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副作用
孕酮副作用
孕酮有抑制宫缩的好处,另外孕酮能够起到维持脱膜反应的好处,孕酮还能抑制免疫反应呢,但是孕酮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能小瞧的,孕妇要选择着用孕酮才行。
国际上已不推荐用孕激素治疗先兆流产,尤其是妊娠早期更不宜使用。据报道,在孕早期使用大量的黄体酮,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可增加8倍。如果使用人工合成的孕酮(如炔诺酮具有雄性化作用),约有18%的女性胎儿男性化。出现这种结局是很不幸的。
黄体酮保胎的使用面是很有限的。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对黄体分泌不足、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是有用的。但首先必须弄清楚是否缺乏黄体酮。是否缺乏,可通过化验证实,也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的办法来了解。的确属于黄体功能不足者,为了受孕可从基础体温上升的3-4天注射黄体酮,并不间断使用9-10周,直到母体可自然分泌孕酮为止。在孕酮缺乏的正常情况下使用黄体酮不会带来危险。但愿您能正确的认识黄体酮、正确认识流产的不同因素、正确认识保胎,避免好心办了坏事。
注意事项
可有头晕、头痛、恶心、抑郁、乳房胀痛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并容易发生阴道霉菌感染。肝病患者不能口服。
上文我们介绍了孕酮对于孕妇的重要意义,孕酮太高或者太低都是不行的,孕酮的使用是需要在咨询医生后才可以用,孕酮有很大的功效和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孕酮是有副作用的,上文详细介绍了孕酮的副作用。
吃孕酮片的副作用 注意短期合理服用孕酮片
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合理服用孕酮片,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不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不会有依赖性,也不会导致身体肥胖或其他方面毛病,不用讳疾忌医。但孕酮片是处方药,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黄体酮的副作用
黄体酮不良反应主要有:突破性出血,或是阴道点状出血,有的女性会出现体重增加或减少,宫颈鳞柱交界改变,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
通常还会伴有乳房肿胀,恶心,头晕。头痛,倦怠感,发热,失眠等症状的出现。对于女性来说有的会导致肝功能异常,通常情况下,对黄体酮或本品中其他成分过敏者;阴道不明原因出血;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脑中风或有既往病史者;乳腺肿瘤或生殖器肿瘤患者,等等人群禁止使用该药。所以建议最好经过专业医师的诊断后再进行补充。
黄体酮保胎的使用面是很有限的。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对黄体分泌不足、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是有用的。但首先必须弄清楚是否缺乏黄体酮。是否缺乏,可通过化验证实,也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的办法来了解。的确属于黄体功能不足者,为了受孕可从基础体温上升的3-4天注射黄体酮,并不间断使用9-10周,直到母体可自然分泌孕酮为止。在孕酮缺乏的正常情况下使用黄体酮不会带来危险。
孕酮的作用
(一)孕酮抑制宫缩
有人认为孕酮可改变子宫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膜处于超极化状态,因而降低子宫肌的兴奋性,同进也降低了子宫肌对各种刺激(特别是缩宫素)的敏感性。因此,妊娠子宫不会发生剧烈而有进展性的收缩,胚胎不受影响,妊娠得以维持。据此,临床常用孕酮保胎。
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实验固然证明孕酮抑制子宫肌的兴奋,但它是体外条件,且实验用的剂量远远超过生理浓度。此外,治疗先兆流产时,利用双盲法,发现孕酮与安慰剂的效果等同。
(二)孕酮维持脱膜反应
蜕膜细胞由内膜间质细胞转化而来,含有糖元颗粒,供给胚泡营养。给孕鼠注射“兔抗鼠蜕膜血清”可致流产,说明蜕膜对维持妊娠的重要性。切除假孕蜕膜反应动物的双侧卵巢,可致蜕膜坏死液化;如给予外源性孕酮,则可防止蜕膜退变。可见孕酮是维持蜕膜反应所必需的。
(三)孕酮抑制免疫反应
孕卵是一种“半异体移植体”(Semiallograft),但为什么在着床时又不受母体的免疫排斥呢?有人发现,将某些肿瘤细胞移植到动物子宫腔内,只有在注射孕酮的动物,肿瘤细胞才不被排斥,并向子宫壁植入,说明孕酮可抑制免疫反应。同理可以解释,正常妊娠时,孕酮增多,可以防止胚胎被母体排斥而维持妊娠。如孕酮不足,胚胎如同异物,被母体排斥而流产。
总之,孕酮对维持妊娠是必需的,因而称“孕”激素。无论其维持妊娠机制为何,总必须与其靶组织即子宫内膜细胞的受体相结合,才能发生效应。而孕酮受体的合成,则主要是由雌激素促进的。因而孕酮的作用,总有赖于雌激素的协作;而且雌激素还可刺激卵巢黄体合成并分泌孕激素。
孕酮低吃黄体酮有副作用吗
既然孕酮低会很容易导致孕妇流产,那么为有效预防自然流产的发生,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胎药物治疗。只要所使用的保胎药物成份和正常人体分泌的孕酮相同,是不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的。
对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临床上通常是选择天然的孕酮制剂来进行保胎治疗。天然的孕酮是从孕马的血清中提取的雌激素类物质,一般比较安全。用天然孕酮进行保胎治疗的具体方法是:每天或隔天给先兆流产的孕妇肌肉注射1次,每次注射10~20毫克,通常需连续使用至胎儿的胎盘形成。因为胎盘形成后,可接替卵巢黄体分泌足量的孕酮。
丹参酮的副作用
其实,丹参酮胶囊的作用是比较强大,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丹参酮胶囊使用的注意事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丹参酮胶囊的注意事项吧。
毒理研究表明丹参是无毒性的,在临床上运用可以说几乎无副作用.根据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家特别小组统计,在数百家医院运用及数十万例病人中,仅发现因个体差异的原因,约1%的会发生一过性的头胀,头晕或脸潮红及极少数人发生胃肠不适.并不需要服用任何其它药物来治疗,而在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补孕酮也会长胖吗 吃孕酮片的副作用
少部分人,在服用孕酮片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以下下列不良反应:头晕、头痛、恶心、抑郁、乳房胀痛等,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体重增重或减少,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倦怠感,发热、失眠、黄褐斑、肝功能异常等。发胖是比较少见的副作用。
黄体酮的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是的,药物在发挥其治病功能的同时,也有它不足的一面,那就是会有副作用。众多的女性朋友都会有服用过黄体酮胶囊,也发现其有很好的效果。但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副作用,这也许是很多人不了,知道这些,对于需要服用黄体酮胶囊的女性朋友会有很大的帮助。黄体酮胶囊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呢,下面的介绍会告诉你答案。
黄体酮的副作用
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在治疗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副作用。现在市场上卖的许多药品多多少少都会有副作用或是不良反应,那么,黄体酮胶囊的副作用是什么,严重吗?
女性朋友大多都会对黄体酮胶囊有所认识,对于她们来说,黄体酮主要用来调节月经以及维持女性妊娠的作用,起到保胎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可能还对黄体酮胶囊缺乏更多的认识,会擅自在药房买黄体酮胶囊来服用。这样子好不好呢,如果服用不好,会有什么副作用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黄体酮是人体内原有的激素,所以副作用不大,注意用量就行。但是,在服用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可有头晕,头痛,恶心,抑郁,乳房胀痛等,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体重增重或减少,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倦怠感,发热、失眠、黄褐斑、肝功能异常。
怎样做药物流产才最好
药物流产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于终止怀孕的人工流产方法,药物流产具有简便、有效、无创伤等优点,但是药物流产也有危险性,有可能导致大出血、心血管病突发等,如需要进行药物流产,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实施。
药物流产的原理
用天花粉、芜花帖、前列腺素、米非司酮等药物,抑制垂体和卵巢功能或直接作用于蜕膜滋养叶细胞,促使流产。这些药物可置于宫腔、所以现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米非司酮(Ru-486,一种抗孕酮的自体药物)合并米索前列醇(oprostor)口服米非司酮在80年代初期由法国首先推出,1985年后我国也先后研制成功。米非司酮具有抗受精卵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其原理是通过竞争内膜(蜕膜)的孕酮受体,阻断孕酮的作用,使妊娠蜕膜变性、出血、坏死,直至流产。米索前列醇作用于子宫收缩,使已剥离的胚囊自宫内排出。
该药只需连服3天,前2天在家或工作岗位上服用,每次服药一片,每日服2次。第3天服药后到医院门诊观察6小时。
药物流产的副作用
药物流产所有米非司酮副作用并不明显,主要为加重早孕反应、乏力等。前列腺素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及由于子宫收缩可产生下腹痛,个别人有发热、头晕、皮肤潮红及发麻等症状。为预防或治疗胃肠道副作用,可在用药前后服用复方苯乙呢陡或胃复安,腹痛严重者可予以度冷丁或阿托品类镇痛解痉药。但要避免使用对抗前列腺素的消炎痛、氟灭酸或水杨酸类制剂。
少数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即可流产。80%孕妇在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后6小时内排出绒毛胎囊;约10%孕妇在服药1周内排出。因此,只要有出血情况即要注意排出物。如在家中排出组织,须带给医生察看,以确定是否绒毛组织。
根据排出或未排出绒毛胎囊的情况,按医生规定的时间在用药后8~15天内到给药的医疗机构随诊,以确定药物流产效果。凡医务人员确定药物流产失败或流产不全者,必须做人工流产术以终止妊娠。
药物流产时虽已排出绒毛胎囊,但子宫内的蜕膜组织则是慢慢排出的,故出血时间较长,平均18~20日。部分妇女会因出血多、时间长而导致贫血或并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因此,药物流产必须到具有急诊刮宫手术和输液等的医疗机构,在专门培训的医生筛选指导下应用,并按规定服药、观察、随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极个别孕妇出现大出血、腹痛、发热等意外情况时,应急赴给药的医疗机构就诊。
即使药物流产成功,一切正常的妇女,流产后也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临床上已发现,不少妇女药物流产后尚未来月经,或短期内未采用避孕措施又妊娠的情况。事实上,无论是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都有一定影响,故以少做为好。
孕酮有什么作用
(一)孕酮抑制宫缩
有人认为孕酮可改变子宫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膜处于超极化状态,因而降低子宫肌的兴奋性,同进也降低了子宫肌对各种刺激(特别是缩宫素)的敏感性。因此,妊娠子宫不会发生剧烈而有进展性的收缩,胚胎不受影响,妊娠得以维持。据此,临床常用孕酮保胎。
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实验固然证明孕酮抑制子宫肌的兴奋,但它是体外条件,且实验用的剂量远远超过生理浓度。此外,治疗先兆流产时,利用双盲法,发现孕酮与安慰剂的效果等同。
(二)孕酮维持蜕膜反应
脱模细胞是由内膜间质细胞转化所形成的,并且其中含有供给胎儿营养的糖元颗粒。并且在进行免疫束脱模血清的实验中发现,其会导致孕鼠流产,则说明蜕膜对维持妊娠的重要性。
切除假孕蜕膜反应动物的双侧卵巢,可致蜕膜坏死液化;如给予外源性孕酮,则可防止蜕膜退变。可见孕酮是维持蜕膜反应所必需的。
(三)孕酮抑制免疫反应
孕卵是一种“半异体移植体”(Semiallograft),但为什么在着床时又不受母体的免疫排斥呢?
有人发现,将某些肿瘤细胞移植到动物子宫腔内,只有在注射孕酮的动物,肿瘤细胞才不被排斥,并向子宫壁植入,说明孕酮可抑制免疫反应。同理可以解释,正常妊娠时,孕酮增多,可以防止胚胎被母体排斥而维持妊娠。如孕酮不足,胚胎如同异物,被母体排斥而流产。
总之,孕酮对维持妊娠是必需的,因而称“孕”激素。无论其维持妊娠机制为何,总必须与其靶组织即子宫内膜细胞的受体相结合,才能发生效应。而孕酮受体的合成,则主要是由雌激素促进的。因而孕酮的作用,总有赖于雌激素的协作;而且雌激素还可刺激卵巢黄体合成并分泌孕激素。
黄体酮用法用量
看了黄体酮对孕妇的作用之后,可能会有许多人都想要使用黄体酮的,那黄体酮如何使用呢?用量又是多少呢?肌注,1次10~20mg。
(1)习惯性流产
肌注1次10~20mg,每日1次或每周2~3次,一直用到妊娠第四个月。
(2)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
在月经之前6~8日每天注射5~10mg,共4~6日,疗程可重复若干次。对子宫发育不全所致的痛经,可与雌激素配合使用。
(3)经血过多和血崩症
每日肌注10~20mg,5~7天为一疗程,可重复3~4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5~20日。
(4)闭经
先给雌激素2~3周后,立即给予本品每日3~5mg,6~8日为一疗程,总剂量不宜超过300~350mg,疗程可重复2~3次。
(5)先兆流产
25~50mg/d。
黄体酮作用
1.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
在月经周期后期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为受精卵植入作好准备。受精卵植入后则使之产生胎盘,并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
2.促使乳房充分发育
在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使乳房充分发育,为产乳作准备。
3.使子宫颈口闭合
粘液减少变稠,使精子不易穿透;大剂量时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排卵作用。
4.增高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β-羟化酶缺乏,17β-羟化酶缺乏和11β-羟化酶缺乏等),卵巢肿瘤,葡萄胎。
5.促进催乳素的释放
如口服5~10g甲地孕酮可造成泌乳,大剂量的雌激素能够阻止泌乳。
6.与雌激素一同调节内分泌
正常的女性朋友每天会分泌出0.5~1mg雌激素,排卵前每天分泌2~3mg黄体酮,排卵后每天分泌20~30mg黄体酮。妊娠期间女性每天分泌0.1~0.2g雌激素,妊娠前6个月每天分泌0.2~0.4g黄体酮,妊娠后4个月每天分泌0.4~0.8g黄体酮。
黄体酮副作用
1.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
2.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并容易发生阴道霉菌感染。
3.乳房肿胀。
4.恶心,头晕,头痛,倦怠感,发热,失眠。
5.有的甚至会出现肝功能异常。
6.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或浮肿等。
7.阻塞性黄疽。
8.在孕早期使用大量的这种物质,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可增加8倍。
9.经常使用黄体酮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并容易发生阴道霉菌感染等现象。
10.使用人工合成孕酮的孕妇18%女性胎儿会出现男性化的状况。
所以黄体酮保胎的使用面是很有限的。对黄体分泌不足、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是有用的。但首先必须弄清楚是否缺乏黄体酮。是否缺乏,可通过化验证实,也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的办法来了解。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黄体酮保胎的一些作用以及黄体酮的一些副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如果想要用黄体酮进行保胎的话,则一定要注意它的副作用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