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叶酸缺乏症的饮食

叶酸缺乏症的饮食

1. 防衰老、抗氧化的效果与芦笋、菜花同样处在较高的水平。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保护癌症患者的生活指标。

2.因为颜色深紫而拥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E和B族,更有使其呈现深紫色的抗氧化的花青素。

3. 富含叶酸,这是甘蓝类蔬菜的一个优点。所以,怀孕的妇女、贫血患者应当多吃,它也是妇女的重要美容品。

4. 含有某种“溃疡愈合因子”,对溃疡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加速创面愈合,是胃溃疡患者的有效食品。

5. 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如:咽喉疼痛、外伤肿痛、蚊叮虫咬、胃痛牙痛之类。

6. 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预防便秘。是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

叶酸缺乏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1 叶酸的缺乏容易引起食欲减退或者腹泻腹胀的症状发生,一般叶酸缺乏还会导致小孩或者老年容易出现没有食欲嗜睡的现象,所以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应该考虑是否是叶酸的缺乏,及时上医院检测对症治疗。

2 如果是正常人叶酸缺乏非常容易引起贫血的症状,这种定力一般都是在中年以上发生率比较高,这种一般都是平时叶酸摄入不足导致的,叶酸缺乏症也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族中有这种患病率会比一般的要高出很多。

3 叶酸缺乏症对于孕妇来说是很危险的,非常容易引起流产或者早产的可能发生,也有可能在孕期因为叶酸的缺乏导致胎儿有畸形的发生,因为在这期间泰尔的发育非常需要叶酸,所以在怀孕初期一定要补足叶酸。

叶酸的用法

叶酸的用法

口服:成人,一次5~10mg,一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复正常;儿童,一次5mg,一日3次(或一日5~15mg,分3次);预防用:一次0.4mg,一日一次

叶酸的临床意义

1、临床诊断

生长过速而叶酸供给不足、机体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多或消化道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叶酸缺乏病(folicaciddeficiency)。如果经常使用叶酸拮抗剂的药物如甲氨蝶呤能影响细胞摄取叶酸和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阻碍四氢叶酸的形成;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扑米酮均可影响叶酸的吸收,乙胺嘧啶、异烟肼也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可引起叶酸缺乏。

叶酸缺乏症的主要表现为贫血,其他如舌炎、舌痛、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口角炎及食欲减退。妊娠前一个月及妊娠初三个月内口服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叶酸在新鲜蔬菜中含量最多,肝、肾、酵母中的含量也较多,而肉类、乳类中的含量较少。叶酸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与维生素B12缺乏表现相似,但叶酸缺乏病时无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2、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是不稳定的,仅作为一种参考方法。血清中存在的抗生素、叶酸盐拮抗物、血清乳酸杆菌抗体或样品暴露在日光下,均可使测定值呈假性降低。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技术是较为有效、快速与精密的测定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是最先进的方法,可同时测定叶酸及维生素B12。红细胞叶酸测定是诊断慢性叶酸缺乏病的较好指标,反映了组织内叶酸的营养状态。

叶酸过量可致:

1、服用叶酸可以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

2、服用叶酸350毫克可能影响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

3、服用叶酸可以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

4、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5、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

小儿叶酸缺乏病、肝性脊髓病、小儿克罗恩病、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溶血过度所致贫血、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

叶酸的注意事项

一、红细胞内的叶酸的测定方法与血清叶酸相同。

二、口服避孕药,苯妥英钠和其他抗惊厥药会减少肠道叶酸的吸收。

三、接受叶酸拮抗药物治疗的患者偶然会见到叶酸缺乏症。

四、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会引起中毒。凡超出血清与组织中和多肽结合的量均从尿中排出。服用大剂量叶酸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有:

1、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

2、口服叶酸350mg可能影响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

3、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

增补叶酸适量就好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研究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叶酸的膳食来源主要是各种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及蛋黄等,食物中的天然叶酸的吸收率较低,加上烹调过程中会损失50%—80%,育龄妇女叶酸缺乏较为普遍。

现在存在一个广泛的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怀孕了才需要补充叶酸,其实在准备怀孕之前,女性就应该补充叶酸,怀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补,前后大概要补半年左右。一般认为,对于无叶酸缺乏症的孕妇来说,每日摄取不宜过多。现在市面上有两种叶酸剂型,一种是5毫克剂型,另外一种是每片0.4毫克的小剂型。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入0.4毫克-0.8毫克就已足够。摄入过多的叶酸不但不能起到预防胎儿畸形的目的,还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孕妇锌缺乏或者神经损害等其他不良后果。

孕期叶酸与维c同服有碍吸收

孕妇可以在孕前3个月时就开始补充叶酸,直到怀孕3个月左右均可。其实叶酸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但叶酸较容易因加热、保存不当或烹调方法不当等而流失,所以对孕妇来说,正常饮食中摄取的叶酸有可能不足,需要额外补充。孕早期是胎儿神经发育比较重要的时期,叶酸缺乏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相对来说,叶酸是孕妇需要特别注意补充的物质,因为与常人相比,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更高。婴儿在母体内发育时,其大脑及神经系统等发育较快,需要大量叶酸。另外,与之前的饮食方式相比,现代人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存在不足的可能,这也是孕妇需要补充叶酸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如果孕妇体内叶酸不足,一般不会出现单独的较明显症状,因为叶酸缺乏一般与其他症状相联系,举例来说,叶酸缺乏可能会导致贫血,但如果孕妇出现叶酸缺乏性贫血,说明其体内叶酸缺乏比较严重。如果孕妇叶酸补充充足,新生儿患疾病及神经发育障碍的几率都会大大减小。

缺叶酸的症状有哪些

1.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的临床类型有:

(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主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及煮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营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叶酸缺乏症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

(2)恶性贫血:系胃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内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关。90%左右的病人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叶酸缺乏症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胃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

上面介绍的有关于身体缺乏叶酸的各种症状表现大家都了解了吗,当孕妇在怀孕的时候缺乏叶酸的话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在生活中一些没有怀孕的人身体也会有缺乏叶酸的现象,不管是孕妇,还是老人,是小孩还是没有怀孕的人,出现了缺乏的现象就要及时的给自己身体补充。

叶酸缺乏症的饮食

叶酸缺乏症饮食上平时应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酗酒。自然界中叶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如肉类、肝、肾、酵母、蘑菇、新鲜蔬菜(菠菜、莴苣、芦笋)、豆类和水果中,应多吃该类食物。

平时可多服用:紫甘蓝(卷心菜、包心菜、洋白菜、包菜、大头菜、高丽菜、结球甘蓝、蓝菜、西土蓝)

紫甘蓝的食疗价值

可补骨髓、润脏腑、益心力、壮筋骨、利脏器、祛结气、清热止痛;

主治睡眠不佳、多梦易睡、耳目不聪、关节屈伸不利、胃脘疼痛等病症。

1. 防衰老、抗氧化的效果与芦笋、菜花同样处在较高的水平。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保护癌症患者的生活指标。

2.因为颜色深紫而拥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E和B族,更有使其呈现深紫色的抗氧化的花青素。

3. 富含叶酸,这是甘蓝类蔬菜的一个优点。所以,怀孕的妇女、贫血患者应当多吃,它也是妇女的重要美容品。

4. 含有某种“溃疡愈合因子”,对溃疡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加速创面愈合,是胃溃疡患者的有效食品。

5. 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如:咽喉疼痛、外伤肿痛、蚊叮虫咬、胃痛牙痛之类。

6. 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预防便秘。是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

特别适合动脉硬化、胆结石症患者、肥胖患者、孕妇及有消化道溃疡食用。

叶酸维C不可同时食用

对于孕妇,叶酸和维生素C不可同时食用,因为叶酸缺乏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而叶酸之所以会缺乏是因为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人食用过多维生素C会造成酸性环境,人的PH不平衡也会造成叶酸流失。对此孕妇应该多加注意饮食科学合理性。不可以不注重搭配这门大的学问。

一、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叶酸

“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而在碱性及中性溶液中相对稳定。人体补充维生素C后形成的酸性环境中,叶酸容易被破坏,所以,两者之间最好隔开一定的时间。”专家说到。

孕妇可以在孕前3个月时就开始补充叶酸,直到怀孕3个月左右均可。其实叶酸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但叶酸较容易因加热、保存不当或烹调方法不当等而流失,所以对孕妇来说,正常饮食中摄取的叶酸有可能不足,需要额外补充。孕早期是胎儿神经发育比较重要的时期,叶酸缺乏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专家表示:相对来说,叶酸是孕妇需要特别注意补充的物质,因为与常人相比,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更高。婴儿在母体内中发育时,其大脑及神经系统等发育较快,需要大量叶酸。另外,与之前的饮食方式相比,现代人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存在不足的可能,这也是孕妇需要补充叶酸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如果孕妇体内叶酸不足,一般不会出现单独的较明显症状,因为叶酸缺乏一般与其他症状相联系,举例来说,叶酸缺乏可能会导致贫血,但如果孕妇出现叶酸缺乏性贫血,说明其体内叶酸缺乏比较严重。如果孕妇叶酸补充充足,新生儿患疾病及神经发育障碍的几率都会大大减小。

什么是叶酸缺乏症

天然食物中的叶酸以多谷氨酸形式存在,由空肠微绒毛黏膜上皮细胞的rL-谷氨酰羧肽酶催化,将其水解成双谷氨酸和单谷氨酸,通过被动(高浓度时)和主动(低浓度时)吸收。进入肠细胞后单谷氨酸被还原和甲基化成N5-甲基四氢叶酸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白蛋白松散结合,转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并与对叶酸有高度亲和力的叶酸受体结合。在这些组织细胞内N5-甲基四氢叶酸在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脱去甲基重新结合成聚谷氨酸盐,贮存在细胞内或起辅酶作用。胆汁中的单谷氨酸可经重新循环被小肠重吸收。叶酸在尿中降解和排泄。

食物中叶酸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形式四氢叶酸(tetr- ahydrofolic acidTHFA),它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叶酸携带一碳基团形成N5-甲基THFA亚甲基THFA等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组氨酸和谷氨酸之间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参与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如血红蛋白、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

导致叶酸缺乏症的原因

1.摄入不足:常见于营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煮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引起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

3.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氨甲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口服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

4.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乏: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和血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引起缺乏。

叶酸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1.摄入不足 常见于营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煮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引起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 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

3.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 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氨甲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口服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

4.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乏 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和血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引起缺乏。

二、发病机制

天然食物中的叶酸以多谷氨酸形式存在,由空肠微绒毛黏膜上皮细胞的rL-谷氨酰羧肽酶催化,将其水解成双谷氨酸和单谷氨酸,通过被动(高浓度时)和主动(低浓度时)吸收。进入肠细胞后单谷氨酸被还原和甲基化成N5-甲基四氢叶酸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白蛋白松散结合,转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并与对叶酸有高度亲和力的叶酸受体结合。在这些组织细胞内N5-甲基四氢叶酸在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脱去甲基重新结合成聚谷氨酸盐,贮存在细胞内或起辅酶作用。胆汁中的单谷氨酸可经重新循环被小肠重吸收。叶酸在尿中降解和排泄。

食物中叶酸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形式四氢叶酸(tetr- ahydrofolic acid,THFA),它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叶酸携带一碳基团形成N5-甲基THFA、亚甲基THFA等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组氨酸和谷氨酸之间,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参与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如血红蛋白、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

叶酸片如何治疗叶酸缺乏症

(一)表现症状

1、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2、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二)治疗方法

1、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书中提出的叶酸参考摄入量为:大于6个月65μg DFE;6~12个月,80μg DFE;1~3岁,150μg DFE;4~10岁,200μg DFE;11~13岁,300μg DFE;14岁后为400μg DFE;乳母和孕妇为500~600μg DFE。

注:DFE(膳食叶酸当量dietary fola equivalent)=[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

治疗主要补充叶酸5~10mg/d,口服,视病情确定治疗时间和剂量。

2、口服叶酸片:成人,一次5~10mg,一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复正常;儿童,一次5mg,一日3次(或一日5~15mg,分3次);预防用:一次0.4mg,一日一次。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避免酗酒。自然界中叶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如肉类、肝、肾酵母、蘑菇、新鲜蔬菜(菠菜、莴苣、芦笋)、豆类和水果中应多吃该类食物。

吃叶酸会推迟月经吗 一天吃多少叶酸好

成人的建议是400微克DFE,孕期600微克DF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日1000微克DFE,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可引起中毒。一般来说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因此,没有明显叶酸缺乏症的人,在非孕期可以不必额外补充叶酸制剂。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

大多植物和动物组织含有叶酸(蝶酰谷氨酸叶酸),以还原甲基和甲酰多聚谷氨酸盐形式存在。四氢叶酸盐在转运一碳单位(如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中)氨基酸转换(如组氨酸通过亚氨甲基谷氨酸而转变成谷氨酸)以及甲酸盐的产生和利用方面起辅酶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利用障碍可导致贫血,称为叶酸缺乏所致贫血。

叶酸在诸如绿叶蔬菜、酵母、肝、食用菌之类的食物中含量丰富,但长时间的烹煮会使其受到破坏。在无叶酸摄入的情况下,肝脏的贮存仅能供2~4个月之需。通过饮食摄入的叶酸量常不充足。酒精可干扰叶酸的中间代谢,肠道的吸收和肝内贮备。因此进食很少的人(如只进茶与面包或长期嗜酒)易因叶酸缺乏而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有如在慢性肝脏病患者所见的一样。由于胎儿从母体获取叶酸,孕妇易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肠道吸收不良是叶酸缺乏的另一常见原因。在热带口炎性腹泻时,吸收不良是继发于因叶酸缺乏而产生的肠粘膜萎缩,即使给予小剂量的叶酸常可消除贫血和脂肪痢。长期使用抗惊厥药或口服避孕药的病人,由于吸收减少可出现叶酸缺乏现象。而长期使用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和抗微生物制剂(例如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者,则因叶酸代谢受干扰而缺乏叶酸。最后,在妊娠、哺乳、慢性病、特别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或银屑病,以及长期透析,由于需要增加,也会出现叶酸缺乏现象。

相关推荐

孕期补叶酸不宜与维C同补

周知,孕妇在怀孕之前及孕早期都需要补充叶酸。但是,由于叶酸的特殊性,专家建议,日常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C有可能会破坏叶酸,两者之间最好隔开一定时间。 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而在碱性及中性溶液中相对稳定。人体补充维生素C后形成的酸性环境中,叶酸容易被破坏,所以,两者之间最好隔开一定的时间。”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杨文娇告诉记者。 孕妇可以在孕前3个月时就开始补充叶酸,直到怀孕3个月左右均可。其实叶酸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但叶酸较容易因加热、保存不当或烹调方法不当等而流失,所以对孕妇来

叶酸会影响月经周期吗

适量地补充叶酸是不会影响月经周期的。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可见过敏反应,叶酸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一些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肿胀、头晕、呼吸困难。如果注意到任何不正常,就应该马上求医。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的进展,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 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

孕妇盲目补叶酸适得其反

我国女性怀孕期间体内普遍缺乏叶酸,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宝宝神经管畸形,因此孕期对于叶酸的补充可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盲目的补充叶酸,也会适得其反的。 神经管缺陷是包括无脑畸形、脑积水和脊柱裂的一组严重的出生缺陷,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在人类各种出生缺陷中占居前列。 我国是神经管畸形高发国,发病率波动在2.3%~2.8%;而且监测显示,我国育龄妇女叶酸缺乏情况为北方多于南方,农村多于城市,冬春季多于夏秋季。而孕早期补 充叶酸能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其保护率达72%左右。专家称,叶酸可

叶酸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 补充叶酸注意事项

怀孕初期是补充叶酸的黄金阶段,此时胚胎细胞分裂分化旺盛,脑细胞增殖迅速,最容易受到畸形细胞的影响,如果此时补充适宜量的叶酸,可以有效减少胚胎畸形的可能性,提高胚胎质量,促进优生的进行。 受精卵优劣决定了胚胎质量,这需要夫妻双方两人共同努力,在考虑怀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有意识地调理身体,准爸爸们也要补充叶酸,毕竟自己也参了一半的股份,叶酸不足会降低精子质量,会给未来宝宝带来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没有叶酸缺乏症的准妈咪们最好还是不要太过依赖采取药物补充叶酸,建议从饮食中摄取,蔬菜瓜果中有着丰富的叶酸含量,通过饮食

缺乏叶酸的影响

孕早期 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畸形、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包括无脑儿,脊柱裂的发生率。另外还可引起早期的自然流产。 孕中、晚期,叶酸不足,孕妇易发生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而且这样的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孕期饮食均衡远离营养不良

平衡膳食是围生期妇女膳食的基本原则 孕妇膳食首先应该遵循平衡膳食原则。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构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平衡膳食原则的直观体现。鉴于孕期营养需要、生理和代谢特点,孕妇膳食应以这些原则为基础进行调整,如孕前期叶酸的适量补充、孕中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的适量增加等。 围孕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减轻妊娠期并发症 叶酸是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可影响许多基因的表达。大量研究发现,叶酸缺乏可致胚胎神经管畸形。由于受精卵着床后的1—3周是胚胎分化和神经管闭合的关键时期,该时期

人体缺乏叶酸有何症状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

孕后补充叶酸为宝宝健康打基础

怀孕之后补充叶酸虽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但却可预防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各种精神疾病与贫血。怀孕之后补充叶酸,可以预防孩子长大后发生精神性疾病和抑郁症,还可以预防孩子中老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等。 妈妈在怀孕之后补充叶酸,是为孩子长大后的健康“埋单”,减少宝宝长大后患病的可能。爱孩子的妈妈们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准妈妈”若真想为宝宝将来的健康着想,在怀孕前2~3个月和怀孕后的2~3个月都不能少了叶酸。 叶酸在绿色蔬果中含量较多,妈妈们也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叶酸。注意食物的烹饪方法,不要将蔬菜等食物长

青少年抑郁症食疗

青少年抑郁症饮食食疗之一、深海鱼:研究发现,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这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还因为住在海边的人能够常吃鱼。美国的研究指出,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抑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能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青少年抑郁症饮食食疗之二、香蕉:香蕉中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 青少年抑郁症饮食食疗之三、葡萄柚:葡萄柚里高含量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细胞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

叶酸维C不可同时食用

一、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叶酸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而在碱性及中性溶液中相对稳定。人体补充维生素C后形成的酸性环境中,叶酸容易被破坏,所以,两者之间最好隔开一定的时间。”专家说到。 孕妇可以在孕前3个月时就开始补充叶酸,直到怀孕3个月左右均可。其实叶酸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但叶酸较容易因加热、保存不当或烹调方法不当等而流失,所以对孕妇来说,正常饮食中摄取的叶酸有可能不足,需要额外补充。孕早期是胎儿神经发育比较重要的时期,叶酸缺乏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专家表示:相对来说,叶酸是孕妇需要特别注意补充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