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排便困难换个姿势

老年人排便困难换个姿势

双手托下巴法

大便时(无论坐姿或蹲姿),双手捧下巴向上托,不久肛门就有要大便的反应,此时用力,大便随即排出。

大腿互压法

在坐桶上排便,将左大腿压在右大腿上(隔一会儿交换),排便省力又顺利,还可以治便秘。

咳嗽法

排便时,一边用力促排,一边尽力咳嗽,连咳数声,稍停,大便易于排出。

抖上身法

在坐桶上抖动上身,肚子一松一缩地运动,用不了多久,大便就会顺利排出。

另外,早晚坚持各做一次扭腰运动,反复转动,每次做5~10分钟,即可促使肠道蠕动加快,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相信坚持一段时间后,你的便秘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老年人便秘不可小视

老年性便秘发生率高

75岁的王大妈大便干结,经常便秘,每周只有一次大便,且要在马桶上蹲好久才能排出来,所以,她经常自行服番泻叶、果导等泻药来救急。经医生检查,王大妈被诊断为“老年性便秘”。专家说,一般来讲,便秘可由胃肠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而老年性便秘往往是因为人年纪大了,结肠收缩力降低,很难产生便意,同时粪便堆积于直肠,自己又没有力气排出去的结果。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便秘发病率约9%-13%,其中25%-50%为老年性便秘,长期卧床的老人更容易便秘。聂玉强指出,老人消化力减低,分泌消化液减少,进食过少、偏食细精加工过的食物,活动锻炼又少,对结肠运动刺激减弱都容易形成便秘。而且很多药物如降血压的钙通道阻断剂、抗抑郁剂和其他针对神经精神的药物以及消炎止痛剂等都会诱发和加重便秘。

另外,孤独、睡眠不足或精神受到刺激都会导致便秘的发生;饮食荤素搭配不当、不吃早餐等饮食习惯也会造成便秘。还有一些老人担心夜尿或前列腺肥大而喝水少,身体缺水容易使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一些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等使人排便时往往疼痛难忍而惧怕排便。可以说,老年人是非常容易发生便秘的。

老人便秘危害更大

当然,便秘的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的。有些患者找不到原因,时间久了就发展为顽固性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严重者更是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虽然每日排便,但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粪便干结,苦不堪言!

专家说,便秘的危害很大,长期便秘,排便过于用力使肛管黏膜向外凸出,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形成痔疮;粪便划破肛管,形成溃疡与创口,就会形成肛裂;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粪便积聚结肠使肠道内压力增加而形成结肠憩室,可致发炎、穿孔和出血。

长期便秘,大便长期积于肠道,有毒物质被重新吸收入肝脏,作为解毒器官的肝脏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就会损害到肝脏功能。同时,肠道内有毒物质长期滞留,患结肠息肉、结肠癌的几率增高。

除这些外,便秘对老年人的危害就更严重了。聂玉强指出,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若在排便时用力过猛,会使全身肌肉紧张、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或急性心肌梗死;同时,由于排便时用力,患者胸腔和腹腔的压力也会增大,致使血液冲至颅内血管,造成颅内压力剧增,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排便困难的偏方

排便困难的偏方一

双手托下巴法

大便时(无论坐姿或蹲姿),双手捧下巴向上托,不久肛门就有要大便的反应,此时用力,大便随即排出。

排便困难的偏方二

大腿互压法

在坐桶上排便,将左大腿压在右大腿上(隔一会儿交换),排便省力又顺利。这样将双腿相互交换着放,治便秘效果好。

排便困难的偏方三

咳嗽法

排便时,一边用力一边尽力咳嗽,连咳数声,稍停,大便易于排出。

排便困难的偏方四

捶背法

排便前,单手握拳用力捶背数下,坐(蹲)下大便时,再轻轻捶背10余下,大便就容易排出了。如能经常坚持捶背和多饮水,治疗效果更好。

排便困难的偏方五

抖上身法

在坐桶上抖动上身,肚子一松一缩地动,用不了多久,大便就会顺利排下。

另外,早晚坚持各做一次扭腰运动,反复转动,每次做5~10分钟,即可促使肠道蠕动加快,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相信一段时间后,你的便秘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排便困难的偏方六:柿子

如今,市场上柿子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其实,大家在品尝它的美味的同时,也应知道,柿子还具有预防痔疮的作用。中医认为,柿子味涩(但经简单处理后涩味就会祛除),性寒,具有软坚散结、清热祛燥及健脾生津的作用。因而,它对于预防便秘、缓解大便干结或出血等效果很好。另外,柿子还有缓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

排便困难的偏方七:香蕉

由于香蕉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因此它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这一点经研究已经得到了证实。

有研究表明,水溶性纤维不仅可以调节肠胃道的菌丛生态,还可以帮助益菌生长与抑制害菌生长,从而起到调节肠胃的作用。因此,如果现在有些朋友大便干结、或者经常用力蹲便,不妨适当多吃些香蕉。但是,由于香蕉中所含的热量较大,如果吃得过多的话会致使热量变成脂肪,进而引发肥胖。

排便困难的偏方八:梨

从防治痔疮的角度来讲,梨与香蕉一样,都富含水溶性纤维,但是它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多吃梨可以保持排便通畅。另外,如果有些痔疮患者在今秋做了手术,梨也是一种首选,因为它还可以减轻痔疮术后的瘀血扩张。另外,苹果、豆类、燕麦等也具有很好的预防痔疮的作用。

老人排尿困难怎么办 老年人排尿困难的防治

1、尿道外口处女伞(瓣膜)增厚、粘连引起排尿困难。皆为女性。此病多自中年以后反复出现膀胱炎及排尿欠畅、尿意不尽症状,逐年加重。泌尿外科医师都可直接辨识瓣膜及慢性炎症病变的存在,通过数分钟门诊小手术即可治愈。

2、乳糜尿急性发作,乳凝块或血块堵塞引起排尿困难。原患乳糜尿,未完全治愈,又食入大量荤食或含油脂较多食物,劳累后使之加重,通过淋巴管侧枝经肾排出的乳糜增多,形成较多的乳凝块或血块,堵塞输尿管引起肾绞痛,堵塞尿道则引起排尿困难。遇此情况时,需到医院急诊请泌尿外科医师处理。症状消失后设法治愈乳糜尿原发疾病就可防止复发。

3、前列腺硬变压迫后尿道引起小便困难。年轻时期,曾患有久治不愈的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结核病史,根据过去病史和b超检查显示,确诊不难。应到门诊定期尿道扩张或住院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均可缓解和治愈。

四种排便姿势可治疗老年便秘

1. 双手托下巴法

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用双手捧住下巴,将双肘抵在双膝上,然后微微用力向上托下巴,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刺激大肠神经、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2. 咳嗽法

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一边用力排便,一边尽力咳嗽,可连咳嗽数声,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不但能增加人的腹压,有利于大便的排出,还能有效地预防因用力排便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

3. 大腿互压法

便秘患者在去坐姿排便时,可先将左腿紧压在右腿上(即翘“二郎腿”),然后每隔1分钟交换双腿的位置1次,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增加人的腹压、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便秘患者在去坐姿排便时,可不停地抖动上身,同时按照呼吸的节奏不停地收缩小腹,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加快大肠蠕动的作用。

4.扭腰运动

另外,便秘患者还可在每次排便前做一次扭腰运动,以加快大肠的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具体的做法是:便秘患者去站立位,双手叉腰,按顺时针方向扭腰3分钟,直至出现明显的便意为止。

如何预防排便困难

提倡均衡饮食、多饮水

(1)高纤维饮食: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肠腔水分从而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增强动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如芒果、香蕉等(注意: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会加重便秘)。

(2)补充水分: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可在1500ml以上,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利粪便排出。

(3)供给足量B族维生素及叶酸:用含B族维生素丰富食物,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管蠕动,有利于排便。如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在蔬菜中,菠菜、包心菜,内含有大量叶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4)增加易产气食物:多食易产气食物,促进肠蠕动加快,有利排便;如洋葱、萝卜、蒜苗等。

(5)增加脂肪供给: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润肠,且分解产物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作用。

干果的种仁(如核桃仁、松子仁、各种瓜子仁、杏仁、桃仁等),含有大量的油脂,具有润滑肠道、通便的作用。中医便秘肠清贴便秘肠清贴可以激发经气,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肠蠕动力度,清理肠道,消除排便不畅、便秘腹胀等不良现象。

适量的运动以医疗体操为主

(1)医疗体操:主要是增强腹肌及骨盆肌力量。练习方法:站位可做原地高抬腿步行、深蹲起立、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转体运动。仰卧位,可轮流抬起一条腿或同时抬起双腿,抬到40°,稍停后再放下。两腿轮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车运动。举双腿由内向外划圆圈以及仰卧起坐等。

(2)快步行走和慢跑:可促进肠管蠕动,有助于解除便秘。

(3)深长的腹式呼吸:呼吸时,膈肌活动的幅度较平时增加,能促进胃肠蠕动。

(4)腹部自我按摩:仰卧在床上,屈曲双膝,两手搓热后,左手平放在肚脐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钟。

排便困难怎么检查

排便困难常见的病因有习惯性便秘、神经系统病变、结肠肿瘤等。急性的排便困难多由于急性感染或由肠梗阻引起。

1、习惯性排便困难

病史中一般有偏食、不吃蔬菜或饮食过于精细的习惯,或自幼未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厕所不方便或工作环境对排便不便,情绪紧张对习惯性便秘也有影响。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有三种表现类型:结肠痉挛、慢性间断性无痛性水泻、便秘与腹泻交替。

3、泻药性肠病

患者为了排便通畅,开始应用泻药,长期应用造成排便对泻药的依赖性称为泻药性肠病。

4、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便后出血是大肠癌常见的症状。

5、巨结肠

巨结肠是指结肠显著扩张伴有严重排便困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的。

6、其他原因引起的排便困难

急性便秘多见肠梗阻,腹部手术后的肠粘连,中毒性巨结肠,急性腹膜炎、肠套叠等。

老年便秘的症状体征

老年便秘是常见的老年疾病,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主要与老年人的年龄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重大关系。人到老年后,肠胃的消化功能逐渐降低,使食物在存储 的时间越来越长,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便秘。

老年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然而,便次减少还不是便秘惟一或必备的表现,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min以上,或每天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此外有腹胀、食纳减少,以及服用泻药不当引起排便前腹痛。体检左下腹有存粪的肠襻,肛诊有粪块。

相关推荐

宝宝排便困难怎么办

1、平时应给宝宝多饮水。 2、饮食方面,母乳喂养母亲的饮食也要以清淡、消化为主。 3、定时把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促进肠蠕动。 5、适量运动,可给宝宝做做被动操等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6、适当的应用肠道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帮助缓解便秘。 7、适当增加菜汁和果汁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辅食添加的原则,不要过急过快,防止超过宝宝的消化能力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便秘。

小孩排便困难怎么办

小孩排便困难的原因 1.大便干燥:大便干燥,粪便与大肠壁的摩擦力就会增大,粪便排出的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引起小孩排便困难。而大便干燥的原因又分为:胃肠燥热引起的小孩上火和服用抗生素之后引起的肠道有益细菌不足两种。 脾气虚:在中医的观点里,脾主传导。也就是说脾的主要功能是传导能力,包括血液的运输、粪便的排除等。脾气虚之后,这种传导功能就会减弱,粪便缺乏足够的推动力,也无法顺利排除体外。 饮食过少:如果孩子平时的饮食量很小,这样形成的粪便的量也会比较小。粪便的量太小的话,重力就不够,不足以通过腹压把粪便排除体

老年人排便频繁的原因

老人的大便次数、形状经常改变,可能是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可能经常便秘、腹泻或是大便不成形都需要注意。老人的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逐渐变差,肠蠕动减缓,是导致大便习惯改变的主要原因。结肠癌常见症状有血便、黏液性血便、贫血、大便习惯改变等,其中大便习惯及性状的改变是结肠癌最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老年结肠癌患者中,此症状更为常见。结肠癌中病理类型以分化程度较高的类型多见,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引起肠管管腔的狭窄,阻挡结肠内粪便的通过,从而使大便变细变扁等形状改变,或者大便次数增多。

​多吃香蕉治便秘

人的食物组成、肠道解剖结构、肠道菌群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大便,排便情况存在个体差异性,如同我们的外貌千差万别,大便也不存在一个严苛的标准,不需要1天1次香蕉便。 排便费力费时,以及明显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 3 次的情况。 当老年人觉得自己排便有问题时,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以下这些报警症状: 1.排便习惯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改变,比如突然出现的排便困难、便秘等; 2.大便带血; 3.排便前后肚子疼比较明显; 4.没有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 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去就医,排除一下是不是有肿瘤等其他毛病。如果

老人为什么容易便秘

1、中老年人消化器官功能降低,咀嚼、吞咽困难,对食物摄入量过少。 2、上年纪后,老年人缺少运动,身体免疫力下降,也会使排便动力不足。 3、老年人结肠黏液分泌减少,大便与结肠间缺少润滑,大便秘结引起便秘。 4、老年人内脏感觉减退,对排便反应的敏感性降低。结肠蠕动时,老人感觉有时不明显,不能促其及时排便。 5、一些老年人日常水摄入过少,人体缺少,肠道会重复吸收大便内的水份,造成大便干燥引起便秘。老年人水喝太少还易口臭。 6、摄入的食物过于精细,缺少粗纤维类食物摄取,如新鲜是蔬菜、水果,易造成肠道蠕动慢,结肠运

便秘会有什么症状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此外,有腹胀、食欲缺乏,以及服用泻药不当引起排便前腹痛等。体检左下腹有存粪的肠袢,肛诊有粪块。 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由于脑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时可发生昏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

拍打下腹部可帮助中老年人排便吗?1

拍打下腹部可帮助中老年人排便,排便前先直立,两手掌适当用力,分别 交替拍打脐下左右侧腹部,反复数次,促进粪便下行。

老年人如何防止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 老年人中经常发生便秘者约占28%~50%。老年人之所以易发生便秘,主要有以下原因: 1、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已发生生理性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易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内而排泄不出: 2、老年人的直肠肌和腹肌已发生萎缩,肌张力低下,致使排便无力,导致粪便不易排出; 3、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而饮食又过于精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较少,易导致排便困难老年人得了便秘,如能及早治疗并不可怕,也不会引发意外。但如果不治疗,任其发展,就很可能导致上述老人的严重后果。为

便秘的护理措施

便秘概念/护理措施 2013-12-05 13:58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大 | 中 | 小分享到: 便秘概念/护理措施: (1)便秘概念:指排便次数减少,无规律性,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常伴有头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疲乏无力等症状。 (2)便秘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解释、指导,以稳定病人情绪,消除其紧张心理。 2)提供排便环境: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如排便时,用屏风或拉床帘以遮挡病人,并给病人留有足够的排便时间,使病人安心;对危重病人,在病情

肛门肿物对人有什么危害

1、易癌变。许多单发性肿物患者,初期不重视,很有可能向多发性肿物转变,而多发性肿物癌变的几率极高。 肛门肿物 2、引起直肠脱垂。肿物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3、引发肠套叠。有时较大肿物还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4、可能引起大便困难。肛门肿物较大或数量较多时,会使肛管内空间拥挤,同时也会使肛门口变得狭窄,不利于粪便的通过和排泄,出现大便困难的情况。