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怎么办 恢复患者意识
中暑了怎么办 恢复患者意识
对于中暑后发生昏迷的患者,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中暑了怎么恢复的快
01在炎热的夏天,在外面忙碌的人会非常容易中暑,现在我们很多人知道的能够解暑的药,就是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这两种药是在我们中暑的时候对我们有用的,能快速的解暑。所以在夏天很多人出门都得带上这两种药,预防自己中暑。这两种药的功效其实都是差不多,都有治清热解暑,头痛昏重等的作用。
02其实我们在热天的时候,不光要随身备上这防暑的药,还要在家里熬好绿豆汤经常喝,绿豆汤也是有解暑的作用的。还可以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而且绿豆汤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的高。所以在中暑之后如果没有当时买到藿香正气液/水等药的,也可以喝绿豆汤来解暑。
03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给中暑的人喝了藿香正气液/水的时候,千万就不要在喝绿豆汤了,因为绿豆汤喝了之后就把藿香正气液的药效给分解了,就达不到解暑的作用了,再喝了一个小时之后,缓解了一会儿才能让和绿豆汤。这样才能达到快速解暑的作用。
惊厥的表现 惊厥发作
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患者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阵挛性抽搐、呼吸不规则、发绀、排便排尿失禁。发作时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可以反复发作,也可以呈持续状态。发作停止后不久,患者意识恢复,自觉头痛和疲倦,不能回忆发作情况,苏醒时一如常人。
中暑急救措施 观察中暑患者意识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先观察中暑患者有无意识。如果患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应该立即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帮助中暑患者恢复意识。注意这个时候不要让患者自行走动,因为这个时候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再次昏迷或摔倒。
中暑诊断及分类
中暑是人们在炎热季节易发的一种体温调节障碍的疾病,病情发展急剧,临床以高热,呼吸急促为主要特征,严重的可卧床不起,精神不佳,甚至死亡。
中暑诊断及分类标准: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中暑治疗原则:
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温馨提示:夏季人们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少吃油腻食物。
中暑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通风降温
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使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冷水毛巾敷头部,给病人扇风或用叫凉的水擦浴,边擦边扇,一般中暑的人可逐渐好转。较重的病人可用冰块敷头部或冷水擦浴。
恢复患者意识
对于中暑后发生昏迷的患者,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如果中暑患者神志清醒,可以让他饮用清凉饮料、绿豆汤、葡萄糖、淡盐水等。以帮患者降温和补充血气。不能饮水者应设法注射或滴注生理盐水。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诊断及分级标准
1、诊断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2、诊断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3、诊断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4、诊断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5、诊断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温馨提示:重症中暑除有轻症中暑症状外,还伴有高烧症状,这时就需要送医院紧急抢救了。
中暑后怎么自我治疗
1.避开烈日。
2.多喝水。
3.喝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4.避免以盐锭剂补充盐分。
5.避免酒精。
6.避免咖啡因。
7.勿抽烟。
8.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
9.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
10.过于炎热时可以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当水分蒸散时可帮助散热。
11.中暑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12.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逐渐秃头的人。
13.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
14.选择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15.一旦中暑,请为患者泼水,将患者移到有冷气的地方,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则给予补充水分,再以冷毛巾湿敷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