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呼吸衰竭如何护理

呼吸衰竭如何护理

呼吸衰竭如何护理?呼吸衰竭是如何引起的?怎样能够保证呼吸道通畅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护理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创伤、休克、肺及呼吸道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疾病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发生障碍,并表现为严重的低血氧症或伴有高碳酸血症。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潞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

(一)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

1、正确使用各种通气给氧装量

应用鼻导管给氧要使导瞥与鼻前庭密切连接,不能放在鼻孔前。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不宜用此法。对用鼻导管给氧者,要插入足够深度,并应固定好,切忌脱落。

面罩给氧简便,病人易于接受。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活瓣氧罩,有利调节氧气流量,控制给氧浓度。如果使用普通面罩应注意二氧化碳再吸入产生的影响。

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对各种通气型式的改变,应常规为病人作血气分析。随时记录呼吸支持方式、血气分析结果,并及时处理报警指示出现的问题。

2、防止下呼吸遁细菌污染

对用鼻导管给氧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每12小时置换消毒鼻导管,以防感染。

对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者,应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吸痰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呼吸道和通氧装置的污染。

每天应更换湿化器中液体。呼吸套管应1人1套。1—3天更换,不应反复使用。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

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严重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Ⅱ型呼吸衰竭:也叫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最常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二、按病变部位

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

三、按病程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本章将予重点阐述。

四、按病因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呼吸衰竭分类根据可分成:

1、泵衰竭: 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

2、肺衰竭: 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治疗上应针对病因处理。按照呼吸功能不全侧重程度又可将呼吸衰竭分成氧合衰竭和通气衰竭如肺间质病,肺炎等。ARDS主要表现氧合衰竭,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二者兼有之。

呼吸衰竭如何护理

1.注意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呼吸衰竭时常伴有心衰,对这样的病人应限制其水和钠的摄人量,尿量少而有水肿者,可给利尿药。

2.心理护理

于对病情和预后的顾虑,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忧虑心理,极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尤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语言表达及沟通障碍,情绪烦躁,痛苦悲观,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拒绝治疗或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心理。家属应及时和患者沟通,积极治疗。体会呼吸衰竭时许多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呼吸功能障碍所致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在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而护理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又在于改善呼吸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认真做好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3.合理给氧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是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合理给氧,增加肺泡内氧分压,提高氧弥散能力,以纠正缺氧,减轻组织损伤,恢复脏器功能,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对单纯性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高浓度吸氧有效,而缺氧兼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的同时须设法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如保持气道通畅、清除痰液、解痉平喘等。同时在气道通畅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可以明显改善通气。严重呼吸衰竭通气功能明显障碍,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人工通气。在吸氧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呼吸困难是否改善,发绀是否减轻,心率、脉搏是否减慢,神志是否清醒,若上述症状改善,表示氧疗有效。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血气结果及时调节吸氧流量或浓度,以防止发生氧中毒和二氧化碳麻醉,并注意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衰竭的病人,咳嗽无力,痰不易咯出,应及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充分清除分泌物,使之将痍咯出,必要时从鼻腔将导管插入病人气管内吸痰。吸痰时注意不要损伤病人呼吸道及口腔粘膜,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继发感染,使用的器具如鼻导管等应定期更换、消毒。

呼吸衰竭护理查房的护理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病人建立人工气道采用人工辅助通气有关。(1)保持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限制家属探视。(2)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遵守无菌操作。(3)加强气道的湿化,定时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4)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

2.排尿方式的改变:与患者意识模糊,行保留导尿有关。(1)在无菌操作下导尿,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尿管扭曲受压。(2)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使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3次。(3)勿将引流袋提高到膀胱水平以上,防止逆行感染。(4)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引流袋隔日更换一次。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病人长期卧床和营养状态有关。(1)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病情允许可使用气垫床。(2)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3)进行皮肤完整性评估,每班交接皮肤情况,注意受压处皮肤的颜色、血液循环及完整性。(4)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4.急性意识障碍:与患者急性脑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有关。(1)合理用氧Ⅱ型呼衰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病情加重时,配合医生机械通气。(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痰液,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观察平踹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3)加强安全防护,予床栏,约束带等措施。

5.潜在的并发症:与心脏骤停有关。(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2)遵医嘱正确用药。

呼吸衰竭怎么办

概 述呼吸衰竭,会使我们的生命面临威胁。呼吸不顺畅,会使人发生胸闷、气促等现象。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呼吸,生命的象征也就消失了。患上了呼吸衰竭,曾经让我处于绝望中,对生活毫无信心。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经过了有效的治疗,如今身体已经康复了。整个人也变得活泼、乐观了许多,下面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步骤/方法:1积极治疗疾病,有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乙酰半光氨酸(痰易净)、盐酸溴己新(必嗽平)等药物.必有时可用尼可刹米、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注意事项:减少能量消耗,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

呼吸衰竭食疗方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呼吸衰竭的患者是做过一定的了解的,但是往往很多时候了解的还是相对比较片面的,别的人就更加不要说了,通常对于上面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一般是不知道的。针对这个现象,下面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呼吸衰竭患者吃着什么好?

1.慢性呼衰伴有感冒风寒者豆腐250克加水略煮,入淡豆豉12克武火煮沸后文火煮半小时,再入葱白5条,待香气大出后入调味即可,随意饮用。

2.慢性呼衰痰多厚粘者粳米50克常法煮粥,粥成和入鲜竹沥30毫升、蜜糖15毫升,调匀服食。

3.慢性呼衰咳嗽痰多胸闷者黄豆60克水浸发,白萝卜100克切片,加适量水煮至黄豆熟,再入鲜芫荽15克、葱白4根,稍沸加调味即可,随意服食。

4.慢性呼衰胸闷头痛者川芎15克加适量水煮沸10分钟后,加入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各15克(无鲜货用干的,剂量减半),煮沸后转用文火煮5分钟,取汁饮用。

5.慢性呼吸衰竭伴下肢浮肿者鲤鱼1尾宰杀洗净后,赤豆50克水浸发,同煮汤,加调味服食。

6.慢性呼衰咳喘气促口干者雪梨2个去皮核切片,燕窝5克挑去绒毛,清水浸软,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炖3小时,加入冰糖烊化服食。

7.慢性呼衰肺肾阴虚者甲鱼1只宰杀去内脏清洗,海参60克,川贝10克,加姜、料酒、适量水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加冰糖适量服食(食欲不佳者不宜)。

8.胎盘粥:牛或猪胎盘1个,粳米100克。将牛或猪胎盘洗净,切成碎块,加适量水煮烂后加粳米煲成粥,加调味品食之。早晚餐食用。

9.枇杷梨:梨子1个,枇杷30克。将梨子洗净,控空心,去核,加入枇杷,糖少许,隔水蒸炖,熟后温食。每日1次,连服数天。

10.青蛙白椒:白胡椒10克,青蛙1只。将白胡椒10克放入青蛙口中,用针逢合后,放在碗中加水适量,隔水炖之即成。饮汤及食部分蛙肉(肠肚不宜食),两天1次,连服5-8次。

呼吸衰竭的饮食

本病属于重症疾病,一般办法呼吸衰竭都是严重的肺部疾病或者感染性疾病诱发肺功能衰竭所致。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心病均可诱发。

其恢复期的食疗重点如下:

胎盘粥:牛或猪胎盘1个,粳米100克。将牛或猪胎盘洗净,切成碎块,加适量水煮烂后加粳米煲成粥,加调味品食之。早晚餐食用,对预防哮喘的复发或慢性呼吸衰竭中喘息多年不愈有疗效。

呼吸衰竭诊断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

1.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严重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2.Ⅱ型呼吸衰竭:

也叫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最常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二、按病变部位

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

三、按病程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吸衰竭。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吸衰竭。

四、按病因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呼吸衰竭分类根据可分成:

1.泵衰竭:

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

2.肺衰竭:

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鉴别

1.气道阻塞性病变

气管—支气管的炎症痉挛异物肿瘤纤维化短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和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滨留引起呼吸衰竭

2.肺组织病变

肺泡和肺间质的各种病变。如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性肺纤维化肺水肿肺尘埃沉着病等均可导致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衰竭

3.肺血管病变

肺栓塞、肺血管炎等使肺毛细血管灌注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部分动脉血未经过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呼吸衰竭。

4.胸廓与胸膜病变

胸部外伤造成连枷胸严重的脊柱畸形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膜肥厚粘连、自发性或外伤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均可影响胸廓活动,胸腔内负压降低使肺脏扩张受限造成通气不足和吸入气体分布小均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衰竭

5.其他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及镇静催眠药中毒均可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病变、助间神经炎、重症肌无力以及钾代谢紊乱等均可累及呼吸肌功能造成呼吸肌无力麻痹导致呼吸动力下降而使肺通气不足。

相关推荐

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区别

一、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泵衰竭,是指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够血量致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及(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二、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如何给呼吸衰竭患者做人工呼吸

遇到呼吸衰竭的病人,经常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抢救。目的是用人工方法维持通气功能,以供给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它可以使肺被动扩张,肺泡扩张时刺激牵张感受器,间接刺激呼吸中枢,使其恢复活动;吸入的气体含有适量的氧气,有利于病人全身组织及呼吸中枢代谢;口对口人工呼吸,吸入的气体中尚含有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兴奋呼吸中枢,因此,往往可以通过口对口呼吸使病人转危为安。 (1)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病人应仰卧,抢救者一手托起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清除口腔分泌物以解除呼吸道梗阻;用托下颌的手翻开病人的口唇,以便

什么是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轻的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不易呼吸,大汗淋漓,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智力功能改变,定向功能障碍,头痛,失眠,神情恍惚,烦躁,骚动,进而嗜睡,乃致昏迷,抽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等。部分严重病人则有少尿,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出血。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有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脑炎、脊髓灰质炎、胸廓畸形、肺气肿、气胸、肺结核、胸腔大量积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1.心悸、胸闷保证患者休息,急性期卧床。按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 2.心律失常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皿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综合征者,应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作临时心脏起搏处理。 3.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休息急性期需完全卧床休息,症状好转方能逐步起床活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心力衰竭者给予低盐饮

呼吸衰竭急救方法

呼吸衰竭指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以致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出现PaO2 < 60mmHg,或者伴有PaCO2 > 50mmHg,并伴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依血气变化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呼衰、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Ⅱ型)呼衰。依发病机制分为:通气障碍性呼衰、换气障碍性呼衰。依原发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呼衰、外周性呼衰。依病程经过分为:急性呼衰、慢性呼衰。 呼吸衰竭抢救:病因治疗。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畅通气道,鼓励患者咳嗽,主动将痰咳出;病情允许时翻身,拍背协助痰液排出;使用化痰祛痰药物

什么情况下用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 急性呼吸衰竭 以呼吸肌疲劳为主要诱因的呼吸衰竭,如轻-中度COPD高碳酸血症。 心源性肺水肿,首选CPAP,无效时可用NPPV。 有创通气拔管后的序贯治疗。 多种肺疾病的终末期患者。 严重的肺感染和ARDS早期应用。 重症支气管哮喘, 术后呼吸衰竭 创伤后呼吸衰竭, 肺不张, 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

一、防治原发病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进行预防,或在发病后及时进行积极处理,包括: 1.积极防治肺炎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2.积极防止发生各种意外。 3.防止药物中毒或其他中毒。 二、防止与去除诱因的作用 对于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的疾病,还必须同时防止诱因的作用,例如对于创伤,休克患者,要避免吸入高浓度氧,输给久存血库的血液或输液过量等,以免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必须作手术时,应先检查病人的肺功能储备力,对肺功能已有损害或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更应积极防止及去除各种诱因的作用,以免诱发急性

呼吸衰竭能活多久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慢性呼吸衰竭多有一定的基础疾病,但急性发作发生失代偿性呼衰,可直接危及生命,人体在没有氧气的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因此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抢救。呼衰处理的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条件下,改善缺o2和纠正co2潴留,以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

呼吸衰竭的概述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心肺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部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医学教|育网搜集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1.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细菌等感染时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解痉,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药物祛痰。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4.纠正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