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血中药方剂

尿血中药方剂

方名

樟冰散。

组成

白茅根(去心)30-60克,生姜3-6克,蜂蜜30克。

用法

前二味水煎取汁后冲入蜂蜜,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出处

养生治病秘方集。

尿血症状

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素问》称“溺血”、“溲血”。

尿血与血淋相似而有别,若小便时不痛者为尿血,小便时点滴涩痛,痛苦难忍者即为血淋。《类证治裁·溺》讲到,“溺血与血淋异,痛为血淋,出精窍,不痛为溺血,出溺窍。”

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致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而致尿血,发病部位在肾和膀胱,但与心、小肠、肝、脾有密切联系,并有虚实之别。

常见的有心火亢盛,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肾虚火旺,脾肾两亏等症。

常见的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令女性朋友非常苦恼的妇科疾病。患者会出现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持续性腹痛等症状。这种妇科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引起更严重的妇科疾病,有时候甚至导致患者不孕。因此盆腔炎的危害是很大的。

患了盆腔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盆腔炎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此外中医对盆腔炎的治疗也很有疗效。中医学上将盆腔炎分为湿热瘀结型和寒凝气滞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盆腔炎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盆腔炎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蒲公英,黄柏,鱼腥草,土茯苓,败酱草,桃仁,红花,血竭,川牛膝,生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乌药,香附,当归,川芎,桂枝,炮姜,五灵脂,生蒲黄,赤芍,炙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寒凝气滞型盆腔炎的治疗。

中药方剂三:丹参、白芍、赤芍、连翘、乳香、没药、透骨草、皂刺、三棱、莪术。以上中药制成灌肠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鼻炎片中药方剂

处方

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

性状

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

炮制

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成细粉;辛夷、野菊花、细辛、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麻黄、知母、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剩余黄柏及其余苍耳子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上述白芷等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

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男子阳痿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解郁通阳。

【方名】宣志汤。

【组成】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术9克,生枣15克,远志3克,柴胡3克,当归9克,人参3克,山药15克,巴戟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辩证录》卷九。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胆湿热下注。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名】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酒炒)4. 5克,炒黄芩8克,栀子(酒炒)9克,当归(酒洗)9克,生地黄(酒洗)9克,泽泻6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空腹服。

【出处】《医方集解》。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肾虚惊怯,心包虚寒,阳事不举。

【治法】温心包,举阳痿。

【方名】救相汤。

【组成】人参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黄芪15克,当归9克,菟丝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九。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阴虚损。

【治法】滋阴润燥,清热填精。

【方名】天一汤。

【组成】地骨皮15克,玄参15克,芡实15克,山药9克,牛膝9克,丹皮9克,熟地30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男女科5000金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阴阳两虚,心气不足。

【治法】养心安肾,起阴壮阳。

【方名】起阴汤。

【组成】人参15克,白术30克,巴戟天30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远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辩证录》卷九

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阴虚肺热。

治法

养阴清肺宁络。

方名

咳喘止血汤。

组成

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

陈国藩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肺有燥热,肝火亢盛,灼伤肺络,迫血妄行。

治法

平肝清肺,宁络止血。

方名

复方清肺止咯汤。

组成

桑叶9克,桑皮9克,地骨皮15克,生甘草9克,生地15克,地榆15克,枇杷叶12克,炙紫菀15克,黄芩9克,黛蛤散15克(包)。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黄文东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相关治疗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中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慢性肝炎中药方剂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正在逐渐被各大医院所采用,那么它的独特之处在哪呢。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脾不和。

【治法】健脾疏肝。

【方名】健脾疏肝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兆祥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湿阻。

【治法】健脾化湿,理气降浊。

【方名】肝炎1Ⅲ号冲剂。

【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冲剂,每袋15克,每服半袋,每日2次。

【出处】常玉英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

【治法】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

【方名】益肝汤。

【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关幼波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清肝,通络消痞。

【方名】益肝清症汤。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制大黄9克,栀子9克,阿胶9克,地鳖虫6克,桃仁6克,龙胆草6克,玉米须30克,炮山甲粉1.7克(另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脾肾阳虚,气虚血滞。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柔肝。

【方名】温肝汤。

【组成】黄芪30克,附片10克,白术10克,香附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党参12克,紫河车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关幼波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血瘀。

【治法】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方名】化肝煎。

【组成】鳖甲2克,穿山甲2克,大黄6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赤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殷义才方。

扁平疣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湿毒热邪郁结肌肤,阻遏气血运行。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

【方名】克疣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芩20克,马齿苋30克,生苡仁30克,夏枯草12克,牡蛎20克(先煎),木贼草12克,板蓝根3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紫草12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服,每日1剂。

【出处】杨景海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外感风毒,内动肝火。

【治法】清热平肝。

【方名】化毒消疣汤。

【组成】大青叶30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牡蛎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鲜生地30克,黄芩12克,制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湿热熏蒸,发于皮肤。

【治法】清热除湿。

【方名】清热除湿汤。

【组成】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15克,连翘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苡仁15克,茯苓15克,扁豆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

【方名】当归拈痛汤加减。

【组成】羌活1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黄芩12克,炙甘草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知母10克,升麻6克,苍术6克,葛根6克,白术10克,党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傅作琼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素体阳盛,感受热毒,入于营血。

【治法】活血凉血,清热解毒。

【方名】活血解毒汤。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银花30克,元参15克,夏枯草30克,何首乌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兰根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怒动肝火,气血凝滞于肌肤。

【治法】平肝软坚,清热解毒。

【方名】除疣汤。

【组成】苡仁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败酱草15克,牡蛎粉30克,夏枯草1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后熏洗患处15-20分钟。

【出处】何同国方。

中药方剂(七)

【辨证】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成。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名】复方木贼汤。

【组成】木贼30克,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香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外洗,用纱布浸药液磨擦患处,日3次。

【出处】陕西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究皮肤病组。

中药方剂(八)

【辨证】脾肺湿热郁结,火郁肌肤。

【治法】燥湿清热,软坚祛瘀,抗病毒。

【方名】扁平疣外治方。

【组成】冰片10克(另包),玄明粉10克(另包),苦参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先将冰片、玄明粉共研极细要备用。然后将余药煎汤取浓汁,待冷却至皮肤可耐受温度时,用毛巾或棉球蘸药水于患处反复擦洗15-20分钟。再用备用冰片、玄明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用多少,调多少),反复擦涂患处15-20分钟,用力以不擦破表皮为限度。上药每日1剂,分2次外用,5日为 1疗程。

【出处】施永茂方

乳腺癌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方名】调神攻坚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绍武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散结。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服。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中医方剂(三)

【辨证】血热炽盛,火毒伤阴。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泻火。

【方名】紫根牡蛎汤。

【组成】紫草根15克,牡蛎粉(包煎)15克,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银花6克,升麻6克,黄芪6克,甘草3克,大黄适量(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简明中医妇科学》。

中医方剂(四)

【辨证】正气不足。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

【方名】芪苡汤。

【组成】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尿道感染出血中药方剂治疗

清淋饮

方药:蒲公英、一枝黄花、半枝莲、车前草、鲜茅根各30g

用法:将上药用水煎煮,每日1剂,每日分2次服用。

功效:此方主要治疗急慢性尿道感染。

通淋膏

方药:苦参、石韦、土茯苓、蒲公英各30g,金钱草50g、生蒲黄20g、白茅根30g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储瓶备用,用时取本散30g,用米醋适量,调和成稀糊状,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神阙,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此方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尿道感染。

胆结石中药方剂

胆结石偏方1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偏方2

【组成】大金钱草90~250克

【用法】水煎服,1日1次。

胆结石偏方3

【组成】胶布、王不留行籽

【用法】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胆结石偏方4

【组成】玉米须50克

【用法】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胆结石偏方5

【组成】虎耳草30克,适量米酒、水

【用法】将虎耳草与相同量的米酒、水一起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胆结石偏方6

【组成】威灵仙60克。

【用法】每日2次煎水内服。

胆结石偏方7

【组成】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

【用法】将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

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防癌抗癌

木通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抗癌药物,比如:消症片就含有木通,车前子,滑石粉等,主要用来治疗胰腺癌,而中药方剂使用木通,牛膝,生地,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等一起使用,用来治疗膀胱癌尿血症。


牙痛的中药方剂

灵仙饮:细辛3克(后下),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劳液:十大功劳叶9克。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2剂。

糖莲饮:青莲子芯2-3克,冰糖10克。水煎,时时饮用。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适用于龋齿疼痛、风炎牙痛。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牙痛,可用本方配入生地、石膏、细辛、白芷等,水煎服。

扁蓄饮:扁蓄50-10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绿豆甘草饮: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至豆熟,去甘草,分2次食豆饮汤。

花椒方:花椒1粒,放在牙痛处,咬紧,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牙痛时如何使用消炎药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却要命”。为缓解牙痛,很多人都习惯依靠消炎药。事实上,因牙根尖孔特别纤细,口服消炎药多数经全身吸收,只有很少量药物通过血液到达牙髓组织内,而以这些药物到达病灶的剂量,根本无助于牙痛缓解。

相关推荐

治疗痤疮的中药方剂

1、〖辨证〗肺热郁滞。〖治法〗清肺热,行郁滞。〖方名〗黄芩清肺饮。〖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2、〖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治法〗滋阴清热化瘀,治疗痤疮秘方。〖方名〗滋阴清热化瘀汤。〖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

膀胱结石的中药方剂

在经济发达地区,膀胱结石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且多患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狭窄;而在贫困地区则多见于儿童,女性少见。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多食黑木耳:对于体内初有结石者,坚持天天吃上1-2次黑木耳,一般疼痛、呕吐、等症状可在2-4天内缓解,结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金钱草薏苡仁粥:取金钱草,薏苡仁。将金钱草加水煎取药汁一碗,薏苡仁煮粥3碗,两者和匀

泌尿系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下焦湿热。【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方名】降石汤。【组成】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贝叔英方。中医处方(二)【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法】通淋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溶石排石。【方名】昆海排石汤。【组成】昆布18

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

1、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有清化止血汤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黄芩12克、全瓜蒌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清肺化痰,止咳敛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痰热壅肺型)。咳嗽气急,痰多,质粘厚或稠黄或有腥味,咯血,口干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数。2、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有清肝泻肺止血汤牡丹皮8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阿

治疗冻疮的中药方剂

温水加啤酒冬季有些人生冻疮,如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左右,便可缓解因冻疮而带来的痛苦。兔毛灰加芝麻油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2次。白萝卜取白萝卜一个,洗净切成厚片,用火烤热,睡前蘸姜粉涂擦患处10-20分钟,每天一次,至痊愈为止。尖辣椒将尖辣椒10克切成细丝,以白酒浸泡十天,涂于局部红肿发痒处,每日2~3次;要轻轻涂擦防止将皮肤搓破

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

1.核桃仁鸡汤用料:公鸡一只,核桃仁二两,姜、葱、料酒、各适量。制法:把全部用料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二小时,下盐调味食用。功效:温肾补阳。主治:阳虚浮肿、肢软、畏寒、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者食用。补肾壮阳吃什么好 哪些食物能补肾壮阳 补肾壮阳的食物2.猪尾汤用料:猪尾一条,乌豆、巴戟、肉苁蓉各一两半,丁香三钱,姜四片,酒二两。制法:全部用料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

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偏方

乳腺小叶增生中药方剂中药方剂【辨证】气郁痰结。【治法】疏肝豁痰,软坚散结。【方名】露蜂房汤。【组成】露蜂房10克,山茨菇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贝母12克,柴胡10克,橘叶10克,香附12克,夏枯草2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郭子光方

前列腺肥大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活血,补气消结。【方名】前列通补汤。【组成】黄芪20克,海藻20克,枸杞子1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菟丝子10克,怀牛膝10克,泽泻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王不留行子12克,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江苏中医杂志》。中药处方(二)【辨证】气虚下降。【治法】益气升提,利水通窍。【方名】升麻黄芪汤。【组成】

急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急性乳腺炎中药方剂【辨证】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散结。【方名】血竭瓜蒌汤。【组成】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出处】田忠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