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跳骤停的抢救方法

心跳骤停的抢救方法

1、判断心脏是否骤停

在灾难现场,判断心脏骤停的两个主要指标:意识突然丧失,对呼唤、拍打等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无呼吸或仅仅是濒死样喘息(倒气)。

2、 准备心肺复苏正确体位

把伤者仰卧在坚硬的平整地板上,并跪在患者一侧,双膝靠近患者的肩与腰之间。如果心脏骤停的患者是俯卧姿势,施救者首先应将其转为仰卧位,转换体位时,应保持患者的头、颈、脊柱整体移动。如患者口中有呕吐物、活动义齿等异物,应立即清除,否则会阻碍稍后的人工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为胸部中央,即胸骨的下半部。先将左手的掌根置于患者胸部中央。右手的掌根置于左手的手背上,双手十指相扣。上身前倾,双臂垂直,双手的肘部伸直,以自身的髋关节为轴,用上身的力量,将患者胸骨向下,也就是向脊柱方向按压。按压后即放松,使患者的胸廓充分回弹,放松时,手掌一定不能离开胸壁,要重复按压和放松动作。胸外心脏按压要保持一定的力道,每次按压的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速度要快,至少100次/分钟。

4、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意识丧失后的患者很可能因舌头后坠而阻塞气道。采取仰额抬颏的方法开放气道,即左手扶住患者额头向上仰,用右手手指顶住患者下巴颏向上抬。深吸一口气,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闭患者鼻翼,同时将嘴张大,并包住患者的口,将气吹入患者口中。反复两次,每次持续时间大约1秒钟。吹气时,能看到伤者的胸壁起伏。如果患者口唇受伤或牙关紧闭,救护者可稍用力上抬患者下颏,使患者口闭合,再将自己的口罩住患者鼻孔,将气吹入患者鼻中。

5、按压和吹气循环进行

以最快的速度循环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复苏,一般是每做30次按压,俯下身做2次人口呼吸。持续5个周期的30比2的心肺复苏(约2分钟)后,再次检查患者的反应和呼吸。如患者仍无反应和呼吸,应重复以上步骤,继续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直到急救医生赶到或患者恢复。

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依据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心脏突然衰竭,不能搏出足够的血液保证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需要;呼吸突然停止,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一般在心跳呼吸停止5至8分钟内称临床死亡期,处于此期的患者是有可能被抢救过来的。但如果超过8分钟,则进入生物学死亡期,患者无法被抢救过来。因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心跳呼吸骤停的标志是:一、神志完全消失;二、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三、呼吸停止;四、心音听不到;五、瞳孔散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

心肌炎危害有哪些

专家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累及心脏发生的心肌炎症,此类情况以青少年多见。该病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多数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发病后常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临床上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心跳骤停死亡。流花医院去年就曾有一名男青年患重症心肌炎心跳骤停,虽经积极抢救成功,但因脑缺氧较久而遗留有智力障碍。

以上介绍的是病毒性心肌炎会造成哪些危害的发生?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专家说得了病毒性心肌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另外在治疗过程当中患者一定要多休息,病情会很快得到恢复的。

外伤的急救步骤是什么 心肺复苏

少数的外伤会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所以在外伤急救步骤中,我们要首先判断有无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

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1、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脸色苍白、发绀等。 2、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先检查患(伤)者有无呼吸,同时应注意心脏是否停跳,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一旦发现患(伤)者心跳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切记不要等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到来,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检查,否则将丧失抢救时机。

如果存在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我们应该首先采取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

肺复苏术的步骤: 1、检查患者清醒程度:无反应,呼叫救援;有反应,迅速检查伤势及呼救 2、畅通气道,检查呼吸:无呼吸,打开气道;有呼吸,维持气道通畅及呼救;气道不通畅,清除异物;气道通畅,检查颈动脉 3、检查颈动脉:有搏动,施行人工呼吸;无搏动,施行心肺复苏术 (四)心肺复苏术施行有效:1、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淹溺心跳骤停急救

每个人都当珍惜自己的和身边的生命之花,不管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在静静的河水边。心跳骤停溺水患者要求包括立即插管在内的高级生命支持。每一个溺水患者,甚至包括现场只需轻微救治就恢复意识的患者都应送至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转送途中要吸氧,并继续生命支持监护。

心跳骤停患者可出现心搏停止、无脉电活动、无脉室速/室颤,应依据后期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指南治疗。如患者出现严重低温(核心体温低于30℃),总电除颤次数限制在3次,在核心体温高于30℃前不能静脉用药;出现中度低温时,静脉用药时间间隔大于标准间隔。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心电图出现室颤/室速为预后极差指征。

在重症监护室已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激素、颅内压监测、诱导低温等措施改善神经系统预后,但还未有任何一种措施已显示可改善预后。事实上,颅内压只是显著脑缺氧损伤的一种症状,没有证据显示改变颅内压可影响预后。

心肺复苏急救的方法

操作前准备

判断周围环境:保证复苏操作者、心脏骤停者、旁观者的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心肺复苏。

识别

1)判断意识:拍患者双侧肩部并呼唤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2)判断呼吸:施救者侧耳靠近患者鼻部,听是否有气流声,同时双眼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

3)检查脉搏:(仅限医务工作者)应不超过10秒钟。用食指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向靠近抢救者一侧滑动2厘米,触及颈动脉,检查是否有搏动。

发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当发现病人意识丧失,首先用手轻推病人肩部,如无反应,立即使病人仰卧,急救者将耳或面颊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并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确认心跳骤停马上抢救。

2、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解开病人衣领与腰带,急救者位于病人左侧,左手插入病人颈后,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颈项过伸。用纱布去除病人口、鼻腔中异物。

3、口对口人工呼吸:急救者右手捏住病人鼻孔,左手托下颌,并将病人口唇张开,急救者深吸气后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病人胸廓升起为有效;放松捏住鼻孔的右手,病人胸廓复原,并感到病人口鼻有气呼出为有效。(每分钟均匀重复吹气16次)如无效

4、胸外按压为现场急救最实用有效的抢救方法:病人仰卧地上或背部垫一块木版。急救者用一手的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手压在该手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挤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略作停顿后在原位放松,手掌根部不要抬起。按压次数每分钟60~80次:单人急救(按压15次,吹气2次),两人抢救(按压4~5次,吹气1次)。

5、病人要注意保暖与空气流通,等候120急救或送入医院抢救。

心脏性猝死与复苏知识

心脏性猝死与复苏

世界卫生组织将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不能预期的死亡,称为猝死。

心脏性猝死系指因心脏原因意外地突然性死亡。患者既往或”有或无心血管系统疾患史。通常以急性症状出现的1小时内突然意识丧失为先兆,往往于发病后1—24小时之内死亡。如果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抢救,病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

心脏性猝死的直接致命原因电跳骤停,包括心室停搏、心室颤动、电一机械分离等情况。心脏射血停止数分钟以上就可引起永久性的脑缺氧和损饬而致死亡,因此,复苏宜尽早进行。

[临床表现]

无论心脏性猝死的原因是哪种,其临床表现相似。患者多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及体征: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意识突然丧失,可伴抽搐。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中止。

⑤昏迷。

⑥瞳孔散大。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和意识丧失。通常以此来判断和证实心跳停止。而心电图检查可呈现心室颤动、心脏停搏或电—机械分离的现象。

[治疗]

—旦发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由于心跳骤停以心室颤动最为多见,在无证据否定时,可立即试图拳击复律,从20~25cm的高度,坚定地给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一或两次叩击。如不见效,则应立即试图电除颤。宜用力使电极板紧压胸壁,迅速电击复律,可能增加电除颤的功效。如果这些措施不成功,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井迅速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并重复电除颤。如一时无除颤gS可用,则宜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术直至能够进行

电击除颤为佳。

如心跳骤停是因心搏停止所致,则立即经胸或经静脉电起搏。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液5—lOml,有助于心脏对人工起搏的反应。电—机械分离很少见,给予肾上腺素液对恢复机械功能可能有帮助,宜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及静脉通道。 .

总之,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此外,宜尽量采用静脉内或气管内给药的方式。其次,才由心内途径给药。多次电除颤失败是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的指征,此时最广泛应用的是普鲁卡因酰胺澳苄胺。接着再次试图电击除颤。复苏期间不宜常规使用钙剂。

1.心肺复苏术

(1)打通气道:头向后仰,下颁抬高,使气道通畅。

(2)人工呼吸:术者捏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有人工呼吸机可用。

(3)胸外心脏按压:双手互相平行,保证主要的按压力量在胸骨上,压低胸肌3—5cm,速率每分种8次左右。

(4)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首次用200J,随可用300~360J。

(5)开放静脉通道:根据病情给予肾上腺素、碳酸氢钠、阿托晶、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药。

2.复苏后的处理

(1)防治脑水肿。可采用冬眠降温、脱水利尿、高压氧等项措施。

(2)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3)防治继发感染。

(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5)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

(6)防治心功能不全。

相关推荐

老人心跳过慢原因

1.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滞分为3度,I度较轻,可无症状,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II度是有少数命令不能下传,病人常有心脏停跳感;Ⅲ度严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传,心跳每分钟20~30次,很不规则,病人自觉症状也很重,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2.迷走神经张力改变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心跳虽然慢,却有力、规则,且每分钟不低于50次,心排血量不减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窦房结功能改变 人的心脏

心跳骤停急救五个要点

一、抢救场地要硬一点。心脏按摩必须在硬床或台子上进行, 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按压胸骨才有效。有些人在做心脏按摩时,拼命挤压左侧胸壁,这是错误的操作方法。其实心脏大致位于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处,用另一手放在它上边加强力量,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液流出,恢复血液循环。 三、压迫减压要彻底。压迫胸骨时,手腕要挺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压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减压。不管是压迫还是减压,都要完全彻底,但是减压时,手仍然不能离开胸壁。 四、频率不能太慢。心脏按摩的

突发心脏骤停抢救别等医生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不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应就地抢救。 一旦发现心跳骤停者,应尽快使病人就地平卧,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

红霉素可增加心跳骤停的危险

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红霉素会大大增加心跳骤停的危险,特别是在与某些治疗感染和高血压的药物一起合用的时候。 红霉素已经在市场上卖了50多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类药,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安全的。医生在治疗从咽喉炎到梅毒等多种疾病时都会开这种药。 这项由美国田纳西州纳维尔范比尔特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发现,单独服用红霉素时,患者突然因心跳骤停而死亡的危险将增加一倍。在与可能会提高血液中红霉素浓度的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患者突然因心跳骤停而死亡的危险将会增加四倍,每1万人中就会有6人死亡。 发表在去年年底

心跳骤停急救五个要点

一、抢救场地要硬一点。 心脏按摩必须在硬床或台子上进行, 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按压胸骨才有效。 有些人在做心脏按摩时,拼命挤压左侧胸壁,是错误的操作方法。其实心脏大致位于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处,用另一手放在它上边加强力量,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液流出,恢复血液循环。 三、压迫减压要彻底。 压迫胸骨时,手腕要挺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压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减压。 不管是压迫还是减压,都要完全彻底,但是减压时,手仍然不能离开胸壁。 四、频率不能太慢。 心

心脏复苏急救要怎么做

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心肺复苏概述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之内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8分钟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生存希望大。 重点提示: 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1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2 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

发现呛奶后该怎么办

可以说,任何一个新生儿都会有呛奶的经历,具体程度因人而异。 呛奶最佳抢救时间仅4分钟。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心跳骤停,这些都是新生儿呛奶后容易出现的症状。发生呛奶后,应将婴儿身体平躺并侧卧,用手拍其背。手掌微窝,拍在婴儿背部要成空心巴掌,引起宝宝身体的震动,从而使其吐出呛入的液体。 如果婴幼儿吃奶之初因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同时也要及时清除婴幼儿口腔异物,让其哭泣或是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的奶咳出,缓解呼吸。 如果呛奶的情况比较严重,

心脏骤停的急救常识

1、快 10秒完成判断 “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钟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你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跳骤停。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意识时,还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没有反应,但关

家庭急救的意义

无论是急症或是意外,包括交通事故,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率在明显升高。生命受到威胁,健康受到挑战。有不少年富力强者正该为社会一展才华与风采时,却因危重急症和意外夺去了生命。其中有不少人是可以被挽救,可以“幸免于难”的。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也就是说,严重的合并症吞噬了病人的生命。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有不少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我国许多医学专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向民众普及以心肺复苏为主的急救知识,可以使心脏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

心肺复苏的步骤是怎样的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ABC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