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火针拔罐有效治疱疹

火针拔罐有效治疱疹

带状疱疹既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艾 滋病、大手术之后,也可引起如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脏带状疱疹等疾病,甚至可导致失明、耳聋、死亡等严重临床事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临床证实,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观察研究有千余年历史,对其病因病机已形成了明确和较为统一的认识,当前中医界普遍采用的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蛇串疮”疾病与证候诊断标准,其证候分类包括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三种类型。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带状疱疹神经疼怎么办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稍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成为是目前较棘手的疾病之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滞留在体内病毒侵蚀破坏末梢神经所致,所以治疗应以排毒泻火,疏通修复被病毒阻滞的神经为主。

治疗除了西药抗病毒阿昔洛韦或者伐昔洛韦,维生素B1,B12,避免辛辣烟酒饮食之外,如果效果不佳,建议中医辩证中草药口服加用针灸,加拔火罐治疗,针灸、拔火罐本身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针灸驱除病毒活血化瘀,拔火罐再把淤血毒气通过控吸作用拔出来。既是已经没有疱疹,也可以用梅花针在原来的皮损部位或者引筋络针刺后再拔火罐,效果不错,特别是反复疼痛不好,中西药治疗无效者的最佳选择。

刺血法是如何治疗湿疹的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中医在治疗湿疹有独特的刺血法,非常有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用刺血法来治疗湿疹。

急性湿疹

局部消毒后,用梅花针从病变边缘向中心反复叩刺之微出血,然后拔罐3~5分钟。若见簇集成堆的水疱时,先用三棱针刺破水疱,再用干棉球擦吸干净,然后叩刺。三棱针点刺委中、曲池或大椎、百虫窝,以出血5~8滴为度,2~3日一次,疗效明显。

慢性湿疹

用梅花针叩刺阿是穴,然后拔罐叩刺部位3~5分钟;叩刺膀胱经第一侧线,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拔罐10分钟。三棱针点刺风门、百虫窝,出血数滴,隔日一次,连续5~8次即有效。

在运用刺血法治疗湿疹的环节中,消毒非常关键,如果消毒不彻底,很可能会继发感染,因此一定要注意消毒环节。

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

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周围、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操作:先针患处周围,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周围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周围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每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典型病案:刘×,男,39岁。4日前曾有感冒症状,左侧腹部及右上臂内侧皮肤刺痛1日。查局部皮肤有数个小红点,触之刺痛,苔黄腻,脉弦滑数。腹部用七星针围刺拔罐后,在罐内又出现三个红点。臂部用同样方法但未出现新红点。最后施三棱针点刺耳穴。次日痛减,2次痊愈。

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通过刺血拔罐可以控制已发小疱疹,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祖国医学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刺激耳部穴位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病变。耳穴风溪穴,主治皮肤瘙痒等皮肤疾患,点刺该穴和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作用。

治疗结果显示,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在治疗初期带状疱疹效果更是显著。待继发成片状水疱后,效果稍差,所以提倡该病在早期应及时诊治

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痛苦会让很多患过病的人想起来都后怕,多发于腰腹部,开始皮肤潮红,有水泡的出现,然后成片,形成一条带状,不仅奇痒还剧痛不止,如果发作时期短,水泡会干扁,结痂掉落,如果想痛苦减轻那么最好以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

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周围、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操作:先针患处周围,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周围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周围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每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典型病案:刘×,男,39岁。4日前曾有感冒症状,左侧腹部及右上臂内侧皮肤刺痛1日。查局部皮肤有数个小红点,触之刺痛,苔黄腻,脉弦滑数。腹部用七星针围刺拔罐后,在罐内又出现三个红点。臂部用同样方法但未出现新红点。最后施三棱针点刺耳穴。次日痛减,2次痊愈。

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通过刺血拔罐可以控制已发小疱疹,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祖国医学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刺激耳部穴位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病变。耳穴风溪穴,主治皮肤瘙痒等皮肤疾患,点刺该穴和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作用。

得了带状疱疹需要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的方法介绍: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很多的患者还是不够清楚。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疱疹集簇,腰部多发,伴有烧灼样剧通。中医认为多由湿热蕴结、热毒内盛等所致,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主,可用下列方法治疗。

一、外治法1.大黄:大黄研成细粉,以适量浓茶水或酒将药调成糊状,涂于病变部位,暴露或用油纸覆盖,每日1~2次,待药干燥后将药与痂皮轻轻刮掉再涂。7日为1疗程。

2.黄连素等:用黄连素片研成粉末,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2次。可加用双黄连粉针3.6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液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二、内服加外洗法金银花30g,板蓝根、野菊花、蒲公英各15g,丹皮、赤芍、生甘草各10g,水煎分2次口服。另用药渣煎水外洗患处。

三、注射法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7日为1疗程。

四、针刺拔罐法在皮疹分布的趋向两头刺络拔罐, 病久者在痛处取阿是穴, 一般取3~ 5 穴, 以三棱针刺出血点为度, 再于点刺处拔火罐, 每罐出血量2~5 m l, 疗效满意。

五、火针疗法针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制定出一综合方法,火针赞刺法镇痛效果极佳,每每治疗后缓解带状疱疹疼痛立竿见影,并能缩短病程,一般3~5次治疗疼痛消失。通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火针赞刺疗法配合其它针灸疗法治疗9天内的痊愈率高达90.9%,且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六、微创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微创方法多样,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主要的微创方法有:

1、 注射三氧调整神经。

2、 脉冲射频神经调整。

3、 交感神经阻滞或射频治疗。

4、 脊神经根射频消融。

5、 植入脊髓刺激器治疗。

6、 植入微量吗啡泵治疗。

七、体针针灸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而取穴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 特别对神经疼痛有明显的疗效。夏兆新[1]在带状疱疹头足各刺一针, 并在疱疹分布区域外侧寻找疼痛敏感点, 进行针刺。

带状疱疹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外治法:

1.大黄:大黄研成细粉,以适量浓茶水或酒将药调成糊状,涂于病变部位,暴露或用油纸覆盖,每日1~2次,待药干燥后将药与痂皮轻轻刮掉再涂。7日为1疗程。

2.黄连素等:用黄连素片研成粉末,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2次。可加用双黄连粉针3.6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液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二、内服加外洗法金银花30g,板蓝根、野菊花、蒲公英各15g,丹皮、赤芍、生甘草各10g,水煎分2次口服。另用药渣煎水外洗患处。

三、注射法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7日为1疗程。

四、针刺拔罐法在皮疹分布的趋向两头刺络拔罐, 病久者在痛处取阿是穴, 一般取3~ 5 穴, 以三棱针刺出血点为度, 再于点刺处拔火罐, 每罐出血量2~5 m l, 疗效满意。

五、火针疗法针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制定出一综合方法,火针赞刺法镇痛效果极佳,每每治疗后缓解带状疱疹疼痛立竿见影,并能缩短病程,一般3~5次治疗疼痛消失。通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火针赞刺疗法配合其它针灸疗法治疗9天内的痊愈率高达90.9%,且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六、微创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微创方法多样,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主要的微创方法有:

1、 注射三氧调整神经。

2、 脉冲射频神经调整。

3、 交感神经阻滞或射频治疗。

4、 脊神经根射频消融。

5、 植入脊髓刺激器治疗。

6、 植入微量吗啡泵治疗。

七、体针针灸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而取穴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 特别对神经疼痛有明显的疗效。在带状疱疹头足各刺一针, 并在疱疹分布区域外侧寻找疼痛敏感点, 进行针刺。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如此全面,相信也给不少患者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哦。

带状疱疹拔罐治疗好吗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初起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继之多数为成簇的水疱,自觉灼热疼痛。水疱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沿着外周围神经部位呈条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前后正中线。此病最常见于胸胁部或腰部,亦可见头面部、外阴、四肢,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头痛、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中医学认为,此病属“腰缠火丹”范畴,又称为“蛇串疮”、“火带疮”、“串腰龙”、“蜘蛛疮”,“蛇窠疮”等名称。多因情志失常,肝郁气滞:,郁久化大;或感染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致。症状初起多为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后期多为经络阻滞,余毒不清。

拔罐方法:①阿是穴(局部皮损区)法。拔罐时将罐具依次扣拔在疱疹集簇处,罐数以排满为度,不要遗漏。罐内可吸拔出黄水、红水和淤血等,每日1次,快者3-5次可痊愈,留罐15~20分钟。②选取大椎区、胃区、神阙区、气海区、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肝区、脾区部位拔罐,留罐30~40分钟。

拔足三里,健脾和胃,解体内一切毒;拔三阴交,可补元阴,填骨髓,益精气,排邪毒;拔神阙区,阳气不足之人可防毒生成,阴虚毒盛之人可以扶正祛毒;拔气海区,可补气强身,扶正祛毒;拔胃区,具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作用,拔此区可以防毒生成。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忌食鱼虾、海鲜等水产品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2)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3)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有很好的疗效,快者3-5次即可恢复正常,关键是可以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知识了。带状疱疹的病毒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病。因此在生活中做好护理,尽量减轻带状疱疹带来的损害。当病情严重时,要及时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另外建议穿宽大、柔软的衣服,以免磨擦引起疼痛。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以清淡食物为主。

相关推荐

针灸可以疗哪些病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其中前列腺炎症状表现为尿分叉、尿等待、尿频等。如果辩证准确、选取的经络腧穴到位,深浅刺激合适,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月经紊乱、乳腺增生、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另可用于辅助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其中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来说,原发性痛经用针灸疗效果较好。 那么如何判断痛经的类型呢?原发性痛经指原先没有疼痛症状,而是因某种特殊原因,如生气、受寒等外部条件诱发,对于此类疾病的疗,针灸往往比服药见效更快。而继发性痛经指的是由某种疾病引发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需着

刺血拔罐湿疹的效果好吗

选取阿是穴(病灶皮损部位)、大椎穴、肺俞、血海、隔俞、曲池、蠡沟等穴刺血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应根据病灶皮损部位的大小,确定罐具大小多少,以覆盖全部皮损区为标准。每日1~2次,至皮损处结痂后脱屑愈合为止。操作方法具体情况还要因人、因病而异!!!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之效;曲池穴,祛风解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效;血海穴具有理血调经,祛风除湿的作用,是血之要穴,对湿疹、瘾疹、丹毒等皮肤病疾患有较好的疗效。肺俞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之效,对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蠡沟穴,具有疏肝利胆、调经利湿之效

拔罐减肥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间过长易导致皮肤感染 中医提醒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2、拔火罐后不要立刻洗澡 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 3、不要同一穴

带状疱疹的刺血拔罐疗法

刺血拔罐法是我亲身体验过的疗带状疱疹简单、安全、有效的疗法,希望能够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拔罐后的注意事项是:多喝水补充失去的体液,如果平素贫血,可能会有头晕的现象出现,那么可以在施行操作前准备阿胶口服液或者是丹参口服液备用,注意这一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1先准备以下医疗器具:真空拔罐器或者是玻璃罐(拔罐器具)、梅花针、洁尔阴洗液(代替酒精做皮肤消毒液:洁尔阴洗液本身具有杀虫止痒的效果,也不会像酒精抹在伤口上有疼痛的感觉,同时挥发比较慢,皮肤不会干燥难受)、棉球。 2先用拔罐器在患处拔罐,留罐至局部皮肤

荨麻疹的拔罐疗法

拔火罐疗法 让患者取侧卧位,选用500毫升罐头瓶,用闪火法,在神阙穴拔火罐(越深疗效越好),第一次保留10分钟后起罐,间隔1~2分钟后,再在此双侧曲尺、合谷、足三里、太冲。方法: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针刺,施以补法,曲池、合谷、太冲施以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运针2~3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行下一个疗程。所有穴位用同样方法进行,每个患者施术3次,使局部充血越明显疗效越好,由正常肤色变成暗紫色为好。每日1次,连续3天为1个疗程。神阙穴拨火罐疗荨麻疹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费用经济,方法简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最好 带状疱疹中医外疗法

方法1: 取穴:按皮肤损害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内关,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等。 制法:入针后,用泻法提插捻转2-3min,留针20-30min,每日1次。 适应证:清热解毒。用于带状疱疹辅助疗。 方法2: 取穴:华佗夹脊穴。 法:在簇集疱疹间隙点刺后,以闪火法拔罐,令出血5-10ml,患侧华佗夹脊穴。亳针刺5-8分,捻转泻法,针感向同侧肋胁部放射为度,行针1min,留针15-20min,每日1次。 适应证:清热解毒,用于带状疱疹辅助疗。 方法3: 取穴:疱疹边缘区,夹脊穴

男人拔罐后可以同房吗 男人拔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

疱疹疗方法

1、针灸拔罐 针灸拔罐能够有效的拔除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驱除体内恶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痛。 2、硬膜外腔注药 黄韧带和硬脊膜之间的部位就是硬膜外腔,硬膜外腔内含有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根和脂肪。注入药物后可直接作用于急性带状疱疹病人受累的组织和神经,及时的进行注射疗能够在短时间内症状恢复比较明显,而且避免带状疱疹复发。 3、良好的饮食习惯 带状疱疹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科学饮食,患病期间应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能够有效的缓解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痛

如何利用拔火罐促进新陈代谢

拔火罐留下的这种“小创伤”能刺激人体的NEI(即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通过自身调节,达到疗疾病的目的。 拔火罐 良性刺激改善血液循环 拔火罐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古时候拔火罐被称为“角法”,主要是用动物犄角作为拔火罐工具,古人多用其来疗风寒、风湿痛等病症。 如今,拔火罐的应用范围更广,主要是利用负压与温热的原理。局部负压可改善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可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使少量血液渗透到组织间隙里,产生轻微淤血,调动机体进行自我调整、修复,对气血运行形成一种良性刺激。温热则可改善血液

疱疹的病因

疱疹的病因: 棘层松解(30%): 由于表皮细胞间桥(桥粒及张力细丝等)的变性,细胞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而成松解状态,因此形成表皮内的裂隙、水疮或大抱。导致棘层松解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因素,如天疱疹。遗传因素引起的棘层松解见于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癌疮、毛囊角化病。 基底细胞液化(20%): 基地细胞液化指表皮基底细胞发生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细胞层消失,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免疫、遗传及药物过敏常是导致基底细胞液化的原因,见于遗传性大癌性表皮松解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基底膜病变原因为自身免疫及遗传,由于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