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椎变形怎么办

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椎变形怎么办

1首先,骨质疏松的人,饮食一定要注意,要注意营养,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像鸡肉,排骨等等就很不错。这些食物含钙量高,平常应该多炖汤来喝,这样容易消化,而且营养也特别丰富。2然后就是,你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钙片,每天都适量的吃一点,定期定量地吃,对改善骨质疏松有极大的好处,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就能看到效果,以前我妈妈也是这样得情况,后来吃了一段时间钙片就好了。3最后就是,平常要多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偶尔可以晒晒太阳,这样有助于促进钙的合成,对改善骨质疏松也是极大的帮助的,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治标治本,希望你要坚持哦。

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容易骨折

骨质是骨质疏松症状严重的并发症,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并严重限制病人的活动,由此而造成的死亡率高达20%,一般的生存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长期护理。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骨质疏松造成的骨丢失,使骨骼的强度大大降低,在同样外力作用下,疏松的骨质发生骨质的机会自然会增加;而是骨质疏松造成的骨丢失是以骨基质丢失为主,其结果是骨的翠星上升而韧性下降,因而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住院治疗通常需要4至6周才能缓解

脊椎压迫性骨折在65岁左右,每4个人中就会有一位发生,到了85岁以后,会上升到每2个人中就有1位。台湾1年约有60,000名因骨质疏松症造成脊椎压迫性骨折的患者。一般而言,脊椎压迫性骨折病患,急性期会感到背部剧烈疼痛,甚至会卧床不起,需要住院接受治疗,通常需4至6周,症状才能获得缓解,常造成患者身心问题,严重的长期静脉血栓、褥疮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呢

1)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质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

2)身高缩短、驼背: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也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

3)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由于骨折后必须要卧床,故容易发生肺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异常,据国外报导有10~20%的病人在发病第一年内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更年期骨质疏松的症状 身高下降

由于骨质疏松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部加剧、易导致椎体变形和身高缩短。

老年人怎样避免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像驼背,首先要考虑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骨骼疾病,在慢性病里面它排第四位,排在它前面的是什么?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骼疾病仅次于它们,也是一个高发疾病。另外,骨质疏松还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骨质疏松不一定让老人摔跤,却让老人弯了腰。那么,老人的哪些部位也容易遭受骨质疏松的“袭击”呢?对于骨质疏松,老人应该如何“御敌有策”?

老年人骨折的好发部位

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椎压迫性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挠骨远程骨折、及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等。

(一)脊椎压迫性骨折:骨质酥松后造成的脊椎压迫性骨折好发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多发时会造成严重的驼背变形。脊椎压迫性骨折的发生引发的后续后果包括将来其它部位骨折的机会增加,慢性背痛,生活品质变差,甚至死亡等。严重或多节的脊椎压迫性骨折则视其脊椎压迫症状而须手术治疗。

(二)肱骨近端骨折:据统计学研究77%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女性,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在50岁以后也以倍数增加,显示此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骨质疏松的四大症状

一、疼痛

骨质疏松症状最主要的就是疼痛,刚开始会感觉全身不属实,然后伴随来的就是腰腿部的疼痛,导致患者长时间的腰痛,尤其是运动后疼痛加重,甚至咳嗽、大便都会感觉疼痛加重。

另外,专家提醒,全国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女性20.7%,男性14.4%。绝经后女性胸背部疼痛不应忽视骨质疏松的原因。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有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进行骨质疏松的相关诊治,很多久治不愈的胸背部疼痛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身材变短、驼背

通常情况下,身材变短、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重要临床表现,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每人有24节椎体,每一椎体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二、身材变短、驼背

通常情况下,身材变短、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重要临床表现,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每人有24节椎体,每一椎体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三、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小。老年人多数有不同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增龄而下降,若再加上骨质疏松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四、骨折

骨质疏松症状还有就是容易骨折,甚至在日常活动中都会发生骨折的问题。尤其是脊柱和髋部的骨折最为严重,有20%至24%的病人在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后死亡,半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些都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生了腰椎、胸椎骨折后很容易在痊愈后出现腰椎变形,甚至是给患者的呼吸都带来了影响。

新生儿睡软床好吗 新生儿睡软床的危害

1、容易造成婴儿窒息,因为太软的床不易于孩子滚动,当被褥等堵住口鼻时,孩子难以挣扎。

2、不利于孩子骨骼发育;婴幼儿骨骼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在软床上睡觉,容易造成脊椎变形。

3、不利于孩子练习翻身、坐起、站立、爬和迈步。

更年期骨质疏松症表现

女性到了更年期之后,由于女性荷尔蒙的减少其骨质会加速流失,那么,更年期骨质疏松症表现有哪些:

腰背疼痛

超过一半的骨质疏松患者会有疼痛表现,其中常见的为腰背痛,疼痛感还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或坐症状会更严重,并且疼痛感白天时减轻,到了晚上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其次是肩背部、颈部和脚部等疼痛。

骨骼变形

这是最明显的体现,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弯腰驼背和身体变矮等现象,这其中不是自然现象。人体脊柱对身体起着支撑作用,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易导致椎体变形和身高缩短。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40岁以后,每增长10岁,身高下降1cm,到了60岁后可使身长平均缩短3cm-5cm,这大多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

频繁抽筋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钙应呈平衡状态,更年期的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钙质会加速流失,这种平衡机制被打破,对钙、磷调节能力下降,进而会出现抽筋频繁的现象。

容易跌倒与骨折

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肌肉能力随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会下降,进而会走路不稳,容易摔倒,而且也因骨质变脆,即便是轻微的碰撞都可导致骨折,而且骨折后愈合的时间较长,其中以腰椎和股骨骨折更为常见。

牙齿与指甲异常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会流失,指甲也会变软;另外,牙龈是骨骼外露部位,骨骼的状态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会造成牙槽骨不坚固,进而容易松动,所以,更年期的女性若是有指甲变软,牙齿松动的情况,要注意补钙了。

月经不调有什么影响吗 月经不调增加臀部骨折风险

女性月经不调的话,就会有更低水平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在体内,这样容易导致骨质损失,出现骨质疏松的危险,臀部骨折就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后果。

骨质疏松的有哪些特点

骨质疏松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对骨质疏松的特点的清楚了解,可以有利于骨质疏松患者及时的发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特点主要有:

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的特点就是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呼吸功能下降也是比较典型的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骨质疏松的特点。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骨质疏松的特点。

骨质疏松的特点主要就是以上提到的几点,大家一定要对骨质疏松引起高度重视。如果骨质疏松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骨质疏松就会恶化,到时候,治疗的难度就加大了。

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病因有哪些呢

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病因有哪些呢?脊椎压缩性骨折对患者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因此,生活中对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病因一定要多加认识了解,那么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病因有:

脊柱是人体上半身负重的主要结构。随着年龄增长,骨组织的矿物质和骨基质渐渐发生变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抗折性降低。在自身重力的长久作用下,松质骨终因不堪重负压缩变形呈楔状。这种病理改变常发生于下胸椎和上腰椎,并非一天两天形成,而是缓慢压缩,最后整个锥体变成后阔前窄的梯形,造成脊柱的弯曲变形。大多数老人之所以弯腰驼背,步履蹒跚,就是因为这种变化的结果。这种椎体,一旦受到垂直方向的间接暴力、或轻微外伤,有的甚至无外伤的情况下都很容易发生骨折。

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已疏松的骨组织恢复正常。所以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成了老年人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健康隐患。以往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麻醉镇痛、佩带支具等,效果都很差。长期卧床会因活动减少,更加重了骨量丢失,进一步恶化骨质疏松;而麻醉药的应用,只能短期镇痛并不能纠正畸形,且长期应用还会有许多副作用。开放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本身创伤极大,而且反而会加剧骨质的疏松。传统的椎体成形术不是将骨折复位,而是在畸形位固化。这虽然可缓解痛,但是畸形却被保留,后遗症较多。还容易出现渗漏和各种并发症。

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病因有哪些呢?上面我们的专家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及时的预防脊椎压缩性骨折,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的关于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专家会给您做详细的介绍。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早期症状

一、骨质疏松前期症状 早期,骨质疏松症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也无任何不适感。而一旦出现腰背疼痛或是全身疼痛,已经是骨质疏松的中晚期。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是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的最好法。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二、骨质疏松早期症状 早期,骨质疏松症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也无任何不适感。而一旦出现腰背

骨质疏松会产生那些疾病

"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假若压迫相应的脊髓神经可产生四肢的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可以影响膀胱、直肠的功能。 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是第11、第12胸椎以及第1腰椎第2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短缩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能够缩短3~6个厘米。 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

老人跌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出现骨折

因为老年人肌力严重衰退,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加上骨质疏松,外力直接作用于疏松的骨质上,而极易发生骨折。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椎、肱骨近端、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等,与这些部位骨质疏松严重密切相关。 ①脊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好发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多发 时会造成严重的驼背变形脊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慢性背痛、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 严重或多节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则视其脊髓压迫症状而须手术治疗; ②肱骨骨折:据统计学研究 77%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女性,

老人跌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出现骨折

脊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好发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多发 时会造成严重的驼背变形脊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慢性背痛、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 严重或多节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则视其脊髓压迫症状而须手术治疗; ②肱骨骨折:据统计学研究 77%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女性,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 率在 50 岁以后也以倍数增加,显示此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的关系; ③桡骨骨折:平衡的失调加上骨质疏松使得年老女性有很高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机会。桡 骨远端骨折中最常见发生在跌倒时以背伸的手腕撑地,造成手腕部位的银

老人跌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出现骨折

脊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好发在胸椎及腰椎交界处,多发 时会造成严重的驼背变形脊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慢性背痛、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 严重或多节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则视其脊髓压迫症状而须手术治疗; ②肱骨骨折:据统计学研究 77%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女性,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 率在 50 岁以后也以倍数增加,显示此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的关系; ③桡骨骨折:平衡的失调加上骨质疏松使得年老女性有很高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机会。桡 骨远端骨折中最常见发生在跌倒时以背伸的手腕撑地,造成手腕部位的银

​呼啦圈对女性的危害是什么

1、 呼拉圈是单纯的腰部运动,运动量小,光靠这一运动来达到瘦身效果不太现实,并且,呼拉圈扭转摆动的部位正好在胸腰椎交接处,脊椎过度扭摆或腹部压力突然增加时,都有可能造成脊椎管内压力的骤变,导致血管破裂。 2、 拉圈健身要讲究科学性,否则将会适得其反。首先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正常成年人连续锻炼以15—20分钟最佳;呼拉圈不可太重,尺寸不要过大,重量大概是食指及中指能够负荷的程度;腰肌劳损者、脊椎有伤者、骨质疏松患者,不适宜此项运动。 3、 转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充分运动腰肌,腹肌,侧腰肌,长时间地

退化性关节炎的症状 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关节炎别傻傻分不清

此外,很多民众常常会将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关节炎混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骨质疏松是硬骨骨质的流失,而且不会有任何疼痛的症状,除非是因骨质疏松造成骨折了才会痛,且必须要透过腰椎与髋关节才能检查出骨质密度,以脚踝超声波检查并不准确;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则是必须要服用钙质与维他命D3,或是专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并且配合适度的运动与日晒才能改善,并无法以服用葡萄糖胺来改善。

骨质疏松骨折能恢复吗

骨质疏松的骨折是可以愈合好的,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复位,加上固定,还有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及治疗过程中要兼顾治疗骨质疏松这几个原则进行治疗,比如说老年人骨质疏松造成的椎体压缩骨折,除了用骨水泥填充治疗以外,还应该鼓励患者早期的下地活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抑制骨的吸收,促进成骨这些药物对症治疗。

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引起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很多,很多疾病和症状日积月累后发展到后期都会演变成骨质疏松。而怎么预防骨质疏松就必须时刻注意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些疾病和症状,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概率,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提防骨质疏松的症状以及病因,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

有关骨质疏松的危害都有哪些

1、发病率高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II,1988MDASH;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