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汉代: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古代压岁钱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民国: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取“长命百岁”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但“压岁钱”真的是钱了,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

20世纪80年: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

20世纪九十年代:压岁钱不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

红包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21世纪初: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2014年的问卷调查显示,90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到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总数在1000到5000元之间。参与调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

守岁的两重意义 守岁要做些什么

守岁之际,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象征着一年到头都有钱。

新年前的除夕,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燃灯照岁,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在我国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珍贝的发展历程

986年,创立公司前身--湖州市织里镇北服装厂。

1987年,申请注册"珍贝"商标,珍贝人从此萌生创建品牌的意识。

1988年,在织里镇沈家漾建起第一个厂房,由家庭作坊向小公司转变。

1990年,公司规模逐渐扩大,由生产羊毛衫和兔毛衫向高档精纺羊毛衫转型。

1992年,在湖州市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建造占地30亩的第二个新厂区。

1993年,湖州珍贝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成立,新厂房建造完成。

1994年,建立羊毛纺纱厂,进行羊毛纺纱。

1995年,更名为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率先引入产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标准化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产值突破1亿元人民币,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公司。

1998年,羊绒纺纱厂建成并正式运营。标志着公司完成了以生产羊绒产品为主,羊毛产品为辅的全面过渡。

1999年,珍贝羊毛衫,羊绒衫产品分别获得1998年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商业委员会"亿元以上商场销量第一名"称号。

2000年,由于公司规模扩大,更名为浙江珍贝有限公司,并在G318国道织里段建设了第三个新厂区。

2001年,珍贝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开发出环保真丝系列产品。

2002年,珍贝跨入全国大中型企业行列,实现了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全国拥有18家分公司,500多个经销网点。产品开始出口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03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珍贝羊绒产品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珍贝羊绒衫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珍贝羊毛衫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4年,珍贝商标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04-2012年,珍贝羊绒衫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亿元商场销售第一"、"全国销售第二"。

2008年,珍贝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2012年,珍贝公司被评为湖州市优秀电子商务企业。

201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2012年珍贝羊绒衫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二位。

2013年,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珍贝羊绒产荣列2012年度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销售额第二名。

B超的发展历程

普通B超

B超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最早采用的是黑白超声诊断技术,也就是现在的普通B超。通过超声探头测得的图像是黑白的,只能观测到胎儿的组织结构,测量头有多大、身有多长。

彩色B超

上世纪80年代在普通B超的基础上出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探测诊断技术,观测到的图像以红蓝两色为主,面向探头的呈现红色,反之为蓝色。

三维B超

普通B超和彩色B超都是二维平面图像,目前这两种技术仍在使用,但由于观测效果较为依赖羊水量和胎儿体位,一旦在怀孕晚期羊水减少或者胎儿面向母亲的背部,观测效果就不太理想。而且,二维图像不能满足准妈妈们“看到”宝宝模样的愿望。因此,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三维B超,也就是将二维图像合成模型,透过屏幕可从各个方位观察胎宝宝

正确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正确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专家认为,怎样花压岁钱是一个教育培养小孩独立意识和理财观念的好机会

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过年最开心的是孩子,年过完了,许多小朋友收了不少压岁钱,兜里都满满的。这几天,小朋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么多压岁钱该怎么花呢?”记者昨日走上西安街头采访了一些小朋友,看看他们如何打理压岁钱。

交学费买文具从小爱学习

7岁的王保罗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过了个年,他的小腰包也“丰收”了。

“我的压岁钱有500多块!”王保罗说,过年,爷爷奶奶每人给了他100元,外公外婆每人给了100元,小舅给了100元,小姨给了50元,还有舅爷等也给他压岁钱,加起来一共有500多元。钱还没在王保罗兜里捂热,就转交给妈妈保管了。妈妈说了,过几天开学了,这些钱要给他交学费和买文具。“我每年的压岁钱都用来买文具!”8岁的刘霁维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今年有些失落,压岁钱只收了300元。原来刘霁维的老家在湖南,亲戚也都在那边,由于湖南雪灾,他和父母没能回家过年。压岁钱也就只有妈妈和外公给他。“家里什么吃的都有,平时的零花钱也能买玩具,把压岁钱花在学习上最好!”

采访中,多数家长和小朋友都选择用压岁钱交学费和买文具,从小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育储蓄为孩子未来做打算

12岁的赵菲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她的压岁钱多达4300元。采访中,不少小朋友的压岁钱都有上千元之多。这么多钱,是该消费还是存下来做长远打算?

赵菲的妈妈已经早早帮她做好了计划。“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妈就在银行给我开了个账户,把每年的压岁钱都存进去。”赵菲说,妈妈给她存的是教育储蓄,用于将来上中学、上大学的花费。今年她就要上初中了,这些钱马上就可以用。

一些精明的家长还让孩子用压岁钱“生钱”,从小学会理财。比如购买黄金纪念品和艺术品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业务,每年将压岁钱存入,既为孩子准备了教育基金,同时孩子还可以享有18种重大疾病的保险保障,也受到一些家长的喜爱。

捐款做善事培养孩子的爱心

除了投资教育、理财,一些家长还用心良苦地从压岁钱中规划出一笔资金,让孩子参与慈善事业。

9岁的李明玮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他收到的压岁钱有1000多元。这几年,李明玮每年都会拿出一些压岁钱,给儿童村的小朋友捐款,给贫困大学生捐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正想着,今年给灾区捐些钱!”李明玮的爸爸说,他希望孩子从小学会去爱别人,这样别人也会爱他,等他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孩子的压岁钱消费观念应引导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者尹小俊表示,压岁钱除了有较强的物质吸引力外,还起着传达长辈与小孩之间代际感情交流的作用。对于压岁钱,父母不能只关心花出去,还应该更关心怎么花,因为怎样花压岁钱是一个教育培养小孩独立意识和理财观念的好机会,作为家长,应该协助小孩打理压岁钱,把压岁钱花得更有意义。

尹小俊认为,在协助孩子花压岁钱时,应该重点考虑培养孩子的人生阅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对社会的接触面等几个方面,如:用压岁钱带孩子到科技馆参观;孩子用压岁钱参加夏令营;让孩子用压岁钱捐助农村贫困学生等,增加孩子对社会的了解。

关于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莫让压岁钱扭曲了幼小心灵

春节过后,许多孩子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压岁钱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多教育勿攀比

儿童心理专家杨海燕指出,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但如何对待孩子的压岁钱体现的是家庭教育。事实上,孩子对压岁钱的由来并不清楚,只知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有的孩子还会攀比谁收到的压岁钱多;有的孩子还认为压岁钱是长辈应该给的,是“自己挣来的”。因此,父母应告诉孩子压岁钱是表达对孩子的一种爱,是长辈的一份心意,不能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因此不宜攀比。

多沟通勿没收

孩子的压岁钱有的被家长没收,有的是自己处理。杨海燕指出,处理孩子的压岁钱不是简单的钱给谁花的问题,而是让孩子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意识。如果孩子能独立使用钱,压岁钱就该让孩子自己处理,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如果家长把孩子的压岁钱没收,不让孩子学会独立支配,容易给孩子造成理财的消极心理,对孩子社会心理发展也是不利的。

对于那些还不能很好地独立使用压岁钱的孩子,应告诉孩子由父母暂时帮他们保管,同时教导孩子如何管理和规划这笔钱。父母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压岁钱怎么花最有意义,传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要让压岁钱扭曲了孩子的心灵。

压岁钱的习俗是什么

除夕夜守岁之际,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这个习俗象征着一年到头有钱花。民俗专家指出,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 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民俗专家介绍说,“压岁钱”讲究大钱、新钱。现在有些长辈尤其是祖辈,过年都换一些新钞票、用红纸包好给小辈。旧时有的是铜钱,拿红线将铜钱穿起编紧,弯成鲤鱼形、如意形,有的编成龙形,放在床角,称之为“钱龙”。铜钱上刻有“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福禄寿喜”等字样以及八卦、十二生肖等吉祥文图。有的把糖果、荔枝等干果也放在小孩的枕边,把这叫做“压岁果子”,等孩子早上醒来,给个惊喜,即为“开门吉利”。

民俗专家解释说,“压岁钱”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健康顺利。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压岁钱

在春节时,长辈一般都会给晚辈派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压岁钱的用途是什么

怎样帮孩子管理好压岁钱同时以此作为培养其财商的好机会呢?财商教育专家方媛建议:第一,可以共同将压岁钱存为“压岁钱基金”,成立账户,孩子家长共同监管,一人拿卡,一人拿密码。第二,可以共同签署一份使用合同,父母做甲方,儿女是乙方,限定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换取基金中的一定限额。“在家庭缺钱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用压岁钱支付自己的必须支出,例如学费,生活支出。在家庭不缺钱的情况下,告诉孩子这笔钱是亲友祝福你健康,健康则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以及‘财务健康’等等。”方媛特别强调,“不要对孩子说今年考试考到第三名,就拿1000元给你,这些都是在误导娃娃钱是可以控制人的。道德的东西和钱做捆绑,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效果。”吐槽压岁钱的去向:全部没收型:你都是我养的,钱也是我发出去换的,所以你的也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真相:几千上万,全给你揣起,肯定不得行!完全信任型:你的红包我拆都没拆,你看妈妈是不是好尊重你?真相:一个月用了8000多,连用到哪儿去了,丁儿点印象都没有。劳动换取型:乖乖,你的钱妈妈帮你管理,你做一次家务换20回去。”真相:妈,我认(yong)真(shui)洗(chong)了(le)盘子,该给钱了。转化学费型:刚好够下一学期学费。真相:学费都是根据压岁钱的多少来设定的吗?理财规划型:建立压岁钱账户。真相:时儿买点小零食,找妈妈拿密码,她不同意啊!

压岁钱的来历有哪些

过年给压岁钱的来历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因“岁”“祟”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你管好了吗

过完年,不少学生口袋里都装着数目不菲的“压岁钱”。每年寒假过后的开学初,逛商店的学生多了,网吧里昏天黑地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学生多了,街头小摊边买零食的学生也多了。甚至在一些寄宿学校的学生中还出现了用压岁钱赌博、轮流请客的现象。

不少学生平时的零花钱比较少,现在有了“压岁钱”,一些同学就想狠狠过上一把花钱瘾。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动辄成百,甚至上千,由于“压岁钱”来得太容易,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极易导致学生中攀比、摆阔、浪费等不良风气的产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管管“压岁钱”已刻不容缓。

家长三种方式

管理孩子压岁钱

面对数目不菲的压岁钱,究竟该如何打理呢?通过对部分家庭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采取的方式基本有三类。

■收归家长型

李女士: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平时爱上网、打游戏,寒假时间比较长,为了怕他乱花钱,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对于每年的压岁钱,我都会要求孩子全部上交,我来为他进行安排。

小编点评:这种方式在现在的家庭中占到的比例相对较大。李女士的做法虽然可行,但是对孩子的自主能力明显有一定的压制,同时也可能使得孩子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比如孩子可能将家长不知道的压岁钱不上交等。

■放任自流型

张先生:我和老婆平时很忙,收入还算过得去,因此对于孩子的零用钱和压岁钱从来都没有加以限制,我们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让孩子自己打理压岁钱,我们基本上不过问。

小编点评:由于孩子的思维没有成熟,管理钱的能力明显还不够,因此让孩子自己做主往往会使孩子不知如何办,加上现在孩子思维简单,身上有太多的金钱反而不安全,因此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辅导型

刘女士: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对于孩子的个人独立能力非常看重,孩子的零用钱我一般不干涉,但是孩子每次用钱时,我都希望他将用途告诉我,这样我们能够一起做主,我也为孩子开立了银行账户,让孩子自己独立管账,孩子与我的关系很融洽。

小编点评:刘女士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其实压岁钱理财本来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概念,因为理财、教育两不误,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理财意识,收获的应该不仅仅是压岁钱的增值。

专家四招

助你处置压岁钱

虽然部分家长已经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但是如果过于将重点放在压岁钱如何增值这方面,也是不可取的,其实教育孩子用好压岁钱,最终的目的是为孩子的将来做长久打算,这样的投资才更划算,这样的投资收益才会最高。如果你不相信,不妨看看理财专家的经典招式。

招式一:制定收支预算表

理财需要一个高起点,如果要孩子片面追求收益率,这是不可取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掌握理财技巧,而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制定收支预算表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专门设一个笔记本,让孩子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统计,这样不仅让家长对每笔收入的来源心中有数,也培养了孩子细致、认真的习惯;统计完收入之后,与孩子一起对新一年的支出做一番预算,比如用200元购买书籍(教育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短期没有明显的回报,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惊人的),用300元缴纳学杂费,用100元参加专长学习班,然后再留100元为上学前的零用钱。这样规划和统计,不仅让孩子对于自己的花费总额能够相当了解,也有助于养成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招式二:投资孝心和爱心

理财不仅仅意味着投资,只要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同样能够发挥惊人的效果。比如将压岁钱拿出100元捐给希望工程等,获得的回报是培养了孩子的爱心;比如让孩子将压岁钱留出200元,然后为父母、爷爷奶奶等购买礼物,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孝心。虽然这些投入并没有让压岁钱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过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孝心,实际上让孩子的个人品德得到了提升,这样的回报是远远高于这几百元现金的产出的。

招式三:家长与孩子合作投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电脑、钢琴等已经不是稀有物品了。在新的一年里,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合作购买这些商品,虽然孩子个人参与的钱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孩子投入了属于自己的钱,才能让他们更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使用时自然会更珍惜。

招式四:教育储蓄好选择

在规划好以上各个部分之后,剩余的钱自然就应该是考虑如何增值了。

虽然基金等投资渠道相对较多,但由于孩子们的理财常识还不够,因此开始阶段还是建议以储蓄为主,特别是教育储蓄应该是最佳选择(适合小学4年级以上的学生),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从小理财的意识,同时看着手中资金的增加,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理财的乐趣。李凯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发压岁钱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年红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守岁

守岁,又叫做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是民间春节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并称之为“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春节压岁钱的来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灵活支配孩子的“压岁钱”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每逢春节,孩子们会领到越来越多的“压岁钱”。生活富裕本是件好事,可是,孩子手上钱多了,家长又不放心,怕孩子沾上坏习惯。“压岁钱”引发的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的争吵,已经成为不少孩子“成长的烦恼”。

自主支配VS家长代管

最近,记者作了一次针对“压岁钱”的小规模调查,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会将孩子的“压岁钱”据为已有,并美其名曰“代管”。宋先生夫妇就是这样,他们有一个11岁的男孩,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去年孩子有了一定的理财意识,得到了“压岁钱”后,坚决要求自主支配,并且向父母保证自己不乱花,而是“把钱存起来”。

为了教会孩子存钱,宋先生带着户口本,以孩子的名义办了一张借记卡,把孩子的“压岁钱”全部存进了银行。

其实,宋先生夫妇心里觉得挺不好意思。以前代管孩子的“压岁钱”,往往花在别的地方,至于怎么花的,也没有给孩子一个交待。去年孩子自主支配“压岁钱”后,变得非常“小气”,“自己的钱”一分也不舍得动用。宋先生夫妇担心孩子成为守财奴,巧立名目想把孩子的“压岁钱”掏出一些来。在装修新房时,他们对儿子说:“你住的房间也需要装修,不能一毛不拔,要从‘压岁钱’中拿出一半。”这一回,孩子终于跟着宋先生从自动柜员机中取出了一部分“压岁钱”。

专家观点:“压岁钱”不多的话,可以为孩子开立存折账户,尽量不要只办理一张银行卡。因为卡里的钱是看不到的,存折上有一笔笔存取款记录,比较直观。另外,孩子一个人到银行柜台或者自助设备上存取款,数额比较大的话可能会有风险。家长应当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不要怕麻烦,应陪同孩子在自助设备上办理存取款业务,然后做一个简单的用途记录。

买基金VS买黄金

前不久,两款“压岁金”产品在人气偶象李宇春的签售中热卖,另外,不少商家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压岁金”产品。黄金压岁大行其道,当然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下,更多的人看中了黄金的保值功能。在银行工作的黄先生看好一款“压岁金条”,他对记者说,对于“压岁钱”比较多的孩子,家长将“压岁钱”转化为“压岁金”。一来可以作为长线投资,保值增值;二来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却又轻易花不掉,省去了家长代管的麻烦。

据悉,今年市场上“压岁金”的销售势头相当不错。

当然,还有人选择把“压岁钱”转换成偏股型基金。市民蒋先生就打算用孩子的“压岁钱”买一点偏股型基金。他说:“现在股市入场机会较好,为孩子买点偏股型基金,说不定等孩子长大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很可能变成孩子的创业启动资金呢!”平时,蒋先生已经为孩子购买了一支债券型基金,因此,孩子的“压岁钱”将用于投资风险和收益都比较高的领域。

随着存贷款利率调低,光是把钱“存定期”的做法显得有些落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选择将全部“压岁钱”存银行定期。“宁愿存活期,”市民王女士说:“孩子有正当的理由,随时可以从‘压岁钱’中自由支配。”

记者点评:购买“压岁金”产品首先应当避开工艺水平较高的黄金饰品,像长命锁、金箔画等黄金制品变现困难,不宜作为理财投资品。另外,家中最好能配备保险柜,以免时间长了贵重物品被遗忘或丢失。投资基金应当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决策。每年春节可以和孩子一起查看基金收益或亏损情况,当然,不要天天和孩子提到行情的涨跌,以免孩子失去兴趣或过分关注。

钱生钱VS钱生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许多经历比金钱更重要。“让孩子学会投资自己,才是回报最高的投资。”市民陈女士说:“用‘压岁钱’看一场电影,买一套好书,参加一次冬令营,或者去旅游,回家写一篇游记,搞一次发明创造,做一件好人好事……这些都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投资。”

上海浦发银行南昌分行的理财师杨小勇不赞成家长把孩子的“压岁钱”全部用于钱生钱,他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举例说:“正是因为年轻时投资了自己,现在我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前几年,国内有几家银行推出过针对“压岁钱”的银行卡、生肖卡,鼓励孩子们学习理财。据记者走访各主要商业银行,今年并没有哪家银行专门针对“压岁钱”推出理财产品。“钱生钱不如钱生智。”在一家银行工作的胡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理财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投资行为,没有经常性的收入,就失去了学会理财的条件,除非天分极高的人,一般人很难在小时候学会管理钱财,但是,提高智商和情商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相关推荐

蛋挞的发展历程

纵然蛋挞深受香港人欢迎,但在香港历史尚很短。据业余香港历史学者吴昊考证,1920年代的广州,各大百货公司竞争激烈,为了吸引顾客,百货公司的厨师每周都会设计一款“星期美点”作招徕,蛋挞正是这时候在广州出现。 香港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 蛋挞 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

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2] 、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

保胆取石的发展历程

(一) 被迫的“保胆取石”术 早在Langenbuch教授行第一例胆囊切除术前就有胆囊切开取石的报道。1867年,Bobb教授为一位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了胆囊切开取石术,这是因为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与技术水平,对于无法切除胆囊的患者只能施行取石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 老式“保胆取石”术 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开胆囊取出结石后再将胆囊缝合。因此术式在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发现从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被称为“盲人”取石。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大、恢复慢,早已淘汰。 (三) 经皮胆囊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有祝福之意。 压岁钱在传统文化中有除邪祟、保平安的寓意,春节是新旧交替的时期,小孩子身体较弱,容易被邪祟所侵害,所以,长辈会送一些压岁钱“压祟”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1] 、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

除夕和正月初一的区别 为什么春节又叫过年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正月初一的风俗是什么

正月初一的主要习俗有: 1、晚辈给长辈拜年,也可以是去朋友、邻居家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有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意思、 2、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有长辈对晚辈祈福求安的含义在里面。 3、某些地区有会在正月初一这天拜神。 4、正月初一要迎新年,因此会放鞭炮迎新年。 5、饮屠苏酒,寓意长寿和健康。 6、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7、吃饺子;吃汤圆。

压岁钱的传统寓意

压祟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

松花蛋的发展历程

黎里皮蛋在传遍各地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镇上人金再兴开设了一家名为“久昌”的腌腊彩蛋号,生产的松花蛋有“湖彩”和“京彩”两种,尤以后者更具特色。“京彩”松花蛋又称“嫩皮蛋”。制作时,把选好的鸭蛋浸泡在用碱、盐、茶叶、桑木灰、金生粉等配成料水中,20天左右后捞起,用干泥粉掺入卤水包好,再滚上砻糠即成。此蛋剥壳后,布满花纹,切开后分三圈不同的色彩,外圈墨黑结成晶状硬块,中圈略带黄色,较软,里圈呈金黄色,为熔糖状,称为“糖心蛋”。此种松花蛋不仅色佳,且爽口、清凉、无涩味、无辣味,实为下

春节指的是哪一天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各地都有拜年的习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会打扮的干净漂亮,走访亲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熬年守岁是一种活动,在守岁的时候也有小孩压岁钱的习俗,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压岁钱寓意着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既有驱鬼活动,那必然就少不了祭祀神灵,迎接神灵的活动,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祭神活动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比如每年的正月除五都是接财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像财神表示欢迎,依礼祭拜,愿新的一年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