠等。 ③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

诊断肠炎的几种方法

任何的一种疾病,其症状表现都是多种的,如果单纯地从一个症状表现来诊断是哪一种病症的话,那实在是有点困难,不过如果能够多加了解其病症表现的话,对于诊断还是有所帮助的。 肠炎的诊断的方法~,慢性肠炎由于动物长期反复腹泻、脱水,常显得营养不良、消瘦。 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炎,见其相应的疾病。一般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迅速消瘦;急性肠炎有弓背不安等腹痛表现,触诊腹部紧张敏感,有的动物喜欢卧在冷地面上。 肠炎的诊断的方法~,犬出血性胃肠炎可能是梭菌内毒素变态反应引

脑囊虫病检查

1.头颅CT或MRI检查颅内可见到多个散在病灶常能明确诊断。1.病史多由吞食猪绦虫虫卵得病,少数来自自身感染,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大便或呕吐物内曾否见到绦虫节片,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反复的癫痫发作。病程中可有时好时坏的缓解期。 2.体检:注意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视力和眼底有改变,或有脑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细胞数增多,有时可见嗜酸性细胞,粪便内可检出绦虫节片或虫卵,血清、脑脊液囊尾蚴抗体补体结合试验和皮内试验阳性,酶联吸附试验阳性。 4.头

细螺旋体病的实验室检查

14.2 病原体检查 (1)钩体的直接检查:①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钩体不易着色,而未经染色的标本钩体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难以看清。用暗视野显微镜,可以清楚地看到钩体典型特征的形态和运动方式,通常用以检查体液或组织中的钩体,可以提供快速诊断的结果。但是,由于钩体在血液或组织中浓度过低(≤2×104条/ml)而不易检查出来,特别是对人的自然感染。另一方面由于检验者经验不足,很容易将其他成分如纤维蛋白丝误认为钩体,一般在基层不宜推广,但适用于实验感染动物的检查。②染色直接镜检:有镀银法、复红亚甲蓝染色法与吉姆萨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