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们给宝宝吃粗粮要注意这些
妈咪们给宝宝吃粗粮要注意这些
宝宝辅食添加粗粮要适量
吃粗粮好处多,但不等于可以无节制的给宝宝出粗粮,给宝宝吃粗粮一定要注意适量。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每天摄入量推荐量为年龄加上5-10克。对小胖墩、经常便秘的宝宝,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有的宝宝吃粗粮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腹胀和过多排气等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逐渐适应后,胃肠会恢复正常。
粗粮细作
在给宝宝吃粗粮时,应注意把粗粮磨成面粉、压成泥、熬成粥或与其他食物混合加工成花样翻新的美味食品,使粗粮变得可口,增进食欲,能提高人体对粗粮营养的吸收率,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求。
粗粮要混着吃
粗粮中的植物蛋白质因含的赖氨酸、蛋氨酸低于动物蛋白质,所以利用率和蛋白价也低。弥补这些缺陷的办法就是提倡食物混吃,以取长补短。如大豆配玉米或高梁面做的窝窝头,麦面配玉米或红薯面蒸的花卷馒头,由黄豆、黑豆、青豆磨成的豆浆等,都是很好的混合食品,既提高了生理价,又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利用。
宝宝多大可以吃粗粮
宝宝适当吃粗粮,可以预防便秘、肥胖、小儿糖尿病等疾病,还可锻炼咀嚼肌,促进牙床发育。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吃粗粮最好等到1岁以后,并且要注意适量。
宝宝出粗粮好处多多
专家表示,粗粮中富含的粗纤维对任何年龄的人群来说都有益,可助消化,增强肠胃功能。在日常饮食中只吃细不吃粗的宝宝,一是没机会吸收粗粮提供的丰富营养素,二是因缺少植物纤维,易便秘。吃粗粮还可以预防小儿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吃粗粮时必需的咀嚼动作,不仅能促进咀嚼肌和牙床发育,还能减少食物残渣残留,防龋齿。
宝宝吃粗粮最好等到1岁后
宝宝多大可以吃粗粮?一般宝宝4-6个月可以添加辅食,但这个阶段还适宜给宝宝吃粗粮。因为宝宝刚开始接触奶意外的食物,消化系统还不适应高纤维食物,此时吃粗粮易引起消化不良。建议宝宝一岁后再开始吃粗粮,此外,胃肠功能差、经常腹泻的宝宝,建议暂时不要吃粗粮。
宝宝吃粗粮注意4个要点
宝宝适当出粗粮好处多多,但粗粮毕竟不易消化,而且小宝宝的小孩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在给宝宝吃粗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4个要点。
1.添加粗粮要适量
吃粗粮好处多,但不等于可以无节制的给宝宝出粗粮,给宝宝吃粗粮一定要注意适量。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每天摄入量推荐量为年龄加上5-10克。对小胖墩、经常便秘的宝宝,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有的宝宝吃粗粮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腹胀和过多排气等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逐渐适应后,胃肠会恢复正常。如宝宝患有胃肠道疾病时,要吃易消化的低膳食纤维饭菜,以防止发生消化不良、腹泻或腹部疼痛等症状。
2.粗粮细作
在给宝宝吃粗粮时,应注意把粗粮磨成面粉、压成泥、熬成粥或与其他食物混合加工成花样翻新的美味食品,使粗粮变得可口,增进食欲,能提高人体对粗粮营养的吸收率,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求。
3.粗粮要混着吃
粗粮中的植物蛋白质因含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低于动物蛋白质,所以利用率和蛋白价也低。弥补这些缺陷的办法就是提倡食物混吃,以取长补短。如八宝稀饭、腊八粥、玉米红薯粥、小米山药粥,大豆配玉米或高梁面做的窝窝头,麦面配玉米或红薯面蒸的花卷馒头,由黄豆、黑豆、青豆、花生米、豌豆磨成的豆浆等,都是很好的混合食品,既提高了生理价,又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利用。
4.宝宝饮食应均衡多样
饮食讲究的是全面均衡多样化,任何营养素发挥的都是和多种营养素一起的综合作用。在日常饮食方面,应限制脂肪、糖、盐的摄入量,适当增加粗粮、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并保证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合理,有益于宝宝健康地生长发育。
适合宝宝吃的粗粮有哪些呢
荞麦面面糊可以从宝宝9个月时开始添加,1岁以后的宝宝可以适当吃一些荞麦面条等食物。
小米汤从宝宝6个月就可以吃了,但是小米粥等颗粒状的食物,要等宝宝能够咀嚼了再开始添加。
糯米不适合过早给宝宝添加,因为糯米不太容易消化。烂烂的糯米粥在宝宝1岁左右就可以吃了。
黑米粥从宝宝9个月开始可以适量添加。
高粱相对比较粗糙,去皮的高粱米粥可以在宝宝1岁以后给他们吃。
妈妈可以把黄豆打成豆浆给9个月以上的宝宝喝,黄豆做成的豆腐泥也可以在这时候给宝宝吃。
用红小豆做成细细的红豆沙,可以给8个月以上的宝宝吃。与谷类食物混合成豆饭或豆粥给1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燕麦糊可以从宝宝9个月开始添加,燕麦粥可以从宝宝1岁开始以后开始添加。
粗粮大变身 让宝宝爱上粗粮
对于小一点的宝宝来说,妈妈把一些平时很难煮的粗粮,例如豆类、薏米、紫米等浸泡一段时间以后,在豆浆机中打成米糊。让米糊更加香浓的诀窍是加入少许燕麦和小米,那种稠香的口感,太棒了!
7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可以开始试着食用少量粗粮糊。当宝宝8、9个月可以吃烤馒头片、烤面包片等食物时,就可以用粗粮了。给宝宝添加粗粮最好从小米和燕麦开始。然后再慢慢增加种类,难煮的可以先泡一会儿,再打成糊糊。
带皮的豆类例如黄豆、绿豆、红小豆等对宝宝也有很多好处,但先不要让宝宝吃整豆,应该煮烂、碾碎,否则宝宝既不容易消化(妈咪可以从宝宝拉的臭臭中发现整粒豆),也容易噎到宝宝。
另外,在给宝宝吃粗粮开始最好不要纯的,而应该与细粮(大米、白面)混合在一起制作。
稀粥是适合宝宝的最佳美食。几乎每一种粗粮都适合用来煮饭和煮粥,特别是经过高压锅烹饪,都能得到细腻口感的粗粮粥。因此,可以把粗粮煮粥或者和细粮混搭,或者粗细粮轮流食用,达到营养素均衡的目的。
用米搭配各种粗粮制成红枣粥、绿豆粥、萝卜粥等,对宝宝来说,具有养脾益胃、清热解毒、化痰利尿的功效。
孕妇缺维生素b1有什么影响
维生素B1能够促进孕妈咪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为孕妈母体的神经组织提供所需的能量,维生素B1不足时,孕妈咪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影响营养的吸收。
最近几年,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多为精细白米,导致很多孕妇进食精白米的情况逐渐增多,而因为对营养需求知识的缺乏,平日里没有过多地食用甚至是从不进食杂粮和副食品,导致越来越多的孕妇都出现了维生素B1缺乏的情况。孕产专家建议孕妇每日必须摄入的维生素B1为1.5mg。同时粗粮、谷类、豆类以及各种肉类都是维生素Bl的丰富来源,孕妇们也可以适量进食。
孕产专家建议广大的孕期准妈咪们养好自己的身体,远离疾病的困扰,给腹中的宝宝一个良好的母体环境,这样才能让宝宝出生以后更加健康。
8大饮食坏习惯让宝宝火气大
坏习惯1:宝宝不爱喝水
如果宝宝补充水分不足,那么会导致神经中枢产生渴感,从而会有要“冒火”的感觉。此外,不爱喝水的宝宝,身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毒素的长期积累也会使宝宝上火。
小编支招:妈咪要培养宝宝喝白开水的习惯,补充宝宝体内所需的水分,同时也是在清理肠道,排除废物等。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以加少量白糖或者是果汁类的东西,但是妈咪们千万别纵容了宝宝只喝糖水的习惯,否则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坏习惯2:刚出锅的食物要趁热吃
相信很多妈咪有让宝宝趁热饮食的习惯,实际上,刚出锅的高温食物容易使宝宝的咽部黏膜充血,从而在吞咽时喉咙痛、并有异物感。长期下来,宝宝很有可能上火。
小编支招:宝宝吃的食物应该温热入口,避免太烫,同时鼓励宝宝多喝水。
坏习惯3:多吃烤坚果有益身体健康
像烤瓜子、烤杏仁等食物往往太干或太咸,宝宝在食用时,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口腔肿痛、腹胀、烦躁等上火症状。
小编支招:在吃瓜子、杏仁等坚果时,应该尽量选择原味的。如果妈咪们可以为宝宝亲自烹煮坚果,并在其中加一些菊花、甘草等中草药一同煮制,那就更好不过了!此外,宝宝吃坚果后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这样就能够降低上火的风险。
坏习惯4:用快餐填饱肚子
很多宝宝爱吃洋快餐,特别是炸鸡、炸薯条等高热量的食品。这些洋快餐不仅没有营养,如果摄入过多,还会使宝宝发胖,同时更容易导致宝宝内热重、火气大。宝宝“火气”一大就爱出汗,稍微遇风即容易着凉感冒。
小编支招:洋快餐属于“垃圾食品”,宝宝要少吃。小编认为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多吃些粗粮、水果、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坏习惯5:宝宝不爱吃蔬菜水果
妈咪们别以为大鱼大肉就是宝宝强身健体的最佳食物。成天大鱼大肉,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C,造成牙龈、黏膜出血等上火症状。
小编支招: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宝宝应该多吃。“对付”不爱吃蔬果的宝宝,妈咪们可以将它们打成果汁,或者与肉拌在一起做成包子、饺子的肉馅。
坏习惯6:过量食用甜食
宝宝总是喜欢吃甜甜的蛋糕、凉爽的雪糕和香甜的水果,可是,如果宝宝吃太多的甜食,会加剧上火的症状。如果您的宝贝吃太多甜食,会大量消耗体内的B族维生素,而出现舌炎、口角炎、眼痛等“上火”的症状。此外,甜食会影响食欲,加重口渴,让人胃胀不想吃东西。这样又会妨碍宝宝摄入营养丰富的其他食物,让上火症状加剧。
小编支招: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妈咪一定要严格控制宝宝摄入甜食的量,包括不要食用太多糖分高的水果,如荔枝、蜜瓜等。传统的解暑饮料绿豆汤不但能补充随汗水流失的矿物质,还能帮助人体摄入因吃甜而消耗的B族维生素,非常值得推荐。
坏习惯7:宝宝吃辣
辣椒的营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有的妈咪在宝宝的菜肴里多多少少会放一些辣椒。可是,辣椒却也是导致宝宝上火的元凶之一!如果吃了过多的辣椒,就容易导致宝宝口舌生疮、便秘、烦躁等症状,妈咪们要小心了!
小编支招:辣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为了避免宝宝上火,妈咪不要经常给宝宝吃辣椒。此外,宝宝可以少量吃一些不辣的彩椒,不仅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还可以避免上火带来的烦恼。
坏习惯8:吃海鲜不适量
过量食用海鲜不仅会使宝宝过敏,还容易引发上火的症状,导致宝宝口干舌燥、口舌生疮。
小编支招:海鲜的营养丰富,但是妈咪们千万别让宝宝食用过量,否则会让宝宝产生上火、过敏等现象。此外,在给宝宝烹饪海鲜时,妈咪们尽可能选择蒸、煮等方式,避免烤、油炸、炒,这样可以降低宝宝上火的风险。
宝宝吃粗粮的好处 慢慢增加粗粮的食用量
有些宝宝吃粗粮后会出现一过性腹胀和排气。因此,粗粮要由少至多渐渐增加每次的食用量,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平时易腹胀、腹泻的宝宝,不要摄入太多粗粮。
孕妇吃什么能缓解孕吐
妊娠早期是胎儿从受精卵经分裂、着床、到各器官分化形成的阶段。这时胎宝宝生长较慢,因此孕妈咪只要保持怀孕前的饮食特点,不必另加,与怀孕前基本相同。当然因偏食而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导致胎儿器官发育异常。
因此,孕早期膳食总原则是:高蛋白、少油腻、易消化吸收。少食多餐,重质量不求数量。
保证优质蛋白质。
除了孕妈咪自身因怀孕产生的生理变化需要蛋白质外,这个阶段胚胎从开始生长发育至胎儿的过程中,也从妈妈身体中汲取蛋白质储存。因此孕早期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能低于怀孕前。
品种: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质,如畜禽肉类、乳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数量:每天至少35~40克,相当于粮食200克、加鸡蛋1只和瘦肉50克,才能维持孕妈咪体内的蛋白质平衡。
适当的碳水化合物。
在孕早期,如果孕妈咪因呕吐不愿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血液中的酮体就会蓄积,并积聚于羊水中,被胎宝宝吸收。酮体对胎宝宝的大脑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
数量:
孕妈咪每天要摄入15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等于200克粮食)。
品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面粉、大米、玉米、小米、薯类、食糖、土豆等。
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如果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缺乏某些矿物质,会导致胎宝宝生长迟缓,骨骼和内脏畸形,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同时,孕妈咪因为代谢和妊娠反应,应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品种:
含锌、铜、铁、钙等矿物质的食物有畜禽肉类及内脏、核桃、芝麻等。 乳类、豆类、海产品等含钙量较为丰富。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严重呕吐的孕妈咪更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防止酸中毒。
这 是孕妈咪一天需要食物的量:主食(大米、面)200~250克,杂粮(小米、玉米、豆类等)25~50克;蛋类(鸡蛋、鸭蛋等)50克;牛奶220毫升; 动物类食 (畜、禽、肉类及内脏、水产类)100~150克;蔬菜(绿叶蔬菜占2/3)200~400克,水果50~100克;植物油15~20 克。
咸味食物
如 果准妈妈们需要参加一些聚会或者是在一些公众场合吃饭,为了避免出现孕吐的尴尬状况,那么您就很有必要在正式用餐前吃一些咸味食物。咸味食物能够帮助缓解 因闻到食物气味或是才刚吃一两口就觉得胃里翻江倒海的状况。当然,小编推荐准妈妈们吃咸味食物,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相反的,准妈妈们也要控制好自己对盐 分以及水分的摄入量,以免发生水肿或是引起一些怀孕的中毒症状。
酸味食物
酸 味食物能够很好地调动准妈妈们的胃部进行适当地放松,避免胃酸的反复堆积而引起食物回流的现象发生。想必很多准妈妈们都会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放一些酸梅 或是酸果吧?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呢!但是,小编要提醒各位准妈妈们,在酸性食物中,准妈妈们千万不要多吃山楂,孕妇吃多了山楂,不仅达不到不吐的效果,还 会容易引起流产等非常严重的不良的状况发生。准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哦!
孕期注意补铜锰
微量元素之铜和锰
【引言】铜和锰人体的需求极少,但是孕期如果摄铜不足,宝宝出生后就容易发生缺铜性贫血及一系列缺铜症状;而孕妈咪缺锰能使胎宝宝产生一些畸变。所以孕期不要挑食,要全面摄取各种食物,做个杂事的孕妈咪。
全面摄取各种食物
孕妈咪应多吃些含铜丰富的食物,如海鲜、动物肝脏、粗粮、坚果和蔬菜(大豆和小扁豆)。而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食的人不会发生锰缺乏,但由于食品加工得过于精细,或以乳品、肉类为主食时,则往往会造成锰摄入不足。因此,孕妇适当多吃些水果、蔬菜和粗粮。
高含铜食物
核桃仁1.59毫克
开心果1.33毫克
虾0.26毫克
马铃薯0.16毫克
苹果0.03毫克
高含锰食物
大豆 0.50毫克
扁豆 0.49毫克
腰子 0.27毫克
绿茶 0.22毫克
香菜0.16毫克
铜和锰对于胎儿的发育是很重要的,这一点相信你已经认识到了。上面的食物都含有高铜或高锰,准妈妈们可以通过食用来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