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法的养生秘诀
中医针灸法的养生秘诀
中医养生已经受到很多养生朋友的认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医针灸的保健养生秘诀。中医保健针灸,坚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依据,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灸,可达到通经络、和气血、延年益寿、保健的目的。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有一老寿星名万兵卫虚度174岁,其妻173,其子153岁,其孙105岁,个个精神矍铄,健步如飞。一日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天皇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这正是古代中医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瘢痕灸是指使用艾柱放在穴位上直接燃烧,每烧艾柱一枚,称为一壮。中医界有句话叫做“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里的常不干就是指经常使用灸法。足三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肠胃、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功能。足三里可隔日采用温和灸,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而足三里瘢痕灸只需要每三年灸一次,每次各灸三到五壮。
寿的保健穴中还有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的中央,神阙属于任脉,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并可以延年美容。在《聊斋》中也有记载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盖每岁用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神阙可以采用隔姜灸和隔盐灸。神阙隔姜灸,取0.2~0.4cm的姜片附于脐上,然后施灸,每次三到五壮,每月至少十次,最好于早九点施灸。神阙隔盐灸,将干净的盐研细放于脐中,再在其上施灸.最好配伍神阙隔姜灸使用,以防食盐遇热飞溅。
里和神阙外,脐下1.5寸的气海穴也是强身健体和抗衰老的著名穴位。气海又名丹田,属于任脉。气海是男子生气之海,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是保健穴的要穴,针对此穴常用的有气海温和灸,气海膈姜灸和气海附子灸,其方法和前文的方法相同。除了以上介绍的保健灸法外,还有中脘灸,三阴交灸,肾腧灸,命门灸,曲池灸和涌泉灸,以及专在夏天伏天施灸的“伏天灸”等多为人们所采用。在药店中可以买到艾条,也可以自己制作。
用灸法健身防病,男女老幼皆可以应用,并没有什么窍门,贵在“坚持”二字,坚持数年必有好处,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实践证明,只要定期施灸,持之以恒,把保健灸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养成习惯,定能收到强身延年的效果。
少女闭经可试试中医针灸法
排除器质性病变,少女月经不调多属于青春期闭经,和情绪、压力及一些生活习惯改变有关。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心情抑郁、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月经失调和闭经。
另外,过于瘦弱或肥胖的女孩,也容易出现月经失调。有研究证实,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的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或神经性厌食症,可导致下丘脑性闭经。而过于肥胖也容易造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但这一般都是出现在育龄女性当中。如果闭经同时伴有代谢失常,出现发胖、体毛增多、脸上的痘痘也多起来,就要考虑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对于少女闭经,要防止过度治疗。一般来说,女孩初潮后1.5~5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才能发育成熟。所以说,女孩初潮5年内月经不规律,多不需要治疗。如果月经出血量较多、经期持续时间过长,应到妇科内分泌专科诊断,以防失血性贫血的发生。
青春期闭经大多数是可逆的,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身心调整都可以痊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时,如果孩子年龄过小、身高发育不到位,长时间使用雌激素治疗,可能会使骨骺闭合,影响孩子的身高。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月经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与任脉、冲脉、肾经关系最为密切,冲任二脉不通、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闭经。针灸具有良好的平衡阴阳、通经活络的作用,通过“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达到良好的调理月经之功效。
女孩在排除生理性闭经后,最好在第一时间接受针灸和中药治疗,每周针灸2—3次,每次留针25分钟左右,中药每天一副,连续服用1—3月。自然排卵和月经周期都恢复正常后,还要巩固治疗1个月左右,随时确保避免再次闭经。
中医针灸减肥怎么样
中医针灸减肥怎么样?闻名中医针灸减肥大专家、中医针灸减肥首席专家罗东辉博士、中医针灸减肥掌门人说,要想了解中医针灸减肥怎么样,那就要先了解肥胖的原因以及中医针灸减肥的原理。
肥胖的原因
肌体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喜食甜食、晚间饮食、运动量少、遗传、药物的副作用。
中医针灸减肥的原理
中医针灸减肥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最先进生命科学理论,采纳针刺、耳疗、脐疗对人体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改善脏腑功能,调剂内分泌失调,科学的减肥不是一个简单的节食过程,而是一个调理机体新陈代谢的复杂过程。
中医针灸减肥的效果
只要坚持按疗程扎针,配合科学的饮食,效果是很确切的。早餐以奶,鸡蛋为主;中餐以瘦肉、蔬菜为主。晚餐以生吃蔬菜水果为主。饮食起居有规律,在减肥过程中不能吃激素类药和避孕药。
中医针灸减肥的亮点
辨证论治,针对性明确,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不反弹,基本无痛苦,采纳无痛进针,一步到位,结合长针治疗效果好,有独到的扎针技术。
中医针灸减肥专家指出,从年龄来说,18岁到55岁的中青年人士经过针灸减肥的效果会比较好,由于处于这个年龄段时,人体各方面功能比较健全,经过针灸比较轻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只要坚持按疗程扎针,配合科学的饮食,效果是很确切的。最后中医针灸减肥专家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专业正规的医院,以保证中医针灸减肥的安全和效果。
端午包粽子有什么寓意 端午节挂艾草的寓意
端午节人们将艾草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代表招福。同时艾草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中医针灸的灸法中也作为主要成分存在,且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视为驱邪祛病,身体健康。
一天中艾灸的最佳时间
一般建议在早上11点到中午一点。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皮肤穴位或者特定部位,来调整人体絮乱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而艾灸的时间是有一定讲究的,一般建议在早上11点到中午一点,因为此时人体阳气和精气神都是比较旺盛的,另外,天地阳气在逐渐上升,艾灸的话,能够起到温阳、祛湿寒的效果最好。
针灸保健未得长生亦保寿
针灸保健:
灸法是养生保健的有效疗法。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预防性灸疗。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灸之。“逆灸”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发与调动,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日本民间普遍运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即十八岁时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岁灸三阴交,旨在增强生殖能力;四十岁灸足三里,以促进脾胃功能、预防疾病;至老年多灸足三里和曲池以防止视力衰退,灸曲池可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灸法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窦材)五十时,常灸关元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唐代孙思邈是艾灸“治未病”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在日本民间提倡婴儿期灸身柱,即婴儿出生后不久,用小麦粒大的艾炷灸身柱穴,3壮左右,连续灸三日至十数日不等,可以促进健康发育。
灸法养生保健的前景广阔
“治未病”是让人不生病,如今,医学的重点是防患于未然。在机体尚处在“未病”状态时及时介入一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疗效好、痛苦小,而且费用低。灸法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今天,灸法仍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中医针灸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的治疗有很多种的方法,其中有不少患有该疾病的人都想要了解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人对于中医都是情有独钟的,而且中医的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下面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法。
常规选穴:主穴:颈夹脊、大椎、肩 、曲池、足三里、悬钟。
配穴:身柱、肾俞、环跳、阳陵泉、肩井、天宗、阳池、中渚等。
1、温针灸:
进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柄套1~2cm长的艾条,施以温针灸。选穴:上述主穴3~4个,配穴2~3个,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2~3疗程。
2、艾炷隔物灸
临床选穴多以颈夹脊为主,采用隔姜灸或隔蒜灸。
3、温灸器灸
选穴:风池、颈夹背,手指麻木加合谷;头晕头痛加百会、太阳、后溪;多汗加复溜、肺俞。方法:选用药艾条,点燃、置于湿灸器内,外层温度控制在50~60O为佳,熨按上述诸穴,每穴3~5分钟,灸毕可行推拿手法整复椎体。
通过以上所介绍的内容,大家对于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法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朋友们能够在了解后,尽早的展开对颈椎病的治疗。
艾灸的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寒气喜欢入侵女人6大部位
◎头部:头部为「诸阳之汇」,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通常一淋到雨,头部就会感受寒湿,加上头部阳热气盛,毛孔常处于开张状态,寒邪就更容易侵入。假如寒气长期从头部侵入,就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
【养生秘诀】
保护好头部不受寒气侵袭该怎么做?建议出门在外,特别在寒冷或多雨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下雨时及时保护头部。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或是洗完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使用吹风机吹干,以防寒气入侵头部而引起头痛。
◎背部: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能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
【养生秘诀】
从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就是这个道理。
◎口鼻:口是饮食进入的第一关,冰冷的饮料、寒凉的食物,都会藉由口把寒气带入胃部。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
【养生秘诀】
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流行时,戴上口罩,可以防止寒气的侵入。
◎肚脐:小孩和老人的腹部,尤其是肚脐,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晚上睡觉不小心踢了被子,腹部受凉,寒气就会从肚脐进入,引起腹痛、腹泻。
【养生秘诀】
以前的人们会为孩子把肚兜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以预防受凉所致的腹泻。如果在肚兜中加入合适的中药材,还能调理许多疾病。
◎毛孔:全身的毛孔张开时,若不注意保护,寒邪会乘虚而入。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调冷风,最容易生病。
【养生秘诀】
不妨饮用生姜红糖水,使寒气从毛孔排出,可以防止这些疾病。
◎脚底: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风寒的地方。长期在冰冷潮湿的地方行走、鞋袜潮湿后不立即更换、睡觉时冷气正对着脚底吹,都会招致寒气的入侵。
【养生秘诀】
经常按摩脚底,用热水泡脚,可以将寒气从脚底排散出去。
寒气是无孔不入!要防止寒气入侵,就得保护好我们的五官和九窍。
中医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髌骨软骨退行性病变,软骨软化、碎裂和脱落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中医治疗髌骨软化症以敷膏药和针灸为主。本文为您介绍如何使用中医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
中医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
1、标准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2、取法:屈膝,先取胫骨内侧髁下缘的阴陵泉,再于其后方1寸处取穴。
3、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缝匠肌(腱)、半膜肌和半腱肌(腱)。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半腱肌、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三肌分别止于胫骨粗隆的内侧。缝匠肌受股神经支配,后二肌受坐骨神经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在大隐静脉的后方,穿小腿深筋,直抵上述各肌的止点腱及胫骨骨膜。发自腘动脉怕膝下内动脉由腘窝向下方,参加膝关节网。
4、功用:散风祛湿,疏通关节。
5、主治病症:痛风,髌骨软化症,髌上滑囊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6、刺法:直刺:0.8-1.0,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7、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 肝不好可以通过艾灸治疗吗
可以。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对于肝不好的人来说,是可以通过艾灸缓解其不适症状的。
肝不好可以艾灸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
女人抗衰老的9个秘诀
养生秘诀一:减轻精神压力
当感情冲动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这样只会加重精神压力。此时,应赶快纠正姿势,想象把压力从肩上卸掉。即使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也要牢记:你能改变目前的糟糕情况,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
养生秘诀二:不要急于起床
早晨醒来后先仰卧、伸展身体,然后四肢着地,伸伸背,给脊柱留出“苏醒”的时间。
养生秘诀三:少乘电梯
每天沿楼梯上下6分钟以上,这样能让你重新精神焕发。
养生秘诀四:注意走路姿态
在步行或散步时,应该挺起胸膛走,这对保持体形十分有效。如果平时走路也这样,就能消耗掉多一倍的热量。
养生秘诀五:每天坚持运动蹦蹦跳跳、蹲蹲站站、前后左右抡抡手臂等,每天坚持做这些动作有助于保持体形,改善血液循环。
养生秘诀六:饭后先收拾厨房
吃完饭后别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可先收拾餐桌、洗涮碗碟,再干点其他的活。总之,饭后强迫自己运动15分钟。
养生秘诀七:不要久坐
边看电视边做些简单的健身操。工作时,不要把同事从别的房间里喊过来,而是亲自走过去。
养生秘诀八:多多交往
擅长交际的人比孤独的人生病的几率少一半。
养生秘诀九:笑口常开
笑对增强免疫功能有奇效,既能消耗热量,还能调节心情。
麦粒肿的中医针灸法
中医针灸如何治疗麦粒肿?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睑皮肤肿胀、发炎、疼痛或触痛等症状,因此一旦患了麦粒肿要及早进行治疗。以下是眼科专家为大家推荐的中医针灸治疗麦粒肿的方法。
外感风热型麦粒肿:患者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针灸取穴: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行间。恶寒发热加外关;头痛加风池。方法:眼区各穴毫针刺或点刺出血。
脾胃薀热型麦粒肿:患者兼见口臭、口干、心烦、苔黄腻、脉数。针灸取穴:承泣、四白、瞳子髎、合谷、三阴交。方法:同外感风热型。也可同时加刺阿是穴。方法:在红肿处酒精消毒后,用0.5—1.0寸毫针,斜向刺进红肿处2—5毫米(视肿物大小,大者深刺,小者浅刺),不捻转,留针刺10—15分钟。
耳穴疗法:取穴:眼,肝,耳尖,神门,肾,皮质下,心。方法:耳尖放血,余穴贴压王不留籽。贴压时耳部常规消毒,按摩耳部发红为好,贴压完毕按压2—3次。
梅花针疗法:取穴:麦粒肿在上眼睑,叩打上睑与眉毛间;在下睑者,叩打下睑与承泣,球后之间。用梅花针叩击以局部出现灼热感或红晕为度。
点刺疗法:取穴:在第1—2胸椎至腋后线上找阳性反应点。婴幼儿如无反应点时,取第3—5胸椎刺突外两横指处。方法:用圆利针点刺,小儿用28号毫针即可,使出血2—3滴。
老年人养生秘笈先养好心
有一位养生大师说过养生秘笈就是两个字,养心。邓老说,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养心最重要的是养德,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是情志过度,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就会紊乱,此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作为国医大师,邓老自有自己的一套饮食养生秘诀!邓老的饮食养生秘诀只有两个字:杂食。杂食,顾名思义,就是不忌口,不养成饮食依赖,什么东西都吃。不忌口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偏食,偏食会导致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造成营养不良。杂食养生,也要注意,要配合适量的运动,要让所有吸收的东西都消耗掉,营养充分吸收,不能只吸收不运动,这样就与杂食养生相背离。
中医有“精气学说”,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源。邓老说,精是一种有形之物,在房事中,就是指男子排放的物质,精液的成分一部分是精子,绝大部分是前列腺液。中医有“精满自缢”之说,这属于正常的生理表现,对身体健康无影响,但是过度的耗损,手淫,性生活无度,造成“精”的过分消耗,伤精耗气,是不利于健康和养生的。
中医所说的“内伤七情”或者“七情内伤”。邓老提醒广大男性朋友,性生活要有节制,不要偷情搞艳遇,维护好已有的夫妻感情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