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让宝宝远离性早熟
家长如何让宝宝远离性早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1.疾病:一些代谢及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与此同时还会有其他症状,家长发现后需要带孩子尽快就医。
2.环境污染:大家都知道在禽肉类动物饲养过程中,如果受到激素污染,那么肉蛋奶类食品,有可能含有激素,会导致性早熟。除此之外,环境中类激素污染物的影响,比如用的洗涤剂、农药,还有塑料产品会产生一些物质,到大气环境中经过分解会产生类似于雌激素样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孩子通过皮肤接触或不慎食入的话,也会导致性早熟,需要家长多加注意。
3.保健品滥用:如果家长总是希望孩子长的高一些,壮一些,少生病,盲目给孩子服用过多保健品,同样有导致性早熟的危险。比如动物初乳、蚕蛹、蜂王浆等。
4.社会心理因素:媒体上跟性有关的影像,爸爸妈妈之间过度的亲密,孩子听到看到,也会刺激内分泌系统提前启动,让孩子提前步入性发育阶段,所以爸爸妈妈还是要注意这个方面。
性早熟的孩子什么样?
性早熟: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与年龄不相应的第二性征。如周期性阴道流血、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并伴有体格发育,如身高、体重、骨骼增长现象,就可以叫性早熟。
性早熟分真假两种。真性性早熟是内外生殖器都提前成熟,也叫“完全性性早熟”,这类孩子性发育过程遵循正常规律,且具有生育能力。假性性早熟的患儿则没有生育能力,只表现为副性征的出现,如单纯的乳房提早发育、外阴生殖器发育、阴道流血等。
假性性早熟可自愈
8成婴儿的乳房早发育,用治疗也能痊愈。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大部分患儿并不需要特别干预,只要去除引起性早熟的原因,就会慢慢恢复正常。,但也有个别会转成真性性早熟,如果发现孩子性征不断发育,需要及早就医。
另外,不止女孩会发生性早熟,男孩也不例外,这需要家长多留心,平时告诉孩子生理常识,如果身体出现异常,让孩子及早告诉父母。
如何保护宝宝不被“性早熟”
家长对性早熟谈之色变,但却依然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事实上,如果宝宝本身没有疾病的话,把好宝宝的“进口”环节,就可以有效避免性早熟。
对于小婴儿来说,什么奶粉都比不上母乳安全。有可能的话,还是要尽量母乳喂养。
不要受宣传蛊惑,给宝宝用各种各样的营养保健品,事实上,规律饮食,规律作息,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增强宝宝体质的最好办法。
对于日常吃的水果和肉奶蛋类食品,有可能的话,尽量给宝宝吃自然食品或有机食品,尽管这类食品价格不菲,但对于宝宝健康来说,还是值得的。
让宝宝远离甲流家长要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发烧、咳嗽、嗓子疼,得甲流的可能是80%
有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感觉发烧、咳嗽、嗓子疼,那80%的可能就是得了甲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说,有上述症状者中,只是有30%的概率得的是流感,而这30%里是甲流的概率为80%。但即使这样,冯子健也认为不能简单地用30%乘以80%来计算目前甲流病人的多少,因为检测的准确性受到采样时机、采样质量等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个时间内,在采样质量和监测水平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数字分析疫情趋势,但是不能用这个公式来估算某人得的流感样疾病有多大的概率是甲型H1N1流感。
误区二:甲流疫苗晚点接种无所谓
目前,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各地拿到疫苗后两周之内必须完成接种。但有很多人认为,打了疫苗马上就能有效果,早接种晚接种无所谓。“这种想法不对。”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表示,疫苗接种以后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现在甲流的流行态势非常快,如果不接种,如果人们被感染以后再去接种,疫苗就起不了作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抢了这么多时间、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疫苗,就浪费了。
误区三:低温不利于病毒存活
很多人认为随着气温的降低,甲流病毒就不容易存活了,低温有利于杀死病毒。相反,病毒在寒冷的环境下可以存活更长时间。气温骤降还会增加人们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引发合并传染的情况。根据医学经验,天气变冷会使人的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这也是秋冬季流感容易流行的原因之一。同时,天气变冷导致人群的室外活动减少,如果不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也会给流感病毒提供可乘之机。
新生儿打喷嚏怎么办 新生儿打喷嚏的预防保健
1、清理鼻垢:家长要时刻注意提醒或直接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内部的分泌物,不要让鼻道内堆积太多的鼻垢。
2、避免受寒:家长在每次帮宝宝洗澡的时候,要注意保暖,让宝宝远离冷气。
3、盖好被子:家长在晚上宝宝睡觉的时候要多起来看看宝宝有没有踢被子,尽快帮宝宝盖好被子,避免着凉。
4、不必经常就医:除非宝宝出现流鼻涕的情况,否则家长要避免经常喂宝宝吃感冒药或去医院。
让宝宝远离龋齿
要搞好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应做到“3个注意”:
注意营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热量多、各种营养素适合婴儿的需要,还有较多的酶和抗体,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抵抗疾病。直接哺乳既方便又卫生经济。注意喂奶的方法和时间,出生后3个月内,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以后每隔4小时一次,许多妈妈一见婴儿哭闹,就将奶头或者空的橡皮奶头塞进婴儿口内来哄婴儿,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婴儿连续吸吮,既消耗体力,又因口部肌肉不断收缩,使颌骨发育受限,再者不断吸入大量空气,会压迫上腭,使上腭变得过多过窄,甚至会引起牙龈发炎。哺乳姿势很重要,左右轮换喂奶,以免影响婴儿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喂奶粉时最好不要让婴儿睡着了奶嘴还含在口内,这样易引起乳切牙和第一乳牙患龋,也就是平时常说的“奶瓶龋”。
注意“一早、二帮、三教育”最好在婴儿乳牙未萌出前就开始注意口腔卫生,时间在哺乳后和每天晚上,由母亲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轻轻擦洗牙龈和腭部,并注意在进食后给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3岁时就要教会儿童自己刷牙,并给予指导、监督,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注意定期检查口腔每隔半年给婴儿进行一次定期口腔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尽早预防龋病,最好用氟滴剂给婴儿补充氟化物,可将氟滴剂滴入婴幼儿的口内,也可将氟滴剂加入食物中吃下。3岁以后就可服用氟片或用含低浓度氟的牙膏刷牙。氟滴、氟片的补充剂量一定要在牙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3~4岁时可去医院将上、下第一、二乳磨牙的面,用窝沟封闭剂涂布,以达到防龋的目的。
小孩鼻炎的家庭护理
拒绝尘螨、保持卫生、注意饮食
1.日常多给宝宝喝白开水或者果汁有利于缓解鼻炎。因为多喝水可以软化鼻腔分泌物,使鼻分泌物软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若分泌量过多,可以用热水、蒸汽物化薰鼻。
2.如果宝宝患有过敏性鼻炎,父母要让宝宝远离过敏源。治疗过敏性鼻炎着重还应放在预防上,远离过敏源,避免接触毛皮、地毯、羽绒制品,家里尽量用吸尘器清洁环境,可以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空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动,去除尘螨。对家居环境的装修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减少感冒的发生,平时要让宝宝尽量不接触易产生过敏的食物或东西,做到防范于未然。
3.饮食中要注意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可减少鼻炎复发的次数。4.要让宝宝远离含有大量异体蛋白的食物,如海鱼、海虾、鸡蛋等,因为这类事物极有可能引起过敏。
4.积极锻炼有利于增强抵抗力。家长要让宝宝多锻炼身体,加强体质,积极防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宝宝被烫伤
宝宝好动,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家长要预防宝宝烫伤。
1.要让宝宝远离火源、热源。热水瓶、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粥锅、火锅等危险的热源,都应当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2.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细心呵护,如在给宝宝喂水时不要烫着宝宝、避免洗澡时烫伤宝宝。家长用澡盆给宝宝洗澡,一定要先倒凉水,再倒热水,以免宝宝误入热水。同时大人一定要先试水温,以免烫伤宝宝。
3.避免宝宝接近热油。热油烫伤由于油的沸点高造成的烫伤深度更重。家里炒菜做饭时,千万不要让宝宝进入厨房。
秋季鼻炎宝宝的日常护理方法
1 多给宝宝喝白开水或者果汁
日常多给宝宝喝白开水或者果汁有利于缓解鼻炎。因为多喝水可以软化鼻腔分泌物,使鼻分泌物软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若分泌量过多,可以用热水、蒸汽物化薰鼻。
2 让宝宝远离过敏源
如果宝宝患有过敏性鼻炎,父母要让宝宝远离过敏源。治疗过敏性鼻炎着重还应放在预防上,远离过敏源,避免接触毛皮、地毯、羽绒制品,家里尽量用吸尘器清洁环境,可以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空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动,去除尘螨。对家居环境的装修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减少感冒的发生,平时要让宝宝尽量不接触易产生过敏的食物或东西,做到防范于未然。
3.饮食
家长要注意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可减少鼻炎复发的次数。其次要让宝宝远离含有大量异体蛋白的食物,如海鱼、海虾、鸡蛋等,因为这类事物极有可能引起过敏。
4 多锻炼
积极锻炼有利于增强抵抗力。家长要让宝宝多锻炼身体,加强体质,积极防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让宝宝远离便秘
刚出生的宝贝,有的是纯母乳喂养,另一些为人工喂养,如果出现便秘,不能不想到与母乳或奶粉有关。
【吃母乳也便秘】
吃母乳便秘的宝贝很少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母乳不足
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对策:及时补充配方奶粉,宝宝的情况会马上好转。
原因: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对策: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
【人工喂养易便秘】
喂配方奶粉的宝贝,特别容易出现便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原因:奶粉不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对策: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挤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原因:宝宝肠胃不适应
配方奶粉是由牛奶为原料制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某种奶粉,以至于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后就便不出来。这一般与宝贝的肠胃有关,每个宝宝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宝宝吃国外品牌的奶粉不适应,但喝国产品牌的奶粉就没问题。
对策:试着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双歧杆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妈妈在购买时,不妨选购这样的奶粉。
Part 2 6~12个月
此时的宝宝,已经增加了各种辅食,因此产生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原因:宝贝进食少
有的宝宝进食量过少,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在结肠内产生不了多大压力,所以不会有便意。
对策:宝宝进食少可能与缺乏某种营养素有关,可以给宝宝查一查微量元素:妈妈也要设法将饭菜做得好看一些,促进宝贝食欲。
原因:宝宝偏食
有的宝宝吃肉太多,吃菜、吃水果太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纤维素含量少。蛋白质成分多,大便呈碱性,容易干;植物纤维素含量太少,结肠内容物少,肠道缺乏刺激,不易产生便意。有的孩子喜欢吃干食,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也易发生便秘。
对策:首先应多喂宝贝吃些菜泥、水果泥,进食菜、水果的量与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也就是说吃三口菜吃一勺肉;对于不爱吃菜的宝宝,妈妈可把菜切碎与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饺子,也可以用菜煮粥或面片,增加蔬菜的进食量。
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适当在水中加入一些果汁,用秋梨膏冲水也不错。但不要用可乐、雪碧及其他饮料替代。
原因:没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如果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一到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短,大便不会太干,容易排出。有的宝宝因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而感到疼痛,孩子因怕痛而不敢排便,间隔时间越长,便秘也就越严重。
对策:每天早晨让宝宝坐在便盆上排便,养成习惯就好了。
预防便秘小妙方
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宝宝满6个月,就应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做做婴儿操。运动量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婴儿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