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五谷养生之道

五谷养生之道

从苦至今,五谷都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天然产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现如今五谷的商业价值也很高,用五谷制成各类食品出售,为不少商贩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开始注重养生,而五谷作为一种食疗颇受欢迎,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一下五谷的养生作用及食用最佳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养生的朋友带来帮助。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一、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三、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五谷的养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里需要提到的是,以前庄稼之地随处可见,而如今很多都已经被一所所高楼大厦所替代,使庄稼的范围缩小,产物越发减少,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是每个人都要必须做到的。五谷的营养价值是不苟否认的,我们在用五谷养生的同时,一定要杜绝浪费,这样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美德!

老年人的中医养生

养生之道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养生家曹慈山在论述时说:“养生之道,惟贵自然。”这是最适合运用的养生准则。人体十二经脉以不同时辰循行全身,假如我们能从认识经脉循行路径及流注时辰,并了解其功能以时辰配合脏腑养生,便可以得到人生中之最好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尔。”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劳逸适度对人体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养生之道。

对现代人来说,养生之道贵在情感沟通,养生不仅仅是让身体健康无疾,还要让心理舒坦无忧,要做到这点,情感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主要包含男人女人养生之道的详细内容,以及养生之道视频等,还包括各种养生技巧,常见的食疗配方等内容。

五谷养生聪明吃

每一种谷物的营养都各有特点,不同品种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自古至今,中国人以米为主食。而吃惯了精米细面的现代人,在一阵养生风气中,将目光投向了五谷杂粮,甚至在超市中亦卖起了五谷米及十谷米。

何谓五谷杂粮呢?自古便有多种诠释。《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其中五谷指的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明末张景岳所著《类经》中所指的五谷是“米、麻(可能是指胡麻)、大豆、麦、黄黍”。民间所说的五谷杂粮,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稻指的是稻米、糙米;黍指的是黄米或玉米;稷指的是小米;麦指的是大麦、小麦、荞麦、燕麦等麦类;菽指的就是一般豆类,例如大豆、绿豆、红豆等;杂粮指的是除了水稻、小麦以外的杂食,例如核桃、薏仁、南瓜子等。

大家都知道,五谷杂粮较一般经过加工的细粮要营养得多,但实际上每一种谷物的营养都各有特点,不同品种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而就中医来说,五谷杂粮亦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以下就来介绍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谷粮。

稻米

为五谷之首,是人类的最主要的粮食,亦是人身体能量的来源,《本草食鉴》记载:“米饭,性甘温、宜煮饭食、益血生津、补中养气、填髓充饥、健脾养胃、调和五脏,不可一日或缺。”稻米能补脾、养胃、滋养、强壮,煮成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

糯米

质黏柔、性甘温、具补中益气之功。《本草纲目》中提到,糯米,一治自汗不止。方法是:糯米、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服3钱,米汤饮下。二治胎动不安,用糯米1两,黄芪、川芎各5钱、水1000ml,煎服。三治虚劳不足及营养不良、体力衰微,方法是将糯米放入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每日服用。(换算1 钱=3.75克,1两=37.5克)

玉蜀黍

即玉米,味甘性平,能调中开胃、利尿除浊,常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或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用法是以新鲜玉蜀黍根和叶45~90克(干者18~36克),水煎,1日分2~3次温服。

粟米

即小米,味甘、咸,性凉,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小儿脾虚泄泻、消化不良,用粟米、淮山药共研细末,煮糊加白糖适量喂之。产后体虚,用粟米、大枣煮粥,加红糖食用。

小麦

性甘凉,具有养心安神、厚肠益脾之功。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一帖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心脾元气受损,导致神志不安、悲伤欲哭、呵欠不断,以小麦治疗可具良好效果。方法是用小麦1两半,甘草3钱,大枣10枚,水煎分3次服。

大麦

甘咸性凉,有和胃宽肠之功。食管癌等所致吞咽困难,可用大麦面成稀糊状后饮用,因其性滑腻、易下咽,能助胃气、恢复体力。平日可饮用烘炒过的大麦放在开水中泡制成大麦茶,不但香气诱人,在进食油腻食物后饮用大麦茶,还可以去油、解腻,达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荞麦

味甘性凉,能降气宽肠、消积开胃,用于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外用治水火烫伤等。李时珍在壮年之时,患肚腹微微作痛,食即泻,泻亦不多,一昼夜好多次,消瘦疲乏2个月,用消食化气药俱无效,有个僧人让他用荞麦面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大豆

性味甘平,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效用,可辅助治疗疳积(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腹胀疾患)泻痢、腹胀瘦弱、妊娠中毒、疮痛肿毒、外伤出血等症。用炒黄豆60克,配麦芽30克,共研为细末,以大枣煎汤配服,一日服2次,可改善血虚、面色萎黄、嘴唇指甲苍白等症状。

绿豆

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消痈肿,止渴下气,益肠胃,除烦热的作用。用解药物,如:乌头、巴豆、农药中毒、食物中毒、酒精中毒等,取绿豆120克,甘草30克,加水煎汤,大量灌服,为临床常用的中毒解毒剂。

核桃

又作胡桃。性甘温,润肺益肾利肠、治肾虚腰痛。作为食疗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单独生吃、水煮、作糖蘸、入菜,都有补血养气、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等良好功效。

薏仁

又作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据《本草纲目》记载,薏仁有健脾、益胃、去风湿等功效,还可使内脏器官健壮、皮肤嫩美。皮肤粗糙、长青春痘或色泽较黑者,每天吃一些薏仁,约3个月后可见改善。薏仁还有增进人体水分的新陈代谢,可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中年妇女不妨多食以替代米饭,可以避免身材臃肿。

南瓜子

性甘平,古籍记载有杀虫之功,其中含较高量的的锌,具有预防前列腺肥大与改善排尿速度的功能。但需注意的是,因南瓜子含有脂肪油,若服食大量粉剂,每有食欲减退、腹泻等副作用,但会自行消失,而过量食用南瓜子亦会造成腹胀。

朱丹溪《丹溪心法》曰:“未病之前就注意治理,才真正懂得养生的道理。”《周礼天官疾医》中亦论述道:“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毫无疑问,五谷杂粮的确是现代人养生所不可缺乏的一环,正所谓治病不如防病,平日能够均衡摄取各种谷类、以粗粮代替细粮,才是真正的养生保健之道。

荞麦茶是可以吃的吗

苦荞茶当然能吃了。并且富含十八种氨基酸、九种脂肪酸、丰富的膳食纤维、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还含有其他食物几乎没有的芦丁及硒元素,所以苦荞茶是可以喝的。

中医学上普遍认为,我国五谷养生五脏,五谷杂粮很多都是药食同源,能够抵御疾病,保证人体健康。其中苦荞麦就是“五谷之王”,具有清热降火、消食化滞、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

五谷养生粥的功效与作用 促进消化

五谷养生粥中的红豆、白扁豆等食材,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食用之后纤维素会在体内吸收水分膨胀,有利于刺激肠道蠕动、改善肠胃功能,适量食用对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好处。

孕妇五谷养生粥

五谷养生粥顾名思义就是用五谷杂粮熬煮出来的粥,其中包括多种谷类以及豆类的食物,例如小米、糙米、粳米、燕麦、红豆、红枣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的,营养非常全面,尤其适合孕妇多吃,因此这也被称为孕妇五谷养生粥。

那孕妇五谷养生粥都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1)孕妇五谷养生粥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我们知道孕吐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几乎每个孕妇都会有孕吐的情况出现,因此五谷养生粥尤其适合孕早期由于孕吐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

(2)五谷养生粥由于是多种谷类和豆类混合熬煮而成的,因此里面的膳食纤维非常丰富,可以起到促进肠道蠕动,通便排便等作用,尤其适合环境孕期便秘的问题。

(3)五谷杂粮食物大多都偏碱性,因此可以中和孕妇体内酸碱不平衡的问题,对于缓解身体疲倦,增强体能都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孕晚期的时候多吃点孕妇五谷粥,能够缓解身体疲倦乏力的症状,非常不错。

五谷养生粥配方是什么

五谷养生粥流传民间已久,五谷养生粥功效颇多,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在困乏时刻还能缓解疲惫提高精神状态的作用。五谷养生粥深受民众喜爱,以粮食谷物为主体的饮食习惯是十分养生的。那么你知道五谷养生粥配方是什么吗?除了有小米、玉米、糙米这些配方以外还有哪些呢?介绍关于五谷养生粥配方吧。

五谷养生粥配方1:大米50克,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

五谷养生粥做法1:把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麦仁洗干净,然后泡水两个小时,桂圆去壳,红枣、大米洗净待用;将上述原料一起倒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盖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三次后即可。

五谷养生粥配方2:黑豆15克、黑米10克、燕麦10克、玉米渣5克、小米5克、花生10克、芸豆5克

五谷养生粥做法2:1、所有食材放入碗里,淘洗干净。2、倒入电压力锅的内胆。3、将内胆外表面擦干净,放入锅体,并轻轻旋转内胆,内胆里加入1杯水。4、按“营养饭”按键到“煮粥”,电压力锅开始工作。5、等煮好后,“保温”指示灯点亮。6、待浮子落下,打开盖子。

五谷养生粥

五谷养生粥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一碗粥10种营养,满足每天的营养需求。不仅可以驱寒保暖,更能养生。杂粮粥是由五谷杂粮熬煮出来的粥,被誉为冬季养生暖身第一粥。其饱含了多种谷类和豆类食物,比如:小米、玉米、糙米等,可以加入薏米、黑米、芡实、桂圆等熬煮。

五谷杂粮养生粥

材料: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粳米100克

做法:

1、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洗干净后泡水两个小时,桂圆去壳,红枣、粳米洗净待用;

2、一起入高压锅,加上1500ML的水,盖盖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

求解五谷养生粥的做法

秋天正是贴秋膘的时候,爱美的MM们胃口大开,可是又怕长胖,怎么办呢?秋季五谷养生秋膘不要来,让你远离秋膘。秋季五谷养生五谷粥既不怕长胖,又有营养。

秋季五谷养生粥,一口粥入口,绵延细腻、清香扑面,让人好不回味,顿觉全身心的轻松惬意。秋季五谷养生有不同种类和不同功效的粥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其中最简单的一道秋季五谷养生粥吧。

原料:大米50克,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

秋季五谷养生粥的做法:

1、 把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麦仁洗干净,然后泡水两个小时

2、 桂圆去壳,红枣、大米洗净待用;

3、 将上述原料一起倒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盖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三次后即可。

五谷养生玉米汁

我们都知道玉米是五谷粗粮,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纤维素,如果把玉米榨成汁功效和作用会相同吗?玉米保护心血管。中医认为,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玉米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玉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该因子可与人体内的多种致癌物质结合,使其失去致癌性;玉米中含有的胡萝卜素被消化吸收后,可在身体内转变成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A能够阻止、延缓癌前病变。

玉米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重要的抗衰老及美容物质。玉米中富含的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人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减少分泌毒素的腐质在肠道内积滞,因而玉米可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

纤维素中所含的果胶,能与致癌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无害的物质从人体排出;所含的木质素,使体内吞噬细菌及癌细胞的巨噬细胞活力提高2~3倍,可抑制癌症的发生。此外,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镁,事实证明,镁具有抗肿瘤、防癌的显着效果,对活细胞起着“万能控制器”的作用。研究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精子活力低怎么护理

补肾益精:根据中医肾藏精的养生理论,在食补中要摄入补肾益精的食物,如山药、鳝鱼、海参、冻豆腐、豆腐皮、花生、核桃、芝麻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生精能力。

五谷养精:慎味就是不要暴饮暴食,要以五谷来养精。中医里有一句话:五谷最养精。

节劳养精:人不可过度劳累。中医认为,精成于血,精是血的变现。所以要保护好血。

什么叫辟谷疗法

辟谷疗法,北京自然辟谷专家培养职业辟谷养生师采用特殊方法,让辟谷者处在不吃食物,打开人体吸收能量通道,吸收自然灵气,清气,也就是说辟谷不吃饭,却是食能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此过程中清理垃圾,排除毒素,调理人体疾病,清肠宿便,加速新陈代谢,修复人体功能的一种调理身体达到保养身心去病的方法。

辟谷是现代养生中的一种自然养生修炼法门,与导引、服气、辟谷养生等并称于世。辟谷修炼的层次较高,对调理疾病、强身健体、开慧长功、激发内在潜能都有相当好的效果,因而受到古今一些修炼名家的重视。辟谷有却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的别称,即不吃五谷饭食之意,但并不是不吃任何东西,更不是绝食或不饮不食,而是吞纳气,食气,有能量作为保证。同时可以参考《宗源辟谷养生》一书,对辟谷疗法的历史文化和理论、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学员心得交流进行了研究。

五谷养生小米最佳

中医认为,同样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粟米又称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其功效:①健脾和中,治消化不良、泄泻、肢体乏力等症。②滋胃阴清虚热,治胃阴虚有热之口渴能饮、善饥,以及消渴病。③益肾安眠,治肾湿热导致的小便淋漓不尽等症。陈小米苦寒,具有止痢、解烦渴的作用。

小米粥上一层“米油”可滋阴强身,用于治疗肾阴亏损。中医认为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阴长力,补液填精,滋阴之功胜于熟地。

小米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小米与杏仁同食易令人吐泻,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多食。

小米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脾胃,又养后天之本——肾脏,诚为养生保健之佳品。小米为大众喜食之品,食疗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小米最佳。特精选以下6个食疗方供大家选用。

小米红糖粥 小米100克,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

小米山药大枣粥 小米100克,怀山药30克,大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可健脾胃、益气血。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补益。

小米山药糊 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小米黄芪粥 小米50克,大红枣15枚,黄芪15克煮粥,加红糖适量食用。主治产后体虚。

小米半夏汤 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一般安神药无效者。

小米芝麻糊 小米500克磨面,炒黄,芝麻180克炒黄打碎,每次取小米面30克,芝麻10克,白糖酌量,白开水300毫升调服,早晚各1次。

相关推荐

秋季养生之道

1注意调理饮食,合理膳食,秋天以滋阴润肺为主,早上最好喝些粥类,百合莲子粥,黑米粥,银耳糯米粥,这都是不错的选择,常喝粥可以达到养胃护胃的效果 2早起早睡,按时作息,早上晨练,或者适当的活动一下,舒展一下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的发生 3注意增强身体抵抗力,不可在天气变凉时增加很多衣服,有意识的进行抗寒冷的锻炼,增强身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早上进行慢跑,洗个冷水澡都是很有效的 4天气过于干燥,增加汤类和水分的补充,可以把补品制成汤类进补,水果汁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和一些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牙齿的养生之道

1、茶 茶中所含的氟可以和牙齿中的磷灰石结核,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其中乌龙茶和绿茶含氟量最高。其中所含多酚类是由30多种物质组成的复合体,具有消毒、杀菌之功效,能够减少在口腔中造成蛀牙的变形链球菌,具有固齿作用。 经常饮茶增加了口腔的水液流动量,保持了口腔卫生。茶叶中的糖类、果胶等成分与唾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滋润了口腔,增强了口腔的自洁能力。嚼食茶叶还能治牙龈出血。但须注意,嚼的时候要细细嚼,让茶叶在口中磨嚼成细粉末再含化令唾液咽下。 2、香菇 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糖体可以抑制口中的细菌制造牙菌斑。 3、洋

夏天的养生之道

由于高温天空气的湿度大,空气中的水汽蒸发量小,人体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使身体热量散发不畅而导致闷热,胃肠不适。其中有些身体虚弱的人甚至产生“疰夏”,伴有口甜口腻、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还有一部分人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中,会出现体内调节系统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这种情况也会引起厌食。 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喝碗粥,就把午餐和晚餐给解决了。其实夏季人体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如果胃口不好,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儿童、女性和老年人。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保证吃好早餐,因为清晨天气相对

心理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妙方万千,当数和气为先。 现代疾病70%属于身心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癌症等都与心理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和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七情六欲”反复产生刺激,心理失去“和”的平衡,致使经络不通、血瘀气滞、阴阳失调,产生疾病,正所谓百病气上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淌,恐则气滞,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和则气顺。 喜怒哀乐为人之常情,烦恼忧愁为人之伴侣,人生就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要正确对待人生,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不断修身养性,使自己内心

养生与养身的区别是什么

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人都认为养身之道就是等于养生之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医中的养生虽然被理论的称之为“养生之道”,可是却是将养生的方法称之为“养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养生的方法,它们并不是等同的。 养身就是保养身体、调理身体,偏重在具体的身体机能上,而且不会太具备长远性。比如说“孕妇刚生产完,要注重养身”;“某运动员受伤后做了手术,要请假养身”等等。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

养生之道话养肺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说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肺部受到侵害,除了影响呼吸道的健康外,还可能引发感冒。根据中医理论,肺为华盖,也就是形容肺像雨伞一样,是给五脏六腑挡风遮雨的。但如果这个“雨伞”保护不好,就会患感冒、肺炎等炎症尤其是随着各地空气质量下降,雾霾、PM2.5对市民呼吸道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保健的角度来说,食疗是值得提倡的辅助预防措施。而中医也一向讲究药食同源,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在雾霾的天气通过中医食疗来养肺润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秋季养生之道

秋季运动 1、晒太阳:晚秋时晒太阳可以疏肝养肺,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悲秋情绪。中医所说的肝与情志密切相关,晒太阳可以使你抑郁的情绪得到缓解。 2、按摩穴位:用手指从印堂穴开始向上推到发髻,然后用三个手指从发髻沿正中线一直推插到百会穴。 3、舒展眉头:用两个手指分别刮眉棱骨,从中间向两边刮,然后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 秋季养生茶饮 1、西洋参麦冬饮 材料:西洋参5克,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滤汁,加蜂蜜适量代茶饮。 功效: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适宜人群:阴虚内热见久咳、干咳少痰

老年人养生之道

1.如厕不超过3分钟 排便时,肠道每平方厘米承受着十几到几十公斤的压力。排便时看书或抽烟,往往导致排便时间过长,如果经常如此,就会造成肠腔下垂,导致习惯性便秘、痔疮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如厕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 2.刷牙持续3分钟 韩国牙科界一直倡导“3·3·3刷牙法”,即每天刷牙3次以上、在饭后3分钟以内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以上。刷牙的基本原则是“面面俱到”,也就是说,牙齿的外面、里面、咬合面等各个角度都要考虑到。算下来,大约有80多个牙面需要清洁,这个工作量不算小。 3.睡醒后赖床3分钟 统计数据

美容养生之道

一、当归、香附泡黄酒 组成:当归20克,香附30克,黄酒250克。 用法:将前二味洗净,浸泡酒中3天,每服15—30克,日服2次 作用:疏肝调经;适用于女子青春期肝气郁结而致月经周期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者。 二、乌骨鸡、当归、黄芪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10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内用线缝合,放入砂锅内煮烂熟,去药渣,加调味品,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连服3—5剂。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月经超前,经量过多,精神疲倦,心悸气短,失眠等。 三、人参

立秋养生之道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人易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症状。 肺燥伤肝要吃酸: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因为许多酸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 秋瓜坏肚少吃寒 许多人都有这种感受,秋天吃水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