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的病因
汞中毒的病因
职业因素(35%)
由于汞富于流动性,且易在常温下蒸发,故汞中毒是常见的职业中毒。主要发生在生产中长期吸入汞蒸气或汞化合物粉尘。生产性中毒见于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银提取、真空汞、照明灯、仪表、温度计、补牙、雷汞,颜料、制药、核反应堆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等生产工人中。
环境因素(30%)
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可使汞从地表经大气雨雪等环节不断循环.伈⒖晌动植物所吸收。人类的生产活动可明显加重汞对环境的污染。此种人为污染比重虽不很大,但排放集中,故危害远较自然污染严重。含汞污水对江河湖海的污染即可引起公害病,如水俣病。
误服因素(10%)
短时间(>3~5小时)吸人高浓度汞蒸气(>1.0mg/m3)及口服大量无机汞可致急性汞中毒;服用或涂抹含汞偏方可致亚急性汞中毒;职业接触汞蒸气常引起慢性汞中毒。
汞中毒症状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会触碰到汞,但很多人都对汞有一定了解。汞是银白色的液态金属,蒸发条件之一为常温。汞中毒是一种慢性中毒情况,多发生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如果工人在工作中长期吸入汞蒸气或者粉尘,会发生汞中毒。如果本身就对贡过敏的人也容易发生急性汞中毒。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汞中毒严重威胁着人们。汞中毒的症状是什么,如何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汞中毒症状是什么
由于汞具有流动性强,易蒸发的特点,因此汞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银提取的过程中,多见于工人。汞中毒又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者症状相似,但有区别。
急性汞中毒症状
1.全身症状:头晕头痛、腹痛腹泻、困倦乏力、恶心呕吐、四肢酸痛、发热发冷,严重者心烦气躁、失眠多梦、情绪激动、精神失常、抽搐昏迷。
2.呼吸道表现:多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发绀。
3.消化道表现:牙龈肿痛、口腔糜烂、口腔溃疡、牙齿松动、出血,严重者出现腹痛腹泻、血性便、腹膜炎、休克等症状。
4.皮肤表现:红色斑丘疹,淋巴结肿大、剥脱性皮炎。
5.中毒性表现:水肿、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血尿、过敏。
慢性汞中毒症状
1.神经精神症状: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多汗、月经失调、心烦气躁、喜怒无常、胆怯羞涩、抑郁孤僻。
2.口腔炎:牙龈肿痛、易出血、口腔溃疡、唾液腺肿大、唾液增多、齿龈萎缩、牙齿松动、口臭。
3.肾脏表现:腰痛、蛋白尿、肾小管肾炎、肾小球肾炎、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
汞中毒治疗方法
1.急救处理:汞中毒可用碳酸氢钠或温水洗胃,让患者将中毒物呕吐出来,然后再口服生蛋清、牛奶或豆浆,以此吸附毒物,再用硫酸镁导泻。
2.对症治疗: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口腔护理,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
了解汞中毒症状是什么后,大家要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有效治疗。如果治疗不当,会危及生命,因此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小儿一氧化碳中毒病因
儿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多因居室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所致。
1、 煤气管道漏气或阀门没有关闭。
2、一氧化碳不能排出室外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家中使用煤炉或火炉取暖时,由于居室内无烟囱或安装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烟道阻塞以及门窗紧闭等使通气不畅,一氧化碳不能迅速排出,造成一氧化碳蓄积。
3、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 发动机废气和火药爆炸含大量一氧化碳,在密闭的车间工作,发动机长时间运行,车间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积聚导致中毒。
其它各种原因
1、大量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环境也可以引起中毒。
2、自杀或谋害。
水银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汞中毒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质制剂,亦可发生汞中毒。
汞中毒的病因是,汞蒸气较易透过肺泡壁含脂质的细胞膜,与血液中的脂质结合,很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汞在红细胞和其它组织中被氧化成Hg2+,并与蛋白质结合而蓄积,很难再被释放。金属汞在胃肠道几乎不吸收,仅约摄食量的万分之一,汞盐在消化道的吸收量约10%。汞主要由尿和粪中排出,唾液、乳汁、汗液亦有少量排泄,肺部呼出甚微。体内汞元素半周期为60天,汞盐约40天,在初4天内排泄量较多。
汞离子易与巯基结合,使与巯基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失去活性,造成汞中毒。汞还与氨基、羧基、磷酰基结合而影响功能基团的活性,造成汞中毒。由于这些酶和功能基团的活性受影响,阻碍了细胞生物活性和正常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
急性汞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职业史或摄入毒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尿汞或血汞测定(明显增高)而确立。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应强调接触史,临床有精神-神经症状、口腔炎和震颤等主要表现,并需除外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临床表现。尿汞和血汞等测定值增高对诊断有辅助意义。驱汞试验可用二巯丙磺钠0.25g,肌肉注射;或二巯丁二钠0.5g,静脉注射;如尿汞排出量明显增高,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甲基汞中毒
慢性甲基汞中毒(chronic methyl-mercury poisoning)是人类长期暴露于被汞(甲基汞)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汞(甲基汞)污染和由此导致的鱼贝类等食物甲基汞污染,造成摄入者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中毒表现的环境污染性疾病。日本水俣病就是典型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一)甲基汞污染来源自然界中大部分汞以硫化汞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汞以固态微粒等形态进入环境。大气中的汞可沉降到地表或水体中。地表水中的汞一部分挥发进入大气,大部分则沉降进入底泥。无机汞无论呈何种形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机汞,主要包括甲基汞、二甲基汞、苯基汞、甲氧基乙基汞等。汞在环境中一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形态存在。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都可能含有汞。土壤中汞的含量为0.03—0.3mg/kg。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中汞含量比较低,但因水域不同其汞含量有一定差别。河水、湖水以及内陆地下水的汞含量一般不超过0.1ug/L,雨水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2ng/m3,泉水中可达80 ug/L。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采矿、冶炼、氯碱、化工、仪表、电子、燃料等工业企业排除的废水及汞农药的使用是水体汞污染的主要来源
砷中毒病因
砷中毒(arsenicpoisoning)一般由于应用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所致,也可由于误食含砷的毒鼠,灭螺,杀虫药,以及被此类杀虫药刚喷洒过的瓜果和蔬菜,毒死的禽,畜肉类等。
三氧化二砷(又称砒霜,红,白信石等)为我国北方农村常用的拌种,杀灭害虫药,毒性很大,其纯品外观和食盐,糖,面粉,石膏等相似,可因误食,误用引起中毒,亦有因饮食被三氧化二砷污染的井水和食物而发生中毒者,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甲基汞中毒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水体汞污染是引起慢性甲基汞中毒的重要原因。甲基汞易于被水生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浓缩,这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鱼、贝等水生生物体内甲基汞富集百万倍以上。水中胶体颗粒、悬浮物、泥土细沙、浮游生物等能吸附汞,并通过重力沉降进入底泥,底泥中的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变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甲基汞能溶于水,又可从底泥返回水中。因此,无论汞或甲基汞污染的水体均可造成危害。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曾有多起环境污染导致人群发生慢性甲基汞中毒报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水俣病。该地区1925年建立了氮肥公司,该企业长期将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含甲基汞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导致该地区的鱼贝等水生生物体内甲基汞的高度富集,人长期使用含甲基汞的海鲜引起慢性甲基汞中毒,导致了水俣病的发生。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新泻县阿贺野河地区。我国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由于上游化工企业向水体中长期大量排放含汞废水,也曾受到较严重的汞和甲基汞污染,沿江渔民中陆续粗线了慢性甲基汞中毒的病例。
发病机制甲基汞主要从消化道摄入,具有脂溶性、原型蓄积和高神经毒素等特性。甲基汞进入胃内与胃酸作用,生成氯化甲基汞,95%~100%可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在红细胞内与血红素蛋白中的巯基结合,随血液分布到脑、肝肾脏和其他组织。在脑中的浓度约为血液浓度的6倍其次肝、肠壁、心、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睾丸、甲状腺、头发及指甲等也有一定含量。甲基汞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还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脑中。脑细胞富集含类脂质,而脂溶性的甲基汞对类脂质具有很高的亲和力,所以很容易蓄积在脑细胞内。对成人,甲基汞主要侵害大脑皮质的运动区、感觉区和视觉听觉区,有时也会侵害小脑。对胎儿脑的侵害,几乎遍布全脑,出生后成为先天性水俣病患儿,先天性水俣病的病情比成人水俣病更为严重复杂。
水中毒病因有哪些
一、ADH泌过多
可见于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如肺炎、中毒性痢疾等)、 应用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或疼痛尼伤、手术等应激刺激。手术后ADH分泌增多的时间通常持续 12-36 h,或更长。在此情况下过多输入葡萄糖等不含电解质的溶液,就容易发生水中毒。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晚期发生部液性水肿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压力感受器的刺激 使ADH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也可有ADH的异常释放。
二、肾功能障碍
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无尿期,肾脏的稀释和浓缩功能都发生障碍,此时水分摄入过多,容易发生水中毒。此外,任何原因使肾血流量不足或肾小球血液灌注量严重减少,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在合并低渗性的情况下,水中毒容易发生。
三、水、钠代谢紊乱
重度缺钠(低钠血症)或低渗性脱水的患者,细胞外液已处于低渗状态,机体通过代偿,肾小管对水、铀的回吸收已经增加,此时过多的水分摄入,可以发生水中毒。甚至有入提出在高渗性脱水时,由于有细胞脱水,如快速、大量输入无盐的液体,有时亦可发生水中毒。因此,高渗性脱水不论它高到什么程度,治疗时也只能输入低张液。
四、肾排水功能不足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因肾脏排水功能急剧降低,如果入水量不加限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严重心力衰竭或肝硬变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和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排水也明显减少,若增加水负荷亦易引起水中毒。
五、低渗性脱水晚期由于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可造成细胞内水肿,如此时输入大量水分就可引起水中毒。
机理
机体内各部分体液之间总是在不断地进行交换并维持一定的平衡,即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水为可以自由通透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水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 间的转移,主要决定于渗透压,水必然是从渗透压低处向渗透压高处转移。在细胞外液低渗的情况下,细胞内液相对处于高渗,因此,水分由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 结果造成细胞内水分过多即细胞内水肿。由于细胞内液的容量大(占体重的4O%)而细胞外液的容量小(占体重的20%),水中毒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发 生,在临床上水中毒并不是很常见。
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细胞水肿,细胞体积增大,使细胞的功能、代谢发生障碍所致。水中毒对机体 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是脑细胞即神经细胞的水肿。实验证明,当血清钠降低至125 mmol/L以下时,细胞外液的水肿就开始向脑细胞内转移。如血清钠下降至95-109mmol/L,3d可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在临床上赅到 水中毒的患者常伴有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统机能异常的症征。动物实验证明水中毒时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
食物中毒病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2、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3、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1、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2、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3、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