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的介绍
叶酸的介绍
叶酸(folic acid)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于1990年启动,经过中美科学家对追踪观察25万例新婚妇女及其妊娠结局验证[1] ,准妈妈在备孕期间就服用0.4毫克叶酸,在神经管畸形高发区有85%预防率,在神经管畸形低发区有41%的预防率,此项科技成果被全球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及借鉴。叶酸也用来治疗女性贫血,但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一定要认真看好说明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相当于蝶酰谷氨酸(pteroylglutamic acid,PGA),是米切尔(H.K.Mitchell,1941)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
枇杷叶的介绍
枇杷叶(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有治疗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作用。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桑叶的介绍
别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霜叶霜、桑叶蜜、桑叶、冬桑叶,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白桑叶,鸡桑叶,子桑叶,山桑叶,金桑叶,晚桑叶,老桑叶,双叶,双桑叶,童桑叶,神仙叶。
性味:味苦、甘、性寒。
1.《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2.《纲目》:味苦甘,寒,有小毒。
3.《医林纂要》:甘酸辛,寒。
归肺、肝经。
4.《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5.《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桑叶 (6张)
6.《本经》:除寒热,出汗。
7.《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8.《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9.《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降糖。
10.《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补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茶叶的介绍
茶,汉语词汇,音cha(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番薯叶的介绍
红薯叶(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又称地瓜叶,即红薯生长过程中的茎上的叶子。红薯叶有很多用途,比如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延缓衰老,解毒等作用。一般食用的是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1]
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促进新陈代谢、通便利尿、升血小板、预防动脉硬化、阻止细胞癌变、催乳解毒等保健功能。红薯叶可使肌肤变光滑,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
番泻叶的介绍
1、 基本特性:番泻叶别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生态环境为野生或栽培。分布于热带非洲。我国台湾、广西、云南有引种栽培。
(1) 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狭叶番泻在开花前摘取叶,阴干,按叶片大小和品质优劣分级,用水压机打包。
(2) 尖叶番泻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尖叶番泻在果实成熟时,剪下枝条,摘取叶片,晒干,按完整叶与破碎叶分别包装。
2、 主要成分:
(1)狭长番泻叶 含番泻甙A及B(二者互为立体异构)、番泻甙C及D(二者互为立体异构)、芦荟大黄素双蒽酮甙、大黄酸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以及少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此外, 尚含山柰甙、蜂花醇、水杨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2)尖叶番泻叶 含蒽醌衍生物0.85%~2.86%, 其中有番泻甙A、B、C, 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 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酸-1-葡萄糖甙, 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鼠李素、山柰素、植物甾醇及其甙等。
3、价格分析:番泻叶一直有商关注,但价格依然稳定,统货售价6.5-7元。国产,6-7.2元;进口,7-8元。
桑叶的介绍
桑叶,(Mulberry Leaf),学名:Folium 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
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称为桑芽菜。又以南浔辑里村,国丝文化园的桑树芽最为出众,考虑到穿珠湾水的灌溉,其桑叶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1]
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
茶叶的介绍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酸笋介绍
做法:
把笋去皮,如果想快点变酸的话,就切成薄片直接放在干净的清水中泡,清水没过笋,如果有太阳就放到太阳光晒(这也是为了加速变酸。如果有很多笋,需要放很久的话,去笋壳后,就整块或切成两块放到缸中泡盖好就OK了(冷的清水),以后就会逐渐边酸!
如果不坏的话,缸中的水是越久越好,以后就可以直接放新的笋了,(注意:不管怎么样都不用碰油这是确记的)。到夏天我家经常做的,我觉得酸类的食物,酸笋是最容易做的了!做酸笋是不用换水的。酸笋泡制过程中不必加白酒,但是容器一定要事先用开水烫过,并反扣在太阳下暴晒杀菌,泡菜坛口水封严密,半月即可食用。
榆树叶的介绍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本地区有自然分布。过去农村绿化应用较多,城市内一般用于庭园、工厂绿化。近年来,基本不用于绿化造林,且自然种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数量锐减。
药用价值
【来源】[1] 榆科榆属植物榆Ulmus pumila L.,以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果,去杂质晒干。树皮,剥下树皮晒干,或夏秋剥下树皮,去粗皮,晒干或鲜用。叶,夏秋采摘,晒干或鲜用。根皮秋季采收。
【性味归经】
榆钱:微辛,平。
皮、叶:甘,平。
【功能主治】
榆钱:安神健脾。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白带。
皮、叶:安神,利小便。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体虚浮肿。内皮: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榆钱:1~3钱;皮、叶3~5钱。接骨以内皮酒调包敷患处,止血用内皮研粉撒布患处。
【备注】(1)同属下列植物,在不同地区均供药用。榔榆(蚊榔树、鸡瘤、小叶榆、秋榆)Ulmus parvifolia Jacq.;红榔木(毛白榆、棉榔树)Ulmus pumila L. var. pilosa Rehd.;滇榆(常绿榆、披针叶榆)Ulmus lanceaefolia Roxb.。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病虫害
虫害主要有榆紫金花虫、榆天社蛾、榆毒蛾、黑绒金龟子等。
香兰叶的介绍
香兰叶(Pandanus amaryllifolius)为露兜树属的热带植物,又名班兰叶(pandan)、七叶兰、香林投、碧血树,野生七叶兰较为稀少,其多半为栽培作物。班兰叶——印尼话叫Pandan,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名气大得很,班兰叶是一种热带绿色植物,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让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因而常做为东南亚料理与糕点常用材料。
桑叶的介绍
桑叶,(Mulberry Leaf),学名:Folium 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称为桑芽菜。又以南浔辑里村,国丝文化园的桑树芽最为出众,考虑到穿珠湾水的灌溉,其桑叶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1] 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