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才能预防近视眼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

怎样才能预防近视眼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容貌:近视眼的危害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个人容貌;

2、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由于孩子近视,多种体育活动无法参加,影响孩子身体正常发育,致使孩子体质虚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3、遗传后代: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近视超过600度可产生一定的遗传因素,如不及时治疗,也将遗传后代。不但影响自己,而且会影响下一代。

4、导致并发症:得了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度数会不断加深,终成为高度近视,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甚至失明。

5、 生活质量低下:视力低下,影响学习、工作和前程,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例如:交际、旅游外出、参加娱乐活动都有很多困难,由此产生心理障碍,致使生活质量低下。

6、青少年容易受损伤:孩子得了近视配戴眼镜后,由于儿童活泼好动,若不慎所佩戴的眼镜受撞击破碎,轻者眼睛被扎伤,重者导致失明。如果近视不断的加深,却不及时的治疗,也会使孩子的双眼失明。

7、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得了近视而不配戴眼镜则会看不清楚字,配戴了眼镜后容易造成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使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得了近视,升学选择专业和就业有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极大影响。

近视眼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特征

1. 近视眼的症状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度近视患者对模糊的远处物象多习以为常,且因视近非常清晰,平时生活、学习及工作多能适应,并不感到有所限制。一般近视眼患者总会感觉看不清黑板,分不明路标等。而一旦戴上矫正眼镜后,惊叹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世界。

2、为了减少近视眼的弥散光圈所形成的朦胧像,不少近视眼患者者多通过缩小睑裂,增加景深来提高视力,故常表现的近视眼的症状为习惯性眯眼动作。通常近视眼的外观表现为眼球较大、饱满、前突。当眼球极度内转时,赤道部可出现于睑裂区,单眼高度近视眼的症状较为明显。

近视眼的病因都有哪些

中华民族是近视眼高发民族,目前我国近视人群超过3亿,而且还在逐年增加。据统计,小学生约30%~40%,中学生达50%~70%,大学生超过80%,近视防治任重而道远。

近视眼的病因都有哪些?

近视眼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具体来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内因:包括遗传和发育两方面因素。

(1)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 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外因 :即环境因素

当眼球发育成熟后,如果没有先天遗传因素,则环境的改变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例如:照明不足、字迹模糊不清时,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不清,容易造成近视;长时间的近距离阅读、工作等,易导致近视的发生;验光配镜过矫时,外界物体成像于黄斑之后,容易导致近视的产生。

近视眼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预防,避免疾病的危害。

高度近视有什么危害

一、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的危害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

二、视网膜萎缩变性、出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这是比较主要的高度近视的危害。

三、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近视的并发症究竟有哪些

1.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眼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常人高6至8倍,但由于青光眼临床症状不明显,视功能下降又往往被高度近视的症状所掩盖,易被忽略。高度近视眼并发晶状体后极部皮层混浊者亦多见,且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后,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变化的反应过程,因而使其暗适应时间相对延长。

2.飞蚊症,高度近视眼可以发生真正的玻璃体变性或液化,引起明显的飞蚊症。自觉眼前光芒、火星、闪光或黑影漂动。后巩膜葡萄肿,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是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发生率越高。视网膜变性、出血、裂孔和脱离,由于眼轴变长,眼球后半部变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出现裂孔,引发出血和范围不等的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丧失。另外黄斑区变性也是高度近视眼的最大危险,表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最终导致失明。

高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是其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譬如父母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视眼。

问:据说近视眼有遗传性,我的近视度数将近300度,我老公两个眼睛都600度。我们女儿现在11个月大,很担心她会从小近视,请问近视真的有遗传性吗?

答:近视是有遗传的可能,因为从眼病的调查结果分析,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大些,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问:那么,高度近视遗传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答: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是其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譬如父母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视眼。高度近视眼的男子与高度近视眼(600度以上者)的女子结合,子女发病的机会在90%以上。如果与近视眼基因携带者结合,子女可能有半数是高度近视,而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者结合,子女发生近视眼的机会是1/10。

高度近视的后果有什么危害

近视超过600度就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单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性,所以高度近视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据统计,70%左右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近视眼,其中30%-40%是高度近视。

中高度近视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定期做眼压检查。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近视患者应经常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鱼肝油、钙片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片等,并在食物中有意识地添加以上营养素。

危害

一、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的危害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

二、视网膜萎缩变性、出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这是比较主要的高度近视的危害。

三、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现在大家都已经了解高度近视的后有什么危害了吧,所以有近视眼的朋友是不可以忽视近视眼所带来的危害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向远处眺望,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手机,这样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另外还要多做眼保健操,祝您健康。

后天形成的近视会遗传给后代吗

近视眼会遗传吗?

高度近视与遗传的关系,高度近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如果是致病基因,另一个基因正常的情况,则不发病。具体表现就是:家中父母双方为高度近视者,其子女近视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家庭,且多发展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有高度近视者,子女近视率相对较低,父母没有高度近视者,子女的高度近视发病率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父母携带致病基因导致孩子近视的可能性。另有研究者认为,世界上黄种人近视眼发病率最高。

从眼病的调查结果分析,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近视眼遗传吗?近视的发生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学者们都认为,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即病人有多个致病基因,但又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生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现象。

环境因素包括照明不佳,不良的阅读和工作习惯,如长时间阅读和近距离工作,眼的调节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收缩状态,进而调节能力减弱,而发生近视。但同样的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发生近视,而某些近视患者也并非做近距离工作,或很少阅读书报。可见,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后天因素很重要近视眼虽然与遗传有关系,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特别是对于普通近视而言,后天因素也很关键。所以说,遗传因素仅提供近视眼发病的可能性,而后天的环境因素对是否最终发生近视也十分关键。所以,预防近视,要从多方面抓起。

高度近视会遗传吗

近视是有遗传的可能,因为从眼病的调查结果分析,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大些,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高度近视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是其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譬如父母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视眼。高度近视眼的男子与高度近视眼(600度以上者)的女子结合,子女发病的机会在90%以上。如果与近视眼基因携带者结合,子女可能有半数是高度近视,而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者结合,子女发生近视眼的机会是1/10。

相关推荐

母亲近视孩子会遗传吗

专家称,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高度近视的几率高,因此,从优生优育角度,科专家都不建议高度近视的男女双方结婚生子。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近视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其中,青少年近视居多,在中学就读的学生中约百分之八十的近视。是否可以预防,就必须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及其他影响因素。一般认为,引起近视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 近视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

遗传性近视的病症是什么

一般认为近视高于6.00屈光度,则称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呈进行性发展,到晚期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且配镜不能矫正。但对于一个刚患近视的孩子,其近视是否遗传,遗传程度多大,得相关人士认定,如何认定?对于一个初患者或低度近视患者,是否具遗传性,遗传程度多大,不能等到600度以后才去断定是遗传性近视。因此遗传性近视的认定对于确定治疗目和疗效具指导意义,按遗传程度的轻重分:遗传性、明显遗传性、显著遗传性。 现在近视的发病率很高,近视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疾,大家逐渐习以为常了,

高度近视患者三大注意

如果近视高于6.00屈光度,则称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呈进行性发展,到晚期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且配镜不能矫正。 遗传是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医学研究证实,我国高度近视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几乎都会染上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约50%为高度近视。但也的表现不完全。另外,环境因素如长期看近,也是引起近视的一个原因,但在高度近视的病因中不起主要作用。 底变化,引起并发症 低度近视一般不会出现底改变,而高度近视

哪些病因引发近视疾病呢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认为自己在平时也没不良的用习惯怎么就会患上近视这样的疾病的,其实近视的发生不仅仅是因为外因造成的,还很可能跟我们身体内在的一些因素关,近视属于病当中多发的一种,较多的原因诱发了近视的发生,会另很多的人遭受到了相当严重的侵害,希望各位朋友要警惕近视的出现,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此病的引发病因,关于诱发近视出现的因素会哪些呢,往下看了解一下吧。 近视的症状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度近视患者对模糊的远处物象多习以为常,且因视近非常清晰,平时生活、学习及工作多能适应,并不感到所限制。一般近

近视的分类哪些

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球轴径不断加长,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按屈光成分分类 (1)轴性近视,是由于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儿童近视怎样治疗

孩子得了近视配戴镜后,由于儿童活泼好动,若不慎受撞击破碎,轻者睛被扎伤,重者导致失明。 2、影响孩子前途 孩子得了近视,升学选择专业和就业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极大影响,这是近视危害中比较重要的。 3、学习成绩下降 孩子得了近视,如果不配戴镜的话,就会看不清字,而配戴了镜后容易造成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近视危害使学习成绩下降。 4、生活不便 由天气变化而带来的太多不便,如:雨天、黑暗时、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带镜进出,温差太大容易反霜,擦拭后带来镜片磨损,致使视物模糊,度数逐年增加。 儿童

近视会遗传后代吗

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高度近视的几率高,因此,从优生优育角度,科专家都不建议高度近视的男女双方结婚生子。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近视的发生率高达25%。其中,青少年近视居多,在中学就读的学生中约70-80%的近视。是否可以预防,就必须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及其他影响因素。一般认为,引起近视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 近视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

怎样治疗近视

一.近视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1.儿童、青少年均需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并配戴合适的凹球面镜矫正。 2.高度近视除验光配镜外,也可用接触镜矫正。 3.高度近视底病变者辅以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后巩膜加固术。 20岁以上无禁忌症者可考虑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或镭射屈光性切除术。 二.近视的用药原则 1.预防近视或治疗假性近视滴用托比卡胺滴液,每晚睡前滴双。 2.15岁以下散瞳验光前,滴托比卡胺滴液每10分钟1次,2小时内滴6—8次。 3.7岁以下儿童特别斜视性屈光不正散瞳验光时,一般用1%阿托品滴液或

多种多样的临床出现的近视的症状

1、近视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轻度近视患者对模糊的远处物象多习以为常,且因轻度视近非常清晰,平时生活、学习及工作多能适应,并不感到所限制。仅当视远需要,或当与正常视力者比较,或当健康体格检查时,方被察觉。如看不清黑板,分不明路标等。 2、为了减少近视患者的的弥散光圈所形成的朦胧像,不少近视患者多通过缩小睑裂,增加景深来提高视力,故常表现为习惯性眯动作。这是常见的近视的症状表现。通常近视的外观表现为球较大、饱满、前突。当球极度内转时,赤道部可出现于睑裂区,单高度近视者这一现象较为明

父母近视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专家称,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高度近视的几率高,因此,从优生优育角度,专家都不建议高度近视的男女双方结婚生子。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近视的发生率高达25%。其中,青少年近视居多,在中学就读的学生中约70-80%的近视。是否可以预防,就必须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及其他影响因素。一般认为,近视会遗传,引起近视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 近视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