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可以晒太阳吗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糖尿病人可以晒太阳吗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冬季晒太阳在上午6~9时,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第一个黄金时段。
上午9~10时,下午4~7时,阳光中的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
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特别是上午12时至下午4时,阳光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不宜此时晒太阳。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维持在半个小时左右即可。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专家建议,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一个是上午6时到10时,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增强人体活力。
第二个时段是下午4时到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的a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防止骨质疏松,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这个时间段,晒太阳最有利于补钙。
孕妇晒太阳可以晒肚子吗 孕妇什么时候晒太阳最好
孕妇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10点或者下午4-5点。
准妈妈晒太阳应该避开正午的阳光,这时阳光中的紫外线过强,产生的高温会使血管自动收缩,减少通过血管向胎儿输送的养分,是胎儿缺氧,增加了流产的风险。所以,选择上午9-10点,下午4-5点晒太阳最佳。
老年人晒太阳要注意什么
时间:成人每天半小时以上。
春季、秋季、冬季的阳光不像夏天般强烈,上午10点~下午4点适合晒太阳,而夏季时晒太阳最好避开酷热的正午时段,以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为宜,防止晒伤。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
地点:走到户外。
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起不到实际作用。因此,晒太阳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遇上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的地方晒太阳,虽然效果打了折扣,但还是比不晒强。
穿戴:戴墨镜,别戴帽。
阳光强烈时,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一定伤害,特别是患有白内障的老人,因此老人晒太阳时为了防刺眼最好戴墨镜。但不要戴帽子,否则遮挡阳光,没有意义。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必须做好保暖。
动作:配合动作效果更好。
晒太阳时,头部、双腿、背部是重点,也可做些动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着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觉得累时放下双臂,重复该动作晒15分钟后,搓热双手,暖暖脸部,再散散步。
禁忌:体弱的人别暴晒。
晒太阳也要讲究度,体质虚弱的人千万别晒太长时间,如果感觉不舒服应马上回屋,以免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适可而止。晒太阳的健康功效并非一蹴而就,一次暴晒太久可能引发中暑或日光性皮炎。
提醒:晒太阳的同时要兼顾饮食。
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蘑菇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但国人吃得很少,最好适当多吃一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但需要定期监测血液中含量,以防过量。如果过量服用可导致恶心、呕吐、烦躁等不适。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抓住两个最佳“晒点”
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晒太阳最好。
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又避免伤害皮肤,不过夏天阳光比较强,人们最好把晒太阳的时间提前一些;下午4~5点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也是不错的“晒点”。
每次晒15~20分钟。
杨力建议,上午晒太阳时,站在环境较好、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同时配合深呼吸,多次重复这个动作,晒15~20分钟较好。晒完后可以搓热双手,按摩脸部,有清心安神、舒缓疲劳的效果。下午晒太阳时,可以让身体背对阳光,也可以边晒边拍打,帮助调理五脏气血。
夏季避开午后晒。夏季紫外线强烈,晒太阳一定要避开午后,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以内,以身体舒适为原则,不可强求。秋冬季晒太阳要注意保暖。大风天应少晒,以免受寒。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晒太阳的最佳时间,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冬天晒太阳会变黑吗 冬季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冬季晒太阳有两个最佳时间,上午6-10点,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可以使人感觉温暖柔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下午4-5点,紫外线中的a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维D的吸收,有促进肠道吸收钙磷的作用,能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一般晒太阳晒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就已经足够,晒的时间少没有暖身保健的效果,晒多了紫外线会损害皮肤。
宝宝怎么晒太阳最补钙 宝宝晒太阳的时间
春秋季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11点。
夏季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9点-10点。
冬季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
每次从3-5分钟,逐渐增加到8-10分钟,一般每天3-4次。晒太阳后要给宝宝喂些果汁或白开水等。晒太阳时注意不要让宝宝着凉。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有病时应停止晒太阳。
晒太阳对皮肤的好处
1、晒后背脾胃和
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曾有人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2、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如果天气好,晒太阳时最好摘掉帽子。
3、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保护眼睛
户外光亮的强度是户内的10倍以上。美国、新加坡等多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能保护眼睛。但为了防止阳光伤到眼睛,户外活动时不能直视太阳。
晒太阳防病最佳时间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19世纪欧洲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造成这种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也称“痨病”。后来,很偶然的机缘,部分患病的英国人到法国南部的尼斯生活,发现在海滩边常晒太阳,他们的肺病很快得到了改善。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多英国人于是携家眷来到法国南部的尼斯海滨租房养肺病。尼斯海滨的这条街也由此被称作“英国人散步大道”。这一习惯沿袭至今。
日晒充足对呼吸道疾病是否真的有益呢?答案是肯定的。近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常晒太阳可补充体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新研究对参试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采集并分析了每位参试者的血样后发现,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而晒太阳正是获得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新研究负责人詹姆斯·R·萨比塔博士表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机理,只要晒太阳就能够迅速合成大量生成维生素D,以满足身体之需。夏季晒太阳几分钟,其他季节晒太阳15分钟左右,就可以使人体制造出大约2万国际单位(500微克)的维生素D。保持体内高水平维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疾病。研究还发现,与更少晒太阳的人相比,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海滨等地区的人更少感染流感病毒。原因是,晒太阳时间较少的人,体内维生素D合成少,因而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
萨比塔博士建议,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更有助于维生素D的吸收。这时空气质量更好,太阳紫外线也相对偏低,肺不好的老人尤其应在这段时间多晒晒太阳。
小孩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1、晒头顶可以补钙生发。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有益头发生长。现在许多人晒 太阳喜欢戴着帽子,其实,在阳光不是很强烈的季节适当的晒太阳不会造成皮肤损伤,如果把 人包裹的很严实的话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
2、晒后背可以调和脾胃。春天里晒晒后背可以驱除脾胃的寒气,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还有, 古时曾有人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所以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的经络,对心肺也大有益 处。
3、晒双腿可以防止腿部抽筋。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腿部抽筋,而且能促进 腿部钙质的吸收。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晒太阳还能活化血脉,对缓解病情起到辅助作用。
4、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透入。
宝宝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斜射阳光时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每天晒l~2次即可,一般健康婴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
一般出生3~4周的宝宝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遮阳带帽子。
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关于小孩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大家也看的很清楚了。其实不论是人还是世间万物都是离不开太阳的滋润的,而且多多晒太阳对于孩子也是有着补钙的好处,只是不要过分的暴晒或者说在一些风口上让孩子受凉就好了,多晒晒太阳还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