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推拿治月经不调 气血虚型月经不调推拿

推拿治月经不调 气血虚型月经不调推拿

1.指按中脘,气海,每穴按压3分钟,使腹部出现发热感。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脐与胸骨剑突连线中点。

气海: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5寸处。

2.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向外1寸处,可沿胫骨向上摸,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旁边1寸处就是此穴。

三阴交:四指并拢,小指靠在内踝尖上,食指上缘平行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就是。

3.按揉脾俞,胃俞,每穴操作1分钟。

脾俞: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月经不调的食疗推荐

1、乌鸡茯苓汤:将乌鸡1只洗净,把茯苓9克、红枣10枚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沙锅内煮熟烂,去药渣,食鸡肉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补气益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气虚型,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稀,小腹隐痛,神疲乏力。

2、黑豆红枣煎:黑豆50克、红枣5枚、生姜3片共煎至豆熟烂,食豆、大枣,饮汤。每日1剂,月经前3天开始服。补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多色淡,头昏面咣。

3、豆豉羊肉汤: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加盐调味。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血寒型,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舌苔白。

4、鸡卵马齿苋汤:将马齿苋250克洗净与鸡蛋2枚共煮,熟后蛋去壳,再煮,每日1剂,分2次服食,食蛋饮汤。清热凉血调血。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粘有块,口渴心烦。

月经不调会有什么症状

生活中很多的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女性会单纯的认为,月经不调就是月经的时间不正常,要么早来,要么晚来,其实不然,月经不调表现在很多的地方,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认识,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介绍。

不同类型的月经不调会有什么症状

①血虚型。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这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表现。

②肾虚型。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③血寒型。这种月经不调的症状为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④气郁型。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⑤血热型。月经不调的症状可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

⑥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症。这些都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月经不调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

月经不调的分型可有血虚型月经不调。患者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月经不调的分型可有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月经不调的分型还有血寒型月经不调和气郁型月经不调。

很多的女性在经期的量是很少的,也有很多的女性会表现出失眠,精神无力现象,不管属于哪种情况,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起来,注意调理的方法,出现月经不调后,及时的进行治疗。

月经不调怎么办

脾肾气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脉细无力,尺脉弱。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肝肾阴虚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

气血虚弱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肝郁气滞型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调经。5血寒型。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月经不调食疗方

1.乌鸡茯苓汤

将乌鸡1只洗净,把茯苓9克、红枣10枚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沙锅内煮熟烂,去药渣,食鸡肉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补气益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气虚型,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稀,小腹隐痛,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

2.黑豆红枣煎

黑豆50克、红枣5枚、生姜3片共煎至豆熟烂,食豆、大枣,饮汤。每日1剂,月经前3天开始服。补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多色淡,头昏面咣。

3.豆豉羊肉汤

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加盐调味。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血寒型,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舌苔白。

7种药膳治疗女性月经紊乱

1.乌鸡茯苓汤:将乌鸡1只洗净,把茯苓9克、红枣10枚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沙锅内煮熟烂,去药渣,食鸡肉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补气益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气虚型,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稀,小腹隐痛,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

2.黑豆红枣煎:黑豆50克、红枣5枚、生姜3片共煎至豆熟烂,食豆、大枣,饮汤。每日1剂,月经前3天开始服。补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多色淡,头昏面咣。

3.豆豉羊肉汤: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加盐调味。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温经散寒,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属血寒型,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舌苔白。

4.鸡卵马齿苋汤:将马齿苋250克洗净与鸡蛋2枚共煮,熟后蛋去壳,再煮,每日1剂,分2次服食,食蛋饮汤。清热凉血调血。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粘有块,口渴心烦。

5.青皮山楂粥:先将青皮10克、山楂30克放入沙锅,加水适量,浓煎40分钟,去渣取汁待用。将粳米100克放人沙锅,加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将成时兑入青皮、山楂浓煎汁,拌匀,继续煨煮至沸。分早晚2次服用。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主治月经不调,属气滞血瘀型,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腹痛,舌质紫黯,脉细弱。

6.凉拌马兰头:将新鲜马兰头200克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碎末。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人马兰头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清热凉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粘,心烦口渴;苔黄,脉数。

7.金针炖水鱼:金针菜30克、木耳15克洗净;猪瘦肉200克洗净,切块;水鱼1只剖净,斩块。把全部用料放人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水炖2~3小时,调味供用。滋阴降火,补肾和血。主治月经不调,属血虚型,月经后期,量多色淡,质稀无块,面黄头晕。脾胃寒湿者不宜食用。

血虚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按摩调理

血海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防治月经不顺,血虚型月经不调,生理痛等。穴位定位: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法:一边呼气,一边用拇指罗纹面依次点按同侧血海穴50-60次。 常按摩血海穴能调理血虚月经不调。

桑葚对于调理月经有什么作用

桑葚中含有较多的铁离子和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促进桑葚中铁离子的吸收,女性食用,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适合血虚型月经不调的女性食用。

桑葚味甘,性寒,入肾经,具有很好的补肾的作用,可以补充肾气,具有很好的缓解肾虚型月经不调的作用。

除了常见的气虚宫寒导致的月经不调,还有一种血热型月经不调,一般月经提前,量多,质地较粘稠,这种月经不调可以食用桑葚滋阴凉血,具有很好的缓解血热型月经不调的作用。

推拿治月经不调 肾虚型月经不调推拿

1.点按关元穴3-5分钟,以热深透下腹为度。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2.按揉双侧涌泉穴1分钟,然后沿足底纵轴用掌擦法反复摩擦,以透热为度。

涌泉:脚掌前1/3处,人字沟上。

3.擦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侧,反复摩擦5-7遍,然后着重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月经不调气血虚怎么办 推拿治疗气血虚月经不调

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患者左侧,施腹部掌按法于中脘、气海穴,每穴持续按压约5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度。

2、施腹部掌揉法于胃脘部,反复揉动,操作约5分钟,使患者胃脘部有温热感。施拇指按、揉法或禅推法于足三里、三阴交穴,每穴操作1分钟,得气为度。

3、再令患者俯卧位,医者位于患者右侧,施拇指按、揉法或禅推法于脾俞、胃俞穴每穴操作1分钟,得气为度。

4、施掌擦法于脾俞、胃俞穴,操作两分钟,透热为度。

相关推荐

​月经总是推迟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1、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丸是一款常见的用来调理月经的中药,它的药物组成分别为益母草、炙甘草、白术、白芍、人参、茯苓、川芎、熟地、当归。八珍益母丸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患者。血虚型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就是月经推迟、月经量增多、颜色偏淡、脸色发黄、易疲劳、头晕等。有这些症状的月经不调患者,可以服用八珍益母丸。 2、艾附暖宫丸 艾附暖宫丸的药物组成为艾炭、川芎、香附、生地、当归、续断、白芍、黄芪、吴莱芋和官桂。艾附暖宫丸适用于血寒型月经不调患者。血寒型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就是月经推迟、色暗红、月经量偏少、小腹寒冷。有

月经不调推拿手法 肝郁型月经不调推拿

1.用拇指按揉章门穴约2分钟。 章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2.用拇指按揉膈俞,肝俞,操作3-5分钟。 膈俞: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医月经不调的按摩方法

中医月经不调推拿疗法: 中医以为,月经不调与肾、肝、脾三脏有紧密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经过推拿可以改善内脏功能,月经不调。下面就详细的推拿按摩疗方法: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5分钟。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5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中医功效:益气,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

月经失调的中医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指出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活血通气。现代人缺乏运动,多为不通之症: 1、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

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

一、血热型月经不调的调理血热型月经不调症状: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深红,面红口干,尿黄便结。疗:清热凉血药物。 二、肝郁化热型症状:乳房胀痛、小腹胀痛,胸闷以及烦躁易怒。疗:疏肝解郁、清热。 三、血虚型月经不调的调理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谈且质地稀。疗:补血益气。 四、气滞型月经不调的调理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暗,胸胁乳胀。疗:理气活血。

中医应该怎么调理月经不调

肝肾阴虚型 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需要准备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对疗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是有一定效果的。 脾肾气虚型 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疗女性月经不调需要准备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肝郁气滞型 中医应该怎么调理月经不调?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

月经不调痛经怎么调理 食物调理

食材:乌鸡1只,茯芩9克,红枣10枚。 做法:将乌鸡洗干净,把茯苓、红枣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沙锅内煮熟烂,去药濟,食鸣肉饮汤。秘日1剂,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 功效:补气益血调经。主气虚型月经不调(月经提前)痛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乏力的患者。 食材:乌骨鸡肉500克,黄芪30克,当归适量 做法:将乌骨鸡宰后去毛及内賍,洗净,切成小块;当归、黄芪洗净;把全部川料放入锅内,加沾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虑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黄芪乌骨鸡汤可以凋补气血,补肾调经。适用于月

女性长期月经不调如何调理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几乎所有女性都会或早或晚地遇到此类问题。月经不调有很多分型,从异常状态来分,包括周期异常(即月经来潮比平时的周期提前或延后一周以上,及或前或后,没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并连续两次以上者)、经量异常(即周期性的排出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超过七天以上;经血排出很少或不足两日即干净)、经色异常(经血或色淡或深红或紫黑等)和经质异常(经来稠浓,如有血块或清淡稀薄如水),还包括倒经或逆经(在经期或经前一两天出现吐血或鼻血)等。中医称之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

月经不调有哪些类型

1、血虚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3、血寒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表现,其中冷痛或胃寒等症状得热则可自行减轻。 4、气滞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甚至疼痛、胸胁乳房胀痛等表现。 5、血热型月经不调。主要症

月经不调该如何正确饮食

1、血热型月经不调的调节 症状表现:血色红有紫块或深红,面红口干,尿黄便结。 疗:宜清热凉血,根据医嘱食用相关药物进行疗。 2、肝郁化热型月经不调的调节 症状表现:乳房、小腹胀痛,胸闷,烦躁易怒。 疗:利于疏肝解郁清热的药物进行疗。 3、血虚型月经不调的调理 症状表现: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稀。 疗:服用补血益气药物及食品进行疗。 4、气滞型月经不调的调理 症状表现: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乳房胀痛。 疗:选择理气活血药物和食物进行疗。 月经不调中医看来多为为肝、脾、肾、气血、冲任二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