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

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1.家族史

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

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

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查视野

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青光眼患者对青光眼的三大理解误区

误区一:眼压正常就没风险

众所周知,眼压高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95%的中国人正常眼压数值范围为8—20毫米汞柱。有些人觉得眼压没超过21毫米汞柱,就可高枕无忧。这是错误的。眼压不是唯一诊断标准。有很多病人,有的眼压数值只有10毫米汞柱,眼底已出现病变,有的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但眼底正常。如今眼科学界提倡“个体化眼压”概念,由于每个人的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能力不同,发生青光眼的风险也不同,因此要以适合个人情况的眼压值作为预警“高压线”。

其实,影响眼压的因素有很多。早上和晚上的眼压不同,坐卧姿态不同,眼压也不同。在测量眼压上,也存在着人为和机器误差。最理想的情况是像做24小时心电图那样,对眼压进行连续测量,才能得到准确数值。

误区二:青光眼都必须手术治疗

青光眼治疗的原则是降低眼压、保存视力。目前,比较有效的控制眼压的方法有3种,即药物治疗法、激光治疗法、手术治疗法。一般情况下,青光眼早期使用药物治疗法或激光治疗法;如果这两种方法无法将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一旦确诊有可能终生都要用药控制自己的眼压,必要时还需再做手术或者多次手术来控制,只有眼压控制好了,才能尽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误区三:通过手术可以治愈

“很大部分患者一听到即使手术也不能提升视力,干脆就不想做手术了。”专家说。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即使通过手术,也只能是保护原有的视力,而不能把患者的视力恢复,所以很多患者都不以为然。但当视野越来越小,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即使做手术也挽救不了视力。

高眼压检查诊断

一、诊断标准:

1、采用任何药物,反复测量眼压>21 mmHg(2.79kPa);

2、眼底检查正常;

3、视野检查正常;

4、房角开放;

5、眼压描记值正常;

6、眼底照相未见有视神经纤维层损害。

二、其他视功能检查:

除了视野损害以外,青光眼的早期还可有其他视功能的异常,包括:

1、空间/时间对比敏感度下降;

2、辨色力下降,尤其是蓝、黄色觉受累较早、较重;3、电生理中图形ERG振幅下降、图形VEP峰潜时延迟等。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青光眼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青光眼患者在眼压升高、眼底改变前即有明显的全身表现,开始并不表现在眼睛上,只是出现顽固性失眠、偏头痛、习惯性便秘或劳累,情绪波动变化后暂时性眼胀痛、干涩、疲劳、视物朦胧,休息后即缓解,一年仅出现一、两次、随着病情发展,发作时间愈频繁,每次发作时间却愈长,如此反复发作,随时导致急性大发作。

2、眼压:它是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但却不是依据,临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青光眼误诊的患者都是错误的以眼压为标准,眼压高不一定就不是青光眼(参:低血压性青光眼)。眼压高并非都是青光眼(参:高血压症)

3、眼底:早期可正常,一旦眼底改变,说明病情已较重,病程很长,已造成明显的青光眼损害。

4、视野、电生理:对低眼压,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的患者直到失明无症状,眼压不高,眼底看不出损害,但电生理及视野却已反映出病情变化。

5、家族史及相关病史:明显家族史,及全身、局部疾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近视、外伤、眼部炎症、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史等易于合并,继发青光眼。因此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能轻易排除每一个青光眼征象者,以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虹视

一、结膜炎

由于粘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在擦去分泌物之后,虹视即可消失.如果外结膜囊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

可出现虹视.

二、角膜炎

因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

三、色素膜炎

因累计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出现大泡样或小泡样时.色素膜炎即可有虹视症状.

四、白内障

由于放射状排列的晶体纤维吸水、肿胀,产生分光作用所致.

五、青光眼

青光眼眼压升高时,角膜过度伸展,使角膜水肿,患者看到白炽光周围出现彩色晕轮像雨后彩虹(把白炽光分解为七色光线一样),呈现内绿外红的排列顺序,称为虹视。虹视可作为青光眼诊断的重要主观指征之一,称为真性虹视。因为晶状体混浊、角膜薄翳、的卡因点眼后角膜表层混浊,慢性结膜炎或睑板腺分泌旺盛时,其分泌物呈薄膜样蒙在角膜上,引起屈折作用等因素造成的“虹视”,与青光眼眼压高造成的虹视有着本质的不同,称为假性虹视。

诊断青光眼不能单纯看眼压

首先,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病变。神经组织损伤后很难恢复,因此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青光眼的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其次,青光眼会有视野缺损。视野,通俗一点儿讲就是我们所说的余光。而余光出了问题,很容易被人忽视。所以,很多青光眼病人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再次,眼压升高只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不是诊断青光眼和判断治疗效果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眼压高可能不是青光眼,眼压正常也可能是青光眼,有的人眼压维持得很好但病情仍在进展。

晚上看灯出现彩虹样的条带,要警惕患上了青光眼

出现什么症状就一定要去看病了?

如果有剧烈的眼胀痛伴有恶心呕吐,不用说,您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了。但要注意,有些老年人眼痛不明显,只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能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耽误治疗。如果有眼睛胀痛、头痛、视物模糊,特别是在黑暗的地方看东西之后或在情绪激动后出现,能够自行缓解,或者晚上看灯出现彩虹一样的条带,要引起警惕,这也是闭角型青光眼的表现。

有时候,青光眼的症状很轻,可能只有轻微的眼胀不适。还有很多时候,青光眼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是通过体检或看其他眼病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所以如果您已经超过40岁,年轻时有远视眼或高度近视,或有糖尿病,我们建议您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包括常规的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

青光眼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

青光眼一旦确诊,就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随诊。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诊断时已经有的视神经损害,通过随诊和治疗保持不变,不出现更进一步的视神经损害。青光眼的治疗中,稳定就是最大的胜利。这里所讲的稳定并不是单纯指眼压,而是包括视神经和视野在内的眼结构和视功能的稳定。

青光眼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正常眼球是有一定压力的,当眼内压力超过自己眼球所能耐受的最高水平时,造成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视功能损伤时叫青光眼。但随着医学的飞跃发展,青光眼的定义又有了新的概念。许多高眼压的人并不发展为青光眼,而某些眼压正常的人却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视野逐渐缩小及视神经损害。所以不能单纯以眼压测定的平均值为青光眼诊断的标准,还应结合其他检查。

青光眼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两大类。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般存在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若情绪波动、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失明。继发生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了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的。

急性发作一般见于闭角性青光眼,为中年和老年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尤以50~70岁居多,女性较男性多24倍,为双眼疾患,但常为一眼先发病。其症状有:眼球胀痛,视力急剧下降及同侧偏头痛,甚至有恶心、呕吐、体温增高和脉搏加速等;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变大、晶体混浊、眼压高、眼球坚硬如石。特别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青光眼患者眼压很高,但却无任何症状,但其后果更为严重,有的患者已经失明了才被发现,此时治疗为时已晚。

而且青光眼这种疾病的种类还算是比较多的,所以不同的种类当然形成的原因也是不同的,甚至有些患者就算是眼压比较高,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其实这已经在自己的眼部发生了一些病变的,如果没及时发现的话就会出现失明的风险,这个时候再去治疗的话就会为时已晚的。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

1.家族史

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

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

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查视野

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相关推荐

儿童眼病处方需慎用类固醇激素

根据 WHO 视力标准,儿童青光眼占儿童失明原因的 3%。局部外用类固醇春治疗春季角结膜炎(VKC)导致的 SIG 十分常见,但迄今没有研究评估 SIG 的患病率和严重性。 Gupta 教授等针对类固醇类激素性青光眼(SIG)的流行、危险因素以及视力丧失的严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SIG 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该研究近期发表于 BMJ。 研究通过收集五年中就诊于青光眼服务保健中心的所有儿童青光眼病例。记录 SIG 儿童的视力、最高基线眼压、杯 / 盘比、视野以及是否需要行青光眼滤过手术。并与儿童父母进行了面

如何检查青光眼

家族史 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视力检查 视力是非常重要的眼科检查 查眼压 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 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 查视野 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

三叉神经痛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1、风寒凝滞 证候:颜面阵发性短暂的抽搐样疼痛,痛似刀割,面肌紧束,惧怕风冷,常因外感风寒而诱发或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紧。 2.风热侵袭 证候:颜面阵发性短暂的抽搐样剧痛,有烧灼感,口苦心烦,口干口渴,便秘溲赤,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3、风痰阻络 证候:颜面阵发性短暂的剧痛,面颊麻木作胀,头昏头沉,胸脘痞闷,对吐痰涎,胃纳欠佳,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阳明火旺 证候:颜面阵发、短暂的抽搐样剧痛,面颊灼热,甚则痛如刀割,面红目赤,口干口臭,渴欲引饮,便秘溲赤,舌红

青光眼诊断步骤

青光眼诊断步骤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 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

青光眼早期如何进行诊断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1.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

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吗

首先要明确青光眼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也不是非常高,有时一次手术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术后继续依赖药物治疗甚至再次或多次手术。这是因为,无论那种类型青光眼手术方式,设计思路基本是人为建立一条引流通道,通过这个通道将眼内房水引流至眼外起到降眼压目的,但由于人体修复功能及个体化差异等多种原因,随着时间延长这个“引流通道”可能会逐渐阻塞导致眼压再次升高,故青光眼手术会有一定失败率。 青光眼手术目的是保护现有视功能,阻止视神经损害进展。因为眼压升高是青光眼危害因素,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降眼

怎样才能降低青光眼的治疗费用

实施个性化综合诊治模式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由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难,通常一经诊断,患者的视力大都50%以上受损,甚至有些已经致盲。为了提前诊断青光眼,尽早进行治疗,极大的挽救患者视力,葛坚教授及其团队从5年前开始研究,并运用“个性化综合模式”对患者进行诊治。“个性化诊治模式主要运用整合图像分析技术、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引流管植入术等结合,与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相比,有效提高了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率与治疗成功率,降低了青光眼的致盲率。”据了解,个化性的综合诊治模式可提前3-5前诊断青光眼。 青

青光眼在治疗时该做哪些检查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关于青光眼的一些认识误区你知道多少

1.“青光眼就是眼压高吗?” 不一定。青光眼是以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眼压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但由于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眼压高一些也没有青光眼(叫高眼压症),另外一些人眼压正常,但已经是青光眼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即青光眼的眼压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是眼压“正常”就不会得青光眼了。 2.“青光眼没法治疗吧?” 正相反,因为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青光眼更需要积极治疗。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很多,有点眼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越早诊断越早治疗越好。 3.“我

如何治疗儿童青光眼合适

1、继发性青光眼危害大,儿童继发性青光眼治疗早期手术挽救视力。先天性青光眼如不治疗或延误,都将导致完全失明,成为盲童。而且这种失明与其他类型的青光眼一样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早期诊断青光眼治疗对于患有青光眼的宝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在高眼压作用下,角膜后弹力层扩张破裂,房水进入角膜基质层,引起角膜水肿雾状混浊。巩膜(眼白)前部明显变薄,可呈淡蓝色环状。同时在眼球膨胀过程中,角膜感觉神经受刺激,发生神经反射性眼睑痉挛,患眼紧闭不张。儿童继发性青光眼治疗此时如去眼科医院在麻醉状态下进一步检查,会发现眼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