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伤寒治疗方法
肠伤寒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伤寒穿孔是伤寒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在此阶段肠壁的淋巴组织炎性反应最显著,一旦因肠功能不好、肠腔内压增加或蛔虫扰动很容易诱发穿孔。
肠伤寒穿孔一经诊断即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进行剖腹探查和手术治疗。因患者体质较差,病情严重,手术宜采取用时间短、操作简单、对机体干扰小、对组织的破坏少的术式,穿孔修补和腹腔引流手术操作简单,多能达到以上要求,不要轻易进行肠切除。如患者病情已极为严重,不具备手术条件,可采取床旁腹腔引流术,同时给予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强胃肠外营养支持,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争取病情稳定再行手术。
剖腹探查一般采用右下腹切口,探查必须以彻底为原则。80%的穿孔在回盲瓣50cm以内的末端回肠的对系膜缘,该部小肠的血液循环最差,肠壁相对较薄,承受的压力较大而易于穿孔。肠伤寒穿孔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肠管充血肿胀,表面覆盖纤维素脓苔,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修补手术面临的问题是伤寒穿孔部位的肠壁已经充血肿胀、组织脆弱,容易被缝线切断。为了减少肠瘘的发生在全层内翻缝合时,进针的部位要稍远离穿孔的断缘,最少要离边缘0.5~1.0cm。行浆肌层缝合时,间断缝合的间距应在0.5cm以上,进针时先在浆肌层之间有一段潜行以防止肠壁被撕裂。注意缝合线结的松紧,既不切割肠管也不要过松。如仅为一处穿孔,临近的肠壁的组织基本正常,单纯穿孔修补后多能良好愈合。如穿孔较大,周围的肠壁水肿、质脆,估计缝合后难以愈合,可在修补穿孔后加用近端肠造瘘术。不应满足于一处穿孔的发现,探查必须涉及全部肠道,要注意多发性穿孔。不具备一次缝合条件的,可以选用回肠近端造瘘术进行肠腔引流。对临迫穿孔者要进行浆肌层缝合。
为了提高手术疗效,除需进行可靠的缝合之外,还应强调必须吸除腹腔内凹陷和隐窝可能残存的脓汁,以减少细菌的残存。放置腹腔引流以减少细菌感染和毒素的吸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和支持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由于肠伤寒病人难于耐受较大手术创伤,原则上应以最简单的手术方式尽快完成手术,但合并有不易控制的大出血时应考虑肠切除、吻合。如采用右下腹斜切口暴露不充分,可以改换腹部探查切口,原切口部分缝合,余作腹腔引流用。凡采用开腹探查大切口者可以进行腹腔冲洗,进一步清除腹腔内污染物,减少细菌和毒素吸收而引起的周身反应。腹腔冲洗液可使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及甲硝唑液。
2、一般治疗
(1)隔离治疗:手术后应继续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并每隔5~7天进行粪便培养1次,经2次培养阴性后解除隔离。
(2)护理:入院后应立即分病室隔离和消毒,做好宣教工作,进行心理护理。严格观察病情,做好记录。对重症病人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防止肺部感染,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
(3)注意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维持:及时补充含钠、钾、钙等离子的液体,通过血气检测及时调整体内酸碱平衡紊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改善机体供氧状况。
(4)饮食:术后恢复顺利,肠鸣音恢复,有排气、排便即可开始进食。开始应给予含有足够热量和蛋白质的流质或细软无渣的饮食,少量多餐,以后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成人每天供应热量6688KJ(1600kcal)左右,同时供应足够维生素B、维生素C。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在迅速降温、缓解中毒症状、减轻脏器损害、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不能缩短病程,甚至可增加并发症和复发率,所以不应常规使用,对病情危重者在抗生素的配合下慎用。原则上可应用于:
①病情重,表现高热,物理降温1~2h无效;
②高热伴神经症状;
③中毒症状严重、中毒性心肌炎、肝肾损害较严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④应用抗生素时出现药疹。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增加肠出血、肠穿孔的发生率。一般常静脉给药,氢化可的松100~200mg/d,或地塞米松5mg/d,用后毒血症现象会很快改善。出现疗效以后需巩固疗效1~2天。
(6)提高免疫力:伤寒患者有一定的免疫抑制现象,可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胸腺素、泛癸利酮(辅酶Q10)、转移因子、干扰素和黄芪等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
伤寒的中药食疗法
伤寒,清末时译为肠热症,后受日本影响,音译为肠窒扶斯,又称为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是常见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通常起源于食物或饮用水遭到带原者粪便所污染,很快造成大流行。
对于伤寒的治疗国外采用口服减毒活菌苗,常用的有伤寒杆菌Ty21a菌苗,初次免疫为隔日一次,共4次,饭前1小时冷开水送服,安全可靠,副作用低、免疫力可持续5年;但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在中医中一些食疗也是很有益的。
伤寒的中药食疗法:
(1)白花蛇舌草汤,白花蛇舌草50克,水煎服。适用于伤寒早期,气分湿热者。
(2)地锦草汤:地锦草助吕,水煎服。适用于伤寒早,中期患者。
(3)黄芩,生地榆各15克,红藤、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水煎服。
(4)生姜、葱白各240 克,铅粉60 克。前二味绞汁,待用。取渣入铅粉研匀,炒热。布包熨胸腹胀处,药冷拌入姜葱汁,再炒再熨。
大便出血要检查什么
首先是要检查便血的颜色,柏油样便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血液未被呕出或未完全呕出,则血中血红蛋白与肠内硫化物形成硫化铁,致粪色黑而发亮,外观类似柏油,称柏油样便或黑便,多见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如果是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多为消化道出血并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或病变距肛门近。如肠伤寒出血,血色暗红,与粪便混合。
然后要检查发病年龄、季节、便血诱因等,伤寒出血常在夏秋,消化性溃疡病出血多在秋末春初,儿童少年便血应注意肠套迭、直肠息肉、憩室炎与溃疡、钩虫病等,青壮年便血应考虑消化溃疡病、局限性肠炎、肠结核等,中老年便血多为结肠直肠癌、肝硬化、胃癌、缺血性结肠炎等,但直肠癌也不少于青壮年。
对便血的伴随症状做详细的检查,如果便血伴发热,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肠伤寒出血、恶性肠肿瘤、流行性出血热等。如果便血伴里急后重,可见于痢疾、直肠癌等。如果便血伴腹部肿块,应考虑结肠癌等。
肠伤寒的饮食禁忌
节日饮食要三少
所谓节日就是一个一个饭局,聚齐吃了这顿,有下顿。逢年过节,食肆酒楼到处是人满为患。在外吃饭,面对美食,难免眼阔肚窄,点了一桌子的美食,最后都是撑到吃不下为止。林漫鹏强调,为肠道健康,一定要少肉、少油和少酒。
吃饭只要七八分饱,吃到要松皮带的做法,只会加重肠胃负担。林漫鹏说,一般来说,食物在胃里3-4小时就会排空,如果吃得过饱,胃蠕动减慢甚至“临时罢工”,食物就无法及时消化,“沤”在胃里,引起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引起细菌感染,特别是原本就有胃病的患者,很可能会诱发急性胃炎发作。
另外,大量喝酒往往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明显诱因。如果大量饮酒之后,腹痛得特别厉害,此时,很有可能就是急性胰腺炎发作,千万不能随便吃点胃药,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酒楼海鲜三不吃
面对节日里的丰盛大餐,人们的嘴也格外挑剔,对食物要求甚高,特别是对海鲜,要嫩、要鲜、还要爽滑。
在节日期间,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食用生的或是加工不彻底的海产品,有可能染上肠伤寒、霍乱、肝吸虫病。专家强调,在酒楼用餐,一定要拒吃醉蟹、醉虾和鱼生。
外出就餐,应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煮熟的水产品,尤其不要生食螺类等水产品。林漫鹏说,从消化科的角度来讲,食物是“不熟不吃”,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才进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风险。
轻症禁食,重症就医
一不小心吃到撑,出现腹胀、腹痛的现象时,专家认为,可以停一两顿,让肠胃休息下,或者吃一些白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胃胀不适,在家也可以适当用一些保济丸和保和丸帮助消化。出现胃痛时,林漫鹏表示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所谓“无酸无溃疡”,胃酸被认为是胃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胃一分泌胃酸,就会加重溃疡。所以,急性胃炎发作就是胃酸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痉挛、疼痛。
肠伤寒日常注意事项
伤寒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时恰在疾病感染的高峰阶段,患者的身体、衣物以及患者的排泄物等均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按照肠道传染病的隔离原则彻底消毒病人的排泄物,直到解除隔离期为止。同时要预防和治疗伤寒的复发和再燃。
及时发现和检出带菌者,防止慢性带菌者从事其不应当从事工作,对密切接触伤寒患者的人群应进行医学观察,减少疾病的传播。
改善环境,保护水源,防止带有伤寒杆菌的粪便污染水源引起急性水型爆发。食品在制作、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要防止带菌者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发生食物型传播。注意饮食卫生和饮水的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水平。
伤寒疫苗的接种可降低发病率,每年坚持接种和补种,使易感人群成为主动免疫对象。
肠伤寒是什么引起的
肠伤寒穿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伤寒杆菌仅寄存于人体,成为本病的传染源,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和带菌者大小便而患病。肠伤寒穿孔是伤寒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的伤寒杆菌大部分被胃酸杀灭。当进入机体的细菌数超过10万,或因某些疾病造成胃酸减少时,都有可能使一部分伤寒杆菌存活。通过胃酸屏障未被杀灭的肠寒杆菌进入小肠后,穿过小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或细胞间隙侵入肠壁淋巴组织,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繁殖增生。部分细菌通过淋巴管进入肠系膜淋巴结大量繁殖,经由胸导管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伤寒杆菌随血流进入全身各器官,如肝、脾、肾、胆囊等,并在其中繁殖,被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入血引起第2次菌血症,激活已被致敏淋巴细胞而产生强烈的迟发性变态反应。细菌崩解所释放的内毒素可刺激组织细胞出现炎症反应,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造成急性炎症组织改变。剧烈的炎症反应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引起肠黏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病变部位累及血管可造成肠出血,溃疡侵及肠壁肌层和浆膜层可引起肠穿孔。
2.病理 肠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距回盲瓣100cm以内的末段回肠,集合淋巴结因充血、水肿及增生而肿胀,随淋巴集结坏死脱落而出现肠壁溃疡,溃疡侵犯血管可引起肠道出血。当溃疡深达肌层和浆膜层时,一旦肠腔内压力增高或肠蠕动亢进,即易引起急性穿孔。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可将肠伤寒病理过程分为4期,即增生期、坏死期、溃疡期和愈合期。
(1)增生期:病程的第1周。肠壁上的淋巴结充血水肿,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明显肿胀,伤寒杆菌被单核细胞-巨细胞吞噬后大多仍在细胞内继续繁殖,并随淋巴-单核细胞散布至全身。在这一阶段,伤寒杆菌和毒素不断进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
(2)坏死期:病程的第2周。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以及巨噬细胞过度增生压迫血管,局部缺血,导致肿胀的肠壁淋巴组织发生小灶性坏死,并融合扩大成片状。
(3)溃疡期:病程的第3周。位于肠壁黏膜下淋巴集结发生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沿淋巴集结长径并与肠管长轴平行椭圆形溃疡。溃疡多位于肠系膜对侧,深浅不一,一般达黏膜下层,但也有的深达肌层,甚至累及浆膜。
肠胃不好按摩脚底哪里 按摩小肠反射区清胃泻火
按摩小肠反射区主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肠伤寒等症,若按摩此反射区时有胀气感,多见于消化不良,腹胀等,若有颗粒结节感,多见于肠伤寒。
按摩取穴:位于双足足底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法按压小肠反射区2-5分钟,以局部酸痛为宜。
什么原因引起脚气 维生素B1吸收障碍引起脚气
慢性腹泻,肠结核,肠伤寒等疾病可导致维生素B1吸收障碍。酗酒 ,慢性营养不良及叶酸缺乏人群也存在维生素B1吸收障碍现象。酒精性肝病患者除了吸收维生素B1障碍外,还伴有硫胺素转变为焦磷酸硫胺的中间代谢障碍。这几类人群都容易发生脚气。
山大颜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
山大颜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用于痢疾、肠伤寒、胃痛、风湿骨痛等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梅花的营养价值 抑菌
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豚鼠蛋白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
石韦的营养价值 抑菌
石苇对痢疾杆菌、尤其是福氏杆菌以及肠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穿心莲的功效很多,比如说在《中药临床应用》中提到可用于治支气管肺炎;《江西草药》中记载可用于治胆囊炎;《泉州本草》中记载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及热泻等。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1、 因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2、 穿心莲可以治疗端螺旋体病,但是在服药期间会有轻度腹痛、腹泻、腰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3、 穿心莲对于治疗肠伤寒、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小儿乙型脑炎等均有疗效。
4、 穿心莲肌注可用于治疗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炎症、小儿消化不良和菌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5、 此外,穿心莲亦可用于治疗麻风、毒蛇咬伤、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上皮癌、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可谓是全株均是宝呀!
怎么解释伤寒,其脉微湿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
此承上条辨发热、头痛、身疼、恶 寒、吐利等证,为类伤寒之义也。若有前证而脉 浮紧,是伤寒也。今脉微涩,本是霍乱也。然霍 乱初病,即有吐利;伤寒吐利,却在四五日后, 邪传人阴经之时,始吐利也。此本是霍乱之即呕 吐,即下利,故不可作伤寒治之,俟之自止也。 若止后似欲大便,而去空气,仍不大便,此属阳 明也。然属阳明者,大便必硬,虽大便硬,乃伤 津液之硬,未可下也,当俟至十三日经尽,胃和 津回,便利自可愈矣。若过十三日大便不利,为 之过经不解,下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