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颅骨闭合时间

婴儿颅骨闭合时间

正常孩子一般在1岁到1岁半闭合.孩子某些疾病会导致前囟门闭合过早或过晚.造成孩子前囟门闭合过早的因素常见于脑发育不良或者小脑头畸形。(你先不必过分担心,有个别孩子会也提前闭合)

如果孩子确诊脑发育不良的话,建议行正规的康复治疗。有条件可使用好一点的神经营养药物,例如神经生长因子.长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控制癫痫,起码3-5年,有的终身服药.加强学习,从头教起,慢慢学,不能急。

儿头顶骨正前部位有一块软软的菱形区,没有骨骼,这是几块头顶骨互相接合的交界处,医学上叫“囟门”,囟门在出生时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逐渐变小,一般在1周岁到1岁半时闭合。囟门闭合后,小儿的头部就全部是硬硬的骨头了。在囟门未闭合时,可以用眼睛看到囟门的轮廓,用手可清楚地摸到囟门的形状。囟门呈菱形,中间是软的,仔细触摸可以有跳动的感觉,这是因为头皮下面有血管经过的缘故。 小小的囟门,学问多多!一定要重视定期测量头围,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观察宝宝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应当每个月或每两个月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看了以上对于婴儿颅骨闭合时间的相关介绍,相信各位做家长的对于婴儿颅骨闭合的相关知识一定了解的更加清晰的,希望以上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当然当孩子出现不正常的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建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卤门闭合对宝宝的影响

一般新生儿的卤门会有两个,分别称为静卤和后卤,有时候说是前卤和后卤,静卤位于头顶上的前部分,具体的是在头两侧的顶骨前上角跟额骨相接而成,一般出生后会倾斜2.5厘米,闭合的时间在1~1.5岁;再说这个后卤,位置在头顶的后方,是顶骨跟枕骨的交界处,这个一般在出生时就很小或者已经闭合了,如果当时还没闭合,最晚在出生后2~4个月时就闭合了。

一般卤门是否闭合或者闭合的早晚是新生儿颅骨发育状况的一种反应,如果卤门闭合的过早或者闭合的过迟,都可以作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出现了异常,但是这两种情况需要分别对待,婴儿的前卤一般在出生后12~18个月就能闭合,如果在6个月前就闭合了,则婴儿有时会出现脑发育不全;如果在18个月以后没有闭合,就容易引起佝偻病、脑积水或者呆小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早点到医院检查。

宝宝头睡扁了怎么办

头颅畸形不但影响外貌,还影响心理

除了睡姿不对,早产儿、斜颈儿及如颅缝早闭等都容易引起宝宝头颅畸形。如果不在早期进行矫正,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后遗症,如两侧颜面部不对称、颞下颌关节不对称、牙齿排列不整齐、继发性斜视、脊柱侧弯等问题。而这些后遗症,不但会影响儿童的外观容貌,还会增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国外还有研究显示,容貌不好的人更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

宝宝这些情况需进行头颅重塑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进行头颅重塑?徐主任表示,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进行头颅重塑,传统而直观的方法是目测,即从不同角度(包括前方、侧方、顶部)观察婴儿的头部外观,并观察宝宝的眼睛、耳朵、面颊是否对称。

而现在则采用更为精确的三维重建法,利用非接触式激光扫描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宝宝头颅表面数据,对头颅进行定量、定性的三维测量。医生再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对婴儿的头颅形态作出诊断,并提出个性化的矫形建议。

根据婴儿头颅畸形程度,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下图为2-5级的状况):1级无需治疗;2级(轻度)则需监测;3&4级(中度)需治;5级:( 重度 )需治疗。

婴儿头颅畸形最好在1岁以前矫正

如果宝宝有头颅畸形症状,一定要及时矫正,因为早期婴儿颅骨生长很快,到2岁时大脑已达到成人大脑的66%,而且在1.5-2岁时颅缝就会闭合,而颅缝一旦闭合就无法矫正了。一般孩子1岁以前矫正效果最好,1岁以后矫正效果一般,1岁半以后就基本没有效果了。

宝宝头型不好只能靠睡?一顶“头盔”轻松搞定

以前,如果宝宝头型不好,只能靠“睡”来矫正,但毕竟效果有限,而且在宝宝6个月以后,靠“睡”已经基本无法矫正了。现在除了靠睡,还有“婴儿颅骨矫形固定器”。

婴儿颅骨矫形固定器,主要是通过限制颅骨突出部位生长,预留扁平部位生长空间,精准引导颅骨生长,提高颅骨形状的均衡性与对称性。

婴幼儿卤门闭合晚是缺钙吗

婴幼儿出生时额上部的颅骨形成一菱形未闭合处称为前卤。沿颅骨向后摸还可摸到一后卤。正常生长发育的小儿有的初生时后卤已经闭合,即使生时未闭,生后不久也就自然闭合了。前卤一般在18个月左右闭合。

如果婴幼儿患了佝偻病,往往前卤反而变大,而且边缘稍隆起,这是因为婴幼儿钙缺乏使骨质钙化不全的结果。确切说是由于孕期孕妇严重缺钙和产后婴儿又未能得到足够的钙营养,而由钙营养不良引发的儿童发育迟缓表现。有的小婴儿还可出现颅缝增宽,边缘变软。

3个月以内为生理性缺钙,3个月后属佝偻病态,重者还可出现乒乓球头。即于颅骨和顶骨中央部分用手指按压时稍凹陷,放开手时又能复原。7~8个月以后可出现方头,以额、顶骨为中心向外隆起,而且头发稀疏发黄,卤门往往到18个月以后还迟迟不闭合,出牙明显延迟,同时胸部还可出现胸廓畸形,如鸡胸。

婴幼儿时出现肋骨骺部膨大,称为串珠。串珠向内外突起,有的内向性大于外向性,使肺部受压,造成肺不张,易于并发感染。肋骨端软化后,受膈肌长期牵引收缩,造成肋弓上部内陷,形成沟状,称为肋软骨沟即郝氏沟。

卤门闭合晚是缺钙吗?以上内容就做了解答,对于家长,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卤门闭合晚,在了解不是缺钙造成的,最好是带孩子到医院全面的进行检查,看看是不是佝偻症引起的?确定以后,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善,才不会对孩子的形象构成影响。

宝宝头型不正怎么改正 注意事项

少数情况,一些宝宝的颅骨过早融合在一起,形成骨性愈合,又叫颅缝早闭。此时,如果脑实质增加,可能就会导致头部其它部位向外突出而头型不正,这种情况在婴儿期即应采取治疗措施,通过手术将融合的颅骨分开,为大脑生长提供足够空间。

绝大多数幼儿头形不正可自行矫正。如担心影响幼儿健康,早日到医院就诊。

摸摸宝宝的囟门疾病早知道

一、早闭与缩小

前囱的大小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小头畸形及因脑发育不良而使前囱缩小近于闭合。小头啼形可因染色体异常、代谢性疾病、宫内感染、宫内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胎儿在妊娠5个月时,脑发育已出现迟缓,出生时头围比正常新生儿略小,前囱小或接近关闭,随年龄增长面骨发育正常而额骨及两侧颞骨向上倾斜,枕骨平坦,头颅部显得更小,头顶较尖,故又称尖头畸形。

二、迟闭与扩大 “迟闭”

指小儿至1岁半前由尚未闭合者,曾见过延迟至3岁时仍未闭合;“扩大”指按照上述标准,菱形的对边中点连线超过2厘米者。

1、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及全身音质改变,仅头颅的变化就很显着,骨质软化常发生于枕音和顶骨中央,以手指轻压该处时骨质稍向内陷,松手后立即弹回,有手压乒乓球的感觉,故称“乒乓头”。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致使头颅呈方形,前囱过大或迟至2”3岁后方闭合,尚有出牙延迟。

2、呆小病亦称克汀病,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全身发育迟缓,除矮小外,头部颇具特征性,头大,前囱大而闭合晚,出牙延迟,牙小而稀,面部至水肿样,鼻梁低,眼距宽,眼裂窄,眼险肿,唇厚,舌大且厚,流涎。

3、脑积水或称脑室积水可因先天性因素或后天的化脓性脑膜炎导致脑脊液据环通道中某处狭窄、闭塞而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脑室较正常扩大,因而出现头颅大,头颅不能竖支,前额向前突出,眼球向下转,眼上部巩膜外露部分增多,至 “太阳落山征”(或称落日眼),前囱扩大膨隆,闭合延迟,颅缝分离,颅骨变薄,神经精神发育落后。

三、膨隆与紧张

正常时前卤平坦柔软,当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前囱呈现膨隆,即高出周边组织,扪之有紧张感。

1.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或病毒性脑炎(病脑)婴儿患化脑或病脑时,突出的表现即前囱膨隆或紧张,此外尚有发热、呕吐、烦躁不安甚或惊厌,并有脑脊液检验异常。若在其病程中出现并发症——硬脑膜下腔积液,前囱呈持续的膨隆与紧。

2.颅内出血 婴儿常见一种迟发性维生素D缺乏症易导致颅内出血,同时硬脑膜下腔也可有积血,此时前囱可膨隆并紧张,尚有短时间内出现贫血外貌及脑性尖叫。

四、凹陷即前囱低于周边组织。

1.脱水即体内水分丢失很多,如频繁呕吐或腹泻,突出的表现为前囱凹陷还伴有口千、尿少及眼窝凹陷。

2.营养不良婴儿由于喂养不当及各种疾病等因素导致营养不良,前囱凹陷,并见全身皮下脂肪菲薄,外观两腮无肉,骨瘦如柴,机体活动能力均减退。

总之,前囱的各种形态变化不仅给婴儿家长一种提示,而且还会给诊查的医生提供诊断的条件与线索,故请家长多多关注婴儿前囱的变化。

宝宝卤门小代表什么症状

如果囟门早闭会阻碍大脑发育。可能是孕期补钙过量造成的。婴儿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在宝宝出生三个月的时候闭合。前囟门在宝宝1-1.5岁时闭合。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前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你的宝宝42天,囟门只有0.5*0.8厘米,显然闭合的太快。 可能与母亲孕期补钙太多有关,还有可能宝宝本身骨融合过快。建议带宝宝做健康体检,咨询保健医生。

只要头围正常卤门早闭也没关系,因为即使是1.5岁闭合了,头围仍会增长。现在钙营养状况好,闭合早的也多了,以前体检的少 .一 般情况下,前囟门在1-1岁半左右就基本闭合了,如果闭合得太早,必须测量宝宝的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到5-6月的时候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要请医生鉴别。

囟门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头颅特殊生理结构。人的头颅是由6块颅骨组合拼装而成。在发育的过程中,最初头顶和枕后两个“结合部”的缝隙较大,形成了两块只有结缔组织和头皮覆盖,却没有骨质掩护的“缺口”,颇似房顶的天窗。在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随着生长发育,后囟门于出生后2-4个月“关门闭户”,通常人们所说的“囟门”或“天窗”,主要指前囟门。

囟门的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囟门不仅能在胎儿出生经过产道时改变头部的形状,避免发生颅内损伤;还可保证颅骨随大脑的发育而不断扩大。前囟门大多在12-18个月时闭合。也有少数正常婴儿在5-6个月时前囟门就提前闭合了,但这并不表示头颅不再增大。头颅骨之间呈犬齿状嵌合,较为松动,随着脑部发育增大,头颅骨仍可随之放松扩展,大脑还是可以得到充分发育,直到13-14岁,儿童大脑发育才基本停止,骨缝之间嵌合也融合固定。研究人员曾对5-6个月时囟门闭合的婴儿进行多年随访,并作了诊断性的智力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孩子的智能均在正常水平。极少数婴幼儿是因为大脑发育差而引起囟门早闭。在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小头畸形。这种婴儿不仅头围明显低于正常值,全身发育也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如4个月还不会抬头,8个月还不会坐,比较容易鉴别。

以上的几种解释都是对于宝宝卤门小的科学合理的解释哦,那么当我们的宝宝卤门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进行治疗,只有很好的治疗才可以让我们的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否则宝宝卤门小的这种症状可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哦。

婴儿卤门闭合时间

宝宝刚出生时,头部会有两个间隙,枕部一块三角形的是后囟门,而头顶正中接近前方呈菱形的一块地方就是前囟门。一般常说的囟门多指前囟门。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前囟门区在一下一下地跳动。别看这个小小囟门,却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

人的头颅由6块形状不同的扁骨构成。新生儿的颅骨未发育完全,骨与骨间有一定的裂隙,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形成了间隙,这就是囟门。宝宝出生时,前囟门约1.5平方厘米的面积是由头骨中的额骨和顶骨围成,到两三月时随头围增大而增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1岁到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出生时很小或接近闭合。

宝宝囟门闭合时间 前囟门的闭合时间

前囟在宝宝头顶中央的前方,摸上去较软,它是由两块额骨与两块顶骨边缘构成的菱形空间;此处只有头皮和脑膜,没有骨头。宝宝出生6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1周岁,最迟不超过18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正常的前囟门应与头颅表面一样平坦,不隆起、不紧张、不凹陷。

脸部骨骼发育不良的原因

坏习惯:小婴儿就是有这个牛本事,即使闭着眼睛也能用嘴找到妈妈要奶吃。过去我们总提倡婴儿和妈妈分床睡,是为了避免大人捂着宝宝了,其实这样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孩子和家长同床睡时孩子会自然地长时间面向妈妈的一边入睡。

长此以往,这种睡姿会使孩子的头、面部习惯性地向一侧倾斜,形成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一侧脸大一侧脸小),俗称歪脖子。姿势性斜颈一般都是由于不良睡姿、抱姿哺乳习惯或一些眼科异常影响形成。

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极度消瘦小儿。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脸部骨骼发育不良的原因是什么了吧!在孩子成长发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骨骼生长,其营养也是必须的,足够的营养才能确保孩子的正常发育,还有,一定要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

婴儿头部有凹陷是怎么回事

1、婴儿头部有凹陷是怎么回事

婴儿出生后,头顶有一块凹起的部分,叫做卤门。囟门是由于宝宝出生时,骨骼还未发育好,骨缝还没有完全闭合造成的。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

婴儿头部有凹陷是怎么回事

2、婴儿头部有凹陷什么时候闭合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迟约生后6~8周闭合。前囟出生时斜径大约有1.5~2.5厘米。出生后,随着头部的发育,头围逐渐增大,前囟也会有增大。生后6个月,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在1岁~1岁半闭合。极少数宝宝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致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前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宝宝在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患此病的宝宝前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婴儿卤门跳动的原因

囱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音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囱门有前囱与后囱。婴儿出生时前后囱较小,随着脑及颅骨的发育,到3—4个月时,前囱的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为1.5—2厘米,正常者约在1岁至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囱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应于生后6—8周闭合。 前囱的变化有早闭、晚闭、扩大、缩小、膨隆或凹陷等,可以提示有关疾病,而后囱因闭合较早,不能提供有关疾病的线索。 对于婴儿出现异常应及时至儿科医院就诊,以免影响其以后的生长发育。

相关推荐

宝宝囟门闭合晚是不是缺钙

宝宝囟门闭合晚和缺钙没有必然关系 如果宝宝从出生起就一直补着维生素D和钙,剂量是足够的,而且一直坚持晒太阳,辅食添加的也合理,宝宝一般就不会缺钙由。如果是因为缺钙导致囟门闭合延迟,其他部位的骨骼也会受累,所以,不能仅看囟门闭合时间延迟,就断定宝宝是缺钙。 囟门闭合存在个体差异 宝宝的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两个月左右闭合,前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时闭合。 囟门闭合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囟门闭合较早,有的宝宝囟门闭合较晚。 如果宝宝的囟门在第18个月后还迟迟没闭合,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但之前,父母不能因

骨骼发育关键时期

1、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

先天性脑积水的诊断

先天性脑积水要做什么鉴别诊断?根据婴幼儿头颅增大突出等临床典型症状,一般诊断无大困难。检查时,对早期的可疑本症的病儿,定期测量头颅大小,包括周径、前后径及耳间径。正常新生儿头围33~35cm。后囟出生后6周闭合,前囟于9~18个月之间闭合,这些数据可作参考。 为进一步确定诊断,了解脑积水的性质和程度,可进行如下检查: 1、颅骨X线平片可显示头颅增大,头面比例不对称,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等。 2、头颅CT扫描可显出扩大的脑室系统及脑实质性质,有助于鉴别是否有脑瘤等病。 3、头颅超声

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为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佝偻病的症状最初主要表现在精神、神经方面。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和多汗,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就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头颅按上去有乒乓球那种弹性感,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坐立、行走也迟于正常婴

婴儿的囟门能不能洗

囟门是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闭合,前囟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闭合。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应注意保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给婴儿洗头时。囟门处可以洗,但动作要轻柔,不能用手指抓挠。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 有的婴儿前囟头皮有一些黄褐色油腻性鳞屑,是婴儿脂溢性皮炎,可用消毒棉花沾点石蜡油或炼过晾凉的植物油涂在鳞屑上,待其软化后再用消毒棉花轻轻拭去,千万不能强行揭下。这种病可以自愈,只要不感染可不必涂什么药。洗头时,因婴儿的皮肤娇嫩,宜用刺激性小的中性肥

为什么婴儿有卤门呢

1、什么是卤门 卤门,正确的叫法叫做卤门或者卤脑门,平时有的人还把它称作顶门,卤门相当于新生儿脑颅的窗户,它的位置在婴儿头顶的中间,刚生出来的新生儿,骨头还没有合缝,通常会比较软,仔细观察的话随着微弱的呼吸还能看到卤门的跳动,所以,此时的卤门非常的微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2、卤门分为几种类型 人的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卤门和后卤门。 前卤门,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

小孩囟门闭合时间

囟门(xìn mén )指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且在头顶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一般来讲,宝宝在1岁至1岁3个月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多在出生2-3个

孕妇缺钙的影响 增加宝宝患病几率

胎宝宝若摄入钙不足,出生后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等。还可能导致先天性喉喘鸣、婴儿水肿、免疫力功能下降等。

按摩百会的最佳时间 按摩百会的禁忌

百会的深层虽然是十分坚固的颅骨,但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力道适中,以能耐受为度,给婴幼儿按摩的时候,如果婴幼儿的囟门闭合不好,切忌按摩该穴位。

头型会影响到婴儿的大脑发育

睡姿影响婴儿头部造型 中国传统习惯让婴儿仰天睡,把后脑勺睡平,显得富贵大方;西方却鼓励婴儿趴着睡,圆头高鼻,五官更加立体。为了使得婴儿能够有一个扁平的“好头型”,中国的家长往往习惯让婴儿仰睡。 “睡姿可以影响头骨的形状,如果长期压迫同一位置,头骨就会变形。” 美国儿科学会工作人员也指出,6个月之后,大部分婴儿睡觉都会翻来翻去,并不会保持一个睡姿不动。而头骨的生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就算之前睡扁了,6个月之后也会慢慢圆回来,家长不必为此担心。 美国儿科学会工作人员同时也给了一些建议,比如睡觉的时候,家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