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老年人养生的运动技巧
促进老年人养生的运动技巧
一、掌心擦额:以双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额部36次。
二、指叩百会:双手十指尖从前发际正中适度叩击头顶至后颈部,叩击36次。
三、摇头晃脑:头颈部低垂,缓缓向左右两侧摇摆至更大限度,尽量抻拉脖筋,左右共做36次。
四、鼓漱吞津:闭口鼓颊,如口含清水,而后如漱口状鼓动双颊36次,口中产生之津液分三口缓咽入丹田。
五、旋眼转睛:两眼微闭,眼球先由左向右呈圆形旋转36次,再反方向旋转36次。此法极具健目及锻炼双眼灵活性之功效。
六、面部擦抹:双手贴于脸颊,食指靠在鼻翼旁,然后由下而上,由里而外划圆弧旋抹面部36次,双手上行吸气,下行呼气。
七、指揉太阳: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及小指指甲,将此剑指分别按于头部两侧太阳穴上,按顺逆时针各揉36次。
八、鱼际擦鼻:双手拇指根下鱼际肌搓热之后,从鼻翼旁迎香穴向上擦至眉心,再向下擦回迎香穴,擦36次。此法对防治流感或鼻炎有一定疗效。
九、调理颈肌:先以十指交叉后放于后颈部,以掌根夹住颈部肌肉,向上提拉36次,再以双手十指掐住后颈部两条大筋(斜方肌),从上而下依次掐捏36次。
十、叩齿固肾:口轻闭,前后牙齿各上下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祖国医学认为,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齿,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
十一、十指梳头:双手相贴快速搓擦36次,使手心发热,然后以十指尖从前发际向上梳至百会穴,再下行梳至后颈部,向上梳时吸气,向下梳时呼气,连梳36次。有醒脑提神、防神经衰弱及抗脑动脉硬化之功效。
十二、敷眼贯气:两掌心劳宫穴相对,距胸约一尺,如抱球状,意念收天地之精华,聚于双掌之中,然后两掌缓缓做开合拉气旋转揉气之动作,待体会到两手间有拉不开合不进之太极混元气感时,缓缓靠近眼部挤压或旋转贯气。
十三、赤龙搅海:以舌头在口中先由左向右搅动36次,再反方向搅36次,口中产生之唾液,称之为“金律玉液”,分三口(意念分别代表精、气、神)缓缓咽入腹中,谓之“玉液还丹”。常习之对咽炎、口腔溃疡、口中异味有独到疗效。
十四、天鼓齐鸣:双手掌心捂住耳孔,大拇指放于后颈部,其余四指放于后脑部,然后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叩击后脑部。此时耳中即有鸣鼓之音,做36次后双手猛然向两边松开,并猛睁双眼,立时有耳聪目明之感。之后再以中指塞住耳孔,向前及向后各旋转6圈,然后松手闪耳。此法经常习练对耳鸣耳聋均有良效。
老人预防疾病的方法
延缓大脑衰退。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提高心肺功能。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延缓骨质疏松。运动可使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延缓骨质疏松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关节病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机能,正是延缓衰老的一个表现。
延缓慢性疾病。运动可以延缓各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和进展。有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等因为衰老而发生,运动锻炼也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老年人,发生这些慢性病的概率和程度都要低一些。
增强免疫系统。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提高心理健康。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老年人养生运动有哪些
方法一:发常梳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方法二:目常运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再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方法三:舌常搅口唇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方法四:鼻常揉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方法五:头常抬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复做24次。能防治颈椎病、头晕头痛。
方法五:津常咽当口腔中唾液较多时,要分三次,用意念诱导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方法六:胸常撸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脏病、忧郁症。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我们是真正爱我们家的“宝”,不光要悉心照顾他们,也不妨将这套老年人的养生运动教会给他们,这样老人们也可以带着强健的身体去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老而不衰,其实也可以很容易。
老人春季养生的运动小技巧
老年人养生的运动技巧
1、摇头晃脑:头颈部低垂,缓缓向左右两侧摇摆至更大限度,尽量抻拉脖筋,左右共做36次。
2、面部擦抹:双手贴于脸颊,食指靠在鼻翼旁,然后由下而上,由里而外划圆弧旋抹面部36次,双手上行吸气,下行呼气。
3、指揉太阳: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及小指指甲,将此剑指分别按于头部两侧太阳穴上,按顺逆时针各揉36次。
4、掌心擦额:以双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额部36次。
5、旋眼转睛:两眼微闭,眼球先由左向右呈圆形旋转36次,再反方向旋转36次。此法极具健目及锻炼双眼灵活性之功效。
6、指叩百会:双手十指尖从前发际正中适度叩击头顶至后颈部,叩击36次。
7、鱼际擦鼻:双手拇指根下鱼际肌搓热之后,从鼻翼旁迎香穴向上擦至眉心,再向下擦回迎香穴,擦36次。此法对防治流感或鼻炎有一定疗效。
8、鼓漱吞津:闭口鼓颊,如口含清水,而后如漱口状鼓动双颊36次,口中产生之津液分三口缓咽入丹田。
9、叩齿固肾:口轻闭,前后牙齿各上下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祖国医学认为,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齿,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
老年人如何养生
1、老年人养生之晨起喝水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温水,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和休息,因为排尿、呼吸等原因,水分排泄的比较多,所以,早上起来喝一坏温水不但可以恢复身体水分还有助于肠道蠕动,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
2、老年人养生之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早上可以以伸展筋骨为主、或者慢走、太极拳、太极剑、柔力球等注意要爱护膝盖,运动过量会导致膝盖不可逆的损伤。见意运动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左右。
3、老年人养生之早餐宜软不宜硬
在早晨,人不宜进食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则会劳脾伤胃,导致食滞于中,消化不良。中老年人早餐宜吃容易消化的温热、柔软食物,如加些莲子、红枣、山药、桂圆和苡仁等保健食品,则养生效果更佳。
4、老年人养生之中餐三多三少
蛋白质多些、维生素多些、纤维素多些。糖类少些、脂肪少些、食盐更少些,总之饮食方面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适量吃鱼鸭、常吃豆类、每日饮奶、少吃肥肉等。
5、老年人养生之按时睡觉
不少老人不困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是应该睡觉的信号,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6、老年人养生之按时体检
每年的健康查体中,经常发现相当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7、老年人养生之按时如厕
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老年人运动小技巧
1、踮脚走路练屈肌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2、卧位运动趾与踝
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30次,这是整套运动的准备动作。
3、侧方行走练平衡
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功能失调的作用。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
4、足跟走路练伸肌
这个方法就是要把自己的足尖给翘起来,然后必须药用脚跟来走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腿,而且还能疏通足三阳经。因此,老年人可以经常这样做。
促进老人养生的运动有哪些
一、掌心擦额
以双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额部36次。
二、指叩百会
双手十指尖从前发际正中适度叩击头顶至后颈部,叩击36次。
三、摇头晃脑
头颈部低垂,缓缓向左右两侧摇摆至更大限度,尽量抻拉脖筋,左右共做36次。
四、鼓漱吞津
闭口鼓颊,如口含清水,而后如漱口状鼓动双颊36次,口中产生之津液分三口缓咽入丹田。
五、旋眼转睛
两眼微闭,眼球先由左向右呈圆形旋转36次,再反方向旋转36次。此法极具健目及锻炼双眼灵活性之功效。
六、面部擦抹
双手贴于脸颊,食指靠在鼻翼旁,然后由下而上,由里而外划圆弧旋抹面部36次,双手上行吸气,下行呼气。
七、指揉太阳
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及小指指甲,将此剑指分别按于头部两侧太阳穴上,按顺逆时针各揉36次。
八、鱼际擦鼻
双手拇指根下鱼际肌搓热之后,从鼻翼旁迎香穴向上擦至眉心,再向下擦回迎香穴,擦36次。此法对防治流感或鼻炎有一定疗效。
九、调理颈肌
先以十指交叉后放于后颈部,以掌根夹住颈部肌肉,向上提拉36次,再以双手十指掐住后颈部两条大筋(斜方肌),从上而下依次掐捏36次。
十、叩齿固肾
口轻闭,前后牙齿各上下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祖国医学认为,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齿,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
十一、十指梳头
双手相贴快速搓擦36次,使手心发热,然后以十指尖从前发际向上梳至百会穴,再下行梳至后颈部,向上梳时吸气,向下梳时呼气,连梳36次。有醒脑提神、防神经衰弱及抗脑动脉硬化之功效。
十二、敷眼贯气
两掌心劳宫穴相对,距胸约一尺,如抱球状,意念收天地之精华,聚于双掌之中,然后两掌缓缓做开合拉气旋转揉气之动作,待体会到两手间有拉不开合不进之太极混元气感时,缓缓靠近眼部挤压或旋转贯气。
十三、赤龙搅海
以舌头在口中先由左向右搅动36次,再反方向搅36次,口中产生之唾液,称之为“金律玉液”,分三口(意念分别代表精、气、神)缓缓咽入腹中,谓之“玉液还丹”。常习之对咽炎、口腔溃疡、口中异味有独到疗效。
十四、天鼓齐鸣
双手掌心捂住耳孔,大拇指放于后颈部,其余四指放于后脑部,然后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叩击后脑部。此时耳中即有鸣鼓之音,做36次后双手猛然向两边松开,并猛睁双眼,立时有耳聪目明之感。之后再以中指塞住耳孔,向前及向后各旋转6圈,然后松手闪耳。此法经常习练对耳鸣耳聋均有良效。
老年人除了注重运动和饮食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重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老年人锻炼的目的
1、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2、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3、锻炼可使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延缓骨质疏松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关节病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机能,正是延缓衰老的一个表现。
4、锻炼可以延缓各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和进展。有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等因为衰老而发生,运动锻炼也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老年人,发生这些慢性病的概率和程度都要低一些。
5、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6、锻炼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步行健身老年人养生运动的最佳选择
运动是健康非常重要的要素。医学之父西波克·拉底讲了一句话,传了二千四百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你要想得到生命和健康,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说明运动和阳光一样,我们知道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在古希腊,在古希腊山上的岩石上刻了这样的字:“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5导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就是说跑步能使人健康,使人聪明,使人线条好。
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什么运动好?走路是老年人好的运动。它绝对不比匕高尔夫球、保龄球、游泳差,因为人类花了一百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就为步行设计的,所以步行是世界上好的运动。笔者了解到,动脉硬化是可预防的,动脉硬化可以由重到轻,从轻到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可逆行变化的。
1960年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动脉一旦硬化,就不能逆转了。到近科学家才证实,动脉硬化是可逆的过程,动脉硬化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虽不能彻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步行就是使动脉硬化从硬化变软化,一个有效的方法。经过步行运动锻炼,对血压、对胆囤醇、对体重都很好,过量运动有时会造成猝死,很危险,步行运动合适。
三五七的步行模式
怎么步行好呢?我的体会是三个字:三、五、七。什么叫“三”?
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一个礼拜少步行5次。“七”,是步行的适量,那怎么叫适量呢?优良代谢,就是运动到你的年龄加心率等于170。比如说50岁的话,运动到心跳120;如果60岁呢,运动到心跳110:70岁呢运动到心跳100,加起来是170。这样的运动就叫优良代谢。那么如果身体好呢,可以多一些,身体差,可以减一些;步行运动量力而行:近有组资料,老年人分两组,一组就是一天平均走42公里,一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结果发现4一天平均走4.2公里这组老年人死亡率、适心病发生率比不走路那组低60%。步行走路的好处啊,真正是不得了,我看报上文章报道:雷洁琼95岁,问她什么爱好,她说什么爱好也没有,惟一一种爱好就是天天走路。
老人步行要讲究“平衡”
提起步行,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就是走走路吗?其实不然,步行也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对有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步行更是有“讲究”。患慢性病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在步行时,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老人随着年纪增大,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无论是在大脑的反应能力、肌肉和骨骼的支撑能力,还是在身体的掷调能力等方面,都会变得迟缓。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
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体弱的老人在步行时好拄个拐杖,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此外,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步行的姿势也有所不同,体质虚弱者步行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步行的速度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肥胖者步行时,可适当将步行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好坚持每天步行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步行对可适当加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高血压患者步行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好不要在早上步行,而应选择晚饭后。因为一般来说,早晨人体血压高,傍晚相对稳定。糖尿病患者步行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着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餐后步行时,步幅可以适当加大,挺起胸捕,甩开手臂,每次步行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老年人步行健身五注意
生活中,晨起或晚上徒步是老年人健身的一项有效运动。但老人刚开始徒步时,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并要做到五注意。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开始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行,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记住户外徒步的时候恰当的速度是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学会休息的步法: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步行的时候,应该用自己觉得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你的体步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
在健步行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钟后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老年人养生方式要正确
现在的老年人已经不是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注重养生,一般情况下,运动是时下最热门的养生方式。但老人养生莫入以下4个误区:
误区1:“倒行”增强腿力
常见三五结伴的老年人在广场上进行“倒行”锻炼,这种“反常态健身”方式曾风靡一时,据说可增强腿力,治疗腰酸背痛,减轻骨质疏松,还能改善人体平衡力。但从运动生理学分析,倒行比向前走要多消耗75%的能量,心率增加40%,考虑到老年人机体及各种器官功能日趋衰退,中枢神经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的协调能力减弱,反应比较迟钝,灵敏度较差,倒行极易绊倒或失去平衡而跌跤,造成脊柱和髋、膝、踝关节意外创伤。
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行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同时会使颈部扭伤,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偶尔一次倒行,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误区2:晨练越早越好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越早越好,因此喜欢天还没亮就出门进行锻炼,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所以晨练应该安排在太阳出来后,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晨练,因为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无益。
很多老年人喜欢空腹晨练,等运动后再一起去喝茶,这样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等症状,补水不足的还易发生脱水。另外,早上6-8点是血压高峰期,运动不当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为避免意外发生,运动前最好适当吃点东西,并带上足够的水喝,感觉胸闷、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到附近医院就诊。
误区3:饭后百步走有益身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年人以此作为健身格言,但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即去散步。
误区4: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许多老年人有早起爬山的习惯,认为爬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其实未必如此。“人老腿先老”,爬山时的负重比较厉害,不利于老年人保护膝关节。上山时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尤其对于有膝关节病的老人,爬台阶带来的关节损伤更厉害。
因此,老年人爬山不宜太频,要爬也应尽量避免台阶而选择平路,速度不宜过快。膝关节不适者不宜爬山,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或做做腰腿体操。
老年人养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方案,不要“人云亦云”,随便听说哪个专家说哪种方式好就立即去尝试,只有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