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可以吃,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吃。

蒲地蓝的主要成分为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病症,如手足口病的患者在病期有上述病症的,可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吃点蒲地蓝缓解病情。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辟谣:手足口病发热要吃清热解毒药

外感邪气可导致发热,所以一般发热就是热邪致病,就要吃清热解毒的药物。

若手足口病的患者出现发热的现象,首先我们要量患者体温,若是温度在38.5度以下的,一般通过多喝水、多休息、温水擦浴、小儿推拿等方法就能退热,但若是温度超过38.5度的应该吃退烧药,而不是清热解毒的药物,毕竟出现高烧的因素不是因为热邪而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手足口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手足口病基本上是一种小儿疾病,因为这种病多发于五岁以下的人群,可是这种疾病是非常危险,虽然很多患者能在一周内自愈,但是在临床上有少数的患者会引起并发症,甚至有患者有生命的危险。因此,现在的家长都会特别重视手足口病,那么如果孩子真的患病了,吃什么食物对孩子的身体比较好呢?下面给家长讲一讲。

一、手足口病食疗偏方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二、手足口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

三、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对于手足口病,我们家长一定要尽早地发现,这就需要家长留意孩子的手足等部位是否有出现疱疹或者溃疡,或者孩子有没有出现发热、厌食等现象了。这种疾病在一些案例当中是发展得非常的迅速,有时候医生都来不及治疗。当然,这只是极少数的病例而已,我们其实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清洁,手足口病也是不难预防的。

孩子如何服用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在1999年,病毒灵(盐酸吗啉胍)建议停用地方批号之后,这种药物成为了西药中安全性比较好的一类药物,而且在效果上也能保证,对呼吸道胞病毒(也就是所谓的流感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有专门的儿童剂型,对于周岁以下的儿童也有相应的用法用量,医师有时还会建议由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的患儿推荐使用此类药品。

在中药里面,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连翘等都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但是因为儿童无法直接服用中药类饮片,所以临床上大部分是采用些复方制剂口服液,会有不错的疗效。

蓝芩口服液,其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与胖大海,能够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特别是对于儿童肺胃湿热造成的咽痛、咽干等症状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其后的临床应用中也发现,蓝芩口服液对于手足口病毒有独特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是国家儿童防治手足口病册内唯一推荐的中成药制剂,可以作为家庭常备药。

蒲地蓝口毒液,其成分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疗效与作用原理与蓝芩口服液相似,作为一种深受儿科临床医师喜爱的一种药物,其抗病毒的作用也比较好。

双黄连口服液,其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并不是大家眼中的黄连,病理研究表明其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抑制作用,防治感冒和流感。但是在服用的时候也不能滥用,它除了抗病毒的作用之外,对风热感冒效果也很好,但是如果是受凉感冒之后鼻塞、流清涕等风寒感冒的症状的时候,切不可随意服药。

板蓝根颗粒。此种神药无须我多言咯!但其为苦寒药,不可大剂量长期服用,病毒性感冒流行之前可以酌量服用两天。

手足口病该如何用药

手足口病该如何用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那么,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最好的呢?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

主要有:宝宝在发病前1~2周,通常有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史。大多表现出突然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伴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发热同时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内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以至于患儿流涎不止、烦躁不安、不停哭闹、拒绝进食。继而,在患儿的手心、脚心及臀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疱疹。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优势

根据中医理论,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由湿热疫毒所引起。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因此,中医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优势,中医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如何用药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吹敷口腔患处,每日2次,可治疗口咽部疱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吃蒲地蓝的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

3、孕妇及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4、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到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什么情况下手足口病适合吃蒲地蓝

一般认为,平常的感冒以咽喉肿痛症状为主,可以服用蒲地蓝消炎片或者口服液,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多为热邪蓄结咽喉导致的。

除此之外,疖、疮、痈等红肿热痛阶段也可以吃点蒲地蓝作为辅助治疗,但是一旦成脓就要以和血排脓为主,蒲地蓝就不适合了。

手足口病吃蒲地蓝行吗 辟谣:手足口病吃中药抗病毒

得了手足口病就得吃抗病毒的药物,这样才能好得快。

无论是中药或者西药,抵抗病毒都没有什么速效的办法,抵抗病毒一般还是靠自身免疫力。而手足口病这种因肠胃病毒感染引起的病症,通常医生会建议说回家多喝水,吃维生素c,多休息。很多患者不太理解,总是认为不开抗生素的就不是好医生。其实休息+维生素c真的是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的好办法。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为什么要隔离

因为手足口病是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凡是传染病都能通过传染源传染给别人,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即是患者本身,可通过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或共用手足口病患者曾经用过的东西,都可能会被感染手足口病,因此手足口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

什么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预防的药吗

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我国在2016年上市了针对手足口病EV71型肠胃病毒疫苗,对预防由EV71型肠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接近100%的效果,但不能预防其他肠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过目前引发幼儿手足口病的基本都是由EV71型肠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因此打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比较好的预防措施。 备注:市面上所说的一些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均无预防措施,不要随意让孩子服用,以免出现某些副作用。

儿童手足口病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更是担心不已。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想什么就带孩子去什么。那么,您知道在孩子发生手足口病的时候,有些食物是不能的吗?如果您不了解这些注意事项的话,请看一下专家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一、手足口病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为什么有人认为手足口病疫苗没必要打

因为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还可能会得手足口病。 目前已知的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种类多达20种以上,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而上市的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因此即使孩子注射了手足口病疫苗也还是可能会得手足口病,所以很多家长觉得没必要打。但这是错误的观念,毕竟打疫苗才几百块钱,能降低可能引起孩子死亡的几率,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会复发吗

会复发。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胃病毒有20多种,而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却只针对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效,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无效,因此即使家长们之前给宝宝打了手足口病的疫苗,也还是存在很大的概率会复发手足口病

夏季宝宝出疹子或和手足口病没关系

长疹不是手足口病的“专利” 手足口病一般会引发手掌心、脚掌心、臀部和口腔内部长疱疹,并伴随发热等症状。但是,长疹子并非手足口病的“专利”,发热也不能当成衡量患儿病情轻重的标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病患儿都会有长疹和发热的现象。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口腔不适,需要重视,可查看小孩口腔四壁有无红疹、疱疹、破溃等异常情况;同时仔细查看四肢,尤其是手掌、足底等,观察有无皮疹发生,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得过还能再得 在众多家长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家长认为手足口病在得过一次后就有了免疫力,不会

连花清瘟胶囊和蒲地蓝能一起吗 蒲地蓝是什么药

蒲地蓝消炎片的主要成分为: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 蒲地蓝消炎片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疖肿、咽炎、扁桃腺炎等病症。 其中蒲公英、黄芩、板蓝根在有效杀灭病菌的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作用,来提高人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另外对细菌被杀死后会释放出内毒素,蒲地蓝消炎片有直接对抗作用。

手足口病是什么病菌

您了解手足口病吗?手足口病是什么病菌?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知识,您了解了吗?祝您健康

孕妇会得手足口病

答案是肯定的,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孕妇接触这些肠道病毒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手足口病症状,有的孕妇不会出现患病症状,但是会成为手足口病的携带者,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酿成较严重的后果。有的孕妇怀孕后免疫力下降,感染手足口病后也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 孕妇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呢?如果家中的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其生活用品没有注意消毒,孕妇接触后就可能患病。孕妇不慎食用或饮用受到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就很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得了一次还会再得吗

还是有可能会再的手足口病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能马上又再得手足口病。这不是上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