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祛风解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祛风解表
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可配伍不同中药治疗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卫气不足、肌表不固等病证。
面神经瘤患者吃什么好
1)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本方功可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
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文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勺,再继续炼于不粘手时,即成本方具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便秘能吃防风吗
那么便秘的病人能不能吃防风呢,我们知道防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防风有非常高的药效,常吃防风对于腹痛等有很好的疗效,那么防风到底适不适合便秘患者食用呢,一起看下文。
药材功效
归经: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
功效: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用于风湿痹痛 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上文我们介绍了便秘这种疾病和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有关,以前我们多吃粮食少吃大鱼大肉是不会出现便秘的,现在我们粮食吃得太少了,上文介绍的防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防风有非常好的治疗风湿,破伤风等的药效,便秘患者可以吃防风 。
风寒感冒喝什么 黄酒茶
材料:红茶5克,黄酒适量。
做法:将红茶加水煮沸后,过滤取汁如黄酒调匀,分2次温服,每日口服1-2次。
功效作用:可以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拍冷,肢体酸痛的患者饮用。
玉屏风散有什么作用 固表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人体表虚卫气不固,容易受到风邪所侵,因此佐药用以防风可以走表而祛风邪。
荆芥穗的制法
荆芥: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荆芥穗:摘取花穗。
芥穗炭:取净荆芥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
荆芥炭:取荆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褐色。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小孩流鼻涕吃什么好的快 防风粥
原料:防风10克,葱白2段,梗米30克
做法:先以防风、葱白水煎取汁,去渣;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温热食用,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本品具有祛风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流清鼻涕的小孩食用。
湿性关节炎的三个食疗方
防风粥:防风10~15g,葱白2根,粳米50~100g。将防风、葱白水煎,煮取药汁备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共煮成粥。一日2次,趁热服食。可祛风除湿,通经宣痹。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的行痹证。
防风辛、甘,性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祛风止痒之功,为祛风解表要药。《本草纲目》引王之才语云“防风,得葱白能行周身”。防风同葱白煮粥服食,既是经验之谈,临床亦具效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辅相成,疗效倍增。
桂枝粥:桂枝10g,大米100g,葱白2根,生姜3片。将桂枝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白、姜末,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节酸痛等。
桂枝辛、甘而性温,入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桂枝加葱白、生姜同用,可增强其发汗解表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发汗解表、温通经脉之功。
二活粥:羌活、独活各10g,大米100g,白糖少许。将羌活、独活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散寒解表,胜湿止痛。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身痛,肩臂肢节疼痛等。
风寒感冒吃什么中药 防风祛风解表
防风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主治:祛风解表-外感表证,风疹瘙痒;胜湿止痛-风湿痹痛;止痉-破伤风证。
防风辛散祛风力强,善祛风而胜湿止痛,止痉,为治风通用之品,常用 治外感风寒夹湿之头痛身体,风湿痹痛及破伤风等症。
糖尿病人能吃防风吗
药材功效
归经: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
功效: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用于风湿痹痛 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