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听105岁老寿星谈长寿秘诀

听105岁老寿星谈长寿秘诀

前不久,升地三郎老先生刚刚度过了自己105岁生日。生地三郎是一名教育学博士,至今还活跃在特殊教育领域。他从100岁开始,每年都进行环世界一周巡回演讲活动,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迄今为止,他的足迹已经遍布35个以上的国家。101岁访问巴西的时候,他又专门请家庭教师教自己葡萄牙语。而在这之前,生地三郎已经掌握了英语、德语、俄语、汉语、韩语五门外语!百岁之后,他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以及挑战精神反而越来越旺盛。

升地三郎老人觉得自己长寿的秘诀就是“怀揣梦想,勇往直前”。并且,他把“永不服老才是保持健康的法宝”作为人生的信条。

令人意外的是,105岁高龄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升地三郎小时候却体弱多病,经常因为感冒而不得不向老师请假。3岁的时候,母亲教导他“每一口饭菜都要咀嚼30次”。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整整102年,升地都谨遵母亲教诲,吃饭细嚼慢咽,即使是喝粥或者吃腌渍海带,他都严格地咀嚼30次,从不懈怠。

广告这里出现的“充分咀嚼”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最新研究发现,咀嚼时,唾液分泌增加,有助消化吸收,有预防龋齿和牙周炎的功效。而且,咀嚼使得脑部血流加快,从而保持大脑活力。如果一边咀嚼一边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话,年轻人只有大脑运动区被激活,而老年人不仅大脑运动区,连与智力密切相关的前额叶、与记忆、情感有关的颞叶都处于兴奋状态。

也就是说,咀嚼和大脑的抗老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际上,升地三郎现在的记忆力也一点不比年轻人逊色。从最新的大脑MRI影像来看,他大脑海马区基本没有萎缩,而大脑海马区是掌管短期记忆的部位。医学观察发现,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以及老龄性健忘症患者的海马体萎缩都十分明显。

长命百岁的关键在哪里呢

心理素质很重要

一个人的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而自身素质是极其重要。没有人能够毫无坎坷地走完一生,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不同的遭遇,甚至是极大的磨难。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如何正确对待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人调查了6个百岁以上的老寿星,他们的生活中,无不承受过巨大的打击。神木县大柳塔镇乌兰色太村102岁的张腊女老人,32岁时丈夫不幸病故,大女儿63岁遇车祸身亡,对于这样的不幸,张腊女凭着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抵抗了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以至长寿。调查中,不少老人都谈到,长寿最重要的是心胸开阔,性情乐观。6个百岁老寿星中,或开朗乐观,或性格温和、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计较,因此极少在家事、外事上引发矛盾,生活安稳,自然长寿。

常食五谷杂粮好

6个老寿星有5个住在偏僻贫困的山区,那里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按照常人的理论,贫困是与健康长寿无缘的,但为什么长寿老人多住在贫困地区呢?这是由于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得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客观上形成以素菜和杂粮为主的生活习惯,而这正是长寿的重要条件。1998年四川省的一项调查表明,379名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中有一条是“食物以杂粮为主”,多吃植物油,多吃蔬菜、薯类、豆类等食物,对促进免疫功能,抗动脉硬化、保持人体酸碱平衡,防止结肠病变的发生等都有益处,而对于动物油肉则要少量食用。

劳动工作不可少

有事业心的人都是勤奋的。工作上的事业心靠勤奋,一个家庭的建设也要靠勤奋,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勤奋的工作。据一些专家研究表明,生活忙碌紧张的名人们,寿命比普通人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因为他们觉得工作中有着无穷的乐趣。“懒惰催人老,勤奋得高寿。”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高低与劳动、锻炼密切相关,人体的新陈代谢愈旺盛,生命力就愈强,因此,勤奋的人,肯于思索、动脑筋的人,往往是健康长寿者。

和睦家庭不烦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与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到老年,由于退休、儿女结婚另过等多种原因,性格难免古怪,看问题固执己见,易发脾气。做儿女的应多理解父母,经常与之聊天宽心、出门散步,使老人享受到家庭的天伦之乐与社会的温暖,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证明,由于社会生活的独立性增加,家庭内部由血缘建立起来的代际关系、亲情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老人共同生活,或者经常携带儿女回家看望老人,使老人感到物质上有依靠,生活上有关照,精神上有寄托,这种亲情关系能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悦、幸福和满足感,是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百岁寿星的饮食嗜好

年前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我们编写了《寿星列传———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经》一书,为此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了数十位百岁寿星,发现有些寿星的饮食习惯或嗜好相当独特,有的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的这种饮食嗜好是否与长寿有着某种联系?有否科学道理?现写就小文,以供同好研究和借鉴。

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双双都是百岁寿星。马寅初有一个独特的饮食习惯,就是在一个星期中,有两天不沾饭菜,仅以水果代餐。这个饮食习惯在我国百岁老人中绝无仅有。

曾是沪上第一人瑞、寿至111岁的沙云瑞晚年喜食冰糖,只要冰糖在口,她就像“老顽童”那样笑逐颜开。还喜欢在睡前喝上几口白酒。

福建省南安市101岁的郭广辉有一饮食“秘诀”,即每天早上用米汤伴盐喝下,他认为这对养生很重要。现在其儿孙中也多有此习惯。

成都郫县105岁的吴友元有一个独特的嗜好:母鸡下蛋后,她就把蛋揣在怀里,温热以后生吃下去。这个习惯一直到她进了敬老院以后,才改成每天吃一个热鸡蛋。

湖南省108岁的范香秀爱吃擂茶。做法是:将芝麻、花生、绿豆及茶叶放入擂钵内,再用擂槌击之,速度由慢到快,一圈圈擂起来,最后成糊状。据说三国时刘备和曹操在此交战,当时瘟疫横行,刘备的军队就是靠吃擂茶才治好瘟疫,打了胜仗。

湖北省汉阳县的百岁老人钱立坤有一个嗜好,就是每年至少要吃一餐蚕蛹,微炒加盐和蒜,其味鲜美。钱老认为蚕蛹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

新疆137岁的吐地沙拉依老人的饮食调味相当独特:咸以当地土盐溶水后调味,酸以水果、青杏调味。他习惯于在水中放茴香作饮料。且一年四季喝酸奶,还不吃油煎、油炒或过热的食物。

广西巴马瑶族的卢的花(112岁),卢的小(105岁)、卢的妹(102岁)姐妹三人都是年逾百岁的寿星。她们姐妹三人有个共同的嗜好,即喜食茶油和火麻仁油。有关专家说:火麻仁油中的亚油酸占一半左右,亚麻酸占23%,比花生油、芝麻油来得丰富。

湖北省黄石市105岁的刘则记忆力奇佳,能说出她儿子到第五代玄孙的每一个人生日,她认为这和她爱吃红苕有关。红苕俗称“野豌豆”,花紫红色,多在长江以南种植,一般作绿肥和饲草栽培。老人年轻时一天三餐吃红苕,百岁以后还是以红苕为主食,一天二餐,每餐一碗红苕,鲜的吃完,就吃干的。

广州市百岁老人麦杏每天都要吃一粒槟榔。她认为槟榔能降气破滞,行痰下水和消积杀虫,对身体有利,且能防治牙病。

湛江市110岁的许观梅老人一生极少患病,偶得风寒,就用自制的柠檬干(用生柠檬晒干,食盐腌制后储瓶内备用)加糖开水饮用,效果奇佳。

大连市103岁的胡金玉有三种嗜好,即喜欢吃肥肉、抽烟和吃糖。虽然这些嗜好与现代医学的长寿之道相悖,但老人强健的体魄却战胜了这三种嗜好带来的弊端。

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我这辈子都没进过医院!”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一旁的儿媳妇陈安定却笑说她是在“吹牛”。陈安定告诉笔者,婆婆唯一一次入院记录是在前年,因为得了白内障。对于小病小痛,她一贯都是不看医生也不打针吃药,慢慢自然痊愈。

这么好的身体难道是吃了什么补品?陈安定笑着把“补品”端到笔者面前,竟然是一碗刚切好的生姜丝!老人很爱喝姜茶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来井水,烧开后,放上花生、芝麻、生姜和茶叶,泡一杯生姜茶,这就是老人每天必喝的饮料。老人认为喝姜茶能暖胃防病,因此坚持了很多年。但老人喝姜茶特别讲究,只在早晨喝,上午9点之后就不喝了。

“你们年轻人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吃五六分饱,身体比较舒服。”老人面对前来采访的笔者,还不忘传授养生之道。”

什么性格的人会长命百岁

在所有的长寿秘诀中,性格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近日,美国《衰老》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长命百岁的一些性格秘密,比如心情乐观,性格随和,善于社交以及认真负责等。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衰老研究所所长尼尔·巴尔兹莱博士表示,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便能大致得出性格与长寿的关系。

这项新研究是巴尔兹莱博士“长寿基金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目前正在探索“长寿基因”是否同时也是“性格基因”。

目前百岁老人依然很罕见。美国大约有5.3万名百岁老人,占人口的0.2%。大约以每年8%的比例增长。很多有关长寿的研究发现,百岁老人存在一些共有的性格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格外向开朗,和蔼可亲。

巴尔兹莱博士从遗传学角度对百岁老人的性格展开了更深入研究。新研究涉及243名百岁老人。巴尔兹莱博士对这些老寿星及其家人进行了乐观等性格特征问卷调查,评估了性格随和程度、是否外向、是否爱笑以及如何表达各种情感等。另外还调查了参试老人是否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是否善于自律以及焦虑、愤怒或内疚等负面情绪的表达方式等。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百岁老人主要有六大性格共性:1.性格外向;2.从不抱怨,不说别人坏话;3.笑口常开;4.善于表达情绪;5.认真负责;6.从不神经质。

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妮拉·约普博士认为,这项新研究的结果与长寿机理有一定关系,因为性格具有很强的遗传背景,百岁老人似乎具有某些非常特别的心理性格。约普博士还发现,长寿者能够成功调节对健康的预期,他们对疼痛持接受态度,对睡眠困难等问题从来不会抱怨或牢骚满腹。她表示,对未来持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会让日子更好过,而且有助于延年益寿。

105岁老寿星谈长寿秘诀

升地三郎老人觉得自己长寿的秘诀就是“怀揣梦想,勇往直前”。并且,他把“永不服老才是保持健康的法宝”作为人生的信条。

令人意外的是,105岁高龄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升地三郎小时候却体弱多病,经常因为感冒而不得不向老师请假。3岁的时候,母亲教导他“每一口饭菜都要咀嚼30次”。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整整102年,升地都谨遵母亲教诲,吃饭细嚼慢咽,即使是喝粥或者吃腌渍海带,他都严格地咀嚼30次,从不懈怠。

这里出现的“充分咀嚼”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最新研究发现,咀嚼时,唾液分泌增加,有助消化吸收,有预防龋齿和牙周炎的功效。而且,咀嚼使得脑部血流加快,从而保持大脑活力。如果一边咀嚼一边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话,年轻人只有大脑运动区被激活,而老年人不仅大脑运动区,连与智力密切相关的前额叶、与记忆、情感有关的颞叶都处于兴奋状态。

也就是说,咀嚼和大脑的抗老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际上,升地三郎现在的记忆力也一点不比年轻人逊色。从最新的大脑MRI影像来看,他大脑海马区基本没有萎缩,而大脑海马区是掌管短期记忆的部位。医学观察发现,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以及老龄性健忘症患者的海马体萎缩都十分明显。

百岁老人们的养生共同点

1、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长寿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新疆等13个地区1445名百岁寿星中,91%身居山水之间,生活在海拔500~1500米的地区。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水质纯净,平均气温17℃~20℃。例如保加利亚的莫斯安村,座落在山峦起伏万木竞秀的深山谷地,空气中负氧离子为2000个/cm3,比普通城市高10倍。

2、乐观大度,从不烦恼。

据对1445名百岁寿星长寿因素统计,精神乐观者占90、1%。这些老寿星有的一生坎坷,遭受磨难;有的一贫如洗,生活艰难,但他们都是乐天派。由于心态平和,从容应对,终能度过难关,柳暗花明。

3、粗茶淡饭,杂粮为主。

长寿并不需要山珍海味,平常饮食亦可百岁。世界五大长寿区的百岁寿星,主食都是五谷杂粮,多以玉米为主。很多寿星以红薯、大麦、荞麦、黑麦、黑面包为主食,平时多吃新鲜蔬菜。高加索和保加利亚寿星天天吃大蒜、洋葱、土豆和生葵花籽,临海的寿星吃鱼类较多。美科学家认为,每周吃鱼两三次,心脏病发病率可减少80%。不少百岁长寿者,爱吃发酵食物,如酸奶、泡菜、黑面包等。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寿星,经常吃含花粉的蜂蜜。罕萨寿星爱吃芝麻,日本寿星天天喝鲜牛奶,年人均100公斤。

据对全球几千名百岁寿星调查,他们在饮食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限制高盐高糖高脂肪;二是食物不精细,不过饱,不偏食挑食;三是多食粗杂粮、多纤维蔬菜、新鲜水果、温凉食物、多生调凉拌菜;四是进食少肉、少酒、少精加工食物、少炸烤熏腌食物;五是多饮无污染天然山泉水。

4、不缺乏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并在人体生长、发育、疾病、衰老和死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铝、钻、硒、镍、锡、铬、氟、碘等十几种。

百岁寿星居全国之首的新疆,土壤和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此地生产的粮食瓜果以及畜禽肉蛋奶都含丰富的矿物质,能确保人体健康。内蒙古哲里木盟石场洼村,几十年来从无人得过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肝炎、气管炎等,平均寿命83、3岁,高于日本。长寿秘诀是村民都喝本村的麦饭石水,此水含钙、铁、硅、铜、钠、镁等30多种有益元素,以硅含量最高。常饮麦饭石水对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肝炎、肾炎、气管炎、关节炎都有显著效果。

5、长年劳作,不断运动。

1982年新疆就有百岁寿星865人,52%的百岁寿星仍下田劳作,他们说:“一天不劳动,全身就难受。”几乎所有的老寿星都是劳动能手和运动爱好者。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03岁的老寿星黄妈干还能穿针引线,107岁老寿星黄卜新还能上山打柴。美国科学家说,要想健康,每天要锻炼一小时。现在美国锻炼的人有1亿多,占总人口的64%。法国名医蒂索强调:“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物都代替运动的作用。”

6、当进补,食补为主。

调查显示日本10158名百岁寿星,都重视合理进补,但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美国纽约有一对黑人亲姐妹,姐姐塞迪104岁,妹妹贝茜102岁,她们除了练瑜伽功外,常吃鱼肝油、维生素和大蒜。

7、吃好吃少,七分为妙。

前苏联21708名百岁寿星,70%来自高加索,他们认为肥胖是饮食过量造成的,所以非常注意制约食量,节制少吃。寿星中胖子极少,患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也很少。101岁的儿科专家苏祖斐,每晚服维生素B1、B2、B6、C、E、叶酸,冬天加服人参、黄芪、白术、大枣等。每天吃食不到100克,他说,在保证营养均衡前提下,“食愈少,寿益长”。美国科学家推论,人类如果采用“少吃”这种模式,寿命概率可望增加20~30年。

老人养生需要有什么样的心态

第一件宝:好心态 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态,长寿一法宝。”综观世界各国百岁老人,无一不提及良好心态。 波兰年龄最大的老寿星,115岁的雅尼娜·艾兹维科夫斯卡,是有名的遇事想得开的老太太。她的大半生都是在战乱、贫困中度过的,但她坚强、自信,从不悲伤,身心没有被摧垮,活到了115岁高龄。

清代名医张培仁在《妙香堂丛话》中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善养喜欢神’。” 第二件宝:好人缘 大量的调查资料发现,百岁老人都具有好人缘的共同特点。 寿星们在为人处事上能够正确对待人,正确对待事。

寿星大都具有“六心”,即仁爱之心、善良之心、正直之心、宽恕之心、真诚之心、奉献之心,体现了情操高尚、与人为善、心地坦荡的待人处事之道。

孔子说:“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又说:“仁者,爱人。”以此处理人际关系,心无私欲,胸怀坦荡,多吉多利。生活在畅心如意的环境之中,必然有益于身心健康。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缘好的人,心情好,体内能分泌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健康长寿。

第三件宝:好习惯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受生物钟的控制。有规律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人体生物钟运转正常,有利于健康长寿。

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引起早逝的原因多与起居无常和不良嗜好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人类的健康长寿,60%以上取决于生活方式。我国近年来的前10位死因中,因不良行为习惯而致病的达50%以上。

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嗜好及思维方式等,是人们日常行为的综合。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习惯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好坏之别、美丑之分。从百岁老人的生活习惯看,他们都具有起居有常,行不妄失的好习惯。长寿老人都能遵守符合养生要求的作息制度,并重视细节养生,无不良嗜好。

曾连续5次在北京春运会上夺取80岁以上年龄组5000米长跑冠军的初日长老人,已93岁高龄,身子骨挺结实。他的长寿秘诀是坚持“三定量健身法”,即坚持定时定量的体育活动,坚持定时定量的合理饮食,坚持定时定量的睡眠。

多年来,他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从不妄动,把“三定量”作为日常行为准则,老而康健,身心保持着良好状态。

早上赖床能让人长寿

大家都听说过各种版本的老人长寿秘诀。可是,下面这位老人的长寿秘诀你可能没听说过。在一般人眼里,老年人不能吃的她敢吃,让少吃的她能多吃……

已经103岁的耿氏老人不仅耳聪目明,而且谈吐十分清楚,记忆力惊人。

多吃肥肉喜欢吃甜

肥肉,恐怕很多老人都不敢吃了。说来奇怪,一般老年人的饮食是素食低糖,耿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耿老太太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肥肉;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连喝茶都要放些糖在里面,她说,这样喝才舒服。老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吃饭先喝汤,汤喝足了再吃饭。

早上赖床能长寿?

慢功洗脸冷水洗眼

洗脸的时候也能养生。耿老太太喜欢用毛巾焐脸,每天早晨洗脸花费的时间特别长,至少在1个小时以上。有意思的是,老人平常还喜欢用凉水洗眼,一天要擦洗好几次,但洗脸必须用热水。老人现在听力很好,眼神也很好,还能捻针纫线缝衣服。、

醒后恋床慢慢梳头

赖床反而能让人长寿。多年来,老人还养成了恋床的习惯,每天醒来后,都要在床上躺很长时间才起来,有时甚至长达1个小时。起床后先洗脸,然后就是长时间地梳头,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有趣的是,老人的头发根部都是黑的,长到半厘米以上才开始变白。

不知生气没有脾气

没什么脾气的人往往最长寿。老人生来与世无争,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闹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吃饭、睡觉。耿严生先生告诉笔者,他从记事开始,就没见母亲生过气,更没见母亲发过脾气。

十分健谈热爱聊天

老人爱说话就能心情开朗。已经是五世同堂的耿老太太十分健谈,喜欢与人聊天。她走起路来不用人搀,两只眼睛仍很有神。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她一生没有得过什么病,96岁时还由儿子陪同坐了一次索道缆车。

百岁老人唯一共性

乐观是百岁老人唯一共性

纵观国内外文献,关于老寿星长寿秘诀的报道很多。他们中不乏一生坎坷、生活艰难者,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乐天派。

山东文登是全国知名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达72人。记者春节期间拜访了文登宋村镇98岁高龄的董奶奶。老人身子骨硬朗,整个冬天都没感冒,可 以独自料理洗衣、做饭等家务。去年夏天,老人嫌鸟叫有些吵,竟然爬上树把鸟窝端了下来,重新安置。略显破旧的村屋收拾得井井有条,炕上3只小猫依偎在老人 身旁,见记者走近也毫无惧意,恰似老人淡然的人生态度。早年丧子、中年丧偶、晚年丧女,老人一生经历很多苦难,但始终保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变故。董奶奶 告诉记者,天气暖和时,她会养上七八只鸡,在屋后种上一片韭菜。秋忙时去女婿家帮忙,闲时走上几里路去赶集。老人爱吃南瓜,主食、糖果、水果、肉蛋来者不 拒,但饭量不大,不多吃,每晚还要喝一小盅低度白酒。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的百岁老人有46位,长寿者比例居该省之冠。麻阳长寿办主任冯本文表示,长寿老人会营造长寿氛围。苗家长者能歌善舞,经常聊着聊着就唱起歌来。唱山歌能抒发情绪,想说的话配合曲调说出口,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表达方式。

成都市老龄委曾对全市720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其中89.17%都是乐天派,心态好是他们的唯一共性。百岁老人大都家庭和睦,性格豁达。

世界5大长寿区的长寿经

寿经一、意大利的撒丁岛

撒丁岛山区居民活到100岁的几率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三倍,90多岁老人更是随处可见。他们的长寿秘诀是:

1、每天两杯葡萄酒。研究发现,撒丁岛红酒中所含的有益心脏健康的黄酮类化合物水平比世界各地红酒都高。

2、岛上没有65岁退休之说,撒丁岛人要一直劳动到90多岁。他们热爱劳动,爱学习新知识,因而更年轻。

二、哥斯达黎加的尼科亚半岛

尼科亚半岛上,60岁男性活到90岁的几率是美国同龄人的两倍。该地区长寿秘诀包括:

1、生活简单压力小。居民生活极简朴,财产少,压力小。

2、所有的食物自己种。他们吃的食物绝对绿色。研究发现,自己种食物自己享受的老人,身体活动多,生活更乐观,更有益长寿。

三、日本的冲绳岛

冲绳县为日本最穷地区,但却是世界上百岁老人云集地之一。该地区长寿秘诀有:

1、红薯当主食。日本研究发现,红薯具有降血脂和抗炎作用,其中富含钾、维生素C、纤维等营养素。

2、老人互助组。一个成员遇到经济或感情等问题时,能得到其他成员的帮助。老人有知心朋友更不易得心脏病和抑郁症。

四、希腊的伊卡里亚岛

希腊雅典大学发现,该地居民主要有两大长寿秘诀:

1、健康饮食。该岛居民平均每周吃鱼312克,抑郁症发病率极低。三文鱼、沙丁鱼、鲭鱼、金枪鱼等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促进大脑血流,调节情绪。

2、午睡。84%的超级寿星和9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午睡。研究发现,经常午睡的人心脏病死亡率降低37%。

五、美国加州小镇洛马林达

加州洛马林达镇居民长寿的主要秘诀包括:

1、食物以全谷食物和各种蔬菜为主。根据宗教规定,禁止吸烟、饮酒、吃肉、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2、为生活祈祷。当地人认为精神寄托和健康相互离不开。经常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参加志愿活动,能消除抑郁情绪。

相关推荐

十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湖北110岁陈国清:每天喝粥 据《楚天快报》报道,湖北的陈国清老人,没有任何慢性病,110岁了一辈子没住过院,黑发比儿子还多! 陈国清老人从很早的时候就坚持每天都喝“四宝粥”。四宝粥以大米为主,配以红豆、玉米粉、红枣,也可以再配上一些燕麦片、小米、红薯等,再用高压锅压得稀烂,这就是老人的早餐。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2015年初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医学》上的研究指出,每天一小碗粥可能是健康长寿的关键!这项大型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历时14年多、有10万多人参与,非常权

老人欲长寿这个保健不可漏

B型性格寿星最多 今年84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陆广莘满头乌发,从相貌上看也就50岁左右,他总结自己的养生秘诀时说:“我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陆老笑言自己读书的时候从来不考第一名,但总是第一个交卷,因为不想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他说:“当你有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都会变好。”上海市闸北区最长寿的107岁老人包廷琴,最大的特点就是乐观开朗。老人耳朵不好,不见别人说话,但一见对方开口,就一定会乐呵呵点头。包廷琴的女儿透露,老人没有“隔夜愁”,遇到烦心事,总是睡一觉起来就全消散了。

百岁老人 九大长寿秘诀

1、娶个年轻15岁以上的老婆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夫妻年龄差与双方寿命存在关联。如果妻子比自己年轻15至17岁,丈夫早逝的可能性能减少20%;年轻7~9岁,则能减少11%。而正好相反,少夫老妻的男人更易于早逝。可见,娶个年轻老婆也很有必要。 科学家们解释说,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那些更健康、更成功的“老男人”才可能吸引年轻的女性。另外一种可能是,年轻的女人更会照顾男人,因此他才更长寿。 2、起床后马上喝杯温开水 人体在一夜睡眠中会丢失500毫升水分,起床后需要立刻补充。而且温开

​能让老人长寿的50条建议

1.做事认真。做事认真的人更健康,更少得病,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2.学游泳。游泳可以使男性死亡危险降低50%。 3.保持乐观。百岁老人的另一大共性是:外向、乐观和随和。当然,不可过于乐观,要增强健康和安全意识,不要忽视身边的危险。 4.结婚。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社交和经济支持很关键。 5.尽量不争吵。夫妻争吵越多,健康状况越差,长寿几率越小。 6.婚姻别凑合。如果发现婚姻问题不可调和,果断离婚让人更快乐、长寿。 7.口腔卫生。可降低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和中风危险。 8.少看电视。25岁后看电视时

160岁老人长寿秘诀:八个3分钟

160岁老人长寿秘诀:刷牙持续3分钟 研究发现,60.4%的人刷牙时间在1-2分钟,23.8%的人不够1分钟,15.8%的人用时在两分钟以上,也就是说八成多的人刷牙时间不够。刷牙时间不够长,刷了也等于白刷。 牙膏除有按摩清洁作用外,尚有杀菌和其它多种保健功能,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作用。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3分钟左右,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160岁老人长寿秘诀:水沸后再烧3分钟 自来水中有一些有害物质,这种物质的含量与水温变化和沸腾时

百位长寿老人的长寿秘诀

1.吃饭有规律定时而食,这样,可在时间上形成条件反射,既可增强胃肠蠕动,增多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的消化吸收,又可使吃进去的食物得以由胃从容地按时排空,使胃得到适当休息。 2.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饥而不食,则精气乏竭”,但贪多求饱,也会伤身折寿。所以,绝大多数长寿老人都切实做到了吃七八分饱。对特别喜爱吃的食物,能够自我克制。 3.粗粮和细粮,搭配合理:调查发现,172位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都是早晚吃粥,中午吃大米干饭。粥的用料是粳米、粟米、玉米面、大麦糁等。这些谷类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多样,在维护健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1、 开心快乐最重要 人活着为什么?开心快乐。保持一个开心快乐的心态是长寿的最基本条件。你看那些百来岁的老人,个个是红光满面,精神拌擞,乐呵呵的。心情抑郁的一般都容易得这病那病,难以长寿。乐观的心态能给身体各个器官阳光般的感受,就像被呵护的花草,生命力旺盛。 2、 经常保持饥饿感 最近经常发现有人得什么癌症,肝病,肺病,糖尿病等等。这在以前很少,而且现在的百岁老人一般是吃过苦过来的。家里有钱的反而不太长寿。为什么呢?其实人应该保持饥饿感,不能吃的太多,吃饭七八分饱就行了。特别是晚上,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而现

健康长寿的秘诀运动饮食缺一不可

长寿秘诀1. 坚持运动 亚特兰大的艾默里大学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不参加运动会使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病率翻倍,而坚持运动,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幸福而且长寿。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缓减焦虑症状,预防糖尿病、肥胖症和骨质疏松,活跃因年老而衰退的大脑机能。事实上,运动从来都不晚,即便一个人正在步入老年,这时开始运动都会对身体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长寿秘诀2. 健康饮食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少摄取肉、脂肪和糖分,它对健康的影响是最大的。营养专家介绍,节食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日本冲绳的传

百岁老人讲解长寿秘诀

优质基因 和谐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优质基因。 家人有爱心,老人受尊敬 百岁老人保持健康的另一点就是家人有爱心,尊敬老人。 充满信心生活每一天 所有的百岁老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贡献,都说社会好,家人好,国家好,天天很美好。 退休后依然创造价值 退休后的老人每天依然积极乐观且务实的态度创造社会价值。 日常饮食只吃小份 老人们依然保持60年代人的饮食习惯,不喜欢份量太大的餐食,只吃小份的营养食品。 坚持学习新运动技能 退休后的老人每天不仅坚持运动,而且还不断学习新的运动技能。真是“活到老,学到

老人健康长寿的饮食秘诀是什么

1、老人长寿的饮食秘诀之多吃蔬菜 蔬菜不仅含有多种有利于健康的营养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数据统计,日本冲绳岛上的一盘食物所含热量仅是一份典型的美国套餐的1/5。多吃蔬菜可以减少热量摄入,保持健康良好的体型。健康专家建议,健康的饮食最好以蔬菜为主,肉食为辅。 2、老人长寿的饮食秘诀之经常喝粥 从饮食习惯上看,长寿老人大都喜欢喝粥。很多百岁老人每天早晨都喝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一方面健康,另一方面适合老人食用。小米粥是老人最好的滋养补品,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3、老人长寿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