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如何预防
婴儿腹泻如何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继奶;
2、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3、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
5、夏季炎热时避免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夏季要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
7、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或其他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易在病房内广泛传播,必须严重消毒隔离,否则易在儿科病房发生交叉感染,消毒方法以过氧乙酸烟熏效果最好,其次是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加紫外线照射,腹泻病例的病房最好每月用过氧乙酸烟熏彻底消毒;
8、下地玩耍的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
9、医务人员要努力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以免再犯腹泻。
预防婴儿腹泻方法
1.母乳喂养的小儿,应避免在夏天断奶,以减少腹泻。
2.给婴儿增加辅助食品时,应循序渐进,切忌几中辅食同时增加,或一种辅食突然增加过多;防止饮食内容突然改变;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
3.小儿的用具一定要保持清洁,奶具每日应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完后要洗净,再用时要开水烫一下。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摸,在奶嘴不通时,大人切勿用嘴去吸通后给孩子吃,以防病从口入。
4.给孩子添加的辅食,一定要新鲜。牛奶及其他代乳品,一定要经煮沸消毒后方可食用。白糖应先放于水或奶内煮沸后再喂孩子。
5.应尽量避免与患有腹泻的小儿接触。
6.加强户外活动,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冷热不均,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不要让孩子养成“吃手”的坏习惯。
如何预防婴儿秋季腹泻
秋季是婴儿腹泻的流行季节,许多家长关心如何预防婴儿的腹泻。下面就介绍几点预防腹泻的办法。
预防婴儿秋季腹泻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数月和出生后第一个夏季最重要,避免夏季断奶。母乳及人工喂养,都应适当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辅食不宜为肥甘黏腻之品。喂养前餐具应用开水洗烫,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食品、食具、尿布、便具、玩具等要经常消毒。
预防婴儿秋季腹泻应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过热或受凉,尤其要避免腹部受凉。多喝水,不要久坐在潮湿的地上,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
另外,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在新生儿室、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消毒处理。
婴儿腹泻治疗方法
开始出现腹泻后,应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使消化道得到一定休息。虽不一定要禁食,但应选喂容易消化的食物。
对腹泻严重的宝宝,应及时补充水份,防止脱水,可以选用口服补液盐。
给予良好的护理,控制肠道内外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严重腹泻的患儿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婴儿腹泻预防
母奶是婴儿营养供给的最佳配方:人喝人奶,牛喝牛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今大多数的婴儿,却不由自主的丧失了这个权力。事实上,所有奶粉厂商无不竭尽心力想加减配方他们的牛奶粉,以求逼近人奶而不可得。天成的母奶,含有婴儿成长必须的所有营养成份,婴儿摄食后的吸收率最高,含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永远保持适当温度。喝母奶的婴儿,体内会有来自母亲的抗体,同时提供肠道适当的酸碱环境,最有益于肠道内正常益菌的生长,因而抑制致病体的繁殖,自然减少了感染性肠炎的机会。同时母奶也不会有过敏或耐受性不良的问题。
因种种因素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粉时,应使用新鲜,且成份及制造日期标示清楚的奶粉。除腹泻较厉害时须稀释冲泡以外,平常应按奶粉罐上指示的浓度冲泡。喂奶器具应注意清洁消毒。婴儿若有慢性腹泻的情形时,应和医师讨论是否该选用特殊配方的奶粉。
不论吃母奶或奶粉的婴儿,到四到六个月大时必须添加婴儿辅食,才能满足婴儿成长所需。而辅食添加不当也是婴儿腹泻常见的原因之一。辅食添加以一次加一样为原则。同时每一新添加物都必须从少量及低浓度开始加起。如此才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也比较容易猜出是那一种食物引起的过敏。
在各种病毒的流行季节里(如:轮状病毒在秋冬季节流行),应避免让婴儿出入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父母下班后,须先更衣,洗手甚至沐浴后才可亲近自己的小宝贝,以免把病源由外面带回给婴儿。
小儿腹泻预防脱水最为关键
小孩子,对于天气突变以及一些病菌还缺乏一定的抵抗力,在很多方面还不如成人,容易受到病毒侵害。特别是冬季将近,易滋生轮状病毒,与此同时,饮食方面卫生工作略有疏忽,宝宝的肠胃不适应,导致腹泻。因此,对于小儿腹泻,爸爸妈妈们应该做好预防以及腹泻应急处理的准备工作。广州军区总医院儿科主任王丹说道:“在治疗小孩腹泻上面,预防脱水最为关键,家长一定要注意,因为一方面小儿以尿液、汗液、大便形式流失的水分比较多,而且因为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在呼吸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地流失水分;另一方面小儿的身体对水的需求大,失水后,容易出现低钾现象,导致体液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孩子发生腹泻后,一定要保证液体的摄入,把好‘脱水关’。”
医生简介:王丹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20余年,擅长各种儿科疾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特别在儿科肾脏病的诊治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对儿科呼吸统疾病和儿童保健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对于小孩子是否腹泻,许多家长都拿不定主意,那如何正确鉴别孩子是否发生腹泻呢?
王丹主任:诊断是不是得了腹泻病,一看大便的次数,二看大便的性状。一般母乳喂养的孩子的大便次数是每天5次以内,吃配方奶奶粉的3次以内,大便的性状为黄色糊状,如果配方奶中铁含量教多,或者孩子喝过七星茶等中药大便可以偏绿色。如果大便次数增多,或性状异常如稀水便、浓血便等等,腹泻病拉的全是水也算,全是血也算,这个就是诊断的定义。
我们会发现小孩子特别容易招惹腹泻,这是为什么呢?
王丹主任:小孩,特别是3岁以下小孩的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壁薄、通透性高,肠道内能抵抗病菌的“益生菌”的数量及各类菌的比例不同于成人,造成肠道屏障功能差,所以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腹泻。
根据病因将腹泻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感染性腹泻,是有致病因子引起的,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有三大种:第一种是病毒。现在病毒引起腹泻很多,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第二种是由细菌引起的。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第一位是沙门氏菌,就是痢疾引起的腹泻。它能占到40%多。还有就是大肠杆菌,在儿童里面的叫做致泻型的大肠杆菌,能够占到20%到30%。这种杆菌在大人中可不引起病症,但是在小孩腹泻中多见。
第二类叫做非感染性的。这个主要是饮食不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孩子本来不应该加东西,加了,或者是吃东西的温度不合适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我们疾病的影响,像小孩得了肺炎了,或者像过去得了一些重的疾病,肺炎主要是咳嗽,同时带有腹泻。这个因为全身疾病的影响,致使消化功能发生改变,这种腹泻我们叫做症状性的腹泻。目前我们重视的还是感染性的腹泻,因为非感染性的还是比较好治。
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如果家中小孩发生腹泻,应该采取如何的治疗方式?
王丹主任:如何正确治疗腹泻,首先是积极预防、治疗脱水,轻、中度脱水建议口服补液,重度脱水及伴有呕吐的患儿静脉补液;再者,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腹泻。细菌引起的使用敏感的抗菌素,真菌引起的使用抗真菌药,病毒性者建议使用中成药,食饵性的以调整饮食为主;同时,对症使用减慢肠蠕动、吸附肠道毒素、保护肠黏膜、恢复“菌膜屏障”的药。医学治疗具有高度个体化,每个病人的体质、病症、病因不同,小儿有病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专科医生对孩子的病症给予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治疗,家长凭“经验”自己买药不可取。
在这里特别要声明一下,治疗腹泻的误区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禁食,“不吃了它自然也就没办法拉了”;第二种就是吃消炎药;第三种也是在中国最为普遍的就是打吊瓶。因为这涉及到是否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增加感染途径的问题。现在新的治疗方案是:一要继续饮食,不是饿,只是要注意避免油腻,如果原来吃配方奶粉的要多加一半的水2倍稀释。因为饥饿对孩子的肠道和营养不利。第二条是预防、治疗脱水,原则是轻、中度脱水的口服液体,重度脱水和不能口服如呕吐的病人才静脉补液。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中国的孩子脱水90%都属于轻到中度的,完全可以采用口服补液,这种方法符合自然机理,效果也很好,又省时经济,也可避免经静脉感染的可能性。只有10%的严重的脱水才需要输液。第三个就是要合理用药,反对滥用抗生素。这个季节,绝大多数的腹泻患儿为水样便,70%的水样便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需要用抗菌素。什么情况需要用呢?就是这个孩子拉浓血便的时候,医生考虑是侵袭性细菌引起的,最好有大便培养及药物敏感度的检测证实了致病菌的种类及敏感抗菌素的种类,再针对性使用。
在治疗腹泻的时候,有的父母提倡孩子用中药,注重调理,有的父母觉得西药不错,见效快?专家对此怎么看?或者中西药在对于腹泻各自起到的作用?
王丹主任:不论中药西药能治腹泻就是好药。中、西药所遵循的作用机理不同,中药更重视个体的差异。对于急性腹泻中、西药都能按病程解除症状。对于慢性腹泻,我个人建议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好。
现在药店里面出现了很多外用的药物治疗腹泻,像这种脐贴剂药物到底可不可靠?
王丹主任:市面上出现的脐贴剂,运用了祖国医学的经络和中药结合的机理,也是“西医”认可的“皮肤吸收”的给药途径。小儿皮肤较薄,通透性较强,经皮导入药物的效价比比较高。通过肚脐“神阙穴”这个先天之本穴位对小儿肠胃进行调节,不打针,不吃药。减轻了小孩的痛苦。大量的病例已证实此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只是在使用时要注意皮肤过敏性反应。
小孩子腹泻后应注意些什么?特别是现在的冬季,要做好怎样的预防?
王丹主任:小孩腹泻的时候过去的方法是饿着,现在不准饿,不论国际、国内都主张继续饮食,吃什么饮食呢?就是腹泻前吃什麽,现在还可以吃。很多家长担心这些东西能不能被消化,有专家做过实验,大部分都是可以吸收的,拉的最厉害的时候东西80%可以吸收,肠道的吸收功能不受影响。有的时候小孩子拉的厉害,胃口也不太好,吃不了太多,而且泻的也多,这个时候就应该鼓励让小孩子多吃几次,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国外很多医生提倡孩子一定要加餐,我们觉得只要不让孩子饿着就可以了。
婴幼儿腹泻预防与调护
预防与调护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换洗衣物,勤剪指甲,做好食具、玩具的清洁工作。
2.饮食的护理:母乳喂养的患儿在腹泻期间切勿轻易断奶。母亲饮食宜清淡,喂奶前擦拭乳头,在喂奶时尽量让患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人工喂养的患儿应减少奶量或降低奶粉的浓度,改用发酵奶、豆浆、米汤等。奶瓶每次用后都要洗净并煮沸消毒,冲调奶粉前一定要洗手。6 个月以下的腹泻患儿暂停添加辅食, 6个月以上的患儿继续维持已习惯的辅食,给予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少量多餐,待腹泻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可在大便正常1周后,开始添加辅食。
3.注意衣着: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腹部注意保暖,避免过热或受凉,护理臀部时不要时间过长,以免患儿着凉。
4.皮肤护理: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且患儿的大便呈酸性,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轻者臀部皮肤发红,重者表皮破溃、糜烂,患儿常因疼痛而哭闹。因此在患儿每次大便后要立即用温水洗浴,尽量保持肛周干燥。勤换尿布,以预防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尿布疹和臀部感染。
5.防止交叉感染:由传染性病菌引起的腹泻,要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少与或不与其他健康儿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衣物要及时换洗、消毒,以免引起交叉和重复感染。
6.注意观察病情:患儿大便的性状、次数、量、颜色,家长做好动态观察,病情一旦有变化,如患儿尿量减少、红臀等及时告知医生,让患儿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7.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每天通风2次,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可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婴幼儿腹泻应该如何预防
过去婴幼儿腹泻是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国内外多年研究,加强预防,提高了诊治水平,近年来发病较少,病情也较轻,但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所以,明白婴幼儿腹泻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婴幼儿腹泻产生的概率更好呵护婴幼儿健康
遇有治疗有及时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肠道外感染等情况时,仍有死亡所以婴幼儿腹泻预防措施很重要那婴幼儿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一、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二、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
三、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
四、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或其他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易在病房内广泛传播,必须严重消毒隔离,否则易在儿科病房发生交叉感染消毒方法以过氧乙酸烟熏效果最好,其次是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加紫外线照射腹泻病例的病房最好每月用过氧乙酸烟熏彻底消毒
五、下地玩耍的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
婴幼儿腹泻应该如何预防
过去本症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国内外多年研究,加强预防,提高了诊治水平,近年来发病较少,病情也较轻,但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首都儿科研究所1986~1988三年间,在七省一市进行了30万人次的逐月小儿腹泻监测。结果农村5岁以下小儿发病次数平均每年2.01次/人,北京市为0.45次/人。对比第三世界平均每年3.3次/人为低。以7~8月份为高峰2岁以内小儿占3/4。死亡率0.51‰(第三世界平均6.5‰)。根据全国各地统计,婴幼儿腹泻约占科总住院人数的12~24%,农村发病高于城市。遇有治疗有及时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肠道外感染等情况,仍有死亡。一般医院病死率已降至1%左右。
主要方法:①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继奶;②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③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④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⑤夏季炎热时避免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夏季要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⑥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⑦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或其他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易在病房内广泛传播,必须严重消毒隔离,否则易在儿科病房发生交叉感染。消毒方法以过氧乙酸烟熏效果最好,其次是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加紫外线照射。腹泻病例的病房最好每月用过氧乙酸烟熏彻底消毒;⑧下地玩耍的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⑨医务人员要努力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以免再犯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对轮状病毒已有疫苗口服的报道,保护率为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
取决於病因、营养状况及治疗的迟早。耐药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真菌所致腹泻预后较差。病毒性肠炎预后良好。营养不良和佝偻病患儿发生腹泻,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差,预后较差。病情重、治疗较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严重继发感染者预后不良。
婴幼儿腹泻预防与调护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严重的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危及小儿生命。腹泻患儿如何尽快康复健康,家长的护理非常重要。
预防与调护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换洗衣物,勤剪指甲,做好食具、玩具的清洁工作。
2、饮食的护理:母乳喂养的患儿在腹泻期间切勿轻易断奶。母亲饮食宜清淡,喂奶前擦拭乳头,在喂奶时尽量让患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
婴儿腹泻的预防
1、按时添加辅食,但不能同时添加几种辅食。
2、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
3、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洁,并作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减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为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
5、夏季避免继奶、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同时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泻的病菌传染:
(1)严重消毒病房,隔离患者
消毒方法:过氧乙酸烟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线照射。
(2)注射相关疫苗
8、加强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9、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10、液体疗法:
(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11、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12、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
6个月婴儿腹泻预防
1、按时添加辅食,但不能同时添加几种辅食。
2、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
3、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洁,并作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减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为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
5、夏季避免继奶、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同时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泻的病菌传染:
(1)严重消毒病房,隔离患者
消毒方法:过氧乙酸烟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线照射。
(2)注射相关疫苗
8、加强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9、饮食疗法
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10、液体疗法
(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11、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12、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