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如何诊断子宫肌瘤呢
临床上如何诊断子宫肌瘤呢
子宫肌瘤的分类方法较多,有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按生长在子宫部位分,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其中宫体肌瘤占90%。第二种是根据肌瘤数量的多少来分,单个生长的是单发性子宫肌瘤,两个以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第三种是根据肌瘤在基层的生长部位分,也是最常见的分法,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还有10~15%的粘膜下肌瘤。
首先是临床症状,根据向病人询问的临床症状,例如月经的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有无经量增多)、便秘、不孕、白带过多等等症状进行初诊。
然后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有经验的医生会通过触诊发现子宫增大、在子宫上出现结节,就能判断可能患有子宫肌瘤。
第三会通过辅助检查,通常用B超可以判断是否长有子宫肌瘤,以及肌瘤生长的部位位置;如果对B超结果有怀疑的,可以选择彩超,最好是用核磁共振确诊,因为有核磁共振能非常清楚检查出肿瘤生长的位置、大小,和子宫内膜的关系,是否会否影响怀孕。
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
女性疾病中子宫肌瘤高发,据对千余例患者调查发现,至少有2成的患者瘤体超过4厘米,由此引起月经过多的症状,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一些人还存在瘤体恶变的情况。
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症状与肌瘤部位、有无变性相关,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不大。主要症状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月经改变:月经改变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或经期延长等,亦可有不规则出血。黏膜下肌瘤可因黏膜面积增加及表面发生坏死和感染,而导致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血样脓性排液;肌壁间肌瘤较大时,肌瘤使宫腔变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子宫收缩不良,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等;浆膜下肌瘤及小的肌壁间肌瘤常无明显症状。由于肌瘤的影响,患者的绝经年龄往往延续至50岁以后。
疼痛:一般无疼痛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下腹胀痛及下坠感。但当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或带蒂肌瘤发生扭转及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时,可引起急性腹痛。
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增大可压迫附近器官而产生各种症状。如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造成尿频、尿急;子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障碍、尿潴留;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时,可导致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子宫后壁肌瘤可挤压直肠,引起大便困难。
阴道分泌物增多:常见于较大的肌壁间肌瘤,由于子宫腔面积增大,腺体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伴感染时白带量亦多,有时可呈血性。
不孕: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可因肌瘤阻碍受精卵着床从而影响受孕,肌壁间肌瘤易造成早期流产。
贫血:子宫肌瘤引起长期月经量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全身乏力,脸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据统计35岁以上女性约20%患有子宫肌瘤。其发生的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
2、子宫肌瘤的诊断依据:
妇科检查可扪及增大变形的子宫,盆腔B超检查可明确肌瘤大小、数目及部位,可除外卵巢实质性肿瘤。如浆膜下肌瘤,子宫表面不规则,或呈球形突起,或有蒂与子宫相连。黏膜下肌瘤常需通过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子宫碘油造影等检查方能确诊,但若肌瘤已降至宫颈管内,可经松弛的宫中触及瘤体。如肌瘤已出宫颈,可在阴道内触及球形块物而瘤蒂在颈管内,窥视可见块物表面为暗红色黏膜,有坏死或溃疡。
温馨提示:
除了子宫肌瘤本身对广大女性造成很大身心伤害之外,临床实践证实,子宫肌瘤常常并发输卵管卵巢病变,也可和子宫体腺癌和子宫颈癌同时存在。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防止延误治疗。
子宫肌瘤怎么检查 子宫肌瘤检查方法
病史及妇科检查:病史及妇科检查时诊断子宫肌瘤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子宫肌瘤可以借此得到正确诊断。
B超检查:B超检查无创伤,称为子宫肌瘤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B超检查可以显示肌瘤部位,大小,数目,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有液化囊变等情况,还能观察肌瘤是否压迫了周围其他脏器,同时还有助于盆腔肿块的鉴别诊断。
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以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病变性质,确定病变位置,并准确的取材活检。
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显示子宫腔有无变形,占位性病变,同时显示输卵管是否通畅。粘膜下肌瘤造影摄片显示宫腔内有充盈残缺,可确定肌瘤数目,大小。
子宫肌瘤的诊断方式有什么
一、病史。病史的了解,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为医生直接提供正确的诊断思路。然而只有35%50%的子宫肌瘤患者是有症状的,因此至少一半以上的患者并没有临床症状,病史并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二、临床表现。月经异常以致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多见,其次为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过长、周期缩短和不规则子宫出血。部分患者只出现其中某一个症状,有的两三个症状同时出现。经量过多的子宫肌瘤患者常常是1个月经周期的出血总量超过以往正常时经量的2-3倍,甚至更多,一些患者随即出现失血性贫血。
三、疼痛。部分的患者在子宫肌瘤患病后会出现各种疼痛与不适,如腹痛者、腰酸者、痛经但程度多不很严重。子宫肌瘤患者的疼痛应分为肌瘤本身引起的疼痛、肌瘤引起周围组织的疼痛以及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的疾病引起的疼痛。通常情况下肌瘤是不会引起疼痛的,但是在子宫肌瘤发生变性时可以引发下腹部隐约的闷痛感。
四、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过大时可引起膀肮压迫症状,出现尿频、尿急现象。宫颈肌瘤向前长到相当大时,可以引起膀胱受压而出现耻骨上部不适,尿频、尿潞留或充溢性尿失禁。巨型宫颈前唇肌瘤充满阴道压迫尿道时,可以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闭。
子宫肌瘤和其它妇科疾病的区别
临床上在诊断子宫肌瘤的时候,会出现很多误诊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肌瘤和其它一些妇科疾病有着相同的症状,而且有的反映在B超影像片上的信息也有很难分辨。误诊可能会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带来想象不到的危害。那么,子宫肌瘤容易误诊为哪些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和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子宫腺肌症。临床上子宫肌瘤误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情况很多,这是因为子宫腺肌症患者大都有进行性的痛经症状,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但很少超过2~3个月妊娠子宫。C超检查更有助于鉴别其他无症状者,或B超未查出,则往往在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始能明确。
二,子宫肥大症。因为此症也会造成女性月经过多,子宫体积变大等,容易和小的粘膜下肌瘤造成混淆,但子宫肥大症常有多产史,子宫增大均匀,无不平结节子宫增大常在2个月妊娠左右,探测宫腔无变形,亦不感觉有肿块存在B超检查见不到肌瘤结节。
三,卵巢肿瘤。此病和浆膜下子宫肌瘤在鉴别上存在一定难度,临床出现误诊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临床诊断应该仔细询问患者月经史及腹部包块生长速度(恶性卵巢瘤较快),仔细做妇科检查,因腹壁紧张妇科检查不满意者可借助于麻醉药品或止痛剂下检查。综合病史、检查加以分析在鉴别有困难时,还可以肌肉注射催产素 10单位,注射后肿块有收缩者为子宫肌瘤否则为卵巢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均可通过B超显象检查相区别但有的须在手术中方能确诊。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检查
1、超声检查
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2、诊断性刮宫
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子宫腔大小及方向,感觉宫腔形态,了解宫腔内有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对于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常需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性刮宫具有重要价值。
3、宫腔镜检查
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有无赘生物,有助于黏膜下肌瘤的诊断。
4、腹腔镜检查
当肌瘤须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可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肿瘤生长部位并初步判断其性质。
5、磁共振检查
一般情况下,无需采用磁共振检查,如果需要鉴别诊断是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肉瘤,磁共振尤其是增强延迟显像有助于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在腹腔镜手术前,磁共振检查也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术前和术中了解肌瘤的位置,减少残留。
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1、无论是痛经是子宫肌瘤的诊断,通常在月经刚痉挛患者无痛苦,但一段时间,他们会感到疼痛,有时甚至在月经之后,也有严重的腹痛,需要卧床休息或药物可以抑制疼痛。
2、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卵巢功能相关的疾病。
3、这些患者往往有怀孕困难的现象,原发性,继发不孕的发生,可能是植入对输卵管周围组织细胞膜,导致输卵管粘连现象,不能进入精子与卵子结合。
4、性交疼痛,通常是因为组织粘连,性生活时由于内部器官被困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男性生殖器女蹬时间会有疼痛的感觉。
5、组织膜植入到直肠等位置的时候,导致排便困难的现象,一个通货膨胀的症状是落凳。
以上如何诊断子宫肌瘤的介绍就到这了。希望子宫肌瘤患者还需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子宫肌瘤医院进行科学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同时子宫肌瘤患者还要配合日常合理的饮食,这样才能治疗好子宫肌瘤疾病。
子宫肌瘤诊断方法
子宫肌瘤可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进行诊断。B超是常用的辅助检查,能区分子宫肌瘤与其他盆腔肿块。磁共振成像(MRI)可准确判断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如有需要,还可选择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诊断。
1、B超声检查:应用最广、花费最少,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好的选择方法。
2、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的精确定位是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它的费用较高而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3、宫腔镜:可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4、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CT血管造影和超声多谱勒技术:可以显示肌瘤和子宫外的血管供应,可用于子宫动脉血管栓塞等保守治疗前的评估。
子宫肌瘤成功的治疗,必须对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位置及黏膜下肌瘤和浆膜下肌瘤进入肌壁间的深度等进行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