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误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误区
误区一: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多数上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情发展迅速,家长通常认为到医院进行抗生素输液是见效最快的,但孩子年龄尚小,发育不完全,而抗生素对人的免疫力可能会造成伤害,所以家长要慎重。
误区二:急于更换治疗药物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看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可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对症给药。中药中杏仁、麻黄、甘草具有宣肺化痰的作用,可选用含有这几味的中成药。可以采取儿童专用药物治疗,中成药比西药相对安全。
误区三: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孩子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孩子烦躁多汗,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三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儿表现
(1)全身病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
(2)患儿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则会出现鼻塞以及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较严重。
(3)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
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有: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胞为β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特点见第一节,表明防卫能力差。
2、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误区
误区一: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多数上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情发展迅速,家长通常认为到医院进行抗生素输液是见效最快的,但孩子年龄尚小,发育不完全,而抗生素对人的免疫力可能会造成伤害,所以家长要慎重。
误区二:急于更换治疗药物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看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可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对症给药。中药中杏仁、麻黄、甘草具有宣肺化痰的作用,可选用含有这几味的中成药。可以采取儿童专用药物治疗,如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肺热,平喘化痰,中成药比西药相对安全。
误区三: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孩子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孩子烦躁多汗,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一、药物疗法
体温在38℃以上时,可服用药物退热,4小时可重复一次。如发生高热时,可用75%酒精兑一倍温开水在颈部两侧、腋下、腹部沟部等有大动脉搏动处做酒精擦浴,头部可用冷毛巾湿敷降温,防止惊厥。药物降温可用阿司匹林。有高热惊厥时止惊药可用苯巴比妥钠肌注。
一般不用抗生素。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头孢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具体用药由医生确定。
二、饮食疗法
1、芫荽黄豆汤
取30克的香菜以及50克的黄豆,然后放入锅中进行煎煮,煮好之后加入少量的食盐食用即可。
2、大白菜根煮水
大白菜根7个,煮沸,3分钟关火,加盖焖30分钟,根去掉,代水温服。
3、白菜干猪肺汤
白菜干(200克)、猪肺(200克),盐(3克)、蜜枣(3枚)、植物油(20克)。
做法
1、将猪肺洗净,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切块;
2、炒锅加油烧热,将猪肺翻炒至熟后,用清水漂洗,沥干备用;
3、将白菜干洗净备用;
4、将猪肺、白菜干、蜜枣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肺止咳、消燥除热、下气消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怎么治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以后,患者的身体状态整体是非常差的,看着孩子蔫蔫的,家长们的心情肯定也是非常难受的,因此,在发现孩子患有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及时退热
感冒后,可引起发烧,有些孩子发烧后,温度烧得很高,并且出现高热惊厥(也就是俗话说的抽风),这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孩子发热时,及时控制好体温很关键。一般应将体温控制
在38.5度以下,当超过38.5yac 应及时用药退热,就可避免发热抽风。
用退热药物前,先看好说明,因为不同月龄、年龄的孩子用药剂量也不一样,因此,要结合自家孩子的月龄,合理用药,每日的用药次数也要严格遵照说明,不要因为为孩子退热心急,而多次用药,这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2、抗感染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治疗上要以抗病毒为主,故主张暂不用抗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适合小儿的中成药,或常用的小儿退热药。若确定了细菌感染,则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
应用抗生素要千万注意,有些父母看抗生素效果不错,吃完后就又去药店买来给孩子继续用,这是不当的,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而且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今后一旦再使用,对孩子毫无效果,这就会对治病带来一定麻烦。因此,抗生素不要私自使用,一定要遵医嘱,用完后再去医院咨询医生。 ...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⑴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⑵高热时卧床休息。
⑶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⑷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⑸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儿表现:全身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
护理小儿感冒的工作,走出护理误区
误区一、小孩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为病毒,而目前还没有对付病毒的特效药。抗生素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并无治疗作用,反而会对小儿产生毒副作用。
误区二、将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
冬季的时候,很多家长唯恐孩子感冒,早早就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其实,孩子越捂越娇,抗寒能力差,反倒容易感冒。
误区三、不让孩子出门
孩子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如果过度限制他们到室外活动,由于室内温度过高,身上容易出汗,到了室外,在温差很大的情况下,就容易感冒。
误区四、注射丙种球蛋白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比较多,不仅有病毒、细菌,还有支原体等。每种病原体又可以分为若干型。所以,每次引起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都可能是不同的。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有效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和疫苗。可以说,丙种球蛋白也不是仙丹妙药。况且注射丙种球蛋白还存在一定程度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误区
1、注射丙种球蛋白。病因不同,使用药物不同,注射丙种球蛋白只是对其中一种病症有效。而且,注射丙种球蛋白存在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2、感冒就用抗生素。抗生素可治疗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但对病毒没有疗效,且会对宝宝产生副作用。
因此,在给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宝宝使用药物的时候,要先确定病情病因,再对症使用药物。如果盲目用药,不仅很难治愈,而且会给宝宝带来副作用,增加治疗难度,延长治愈时间。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⑴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⑵高热时卧床休息。
⑶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⑷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⑸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
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可因为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咽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时称为疱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加重,鼻咽部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稠厚。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明显。如果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则发生相应症状,全身症状也较严重。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他疾病作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惊厥多见于婴幼儿,于起病后1天内发生,很少反复发生。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早期出现,多为暂时性,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