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收集尿液的时间。
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尿标本必须新鲜。
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尿标本必须清洁。
女性应避开经期,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和血液: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应使用清洁容器装取尿液,如医院提供的清洁尿杯。若尿液被白带等污染,必须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5、送检尿量。
一般不少于10ml(至少达到一半尿杯的量)。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一定要注意收集尿液标本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尿常规检查什么
1、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出孕妇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疾病
尿常规是孕妇产检不可忽视的一个项目,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尿异常,及早诊治。
孕妇对尿液的检查应持之以恒,这主要是便于医生了解其肾脏的情况。随着子宫一天天增大,膀胱、直肠、输尿管受到压迫,尿液排出不畅,发生潴留,很容易有细菌生长、繁殖。这时候泌尿系统特别脆弱,容易感染疾病。
做尿常规检查时,依据尿中出现的蛋白、红细胞、脓细胞等,能诊断出孕妇体内有哪些不正常。如果有发热、腰痛、尿痛、排尿次数增多的症状,很可能是尿路感染。另外,要是有不适的感觉或尿液指标异常,对肾脏的检查不能疏忽,理由是妊娠中毒性肾脏病在年轻初产妇和高龄初产妇中发病都比较普遍,这是对孕妇危害很严重的一种疾病,应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2、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出孕妇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
一些孕妇在胎儿6个月左右,腿、脚有明显的水肿现象,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尿检必不可少。如果尿中出现蛋白,血压开始升高,则表明孕妇可能患有妊娠高血压,必须就医治疗。
3、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出孕妇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孕妇做尿常规检查时会化验尿糖水平,尿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一个信号。孕妇若检测出尿蛋白异常或尿糖,则有可能是患了妊娠糖尿病,需及早治疗并做好生活上的护理。
尿常规检查什么
尿常规通过对人体尿液表象及成分的分析,检测是否可能患有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或糖尿病。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来进行分析检测的。尿常规对于泌尿系统以及糖尿病的筛查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供应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依据。
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收集尿液的时间。
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尿标本必须新鲜。
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男人小便刺痛要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尿沉渣检查、化学检验几个方面,在这几项检查中有各自的正常参考值,每一个正常值都是用定性和定量来衡量的。尿常规检查的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尿糖定性,当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是泌尿系炎症诊断的重要依据。
2、支原体衣原体培养
衣原体、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无症状者较多。临床上对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衣原体、支原体检查,有利于泌尿生殖道疾病的早诊治,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危害性意义重大。
有妇科炎症可以吃巧克力吗
月经疼痛的病因有很多种,女性月经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每次都疼痛厉害的话建议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有可能是妇科炎症。如果只是偶尔的疼痛可能是体寒或者饮食不规律导致的。但是无论哪种原因,在月经期间都不能吃巧克力,虽然月经期间人体较为虚弱,需要补充糖分,但是巧克力里面含有可可粉,不能吃的,可以吃红枣或者喝红糖水来补充糖分。
妇科炎症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女性在得了妇科炎症以后,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检查,其实想要检查妇科炎症是非常简单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检查方式进行。一,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能够检查出尿液里面,各个细胞的数值是否正常,通过这些数值来判断是否出现炎症的现象。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查血液里边的各个细胞含量是否正常。三,b超检查,通过b超的方式,观察一下是否有某些方面的妇科疾病。
什么是尿常规指标
尿常规指标,是做尿常规检查时的一些项目指标,当这些项目指标不再正常值范围内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尿液有问题,也预示着泌尿系统或是肾脏功能有病变了。
尿常规在临床医学上是用来检测早期肾脏病变的一项初步检查,有利于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早早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尿常规指标包括有尿液颜色、透明度、细胞、管型、蛋白质等,每一项指标在临床医学上都有着重大意义,能够给医生提供诊治依据。
风寒感冒诊断鉴别
受风寒引起的感冒,一般发烧较轻,不出汗,孩子会有怕寒怕冷的表现,小婴儿喜欢让妈妈抱在怀里。同时孩子还有流清水鼻涕,咳嗽、喷嚏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的症状。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风寒感冒的检查
本病需要做的检查有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 痰液的一般性状检查,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体温测量,脉搏。
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三种。
尿常规即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12小时尿沉渣计数介绍:
12小时尿沉渣计数是检查夜间12小时尿内排出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的数目,用以了解肾脏损害及尿路疾患的程度和病情的演变情况的一种检验方法。常用于尿沉渣镜检可疑而又不典型的病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12小时尿沉渣计数正常值:
红细胞:0-50万/12h。
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总数:100万/12h。
透明管型:5000万/12h。
尿常规检查是什么
有时身体不适时,医生会让做尿常规检查,你常规检查是临床上的一项初步检查,而且尿常规的检查与肾脏有很大的关系,下面会向大家普及一下尿常规这个知识。
1第一:有时在进行检查时会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2第二:尿常规检查包括很多项,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比重及尿糖定性等一系列的内容。
3第三:尿常规检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尿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预报性作用。
注意事项:尿常规检查有非常多的意义,是临床上一项初步的检查,而且尿常规检查对于预防急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12小时尿沉渣计数介绍:
12小时尿沉渣计数是检查夜间12小时尿内排出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的数目,用以了解肾脏损害及尿路疾患的程度和病情的演变情况的一种检验方法。常用于尿沉渣镜检可疑而又不典型的病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12小时尿沉渣计数正常值:
红细胞:0-50万/12h。
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总数:100万/12h。
透明管型:5000万/12h。
12小时尿沉渣计数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尿中细胞和管型可不同程度地增高,红细胞可达1500万~4000万个,管型可达5万~1000万个,白细胞可达200万~5000万个。红细胞或管型增加明显,多见于肾炎。肾盂肾炎及其他尿路感染以白细胞增多为主。需检查人群:各种肾炎病人、泌尿系统感染者,前列腺炎患者。
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液化学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三部分内容。综合分析尿常规检查是判断肾脏疾病以及肾脏功能最重要的指标。尿液一般性状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泡沫、气味、酸碱度、比重;尿液生化检查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红素、尿亚硝酸盐;尿沉渣镜检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皮细胞、管型、盐类结晶、磺胺结晶,以及脂肪滴、粘液丝、细菌、真菌、原虫等。
正常人尿量常在500-2500ml加以,平均约1500ml。尿量超过2500ml/24小时者称为多尿,可见于大量饮水或进食含利尿作用的食物、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糖尿病、垂体性尿崩症、精神性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4O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者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1者称为无尿。少尿、无尿可见于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尿色深浅取决于尿液浓缩程度、尿pH并可受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尿色浅淡或无色常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糖尿病。尿色黄至橙黄可见于尿液浓缩、食用含黄色素的食物或药物,也可见于发热、失水以及其他高代谢疾病。尿液呈黄褐色、黄绿色至棕绿色除见于服用大黄、番泻叶、美鼠李皮等药物以外,还可见于肝细胞性、阻寨性或溶血性黄疽。尿液呈棕色或棕黑色可见于尿中出现正铁血红素、尿黑酸、黑色素、氢醒与儿茶酚。尿色发红可见于尿中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叶琳,也可见于食用甜菜、染色素以及服用氨基比林、氨苯磺胺、苯荀二酮及大黄、山道年、番泻叶、利福平等药物。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尿液可呈绿色,尿液呈乳白色则应考虑尿中有乳糜、脓、脂肪或大量盐。
尿液混浊的常见原因包括:①尿液长时间放置导致盐类析出或细菌繁殖;②血尿、脓尿、菌尿、脂质尿、乳糜尿、尿液中含大量上皮细胞时可以导致新鲜排出的尿液发生混浊。正常尿液摇晃后可有少量自色或淡黄色泡沫,尿中产生大量泡沫常见大量蛋白尿。新鲜尿有氨味提示慢性膀耽炎和慢性尿储留。大肠杆菌感染时尿液可有粪臭味,而尿液有烂苹果味提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高蛋白饮食、酸中毒、发热、严重缺钾、痛风以及服用某些酸性药物如氯化按、维生素C等可以导致酸性尿,而碱性尿则见于进食多量蔬菜或水果,碱中毒,一型肾小管酸酸毒。产尿素酶细菌感染或污染,服用碳酸氢钠、醋唑磺胺、咪嗦类利尿剂等。
尿比重可随水摄人量,尿中蛋白、糖、尿索氮水平而变化。正常饮食情况下,抖小时内尿最高比重低于1.018、比重差小于0.009常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若尿比重固定在1.010 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管功能很差。在尿中有蛋自、糖或其它溶质增加时,检测尿液晶体渗透压较尿比重能更好地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
正常人尿蛋白定性阴性。尿蛋自增加时应考虑肾小球性蛋自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自尿。尿糖定性在正常人为阴性。尿糖升高见于血糖增高、肾性糖尿、应激性糖尿、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肝硬化患者可以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哺乳期妇女可出现乳糖尿,应注意与常见的葡萄糖尿鉴别。
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子痛、剧烈活动、饥饿、应激状态所致脂肪动员加速、肝脏酮体生成增加等情况。乳糜尿常见于广泛的腹部淋巴管阻塞和/或胸导管阻寒,绝大多数由班氏丝虫病所致,极少数可由结核、肿瘤、创伤、手术、原发性淋巴管疾病、妊娠、肾孟肾炎、包虫病、疟疾所致。
正常尿液中尿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阴性或弱阳性。尿胆红素阳性通常见于肝细胞性或梗阻性黄疽,而尿胆原及尿胆素阳性则可以见于肝细胞性以及溶血性黄疽。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也称为血尿,是各种泌尿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全身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也偶叮见于剧烈活动、高热、严寒、重体力劳动、长久站立等生理条件下。一旦发现血尿,应认真进行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尿液巾白细胞增多不但可以见于肾孟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也可以见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各种肾小球肾炎。
尿液中扁平上皮细胞增多主要见于阴道分泌物污染或尿道炎;大圆形上皮细胞增多_见于膀胱炎;尾形上皮细胞见于肾盂肾炎、输尿管或膀胱颈炎症;底层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上皮深层,可见于结石、感染所致的上述部位损伤,小圆形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亦称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于各种肾小管损伤的疾病。
尿液中管型包括透明管型、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脂肪管型、肾衰管型、蜡样管型等六种。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可有透明管型,在剧烈活动、高热、全身麻醉和心功能不全等尿中均可见此类管型,但尿液中透明管型增加也常见于各种肾实质病变。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以及各种肾实质出血的疾病。白细胞管型多见于肾孟肾炎,也可见于急性肾炎。上皮细胞管型常提示有肾小管病变。细颗粒管型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而粗颗粒管型则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各种药物、重金属中毒所致肾小管损伤。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衰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慢性肾衰时如出现此类管型,提示预激状态所致脂肪动员加速、肝脏酮体生后不良。蜡样管型的出现一般提l}有长期严重的肾脏病变,如慢性肾衰、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尿液中出现肌氨酸结晶提示肌氨酸病;亮氨酸、酪氨酸结品的出现常提示肝脏内有自溶性变化,如急性黄色肛坏死。尿液中常见的尿酸、草酸钙、磷酸盐等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但若经常或大量出现于新鲜尿中,并伴有镜下血尿,应怀疑有结石的可能,另外,发现尿液结品对尿路结石性质的确定也有一定帮助
风寒感冒的检查
本病需要做的检查有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 痰液的一般性状检查,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体温测量,脉搏。
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三种。
尿常规即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有助确诊血尿
很多患者在发现血尿之后,错误的认为是饮食不当所致而掉以轻心,殊不知,这为疾病恶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当大家在发现自己有血尿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通过严格的系统检查,以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存在。
尿常规检查有助确诊血尿
1、尿蛋白的正常情况下成阴性,用-表示,定量检测为0~0.15g/24h,若化验单上是+或多个+则表示肾脏受损,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是肿瘤导致了蛋白尿的发生。还有一种可能是一过性蛋白尿,它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妊娠等造成的。
2、尿液的酸碱度在5.0~8.0之间,若尿液成酸性反应患者可能是酸中毒、有痛风、肾结核或糖尿病发生。如果尿液呈碱性反应,则是碱中毒或者是吃了碱性药物导致的。
3、尿液的颜色正常的是透明的淡黄色,颜色变红时出现了血尿,常见于肾病、尿路感染后蚕豆病。颜色为乳白色应该为丝虫病或者是尿里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结晶。若尿液的颜色不再是透明的应该属于脓尿、乳糜尿、血尿以及尿酸盐结晶。
4、常人的尿比重为1.003~1.030,,若人们的值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是由于脱水、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尿崩症等造成的。
5、尿沉渣检查正常值:红细胞0~2/HP,白细胞0~5/HP,上皮细胞少量,管型偶见透明管型,无其他管型。如果红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肾炎导致的,而白细胞增多则说明泌尿系统发生了炎症,或者是患者身上有伤口发生。上皮细胞是用来检查发生炎症的部位的。
温馨提示:因为血尿是一个不严重的症状,患者不应该极度的恐惧,应该和患者进行沟通,给予病人安慰和解释,1000毫升尿中有1-3毫升的血为肉眼血尿,不病情不严重,应该及时的进行正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